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云之初
皇帝怒道:“事到如今,还会有什么误会?!”
仪国公忙向他行个礼,问那侍从道:“车骑将军何在?”
那侍从忙道:“车骑将军仍在寿州,并不曾来,那三千骑兵的统率,乃是他麾下偏将庞章。”
“怎么不早说!”仪国公微松口气,含着愠色道:“他们可曾遣人说过来意?”
那侍从额头冷汗涔涔,忙道:“庞将军说,车骑将军在寿州剿匪大胜,他们此来是为向陛下献捷,还说……”
皇帝厉声道:“还说什么?”
那侍从几乎要将头缩进脖子里边,颤声道:“还说此行虽也大胜,但尤且有三二匪徒流窜,不知踪迹,听闻镇国公遗孀孤女近日要扶棺北上,愿与之同行,以为护卫。”
说着,又自袖中取出奏疏,恭谨道:“车骑将军陈情奏疏在此,请陛下御览。”
“好啊,真好!”皇帝冷笑连连,如何不知曹信之意。
他派遣骑兵飞马至此,却只有三千人,兵力并不足以攻陷金陵,不是起了异心,而是为了威胁震慑,又上表说的冠冕堂皇,歌功颂德,无非是勉强扯出一层遮羞布出来,归根结底,不过是想将沈平佑的妻女带走,送回河西。
皇帝展开那封奏疏,走马观花的浏览一遍,便信手撕碎,狠狠丢到地上。
仪国公是苏皇后之父,也曾听女儿提过皇帝因年岁渐长、体力渐弱而服食丹药,以至情绪不稳,时有失控之事,此刻唯恐皇帝一时激愤,做出什么事,来日追悔莫及,便赶忙道:“寿州剿匪大胜,自然是陛下嘉德庇佑的结果,合该相庆,只是车骑将军如此行事,却也有不妥之处,至于此事如何处置,只怕要好生思量……”
董绍等人向来与仪国公不和,却也不愿在此时将事情闹大,也纷纷道:“确实如此。”
皇帝环视下首臣子们,目光冷凝如冰,半晌过去,他将视线收回,几不可闻的发出一声冷笑,拂袖而去。
一侧内侍忙扬声唱喏:“退朝——”
……
朝臣们都知道今日这朝议必然会是一片乱局,但能乱成这般情状,却是谁都预料不到的。
侍中董绍与御史大夫赵清安脸上皆带着三分忧色,出殿之后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内忧外患啊,”赵清安摇头道:“举目四顾,竟不知出路何在。”
“还是先顾眼前吧,”董绍道:“我与镇国公相交几十年,不能为他求得公道也就罢了,总不能连他的遗孀孤女都护不住。”
赵清安笑的有些讥诮:“这种时候你越是劝,陛下便越恼火,越觉得朝臣们都违逆他的心意,也越是不肯放过沈家。董兄啊,还是静观其变为上。”
董绍神情为之一凛,微露愠色:“难道连你也……”
说到一半,他苦笑着摇头,作揖致歉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是我急昏了头。”
“等着吧,”赵清安冷笑道:“有的是人想投机取巧,邀买人心,哪里用得着我们出面。”
……
今日这场朝议着实闹的过了,散朝之后,晋王心有忧虑,正待出宫回府,却见外祖父仪国公站在不远处,神色微急,似是有话叮嘱。
他心头一动,转身拐过长廊,寻个僻静地方,略微等了会儿,果然见仪国公匆忙来了。
晋王心知他必有要事,也不拖沓,开门见山道“今日之事,外祖父以为,我该怎么做才好?是求父皇惩处曹信,还是……”
“万万不可!”他话都没有说完,便被仪国公打断了:“曹信此人秉性奸诈,老谋深算,你只看他此次派遣麾下副将前来,而不是亲自出马,便知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沈平佑父子战死,柔然议和在即,边军本就心存不满,这紧要关头,决计不能横生枝节!”
仪国公断然道:“曹信身在寿州,快马到金陵,也不过一日,若真是举兵闹将起来,金陵危矣!更叫人忧心的是……”
他面上显露出忧虑之色,压低声音,道:“一旦曹信举兵,沈平佑战死之后,未必不会露出马脚,若有其余人响应,那这天下就真的要乱了!咱们这位陛下,向来狠辣无情,耳根子又软,焉知他不会将你抛出,平息众怒?”
晋王听到此处,不禁心头猛跳,冷汗涔涔:“请外祖父教我!”
仪国公道:“殿下应该去为荣安郡主求情,劝阻陛下问罪沈家,至于曹信,罚酒三杯便是。”
“可是,”晋王犹疑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沈平佑之死的真相若是暴露出来,沈家人必然恨我入骨,若是放她们离京,日后恐怕后患无穷。而曹信,也未必肯善罢甘休。”
“后患无穷?”仪国公面露讥诮,道:“沈平佑死了,沈家也就倒了,沈胤之虽还没找到,但自昌源战败至今,都快一个月了,什么消息都没有,想必也已经魂归九泉。沈家就此绝嗣,只寡妇孤女两个人,还翻得起什么浪?与其赶尽杀绝,倒不如化敌为友。”
晋王诧异道:“化敌为友?”
“沈平佑父子既死,沈家的一切——无论是累世家财,亦或是军中人望,便都着落到荣安郡主身上,”仪国公道:“殿下何妨向陛下求情,饶恕她今日失仪之罪,待热孝一过,便求陛下赐婚,纳为侧妃?”
晋王那日见沈静秋姝色,便有几分意动,只是今日见她辞色甚锋,却有些迟疑:“若是她知道沈平佑之死的真相……”
“那就不叫她知道!”仪国公道:“等她进了王府,该当如何,还不是殿下一句话的事?至于那曹信——”
仪国公眼底讥讽之色愈深:“殿下只看曹信此行仅派三千骑兵,又上表献捷,便知若非势不得已,他绝无谋逆之心。天子毕竟是天子,真闹起来,他便是逆臣,人人得而诛之。曹信谨慎了大半辈子,不至如此莽撞,陛下稍退一步,他自然知情识趣,等接回沈家母女,便会上表请罪。”
晋王细细思量一遍,心里便有了底,不禁笑道:“外祖父方才还说曹信老谋深算,他那等人,连给您提鞋都不配。”
仪国公听得有些自得,抚了抚胡须,嘱咐道:“沈家只留了寡妇孤女两个人,放过也没什么,一来可暂平边军之怒,安抚军心,二来,也能堵住清流名宿们的嘴,一举两得。殿下稍后见了陛下,只管从这两方面着手劝说,陛下必然会应允的。”
晋王不胜欢欣:“多谢外祖父提点,我这便去。”
……
直到走出宫门,燕琅心里一直提着的那口气,方才暂且松开。
短短半个时辰的功夫,她骂的酣畅淋漓,尽吐怨气,却也是刀锋起舞,死生一线,现下登上马车,才觉自己后背衣衫已经有些湿了。
“秀儿,”系统还没从方才的触动中走出,呜呜哭道:“我要给你生猴子!”
燕琅原还有些肃然,闻言却笑了。
她轻轻道:“远不到能放松的时候呢。”
马车行驶飞快,两刻钟过去,沈家的府门便映入眼帘。
老管家亲自守在门口,见人回来了,不禁老泪纵横,忙迎上去,哽咽道:“是姑娘回来了吗?”
“是我。”燕琅一掀车帘,身手矫健的下了马车,见老人家眼眶通红,心下不禁一叹,柔声安抚道:“我回来了。”
老管家笑中带泪,连连道:“上天庇佑啊!”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燕琅失笑道:“是咱们自己救了自己,关上天什么事。”
老管家也笑了,引着她进府,又低声道:“金陵封城了,曹将军的三千骑兵,已经到了城外。朝中投机者不在少数,权衡利弊之后,必然会为沈家求情,姑娘,这一关,咱们过了!”
燕琅出宫时便与匆忙传讯的侍从擦肩而过,那时心下便隐约有了猜测,现下得到验证,自是喜不自胜:“我既平安出宫,沈家便安泰了一半,现下曹将军遣人入京,沈家便可大安。悄悄将要紧东西收拾出来,等皇帝将父亲棺椁送回,咱们即刻出发!”
老管家亲眼看着沈家陷入困局,也亲眼看着她将沈家从那摊充斥着阴诡算计的烂泥解脱出来,旁人只觉沈家运道上佳,柳暗花明,又怎知这一步步顺遂走过,有多少的殚精竭虑,呕心沥血。
“姑娘,您现在后悔,也还来得及,”老管家忽的有些心酸,哽咽道:“我送您和夫人回河西,隐姓埋名,也可一生安泰……”
“沈伯,我知你是一片好意,只是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讲了。”
燕琅回头去看他,道:“父亲含冤而死,哥哥尸骨无存——他们都是我的骨肉至亲啊!即便我真的隐避遁世,逃开世人目光,可我的良心呢?也逃得开吗?”
“我要去北境,要去战场,要去直面父兄曾经面对的敌人,我必须去!”
她目光坚毅,铿锵有力道:“我要替父兄报仇,要替大夏雪耻,要还这天下一个清明坦荡的朝局,要给百姓一个海晏河清的盛世!”
老管家为之触动,静默良久,终于道:“若是失败了呢?”
“至少我曾经尝试过,战斗过,死后不至于以发覆面,无颜去见父兄。”
“人总是会死的,我也不会例外,”燕琅说及此处,却不露颓态,莞尔而笑,意气风发:“我若死,那也是倒在战场上,天地为墓,日月为碑,又有何惧!”
第27章 我要做皇帝27
燕琅平安归来,沈家上下一片欢腾,林氏在祠堂里念了大半日的经,见继女安然回府,欣然落泪,拉着她的手,一个劲儿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是日午间,众人免不得一场大醉,欢庆过后,便陷入紧促而高效的忙碌之中。
沈家的家业早就被老管家卖的七七八八,靠不住的仆婢侍从也被遣散,再收拾起来,便要简单的多。
当天晚上,燕琅与林氏一道进了祠堂,向沈家历代先祖的牌位叩首磕头:“前无行路,后无归途,刀山火海,也只能闯一闯了,诸位先祖在上,勿要见怪。”
林氏听到此处,不觉潸然泪下:“只可怜你父亲,身死之后,竟还不得入土为安。”
“皇帝既然打算放过沈家,留下父亲遗体不仅没什么用处,反倒会触怒边军,”燕琅道:“用不了多久,他就会将父亲遗体送还的。”
这话说的一点也不错,第二日晌午时分,便有宫中侍从送了沈平佑棺椁过来,搁下之后也不说话,就这么沉默着走了。
燕琅亲自将沈平佑的棺椁迎了进去,祭拜之后,向林氏解释道:“皇帝挨了我那么一通骂,自然恨之入骨,饶是不得不宽恕我,也不会再降旨明言,这会儿将父亲的遗体送回来,便是表明态度了。”
林氏叹道:“只是不知道,究竟是谁劝的皇帝改了主意。”
“管他是谁,总之不会是沈家的朋友,”燕琅冷笑道:“若是父亲的亲朋故交去劝,皇帝不仅不会听,反而会大发雷霆,现下这么快便松口,想也知进言者与沈家无甚交际。”
林氏又是一声长叹。
燕琅却唤了府中人来,吩咐道:“今次和亲之事既了,我与母亲便要扶棺北上,送父亲遗体回河西祖地安葬,车骑将军大义,愿送我们母女二人归乡,各自回去收拾行装,我们明日便出发!”
此时已是午后,明日出发,未免有些匆忙,只是自沈平佑过世之后,沈家诸事便由燕琅主宰,雷厉风行之态,颇有将门虎女风范,众人听闻便欣然应声,各有所忙,不曾推诿。
第二日清晨,燕琅起个大早,与林氏一道用过早饭后,便点齐沈家仆从府兵,备好车马,意欲离去。
当日前来助阵的游侠浪人们前来辞行:“夫人与郡主既无恙,又有兵士护送,我等也不必再行叨扰,就此一别,有缘再会!”
燕琅与林氏郑重向他们一礼:“诸君恩义,我们母女永志不忘!”
曹信的三千骑兵还在城外等候,统率他们的庞章遣人来为沈家人引路,燕琅也不拖沓,清点无误之后,便与林氏一道登上马车,就此离京。
庞章年约四十,面庞幽黑,体量剽悍,见了燕琅与林氏,便先行一礼:“今次公务在身,不便入城吊唁镇国公,望请郡主与夫人见谅。”
林氏心知他此次抵京,便是冒着丧命之险,如何会怪罪,赶忙谢道:“将军实在是太客气了。”
“此行虽也顺利,只是到寿州前,谁都不敢将话说满。”庞章并非话多之人,笑了一下,便正色道:“迟则生变,咱们这就出发吧。”
燕琅与林氏自无异议:“好。”
深秋的清晨微有些凉,露水更是湿冷,只是燕琅想到即将离京,开始新的征程,心绪反倒更轻松些。
她没有再乘坐马车,而是骑马行进,偶尔也会询问庞章几句边军局势,乃至于寿州境内军政诸事,此外便一概缄默。
庞章已经听人提过荣安郡主入朝堂,直斥满殿君臣之事,心下颇觉敬佩,听她有问,自然知无不答,两人相处也颇和谐。
出了城门,走出约十来里路,系统忽然“咦”了一声。
燕琅道:“怎么了?”
系统道:“慕容晟在前边,不知道是不是在等你。”
“慕容晟?”燕琅听得心头微动,脸上却不显异态,又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果然见慕容晟坐在路边亭中等候,侍从们则远远守着。
现下并不曾脱离金陵境内,是以庞章一见他,便暗自警惕起来,连林氏也掀开车帘,有些不安的向外看。
燕琅倒也不怵,跟庞章一道催马近前去向慕容晟施礼,便听他道:“我是来为荣安郡主送行的。”
燕琅淡淡道了声:“多谢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