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溪出岫
但是,该走的始终是会走。
太皇太后走后,宫里丧钟敲响,举国上下哀悼。
七月,康熙给太皇太后上了谥号。
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翊天启圣文皇后,也就是孝庄文皇后。
且遵从她的遗言,死后没有运往盛京与皇太极合葬,而是暂时安在东清东陵。
并将太皇太后生前居住的慈宁宫东王殿五间拆建于昌瑞山下,称“暂安奉殿”,欲停灵其中。
历史上布木布泰历经四位帝王,两扶幼主,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只是,没想到她的死竟然是这样的,在外人看来是惠妃气死了太皇太后,起码康熙就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没有惠妃这一出,太皇太后不会那么快就离开。
所以,惠妃都被禁足了,没有圣谕不可探望。
且惠妃没有资格出现在太皇太后的灵位前,但为了惩罚惠妃,命其每日跪在钟粹宫,太皇太后何时停灵盖棺何时方能起身。
这样跪下来,惠妃的腿算是废了。
大阿哥穿着一身孝服侯在乾清宫外,人看起来有些憔悴。
惠妃禁足在钟粹宫,若是真的这么跪下来,那她真的就去了半条命了。
大阿哥怎么忍心看额娘受这样的罪,只能来求皇阿玛。
梁九功疾步出了乾清宫,来到大阿哥身边,躬身小声说道:
“大阿哥,皇上命奴才送您回去。”
大阿哥听了梁九功的话白着脸,知道皇阿玛不打算见他,慌乱的朝着乾清宫里喊道:
“皇阿玛,看在儿子的份上求您宽恕额娘,皇阿玛……”
乾清宫不可大声喧哗,梁九功赶紧劝解的说道:
“大阿哥,您的心情奴才理解,不若等皇上心情好点儿的时候您再过来?”
心情好一点儿?老祖宗不在了,皇阿玛的心情糟糕透了,怎么会好?
等皇阿玛心情好点儿,额娘只怕已经去了半条命,他如何等得?
“皇阿玛,儿子愿意代额娘受罚,求您宽恕额娘。”
大阿哥不敢硬闯乾清宫,只能一撩袍子跪在地上。
一遍一遍的重复着嘴里的话,愿意代额娘受罚,还一边磕头。
那磕头声咚咚作响,梁九功赶紧让人扶着大阿哥,这么磕下去怕是会见血了。
叹了口气,梁九功不忍心再次进来乾清宫帮忙禀报。
康熙一身孝服站在窗户边,面上的胡须都没剃,头顶冒出了不少的短发。
因着太皇太后守孝,不可剃发等,这样一来显得人很憔悴。
他就这么看着大阿哥一遍又一遍的磕头,脚步并未挪动。
等到梁九功进来,没等梁九功开口。
“你告诉他,朕便是看在他的面子上对惠妃从轻发落,若他想朕要了惠妃的命那就继续跪着。”
这话说的很冷漠,但康熙眼里的担忧却是很明显。
留着惠妃的命已经是他仁慈了,惠妃不孝气死了皇祖母,他恨不得直接杀了惠妃。
但大阿哥无辜的,他只是孝顺,若他没有为惠妃求情他只怕就担心了。
听得皇阿玛绝情的话,大阿哥忍不住跌坐在地愣在那里不可置信。
梁九功吩咐奴才扶着大阿哥回了阿哥所,再让太医给大阿哥额头上了药。
大福晋穿着一身月白得旗袍,头上带了一朵白色绢花,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
她抹着泪一边照顾大阿哥,一边客气的让人把梁九功送出了阿哥所。
大阿哥情绪不好,回到阿哥所忍不住找人吐苦水。
“皇阿玛竟然对额娘起了杀心,额娘不是故意的,她伺候皇阿玛多年,皇阿玛为什么要对额娘那么狠心?”
“明明是通贵人让老祖宗知道了谣言,为什么要罚额娘?”
大福晋回答不了大阿哥,若没有惠妃自己露了言语出来,谁又传的出谣言?
根源在惠妃那里,那日惠妃在慈宁宫说了什么谁都不知道,但太皇太后病危薨逝却是真的。
便是她心疼大阿哥,她也知道皇阿玛没那么容易宽恕额娘。
大阿哥没有得到回答,看着抹泪的大福晋,突然迁怒的说道:
“你为什么不说话?你是不是也希望额娘受罪?”
“是啊,你多委屈啊,还没进宫就成了谣言的对象,你应该委屈的。”
“爷不信你就一点都不介意,你只怕心里巴不得额娘倒霉,这样你就不用日日去钟粹宫请安侍奉婆母。”
大福晋听了忍不住倒退一步,委屈不可置信。
“爷,妾身和你夫妻一体,怎么会这么想?”
“妾身嫁进来这些日子,妾身何曾那样想过?”
“您这么想妾身是想要了妾身的命吗?”
大福晋满心的委屈,失望。
她本是该委屈的,但为着大阿哥她不打算计较那么多,结果到头来换来的是猜忌?
大阿哥是魔怔了,说完之后就愣住了。
大福晋嫁进来这些日子对他对额娘是否真心他看的出来,他只是太过担心额娘才口不择言。
看着大福晋一脸的委屈,大阿哥别开眼不说话。
大福晋等着大阿哥给她一个台阶,奈何大阿哥一句话不说,大福晋抹了抹眼泪转身一瘸一拐的往外走。
这些话岂能随便说出口?
这话中说的表里不一,说她歹毒,说她不孝,她担得起?
她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大选进宫,皇上亲赐的大福晋,是大阿哥的嫡妻,不是大阿哥出气的对象,便是大阿哥再恼怒也不能这么说她。
大福晋疾步走到门口,奈何泪眼模糊了视线,腿脚因为哭灵跪的不灵便,加之视线模糊脚下绊了一跤。
等到大阿哥听到动静看过去的时候,大福晋已经一脸痛苦的捂着肚子。
太医并没有离开多久,很快又被人拽着回了阿哥所。
太皇太后停灵之后,康熙辍朝三日后。
一上朝就有御史便弹劾明珠,余国柱等人结党营私,排除异己。
且明珠曾经包庇直隶知州谋害古家十几口人,收受贿赂罪证确凿。
直隶现任知州周大人呈上几年来查证的证据,明珠还谋害上任知州一家性命。
只因为上任知州查到了蛛丝马迹制造了坠马车的假象,导致上任直隶知州悲痛欲绝随了家人去了。
这一弹劾加证据,加上惠妃所为,明珠及朋党直接被罢免,明珠还被抄了家。
温暖听到明珠被罢免抄家并没有酌情留用,直接成了庶民松了口气。
明珠多罪并列,温暖自然看时机不会手软。
趁你病要你命,明珠这个人始终是温暖忌惮的,也是她打算报仇的对象。
这几年舅舅在直隶暗中查当年的事情,明珠果真脱不了干系。
明珠收了那么多的贿赂,帮着那贪官剥削了多少人?
古家那十几口人命没有明珠,那贪官岂敢有那么大的胆子?
她的哥哥和准嫂嫂家(古家)十几条人命,明珠便是处死她都觉得轻了。
明珠成了庶民,惠妃彻底是起不来了。
便是因为惠妃有明珠在背后支持底气足才敢妄想,才会有那么多的事情,明珠再是有能力,皇上也不会那么容易再次启用明珠。
那么历史上明珠靠征讨噶尔丹官复原职就不可能了。
皇贵妃就看着明珠倒下,并没有高兴,索额图才是难啃的骨头。
她是打算让明珠和索额图两人斗,但计划不如变化,御史弹劾明珠,淑妃外家发力,明珠直接倒了。
淑妃,她在犹豫,到底要不要留着淑妃。
但接下来的事却由不得皇贵妃了。
因为为着太皇太后操办后事,以及跪灵,皇贵妃累到了,倒下后再没起来,太医诊断她时日无多。
届时她也只想得到解决目前的问题,
她要给四阿哥改玉牒,根本来不及处理设局算计淑妃。
玉牒的事,她本以为很容易,她养了四阿哥那么久,后来对四阿哥视如己出,皇上应该是看在眼里的。
但是太皇太后死了都不让她好过,听说她请旨改玉碟,皇太后请了皇上去寿安宫,拿出了太皇太后留下的懿旨。
太皇太后明确留了懿旨,四阿哥不可改玉碟。
太皇太后死前都在担心,担心皇帝对皇贵妃的亏欠让皇帝本来坚定的心心软。
就如当年他心软让皇贵妃有了孩子一样。
太皇太后担心没她在,皇贵妃去了之后皇帝念着皇贵妃追封她为皇后。
那么四阿哥改了玉碟以后就会成了嫡子,这样一来太子威胁就大了。
所以,有这份懿旨,四阿哥的玉碟就改不了。
皇贵妃见到那份懿旨后忍不住吐了一口血,最后忍不住把那懿旨摔在地上。
她就是担心太皇太后不同意,打算等太皇太后去了再请旨,没想到太皇太后留了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