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侧福晋 第159章

作者:悄然花开 标签: 穿越重生

胤禛正躺在椅子上晒太阳,因为前段时间的奔波劳累,康熙特意给了他三天的假期。年底事多,休不起假。听见李巧慧的问话,只是掀起眼皮看了看她:“噶礼是董鄂氏家的,三福晋和九福晋是堂姐妹。”

“你是说,是九阿哥?”李巧慧头一个就将三阿哥给排除了,因为三阿哥已经被圈起来了,谁都知道三阿哥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噶礼不是傻子,三阿哥绝对不会是他的后台的。

而噶礼这件事情之前,八阿哥虽然被康熙斥责了,却也还是有人脉有能力有人手的,九阿哥是八阿哥的跟班。最最重要的是,江南那地方,除了太子,就是八阿哥和九阿哥的根据地了。

“暂且看着吧,顶多了三个月,事情还会有转变的。”胤禛没确认,也没否认,只伸手拉了李巧慧在自己旁边坐下,也不说话,只静静的晒着太阳。恐怕,到了明年,能这么晒太阳的时间已经很少了。

“三个月啊,要变天了吗?”李巧慧顺势在胤禛身边坐下,过了一会儿才问道,胤禛微不可见的点点头。李巧慧挑挑眉,顺势在胤禛身边躺下来。

算了,原本想问问的,但是看这男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自己还是不要问了吧。反正,他在做什么,他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男人的事情嘛,不见得他喜欢女人一直用关心的借口来询问各种事情。

况且,这人是雍正啊,不自己走出来那条路,怎么能算是那个说出“朕就是这样的真汉子”的雍正呢?

很快,康熙四十五年的春节就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太冷,出了年,皇太后就生了重病,李巧慧等人被叫进宫侍疾,就是被关起来的大福晋和三福晋,也都被叫进宫了。

一次是三个人,大福晋,三福晋和李巧慧正巧能凑一个小组。太子妃还要管理宫务,所以每天只用去报到一次就行了。另外,因为李巧慧的医术,所以别人是轮到了才进宫一次,她则是一直留在宫里。

李巧慧唯一感到庆幸的就是还好孩子已经生下来半年了,要不然,还真可能保不住了。

“四弟妹,还好有你在,要不然,我们还真可能耽误了太后她老人家的病情。”太子妃请过安之后,笑着拉着李巧慧的说道,大福晋和三福晋则是神色复杂的看了看李巧慧。

“太子妃过奖了,为皇太后侍疾,本就是我们这些晚辈应该做的事情。”李巧慧也扯起嘴角强笑了一下:“只可惜我医术并不是太好,要不然,就可以早日让皇太后痊愈了。”

早些年康熙刚执政的时候,也就是太皇太后生病的时候,因为康熙并不是现在这个杀伐果断的皇帝,大清的根基也并不稳,所以宫里的太医并非是最好的。

这样一来,李巧慧才能进宫服侍太皇太后,毕竟,太皇太后是女眷,这宫里也没个医女什么的。到了现在,经过调整,太医院都已经是精英了,而医女自然也是不缺的,自然也就没有李巧慧的用武之地了。

“四弟妹太谦虚了。”太子妃拍拍李巧慧的手,浅笑了一下说道:“我还有些事情要处理,这会儿先过去了,这里就劳烦大嫂和三弟妹四弟妹了。”

大福晋笑了一下应道:“太子妃有事情尽管去忙,这里我们照看着就行了。”

三福晋只是点点头,然后几个人目送太子妃出去。剩下三个人互相看了一眼,大福晋冷哼了一声去了侧殿,三福晋沉默一会儿,看看周围的宫女太监,忽然轻声问道:“年前的那个江南舞弊案,你知道吧?”

李巧慧挑挑眉,点头说道:“自然是知道的,这事情是汗阿玛让我家爷调查的,我虽然不说是全部都知道吧,也大致清楚,三嫂问这个做什么?可是和那些士子们有认识的?”

三阿哥喜欢结交有学之士的事情,是全京城的人都知道的,所以李巧慧才有这么一问。三福晋摇摇头,嘴唇蠕动了半天,才说了一句话:“你们夫妻,别让人给卖了还给人数钱。”

李巧慧疑惑的看了一眼三福晋,并未接话,三福晋也不在意,直接去室内伺候皇太后去了。过了一会儿,李巧慧也跟着进去,说是服侍,她们也不过是做些端茶倒水喂药擦身这些事情而已,大的那些,还有宫女太监呢。

三福晋的这话,李巧慧是一个字都不错的告诉了胤禛。胤禛冷笑了一声:“还不知道是谁被谁给卖了呢。等着吧,马上,就有人站出来了。”

也不知道胤禛是不是能掐会算,他说过这话的第五天,李巧慧进宫服侍皇太后的时候,就见太子妃略显憔悴的过来了,看到李巧慧,只强笑了一下:“四弟妹,近日四弟可有时间?”

“太子妃有事情要吩咐?”李巧慧惊讶的问道,太子妃点点头,随即叹口气说道:“上次那个江南科举舞弊案的事情,是四弟调查的吧?”

李巧慧点点头,太子妃继续说道:“可能,还有件事情要劳烦四弟了。现在,太子身边也没有可用的人,四弟又有上次的经验,这次若是四弟愿意出手帮忙……”

“太子妃,这个就不是我能做主了,毕竟,这朝堂上的事情,还是爷们儿说了算的。太子殿下也不用着急,毕竟太子殿下是汗阿玛亲自挑选的,有什么事情,汗阿玛也会为太子殿下做主的。”

李巧慧也不接话茬,她进宫的时候,都还没下朝,她也不是住在皇宫里的,这消息收到的时间自然要比太子妃晚一些,所以这会儿她完全不知道太子妃说的是什么事情,自然也就不能替胤禛答应了。

太子妃笑了笑,点点头应道:“是我情急了,还请四弟妹见谅。四弟妹说的是,这朝堂上的事情,还是让他们男人自己解决吧。”说着,就转了一下话题:“我还有些事情,就先回去了,还请大嫂三弟妹和四弟妹担待一些。”

168病逝

李巧慧回府之后,才听胤禛说起这件事情。本来噶礼等人已经被处置了,按照康熙的意思来说,这件事情就算是结束了,但是偏偏有人不识相,非要将这件事情给翻腾出来。

昨儿,就有人上了折子,说是这江南士子舞弊案,是太子在背后推动的。光说还不算,人家还拿出了证据,是太子亲笔给噶礼写的信,上面写着太子让噶礼给送点银子进京。

然后朝堂上就开始炸锅了。太子那边的人认为这纯属诬陷,是有人看太子不顺眼,所以捏造的证据。另一方的人则是认为太子德行有亏,不堪大任,尤其是没资格继承皇位,应该废太子。

“这事儿,真是太子干的?”李巧慧听完,皱眉想了半天,侧头问了一句,胤禛嗤笑一声:“说是太子做的,也能找到证据,说不是太子做的,也能找到证据。现在这关键,就看谁先能将这证据给送到汗阿玛面前了。”

“那你和我说说,这背后是谁?”李巧慧凑到胤禛身边轻声问道,胤禛摇摇头,嘴角一弯,露出个略带狡黠的笑容,伸出手指摇了摇:“这事情啊,是秘密。”

胤禛本身就长的十分好看,平日里就算是面无表情,也总能让人在人群里第一眼就注意到他,这会儿忽然露出平日里绝对少见的表情,那好看程度,立马蹭蹭蹭的往上涨了二十来个点。看的李巧慧一时头晕眼花的,也忘了原本想问什么了。等回过神想继续问,人家胤禛已经放下茶杯往书房去了。

李巧慧也学着胤禛嗤笑了一声,这事情还用问吗?不是老三想翻身,就是老八想翻身,要么就是老九想报仇,或者就是十三十四想上位,她不过是想知道的更清楚一些罢了。

没过几天,这件事情就出了结果,太子被申斥。三阿哥虽然没被放出来,但康熙给三阿哥差事了,继古今图书集成之后,胤祉又要开始编写康熙字典了。

同时,康熙将《古今图书集成》这本书的功劳,也放到了胤祉的身上,虽然是精神奖赏吧,没将胤祉给放出来,但胤祉文坛第一人的名头,还是隐隐约约的出现了。

等太子妃再去慈宁宫侍疾的时候,脸色明显不是很好,对李巧慧也没那么大的热情。瞬间让李巧慧觉得,太子妃的改变貌似也不小。以前的时候,太子妃再不喜欢一个人,也会笑脸相迎,将太子妃的端庄贤淑保持到底的。可是现在,不过是因为太子这件事情里,胤禛并未彻底的站太子这边,就让太子妃对自己冷了脸色。

李巧慧也不是个喜欢热脸贴冷屁股的,太子妃对她脸色不好,她对太子妃自然也不会上赶着巴结。况且,胤禛也说了,最多半年,这大清就要变天了,她又何必委屈自己?

皇太后的病情反反复复的,李巧慧现在也不需要这一点儿积分了,所以也就不太想将老太太受病痛折磨的时间拖长了。傻子都看得出来,皇太后已经没了多少求生的意志了。

孝庄那会儿不想死,是放心不下康熙,放心不下科尔沁,牵挂太多。佟佳氏那会儿不想死,是因为她还没当上皇后,她爱的是康熙,她还没有亲生孩子,遗憾太多。

而皇太后这一辈子,有男人相当于没有,完全不用惦记。有儿子那是人家的,虽然很孝顺,但毕竟不是血脉至亲。家乡又成了遥远的记忆,想着死了说不定还能回去看看,更是不想再挣扎求生了。

康熙确实是个孝顺的,哪怕是面子功夫,做了几十年,也能做出真感情来。更何况,皇太后对康熙从来都是照顾有加,又从来不干涉他的决定,就是当年心疼废太子,也从不曾出言说过什么。

所以康熙对皇太后,也真是尽到了孝子的责任。在皇太后病重的时候,每次都亲奉汤药。但是康熙再孝顺,再怒吼那些御医,在康熙四十六年的四月份,皇太后还是永远的闭上了眼睛。康熙坐在床边拉着皇太后的手,失声痛哭,连呼母后。

李巧慧等人跪在地上,也陪着哭。

幸好今儿太子妃也过来了,总算是有个主事的。当即就传令下去,全皇宫的布置都换成白色,另派人去通知太子等人。康熙哭了一阵儿,也转头吩咐道:“将胤褆胤祉也放出来,让他们来见他们的皇玛嬷最后一面。”

太子妃应了,没多久,太子就先跑到了,头发乱糟糟的,身上的衣服也没穿好,一进来就先扑到床边:“皇玛嬷!您醒醒,您怎么能丢下孙儿呢?皇玛嬷,您还没看见弘皙他们娶媳妇儿呢,您上次不是说,您等着喝弘皙媳妇儿的茶的吗?皇玛嬷,您醒醒啊,您不能丢下孙儿啊……”

皇太后一向对太子很是疼爱,太子和皇太后的感情也算是不错的,这也是真情流露了。接着等胤禛他们过来,慈宁宫真是哭声一片,康熙也没个帝王的样子了,一边哭一边和皇太后说话,看起来特别的凄惨。

李巧慧一边用帕子盖着脸,一边看其他人的样子。说实话,真心实意为老太太哭的,不超过两个巴掌,康熙是一个,太子是一个,就是胤禛,心里也多多少少是有些别的想法的。更不用说其他人了,面上都是涕泪交加的,但是心里在想什么,就只有天知地知自己知了。

皇太后的尸体在慈宁宫停了三天,让宫人给重新上了妆,换了寿衣,这才由康熙亲自抱着放到棺材里面,然后停棺宁寿宫。皇太后的事情,并非只是家事,所以,很迅速的,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是有封号在身上的,都迅速的从神武门进宫,聚集到宁寿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