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意元宝
众人最盼着的就是盐利了,刘元终于提到,他们的心紧张得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巴巴地看着刘元,等着刘元说话。
刘元也不吊人的心思,开门见山地道:“盐价由我来定,我给你们的价格是……而你们售于百姓的价格是……”
两个价格一放出去,以姬淮为首的众人都呆住了,难以置信地看向刘元,刘元的价格未免太低了吧,就算要求他们售的价格比起从前来便宜得多了,那也是大利的。
“不知殿下的盐是怎么交给我们?”虽然听说了刘元手里有盐,他们也看过那些盐了,却是准备要卖出去的盐,他们拿不准刘元给他们的盐是什么模样的,自然要问个清楚。
听着他们郑重的询问,刘元并无不喜,反而道:“自然是外头已经可以出售的盐。”
再一次惊叹地看向刘元,刘元给他们的是可以直接出售的盐,也就是说刘元将一切都准备好了,他们只是一手交钱一手拿货,然后就可以出售,再也不需要像从前那样诸多准备。
这样一来省去多少的事,虽然出了钱,却比他们自己煮的成本都要便宜。越想他们的心越是激动。
“殿下还有旁的条件?”单就印刷术刘元都有两个要求,盐利如此大事,刘元怎么可能没有旁的要求。
第231章 以利用贵族
“以盐利,让诸位家中的能人异士再授课七年如何?”刘元是个公平的人,与人交易并不占人便宜,她是没有人,就算现在手里是得了不少的人,却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刘元还是得打贵族家里人的主意。
贵族们,那么一加起来就是十年了啊,十年,其实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放心,你们只要尽心尽力为我办事,盐利就会一直是你们的。当然,若是谁家敢坐地起价,坏了我定下的价格,我自然不会再将盐给你们。”刘元说得很明白,听在他们的耳朵里,都是承诺啊。
“殿下,能否让我们商量一下。”十年啊,教上人十年,那样一来对刘元是有什么好处,对他们又有什么坏处?
“请便。”刘元提出要求自然要给他们时间让他们商量商量的。
一群贵族便往角落里去,七嘴八舌的开始商量事情。
“有没有注意到,始元公主接二连三提出来的要求都是让我们把人借出来教她开的学宫收的人?”
总觉得前面的都是无关紧要的要求,刘元最最看重的是后者,让他们教人的要求。
“就算知道,我们答应还是不答应?”刘元的要求说得很清楚,他们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看出来了,现在最重要的是他们答应还是不答应?
姬淮道:“各家使人出来教学,我们的弟子也可以进去学习吗?”
一语惊醒梦中人,所有人都看向了姬淮,姬淮道:“合我们各家之力而教人,也是教我们自己的弟子,我们会吃亏?”
“不会。”当然不会了,虽说他们各家都有族学,但是只是他们自己家的人教学而已,要是能合各家能人而教之,以弟子而习之,他们的后辈难道不会更出色?
必须的会啊,想到这里,一群人都激动了。
“你的意思是同意?”总还是想问姬淮要一句准话的,因此盯着姬淮。
“就算我们不同意,在盐利之前有多少人会不同意?”姬淮指出一个事实,那可是盐利,支撑他们各家族收入大头的盐利,如果没了这份盐利,将来他们还怎么挥霍?
姬淮早就想好了,无论刘元提出什么要求同意刘元提出的所有条件也要拿到盐利,他们不能错失良机。
想想看那些一开始不乐意拿家里的藏书和刘元换制纸之法的人,现在就算求着刘元也挤不到刘元的面前。
大好的局面如何能够自毁。姬淮是不管他们怎么想,他是看明白了,刘元是一个公平的人,但凡只要你不损及朝廷,损及百姓,她都不管你们做什么,如果非说刘元的缺点,太强势了,而且也太拿百姓当回事了。
想到这里,姬淮思量自己要不要想想办法提醒一下刘元,总该收敛一点,怎么说他们贵族还是贵族,岂能与那些轻贱的百姓相提并论。
刘元相信他们知道怎么选择,齐地那里刘元就已经用了同样的要求应对了齐地的贵族,云中这里,在纸利之前,他们会知道如何选择的,刘元半点不曾担心。
不负刘元所望,商量了一会儿,在姬淮明摆着要跟着刘元混的情况下,他们想了想那么多年姬淮也是没领过他们走错路,取舍之间也会为他们争取更多的利益,便也决定再跟着姬淮答应下诸多要求。
“殿下,我们都商量好了,殿下的要求我们都答应。”姬淮领着人与刘元作一揖,姬淮代为开口。
刘元满意地笑了,“好。”
识时务者如姬淮啊,刘元越发的欣赏这些人,倒是希望贵族中能多出几个如姬淮那样的人。
与云中贵族们达成了协议,在刘元有意的寻找下,盐池盐井都叫刘元寻到不少,还有盐湖,海盐都有了,盐湖同样也会存在,刘元二话不说的供应起整个北地的盐来,平价盐在北地开展了,百姓们当知道平价盐是刘元整出来的时候,皆是欢呼感谢刘元。
只是各地诸侯心里急啊,不,比起他们来,是各地的贵族们面对盐价的巨大冲击,他们都顶不住,倒是也想来寻刘元要盐的,但是刘元开出来的价为几何,再有那定价的条件,他们要是都运回去,那他们就没有利了,一合算下,不划算的买卖自然是不能做的。
可是他们不想做,倒是有不少的百姓往背地去,偷偷买了盐回来以自用,对,他们是不能卖盐不错,他们可以凑钱买盐啊。
如此一来,贵族们的损失越发惨重的,因而不少人都上折请奏,道让朝廷出面调高刘元的盐价。
刘邦巡视一圈竟然没有搞事的回了长安,刘元倒是诧异,而长安那里传来了消息,终于建成的皇宫得以命名为未央宫,而吕雉的宫殿也得以命名为椒房殿。
宫殿大成,刘元与张良的婚期也终于定下,却是十一月初八,刘元收到吕雉特意让人送来的消息时,同样也得到了刘邦命人送来的除北地的贵族外,近乎大汉半数以贵族的联名上奏,只为让刘元抬高盐价。
刘邦也直接啊,事情是刘元惹起来的,就让刘元解决便是,他一个当父亲的人,面对联名上奏,自觉应付不过他们,因此干脆的不应付了,只管放手让刘元来。
云中的学校已经建成,招生,刘元发布教育的重要文书,以令云中所有的人都起了学习之心,有盐利撑着,刘元直接广而告之,凡在北读书者,三年之内免束脩,只为了引天下有读书之心的都来读书。
得贵族承诺的八年教育啊,刘元目光灼灼,十年之后,必成一辈人才,到时候,她就有源源不断的人为大汉培养人才。
正好刘盈留下,刘元一边带着刘盈巡视北地,一边也让刘盈去学宫读书,学生们不知刘盈的身份,可是先生们都知道,架不住刘元有吩咐不许他们区别对待,最后他们也只能选择性地忘记刘盈是太子一事。
而刘盈在云中遇见的人,听过的课完全不是从前在长安可比,他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总被人无视,直以为自己谁都比不上,在云中的学校里,先生们上课,学生们回答,哪一个都是公开的,刘盈也才知道自己一点都不差。
而且每日所学,先生说的内容刘盈要是有想不明白的还会回去问刘元,刘元要是不在还有一个徐庄,孟非,每一个人都会刘盈的讲解,才几个月,刘盈的气质大变。
刘元很是满意,反而更是坚定要让刘盈继续地留在云中,至于长安送来的信,在没有办完事情之前,先放着。
再放着,眼看吕雉催促,贵族联名上告刘元,刘元哪怕一直不慌不忙,只管将北境的事全都安排妥当了,都到十月了,再不想回也得回了,刘元也才带着刘盈准备回长安。
上一次的争论确实为刘元准备了不少的人才,因而北境尽落入刘元的手里,先把贪官污吏都查抄了,祸害百姓的人也解决了,然后再与贵族们合计,撤掉的人,刘元有一半可以交给他们来选,而另一半,刘元即换上了她的人。
总的来说,刘元并无意赶尽杀绝,逼得狗急跳墙,吃亏的只能是她。
打一巴掌再给颗甜枣,对付贵族们十分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