作者:卫风
“你年纪也不轻了,自己得注意多保养。”四奶奶不无感慨:“我当初就是因为一时大意,落下了病根,养了这么些年还是病怏怏的,你可要当心,别走了我的老路。”
七奶奶说:“真的没事儿了。你放心,我可不想死,我得好好活下去,活得长长久久的。”
四奶奶看她眼中透出坚定的光亮,点了点头:“这才对。自己的身子自己得爱惜。要是你自己都不当心,难道还能指望别人替你保养爱惜?对了,你妹子怎么样了?”
“也好了。”七奶奶说:“她还让我捎了东西来,也有你一份儿。我这两天收拾出来,正要打发人给你送去。可巧你自己来了,那就让你带回去吧。”
东西倒不算什么,只是些土仪,不过是往来礼节。大概是因为七奶奶一直照料妹子的病,所以她妹子心中过意不去,礼多不人怪。
要是搁在旁人身上,出嫁的妇人,去照料妹子一去就是快半年,那肯定不行,婆家、丈夫那一定不答应。可是七奶奶这情况又不一样。一来他们这一房也已经算是分了家了,老太太跟着老大家。七奶奶和婆婆合不来,除了过节做寿什么的场合,一般和那边不怎么来往。二来,老七和她现在跟陌路人似的,整年整月的不回来,这个丈夫跟没有也没什么两样。
因为没人管没人理,七奶奶才能这么自由的出门。可是反过来想,明明有家人,却形同于无,彼此漠不关心,这也实在很凄凉。
喜凤送四奶奶出门上车。她已经嫁了人,头发也挽了起来,做妇人打扮,不过七奶奶倚重她,她现在还在七奶奶身边伺候。
四奶奶回头看了一眼。七奶奶独居在这栋三进的宅院里,墙高院深,下人仆妇再多,也都顶不上亲人啊。就算攒再多私房钱,有什么用处?丈夫不亲,膝下也没个孩子――攒再多的钱将来也不知道便宜了什么人。
族里也不是没有人跟七奶奶提过继的事,但是她一直没有松口,她这人是太要强了。纵然没儿子,也不愿意受别人摆布。
可是女人要强太过了,也不好。
四奶奶想着,等她身子养好些,还是劝一劝她,捡那年纪小的孩子,抱养一个也无妨。老七夫妻间闹得这样僵,只怕也不是一个人的错儿,有个孩子,纵然不是亲的,说不定也能软化一下他们夫妻间的关系。退一步说,要是老了、病了,总也有个端汤送药的人。
第152章
李老太太入冬以来断断续续又咳嗽起来,起先大家都没注意,因为李老太太一直有咳嗽的宿疾,天一冷就容易复发,她自己也没放在心上,就是把过去吃的方子拿出来又煎了药服。往年这药吃了,晚上总是能睡得舒服点,可是这一回却不行,即便吃了药,还是整晚都在咳,咳得特别凶。玉林也跟着整晚都没有睡,并不是被吵醒,而是她一直守着李老太太,端水送药,服侍的特别尽心。
这下李光沛和四奶奶都有点慌了,急忙再请了郎中来看,可郎中说的还和原来差不多的话,药方子上减了一味药,但粟壳的份量加重了。
李光沛当即立断送走了郎中,然后立刻动身去杭州请了位郎中过来。
不管古今中外,大家一致认为大地方大药堂的大医生一定是有本事的,而且老医生总比年轻医生更受信任。
如果按这条道理来推断,李光沛请的这位郎中一定是很有本事的——他已经年近七旬了,连眉毛都白了。
这是好事,李老太太虽然嘴上说着没有事不用这样瞎紧张,可是看到这位老郎中来了之后,情绪很明显也放松了一些。
这位老郎中并不象上门来诊脉治病的,他脚步轻快,笑容可掬,倒象是上门来做客的。诊过脉之后和李老太太说没大碍,药也不用吃的那么多,要放宽心。问是不是吃了什么寒凉的东西?李老太太身边的人一起想了,说是没有。又问是不是有什么操心的事儿?
这个却是有的——不就是大孙女要出阁的事儿嘛。
李老太太也释然了。
但是那位郎中跟李光沛并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的是,老太太这病症断断续续的快有二十年了,之前服药有用,因为年纪不那么大,身体自己还抵挡得住。但是人有了年纪,精血气力都象锅里的水一样,慢慢的熬干了,可是锅底下的火却还在烧着。如此焦煎,正气消而病气旺。人压不住病,那就会让病把人压倒。如今还是要调理着,也不要受寒。
李光沛明白这位郎中说得都是对的。
李老太太毕竟是年纪大了。
这位郎中开了个方子。又留了几个食补的办法。李老太太用了他的方子之后,果然好了许多。一家人也都松了口气。尤其是四奶奶——女儿的婚期已经定下了,倘若这时候李老太太去世,那婚事势必要搁下。
不能说四奶奶太凉薄,不关心婆婆的死活,只想着儿女。她自然也关心——婆媳这么些年,有苦有乐。当然也有感情。可是四奶奶毕竟更爱儿女。
虽然李老太太的病看着是好转了,但是李光沛心里明白,好郎中能治病,但治不了衰老。
人总会老的,这不可逆转,也不可阻拦。
他心里难过。李老太太年青守寡,李光沛深知道母亲不易,一直都极孝顺。他想着。等天气暖和些,就多陪陪李老太太,也出去走一走。散散心,让她过得快活些。
这事儿他和四奶奶都没有说。
家里头,也就是又林恍惚的察觉到了一点。
倒不是又林很懂医理,又或者她是穿越者就有什么先知之能。只不过按常理来推想——李老太太已经六十多岁了,已经超过了这个时候人的平均寿命。有句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就是李家一族里头,前年去年也有好几位长辈去世,都还没有李老太太岁数大呢。
表面上一切如旧,只不过李老太太对玉林倒比从前显得亲厚了些。
以前因为玉林的相貌和她母亲的出身,李老太太一直对她格外严厉。但是李老太太一病。玉林尽心竭力的伺候,白天晚上都不懈怠,端汤送药的,自己都瘦了一圈儿。孙女儿这样尽孝,李老太太的心也松动了。
这孩子虽然有个上不得台面的母亲,但是她落地就没了娘。是在四奶奶和李老太太跟前长大的,很规矩,很懂理,也很孝顺。虽然种子有瑕疵,可是这种在好地里,精心教养着,孩子也没长歪。
连四奶奶也觉得,这孩子很是孝顺,也听话。她的改变直接体现在物质上,做冬衣的时候给玉林也多添置了几件。
可是快到年关,往来应酬又多起来的时候,玉林还是如往年一样,被有意无意的搁置在一旁,很少让她出来露面。
很多人都知道李家有两个女儿,可是很少人见过玉林。连朱老太太从前来得那么频繁,都没见过她两面,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许多往来的人家送礼,当然不会忘记又林这个长女,更不会忽略两个少爷,可是玉林却常常的被遗忘了。
又林注意到玉林这些天话都很少,只闷头做活。问她,她也不说。
这孩子打小话就少,又林总觉得有些心疼。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生的,但是因为她的母亲并没有实际出现过,所以又林在心里,还是把她当成自已的妹妹的。更何况玉林冰雪可爱,又聪明听话,这样的孩子很难让人不喜欢。
玉林的这种沉默已经有好几天了,又林问过了,从七八天之前一位出嫁堂姑奶奶来看过李老太太之后,玉林就没有笑过。
那位堂姑奶奶也是个讲规矩的人,给了又林和通儿见面礼。德林虽然去了学堂不在家中,也没少了他的一份儿。玉林虽然在家中,她的存在却被直接无视了。
这种冷遇从前就已经不少,但是玉林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越长大,对这些事情就会越敏感。
玉林已经开始发育了,就是前些天的事。又林最先发觉的,玉林做针线的时候,腰不再直着,而是向前微微弓着,含着胸的样子。又林问她是不是不舒服,玉林很难为情地跟她说了。
胸部开始鼓起来,衣裳一蹭都疼。
又林细细的问了,又教给她要注意些什么,肚兜也不能做以前那样的了,吃食上也要注意。
说完这些,又林又问她不爱说话的原因,玉林还是不肯讲。
又林索性用半开玩笑的口气说:“是不是因为那天老姑奶奶来,你没得着见面礼儿?”
玉林索性把头扭到一边去了。
上一篇:快穿之男神教你做爸爸
下一篇:王妃窦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