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吃糖包
然后李弘禹又道:“想吃什么?”
沈莞原本想说没胃口,对上李弘禹的眼神又改口:“想吃面,软和一点的。”
李弘禹点点头,把面粉找出来,慢慢揉着。
直到劲道适中才切成细长的面条。
李弘禹刀法很好,面条看着十分均匀。
沈莞没想到李弘禹还有这样的手艺。
厨房还有点鸡汤,李弘禹做了碗清清亮亮的鸡汤面捧到沈莞面前。
这么用心做的面,就算是现在沈莞也没办法拒绝。
但李弘禹并没有松手,而是拿了个小碗,喂她吃。
沈莞有点不好意思,伸手:“我自己吃吧。”
李弘禹也没勉强,把筷子地给她后,从炉子里拿出烤的香甜的花生跟红薯,喂着沈莞吃。
沈莞吃了小半碗实在吃不下了,李弘禹这才停止投喂,把剩下的面直接吃了,一点也不嫌弃这是沈莞吃过的面。
这一折腾,整个沈府都知道皇上给小姐做了碗鸡汤面,就是为了劝小姐吃饭。
这话传到沈祖母耳朵里,倒是让沈祖母睡的更香甜了。
等沈莞的劲缓过来,才知道自己刚刚做了什么,小声道:“你嫌丢人吗?堂堂的皇上给人做面吃。”
“给自己老婆做面,这有什么了?”李弘禹笑道,“记得上次的奶糖吗?也是我做的,好吃吗?”
沈莞眼前一亮,当时还在古籍殿,李弘禹拿过来的牛奶糖,雪白雪白的,十分好吃。
竟然是李弘禹自己做的?!
“好吃!”沈莞点头。
“还有五天咱们就要成亲了,你好好的,让你祖母高兴。”李弘禹安慰道,“也让我高兴。”
沈莞稍顿了顿,微微点头。
李弘禹笑了,看看外边:“走吧,你休息会。”
沈莞确实有点累,回来之后,她没好好睡过。
满脑子都是生病的祖母。
沈莞这个梦做的很长。
小时候她不想吃饭的时候,祖母就下厨给她做饭。
有时候是粥,更多时候是面。
总是哄着她吃。
有时候沈莞的娘都怀疑,孩子以后会不会很胖啊。
梦里面祖母身体很好,又给她做了面,她刚动筷子,就听见外面惊天动地的哭喊声。
沈莞吓得一头冷汗,直愣愣的坐起来。
正好杏儿从外面走进来,眼圈都是红的,看见小姐醒了,杏儿哭着道:“小姐,老夫人没了。”
沈莞有点坐不稳,听不清杏儿说的是什么意思。
但她知道,要去看祖母,别的什么都不重要。
到了主院才发现,李弘禹竟然也在。
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的。
沈夫人已经在张罗给沈老夫人换衣服。
沈莞泪眼模糊,哭的喘不过气。
为什么啊,为什么祖母就走了。
明明重生一次,他们沈家都好好的。
沈莞捂着脸,李弘禹低声道:“沈祖母已经七十多,御医说是寿终正寝,走的很安详。她老了,不是病了。”
沈莞不说话,默默的掉眼泪。
其实现在的沈家人都有所准备。
毕竟沈老夫人的症状不是一两天了。
家里丧礼的东西也都准备过。
就是看着库房的聘礼,谁都不知道要怎么办。
还有五天,就是小姐成亲的日子。
现在恐怕也不行了。
老夫人刚过世,家里近亲都要守孝三年。
这亲也不能成了。
谁都不知道以为会怎么样。
但沈莞现在没功夫想这些,她穿好孝服,跪在灵前也不知道想什么。
沈家的这场葬礼持续了十几天,沈首辅眼可见的苍老,这次告假之后,竟然没有重返朝堂的准备。
不可一世的沈家,在人们口中只剩可惜。
最可惜的自然是沈莞的婚事。
谁也不知道沈莞要怎么办。
普通人家守孝三年也就算了。
沈莞要嫁的是皇上。
李弘禹就算对沈莞再情有独钟,也能等沈莞三年?
人人都知道沈莞有好颜色,但再好的颜色,不能搂怀里有什么用。
等沈老夫人下葬,沈家走动逐渐恢复正常,已经是第二年的二月。
沈莞还有半月就要满十七。
这次生辰不打算大办,只是家人在一起吃吃饭罢了。
但该有的礼物并不会少。
沈莞都觉得奇怪,生辰前十天,许多人家都送来礼物,就算以前不怎么熟悉的人家也是如此。
沈莞经过这个冬天,身子抽条了般,更加纤细柔软。
若说去年还有些小孩子的娇气。
今年就是明媚动人的娇,娇的让你心尖发颤。
谁见了她,都会不由自主的捧着她,爱着她。
沈莞渐渐从祖母的愁绪中走出来。
但每次路过沈祖母的院子都会愣神片刻。
这让人看着都心疼。
可是都知道,沈祖母最疼小姐,老夫人不在了,小姐必定还会难过许久。
好在每次皇上过来,小姐都能笑上一阵。
沈家人都快习惯了,皇上来沈家跟回自己家一样。
以前沈府的下人还战战兢兢,现在已经没那么怕,甚至还敢跟皇上告状。
“皇上,您劝劝小姐,她最近一直吃糖,我们说了她都不听。”李子小声道,“她还说要去取野蜂蜜做糖糕,那多危险啊。”
李弘禹挑眉:“知道了。”
等李弘禹进院子,正好看见沈莞拿着糖,直接咬走道:“还吃糖?牙不疼了?”
“不疼。”沈莞招招手让李弘禹坐下,“你看沈笑写的信了吗?他说水渠很有用,做实验的那块田收成比别的地方都好。”
李弘禹点头,仔细看了沈笑的来信:“不错,可以下令推广,不日我下旨给沈笑一官半职。让胶州知府辅佐沈笑来做。”
当了皇上就是好,以前需要三请四请的事,现在一句话就可以办成。
修建水渠是为国为民都有利的好事,李弘禹不会耽搁。
沈莞点头:“你还记得古籍殿有许多农书吗?也是杂乱无章没人整理,沈笑说,如果有功夫把那些也整理成册,方便教导百姓。”
谁都没想到,年纪最小的沈笑,竟然是了解百姓最多的。
这点跟李弘禹不谋而合。
“我也在想这件事,古籍殿的书咱俩大致看过。品类繁杂,如果都能整理出来,国民都会欢喜。”李弘禹道,“上次水木先生给七宝书场的三国群英传,可是大火。”
那其实是大火。
七宝先生之前靠着三国群英传的残篇都让人如痴如醉。
有了完整的书之后,七宝书场在京城都已经有两个分会场,每日吸引无数客人光顾。
水木先生还是沈莞随口说的化名。
现在也名扬整个京城。
沈莞知道李弘禹是打趣自己,特意把七宝先生送来的卡片拿过来,炫耀指给李弘禹看:“瞧,七宝先生把经典的每一幕都找人画下来,还送我了。”
这也是古籍殿的功劳。
当然也是沈莞誊抄的成果。
古籍殿的事情并非简单的誊抄,更有校对的职责。
沈莞当然也费了不少心血。
李弘禹道:“所以我想把古籍殿还交给你。”
沈莞微微吃惊,李弘禹继续道:“可以把书拿过来做,怎么修缮全看你。”
这就是给沈莞找个事情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