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之长姐威武 第13章

作者:景福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换个角度想问题,其实三老太爷的提议也不错,因为在寻常意义下,五个孩子靠自己是根本活不下去的,那样分散开来各自被领养,才能更大几率活下来。”

第二十五章 筹备过冬

  伯钟眼睛通红,“可咱们不是活得好好的?”

  还有些话他没说出口,他们现在的日子可比爹娘在世的时候过得好多了,当初父母在世的时候,他们都难得吃上一顿饱饭。

  若是兄弟姐妹五个分开了,他们现在还不知道在谁家过苦日子呢?谁家能隔三岔五吃上荤腥?他们就能!

  只要不分开,长姐就能带着他们把日子过好!

  元宁轻笑一声,“你不能用现在的事情现在的感受衡量过去的行为标准。”

  伯钟满脸迷茫。

  元宁摸了摸他的头,道:“傻孩子,我的意思就是说,谁都不能预料将来的事情。过去别说三老太爷他们了,换成是你,能够相信咱们几个能把日子过起来?当初咱们还不是抱着生在一处,死在一起的决心的?”

  伯钟低下头去,当时想过的确实是这样的,五个孩子能怎么过日子?就是想着一家人不能分开,哪怕饿死也要是整整齐齐的一家人。

  仔细想想,若没有长姐的话,他们兄弟姐妹执意不肯被收养,那就只能抱团等死了。

  如长姐所说,若是真的没有这么能干的长姐,三老太爷他们的想法才是最好的。

  这般一想,原本的怨气就渐渐消散了。

  看着弟弟眼中渐渐恢复清明,元宁也松了一口气,“好啦,也不早了,赶紧去睡。”

  天气渐渐变凉了,元宁和伯钟也忙活着开始准备过冬。

  粮食什么的暂时不用愁,因为仲灵精打细算,现有的粮食便是吃到来年春天也是足够的。

  剩下的就是柴火的需求量比较大,不光做饭需要柴火,冬天取暖需求量也非常大。

  当初修剪果林的时候,就已经攒了一批,元宁粗略估算,做饭的量应该是够了,但是取暖的量还差不少。

  这段时间趁着水果还不能采摘,应该大量囤积柴火了。

  仲灵也不能闲着,她要把买回来的布头拼接起来,颜色元宁都给拼接好了,免得仲灵年纪小,审美达不到标准,弄出来色彩缭乱的。

  大块的布头弄好了之后,可以请人帮忙裁剪一下,给他们五个做一身衣裳。

  别看仲灵年纪小,针线都能走直,比元宁这个理工直女强得多。别看元宁做机械是一把好手,可是拈针动线的还真不行,做饭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之所以现在吃起来好吃,是因为她舍得放调料舍得放油。

  家里这些没吃过好吃的小家伙才觉得好吃。

  其实,她的厨艺早就被人diss过。

  但是,仲灵好像还有些厨艺天赋,这么小的年纪不管是面食还是炒菜都已是一把好手,好好培养一下,不说成为厨神吧,最起码能够达到一定高度。

  一夜无话,元宁早早起来,看着弟弟妹妹都还在熟睡,就自己提着斧子背着筐子拿着绳子出发了。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荒草到处都是无主的林子,伐木不能随便伐,砍树都需要交税,除非是自己家种的树,否则哪怕是要盖房子需要用木材,也需要通过官府核准。

  但是砍一些树枝,甚至是拖枯树回家去,一般情况下也没人管。

  元宁毕竟年纪还小,力气不够,所以只是砍树枝,现在爬树的技能真不错,窜上窜下都不成问题,粗粗细细的树枝,挥动斧头,不过一个时辰就砍下来不少。

  这么多柴火她一次性带不回去,便把大部分树枝都整理了一遍摊开来晒上。

  能够带回去的那些整理好了,用草绳捆起来,装进筐子里勒好。

  乡下人这个时候勤快一些的都已经开始张罗过冬的柴火了,大家都是这样干,看到有人整理好的柴火,大家就都知道是有主儿的了,没人会去碰,除了那种好吃懒做耍无赖的人。

  所以元宁把这些柴火放在这里也很是放心。

  转身回家,伯钟几个也都起来了,伯钟在收拾院子里的菜,仲灵在做饭,叔毓则推着小车哄着最小的季秀。

  看到元宁回来,伯钟赶紧上前帮忙把筐子放在地上,将柴火卸下来,就在院墙外码好了晒上。

  仲灵端了热水过来,“长姐快洗一洗。”

  出门的时候元宁还在头上包了一块头巾,但是因为早上露水重,树叶子草叶子上的灰尘沾到身上全都是黑道子,再有汗水,一张脸都有点花。

  这样贴心的举动,让元宁心中十分熨帖。挽起袖子洗了洗手脸,把外头的破衣裳脱了,端着热水去屋子里,把身子擦了擦,换了一身衣服。

  其实他们兄弟姐妹最多也就是有两套衣裳,还都不合身了。

  元宁身上穿的这件还是当初刘氏的衣裳改小的,外头披的破衣裳是朱七文的。

  朱七文两口子的衣裳也都破得不能再破了。所以元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干活的时候在外头披上父母的旧衣服。

  不过今日早上干的都是力气活儿,出了一身汗,若是不换一身衣裳,实在是太难受。

  换好衣服出来,伯钟已经把桌子放在院子里了,招呼她过来吃饭。

  仲灵和伯钟一起八饭菜摆好之后,便先去给季秀喂米汤。

  元宁过去想要接替她,仲灵在凳子上一扭身,“长姐,你都累了一早上了,这点事儿还是我来吧。咱们季秀可乖呢。”

  元宁想了想,这样也好,便没有拒绝她的好意,不过吃饭的速度稍稍提快了一些。

  元宁吃完饭过去接替仲灵继续给季秀喂米汤,仲灵则去吃饭。

  一家人快要吃完的时候,朱三婶来了。

  她们家的院子其实就是矮矮的篱笆墙,院外能看到院里,院里也能看到院外。

  所以伯钟一早就看到朱三婶了,跟大家一说,元宁淡淡说道:“快点吃,吃不完的就端走,不要让别人看到。”

  几个人赶忙加快速度吃饭,在朱三婶踏进院门的时候,饭桌上已经清盘了。

  朱三婶进来看到盘子里连一点汤汁都没有,又看元宁抱着季秀来回溜达,小板凳上只放着一只空碗,碗里就一点点米汤。(小米饭都已经喂了叔毓)

第二十六章 拒绝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长辈,朱三婶觉得这兄弟姐妹五个怪可怜的。

  她这一次也没空手来,拿着五个高粱面窝头,过去放在馍筐里,稍稍吃了一惊。

  因为她并未想到,那馍筐竟然是个崭新的。

  迟疑了一下,她问:“这是……谁给做的?”

  叔毓把小胸脯一挺,十分骄傲,“我家长姐啊!”

  朱三婶难以置信地看着元宁,印象里这姑娘也不是特别能干啊,怎么七哥七嫂走了之后变得这么能干?

  不过转念又一想,穷人您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这五个又不肯分开,作为老大的元宁自然是要什么都学着做起来了。

  她心中轻叹一声,当初还想着把叔毓收养了呢……目光落在叔毓身上,看到他好似长高也长胖了一些,还有些纳闷,嘴里却还在下意识地说:“你们快吃吧……趁热。”

  叔毓抿了抿唇,想要说什么,却被仲灵拉了下袖子,忙闭了嘴。

  仲灵一脸天真问道:“三婶,你有空能不能帮我们做两件衣裳,我长姐和我大哥的衣裳都破得不能补了。”

  朱三婶一口答应下来,“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就是……”你们有布吗?

  后面这一句她没问出口,觉得伤人。

  仲灵跑进屋子里拿了两块连缀好的布头出来,“三婶你看看,够不够?”

  朱三婶更为惊讶,“这是……哪儿来的?”

  元宁把话接了过去,“是我买的,前儿我不是和伯钟去把地里种的苎麻卖了么?得了几个钱,想着我们几个的衣裳都短了,这才想起来卖点布,整的买不起,成衣铺里有这样的边角料,论斤卖,我就买了点。”

  乡下人穿的衣裳要么就是自己纺织的土布,要么就是去买的布头拼凑起来的,谁家能有那个闲钱去扯布?

  所以朱三婶也没多说什么,而是招手把伯钟叫到身边,用手量了量,心里就有数了,还跟他们说:“我稍微多留出来点余地,就算是你来年长个子了,还能穿。

  “大丫,我先给你做一件衫子穿吧,这点布勉强能够。就是三婶手艺有限,你别嫌寒碜。”

  元宁忙道:“那哪儿能呢!三婶肯帮忙,我已经很感激了。不过,还是先紧着弟弟妹妹们做吧,我不着急,我娘的衣裳我凑和还能穿呢。”

  朱三婶看了看她身上明显不合身的衣裳,叹了口气,吩咐仲灵:“你去拿针线过来。大丫,你换一件衣裳去,我给你改改。”挺大的姑娘了,穿着不合身的衣裳出去,会被人笑的。

  有人帮忙,元宁自然是求之不得的,起身把季秀放在小车里,进屋换衣裳。

  朱三婶这才注意到那小车,好奇走过去看了看,上下摸了摸,“这是谁做的?还能动?可真好!”

  叔毓在边上看着妹妹,满脸的自豪,“是我长姐做的!”

  朱三婶瞪大了眼睛,“大丫还有这能耐呢?”想不到啊想不到。

  叔毓不乐意地道:“三婶,我长姐有名字,不要叫大丫了,外头大丫那么多!”

  村子里头没有正式名字的女孩子太多了,光是姓张的就能找出来五六个大丫,更不要说加上别的姓氏的,那就更多了。

  朱三婶愣了愣,呆呆问道:“不叫大丫叫啥?”

  “我长姐叫元宁,朱元宁,我大哥叫伯钟,”小叔毓嗓门亮堂堂,把自家兄弟姐妹五个的名字挨个儿报了一遍,自豪地道,“怎么样,好听吧?”

  朱三婶嘴巴张大,半天合不上,恍惚记得谁说过这五个孩子自己给自己起了名儿,她还没放在心上,如今一听,好像都挺好听的?也不像是乡下人能起出来的名字。

  四邻八乡问一问,男的就是这个牛那个壮,要不就是虎子大树,女的就更简单了花呀巧呀枝呀的,要么就是几妞几丫。

  半晌,仲灵和元宁都已经把针线和旧衣裳拿给她了,她才问道:“谁给你们起的名字?”

  元宁轻咳一声,“这个啊,我请冯师爷帮忙给起的。要不然,你说我们这啥也不懂的,能起出来什么好名儿?”

  叔毓原本是要说实话的,可听长姐这么一说,又赶紧闭紧了嘴巴。看着元宁和朱三婶说话,自己推着小车走开了。

  朱三婶檐角的余光看着那小车,底下还有轮子呢?这样推着走动起来,跟移动的摇篮似的,小娃娃睡在里头应该还挺舒服的。

  她一边穿针引线一边问:“大丫……”

  “元宁。”元宁微笑着提醒。

  “哦。”朱三婶呆呆应了一声,却又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了。

  元宁看她眼睛不住往小车上瞟,便道:“三婶是想问这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吧?”

  朱三婶这才醒过神来,忙不迭点头。

  元宁笑笑,“我自己做的。季秀一天比一天大,一天比一天沉,我和伯钟每天在外忙活着,都顾不上她,仲灵和叔毓力气小,抱不动她,我就琢磨着该怎么给他们减轻负担,还让季秀舒服。

  “想了好久,才想到做个小车。咱们乡下,木头都是现成的,拼拼凑凑,也就做出来了。”

  朱三婶啧啧称赞:“元宁啊,你可真是个聪明孩子!”这要是个男孩儿,还能做个手艺人,可惜了……

  朱三婶针线活十分干净利落一边说着话就把衣裳给改好了,拿去给元宁,“你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