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从南而生
原本有不少贵夫人,在私底下嘲笑萧氏娶了个破落户的儿媳妇,如今见了沈家这丰厚的陪嫁,也不禁酸溜溜的嘀咕:“这沈家怕不是举家陪嫁吧?”
饶是沈家女嫁妆丰厚,也有不少人夸赞永昌侯府仁义。
沈清源还活着的时候两家勉强说一句门当户对,但沈清源过世十年了,如今能记得他的人估计都没有多少了。
而邵瑜如今前途、家世、财力样样不缺,按理完全可以退了这门亲事,令择高门贵女,但无论是侯府还是邵瑜本人,全都坚持了这门不匹配的婚事,而人们这才恍惚想起,侯府世子的婚事也是如此,哪怕亲家败落,依旧坚持婚约,邵侯爷倒因着这两桩婚事,得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名声。
等到正式成亲那日,学院里跟邵瑜同班的少年郎们,全都穿戴着统一制式的长衫,骑着高头大马,跟在邵瑜身后一同去沈家迎亲,原本还有人说邵瑜没几个兄弟的,此时见了这一群十几个青葱俊秀的少年郎,待打听得知都是他学院里的同窗。
哦,原来是一群纨绔啊。
原本还想要给他们说亲的心思,立时就淡了。
这么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去了沈家的宅子,倒着实热闹了一番。
沈夫人见到邵瑜和沈芷兰一身喜服,朝着自己拜见时,她守寡多年,盼着的便是今日,临到头,看着带着红盖头的女儿,竟然满心不舍。
“岳母放心,您并不是嫁了一个女儿,而是今后多了一个儿子。”邵瑜说道。
这句在现代婚礼上被说烂的话,沈夫人却听了鼻头一酸,刚止住的泪意再度涌了上来,口中不住的说着“好”。
邵瑜是真心想要照顾沈夫人,他早就将学院附近的地皮买了下来,预备做成住宅区。
学院里人越来越多,老师们拖家带口住在里面到底不方便,而他做的住宅区里面全都独栋小院,这也可以算是给老师的福利,他已经在那里给自己留了几套院子,离得近但又互相独立,既可以送亲友,也可以自住,等日后送一套给沈夫人,倒时两家离得近,母女见面也容易。
现代多得是跟随女儿女婿住的岳父岳母,但这个时代,高门大户绝对没有丈母娘跟着女儿住的道理,因而未免闲话,沈夫人不太愿意继续住在侯府海棠院里。
邵瑜的打算,是日后夫妻搬到学院那边去住,侯门深深,沈芷兰想出来一趟也不容易,但若是在学院那边就会轻松很多。
迎亲队伍沿途搬了大箩筐来撒喜钱,惹得百姓们追逐了一路,口中不停的说着吉利话。
将新娘子接回侯府,拜堂成亲之后,盖着红盖头的沈芷兰,被喜娘牵引着进了邵瑜的院子,她刚刚坐定,便有丫鬟送了吃食过来,一问之下,方才得知是邵瑜事先安排的。
邵瑜不怎么能喝,但邵瑜学院的那些同窗都挺能喝的,且个个都十分讲义气,直接将邵瑜推到了后院,他们留下来替他挡酒。
邵瑜也直到今日才见到了沈芷兰的真容,若单论容貌,比余雪心稍有不如,但通身的书卷气,却一看便让人知道,这是书香门第出来的姑娘。
第二日一早,天尚且是蒙蒙亮,邵瑜便爬了起来,沈芷兰迷迷糊糊听见身边的动静,邵瑜替她掖了掖被子,轻声说道:“你接着睡,等我回来在一起去主院敬茶。”
半个时辰后,沈芷兰的丫鬟才过来催促她起身,这时候邵瑜也回来了。
“今日怕是要在主院用早膳,侯府人少,父亲母亲住在主院,父亲有两个姨娘住在西边,这两个你都不用管,家中兄弟姊妹一共四人,大哥如今在兵部任职,性格耿直,大嫂温柔贤淑,都是很好相处的人,两个姐姐,大姐嫁入罗家,生了两个女儿,二姐是庶出……”邵瑜细细跟她说着侯府的情况,这些沈芷兰事先都知道,但此时还是听得十分认真。
邵瑜想了想,又补充道:“母亲性子比较执拗,但应该不会为难你,平时你多敬着点,她若是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你尽管告诉我便是,我会想办法。”
第75章 侯门中山狼(十五)
邵瑜本以为敬茶时, 沈芷兰会遭受些许刁难, 但萧氏也不知是不是转了性子,甚至没有让沈芷兰多跪一秒,就接过了茶水, 说了两句勉励之语,又让人奉上厚厚的红封,便让儿媳妇起来了。
预想中的为难场面完全没有出现, 就连用早膳的时候, 按理新妇要立规矩, 萧氏可以光明正大的立规矩,但她也没多为难人, 让沈芷兰站着侍候了一会便停下来了, 反而催促着沈芷兰坐下来一起吃饭。
甚至连请安,萧氏都主动提出让沈芷兰五日去一次, 理由是邵瑜要备战会试,让沈芷兰专注照顾邵瑜。
古代婆婆常规磋磨媳妇三部曲:请安、立规矩、赏小妾, 这三样萧氏一样也没有用,且完全不像不喜沈芷兰,甚至十分优待,若非这老娘脸色实在太平淡, 婚前闹出来的幺蛾子太多了,邵瑜都快怀疑自己娶的是萧氏的娘家侄女了。
萧氏这般一心想远着沈芷兰, 倒让沈芷兰颇有些忐忑不安, 她先前已经做好了会面对困难的准备, 但开局就是简单模式,婆婆既不想为难她,也不想搭理她,这让她无所适从。
若是旁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怕会喜的笑出声来,但沈芷兰一颗心全都拴在邵瑜身上,爱屋及乌,她便十分期望得到婆婆的认可。
邵瑜见沈芷兰是真心想孝顺婆母,便给了她一个建议。
隔日用过早膳后,邵瑜直接去了书房读书,沈芷兰却亲自去了厨房,盯着厨娘们花了大半上午的时间,做了一锅补汤。
补汤出锅分了两份,一份送到邵瑜的书房,另一份,沈芷兰踌躇了一番,最终还是让身边的大丫鬟提着,一起去了主院。
郑嬷嬷见了沈芷兰来,略有些奇怪,面上依旧笑盈盈的,道:“二少奶奶安好。”
“母亲可在里面?”沈芷兰问道。
郑嬷嬷赶忙让人进去通传,萧氏还以为沈芷兰找她是因为邵瑜那边有什么事,待见到人之后,看到沈芷兰手里提着的食盒,微微挑了挑眉。
“听相公说昨日母亲身子有些不爽利,我便盯着厨下炖了一份紫苏红枣汤,正好给母亲进补。”沈芷兰笑着说道。
“我不吃生姜。”萧氏淡淡说道在,这味汤一般叫做紫苏生姜红枣汤,是这个季节的进补良品。
沈芷兰立马说道:“相公记着母亲不吃生姜,因而特意提点过,这汤里没放生姜。”
萧氏听到儿子提醒,心下微感熨帖,便没有拒绝,收了汤就将人打发走了。
郑嬷嬷将人送了出来,笑着说道:“不吃生姜,是夫人一直以来的习惯,二爷和二奶奶有心了。”
沈芷兰忙道:“嬷嬷是母亲身边的老人,自来侍奉母亲周到细心,不知母亲还有哪些忌口,可否告知,也省得我日后犯了忌讳。”
郑嬷嬷脸上笑意更浓,便细细提点了起来,紧接着,最后似无意一般开口说道:“夫人上午要管家理事,午间总要睡一个时辰,但下午,却总能空出半个时辰来,从前这半个时辰夫人陪杨哥儿读书,如今杨哥儿入了学堂读书,夫人却闲了下来。”
沈芷兰闻言秒懂,立马向郑嬷嬷道谢。
等郑嬷嬷将人送走了,萧氏看了她一眼,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在门外说了那么久,有什么话好跟她说的。”
郑嬷嬷笑着说道:“二奶奶心细,向老奴打听您的忌讳呢,老奴看她也是个有心人。”
萧氏不置可否,说道:“也不知道能坚持几天。”
“这汤还冒着热气呢,夫人您还是尽快喝,免得凉了。”郑嬷嬷劝道。
萧氏端起那碗紫苏红枣汤,轻轻的舀了一口,见果真没有生姜在其中,又带着一丝丝不腻人的甜,萧氏一口又一口,最后竟然喝完了一整碗。
自这日后,沈芷兰每日下午都要去萧氏院子里一趟,或是带着一份补汤,或是请教一些事情,萧氏神色始终冷淡,但久而久之,竟也习惯了她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