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 第248章

作者:壹木之南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作保的次数有限制,保人还要缴纳保金,一般给谁作保改户籍那都是卖了对方好大的面子,如果不是亲戚或者矫情特别深的,谁也不会愿意,这以后要是犯了事,可是会受牵连的。

  宁怀运琢磨着就把庄户叫过来说这事。

  还是分红利的时候那批人,都是各家的当家。

  众人一听,那自是狂喜不已,这改户籍可是祖祖辈辈的事,以后子子孙孙都可以堂堂正正的做人,不用受人歧视,不用智能做些下贱工种。

  一个个激动的屋里顿时就跪了一片,都给宁怀运磕头。

第343章 拉扯帮衬

  那头还磕的实,砰砰直响。

  宁怀运忙把人都拉了起来。

  “不兴这个,不兴这个,快起来,快起来,你们都多大年纪了,可使不得,这不是折我的寿吗?”

  费了半天的劲才把这些人给一个个扶了起来。

  宁怀运才接着道:“我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给你们改了户籍,我可没那么大的本事,就是一家一个名额我也整不来,不过为了以示公平,就一家一个,不够的我在想办法,但是这里头的道道我得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这个改户籍的人一定要是没成亲,不然家里的妻子还是贱籍,这良贱不通婚,那就只能休妻了,休妻又哪是那么好休的,首先对方要犯了七出之条,再者你得弄得过人家娘家。

  娘家打上门来可够喝一壶的,这样的人宁怀运可也不会给其作保的。

  关键还有孩子,这孩子已经出生,还是贱籍,要改了户籍在找了良家女子成亲,婚后生育的子女才自动随父母是良籍。

  当然要有能力一家子都改了户籍就什么麻烦事都没有了。

  可这些庄户要不是遇上了宁弯弯,按大邙朝的律法,那是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的,也没有宁怀运这么好的庄主。

  还愿意给他们作保。

  宁怀运一席话说话,这些当家的当即就沉思起来。

  宁怀运继续道:“再者呢,这谁家的孩子谁知道,品行如何也不用我说,那赖的就不用跟我说,你说了我也不会给你做这个保!”

  人多了总有那不成器的,都是自己人,谁啥样彼此都清楚。

  各家当家的忙点头:“是是是,那是自然。”

  二蛋问了一句:“老爷,我们家大娃在学堂读书,他这个……”

  当时说的是如果在读书上有天赋,将来可以走科举的,宁怀运会作保给改户籍让孩子去参加科考。

  他们家孩子虽然年龄大些,但是在几个孩子里最用功。

  这么长时间过去几个孩子在私塾里是个啥样也都清楚了。

  就他家孩子和刘四家那娃是读书的料,那娃不走寻常路,在私塾里是喜欢他的夫子特别喜欢,不喜欢的就特别不喜欢,倒是开窍,书背的快,就是理解出来的意思跟寻常人不一样,还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个什么样。

  过年的时候庞秀才来他们家走亲戚宁怀运还问了几个孩子的情况。

  庞秀才也是这么个意思,庞秀才是欣赏刘大禹那一派的夫子,他觉着现在的科考在改革,就是要不同寻常的思维才能致胜。

  他也是说宁怀运送去的这几个孩子只有刘弘文和刘大禹俩人有机会,别的孩子虽然用功,但无奈资质平平,他的意思是让这几个孩子在学两年,待年纪稍大些就上铺子里做个账房掌柜什么的,也比考个十来年撑死考个童生到头的好。

  宁怀运想到这也就如实的跟他们都说了说。

  这些庄户也没有读过书,也不懂这里头的讲究,这年头崇拜读书人,夫子就是最厉害的人,既然夫子这么说了,那肯定就是这样了。

  不禁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宁怀运道:“这样,弘文和大禹俩孩子不在名额之内,只要将来这俩孩子有本事,我当初的承诺还兑现,但是要是这俩孩子以后不争气……所以你们要考虑好!”

  这可让二蛋为难了,不过宁怀运也不是让他们当即就拿主意,把事情都说了说就让大家伙都各回各家各自商议去了。

  接下来的几天那是热闹的紧。

  村里人听说了这个事自然是又吃了好大一个瓜,家家户户都在谈。

  不过到了如今负面的说法几乎没有了,大家说的不过都是宁怀运如何厚道,做他们家庄户如何的享福,如何的好,如何的积了几辈子德才投胎成了他们家庄户。

  倒是把宁秀秀的瓜给压下去了。

  那事虽说也没几个人知道吧,可这种桃色新闻那是最能让人津津乐道的,村里大部分人还是都知道了。

  宁秀秀让家里爹娘爷奶骂了好几天,她奶气不过还打了她一顿,天天也不出门了。

  一家子到处托媒人,只想着赶紧给她说个婆家远远的把她嫁出去才好。

  一家子也不用跟着丢人了。

  庄户里也不太平,谁都知道这代表了什么,别的不说,现在各家各户手里头都有两个小钱,改了户籍就能做点小买卖。

  自己想盖多大房子就盖多大房子,还能自己买地,以后子子孙孙都翻了身了。

  儿子多的人人都想要这个名额,吵吵闹闹的,宁怀运灭了好几天的火才没让他们打起来。

  还把自己给气的都开始后悔这个决定了。

  当然也有那一家子好说好商量,也有那互相让来让去的兄弟。

  还有一些压根不需要谦让的,就比如是二狗子跟孙三妮两口子,没得说,肯定是给自己才一两岁的儿子改户籍,他们一家就三口人。

  “俺都跟这娃说了,这以后他要有了弟弟妹妹,要拉扯他们一把,这是他欠他们的。”

  还有二蛋一家,来问了宁怀运知道机会只有这一次,因为宁怀运本身作保的次数就已经不够了,他还得把自己儿子也拉上。

  这还是自己儿子是秀才有了功名了,不然还真是难办。

  可以后谁知道会有些什么事,万一用着了,就像是常大郎娶荷花,到时候岂不是要去求别人。

  人都是自私的,在老好人也得紧着自己。

  二蛋一家子本来是想问宁怀运能不能把名额留着等以后用,得知不能后一家子商量后决定还是给大儿子。

  “我们家如今日子过的也不过,大小子如果争气,以后能考出来,那就让他帮衬自己兄弟,也是一样的,要是考不出来,俺们家那几个小子也就他争气些,给了他也不算白瞎!”

  这算是双保险。

  想的倒也不错,要是刘弘文能考出来,哪怕只考个秀才,那就也能把自己兄弟的户籍也给改了。

  要是不行,那他们家也没别人指望。

  这摊子的事足足折腾了好几天,期间宁长生又来阴阳怪气的数落了一番宁怀运不应该对庄户太好,他们是贱民不值得什么的。

第344章 一起致富

  不过是宁怀运也没有理会他。

  上回的事后宁怀运都不大爱搭理他了,见面都不说话的了。

  等各家都决定好,宁怀运写了作保的文书,又跟刘捕头一起去了县城才算是把事情给办好了。

  接着各家各户就都热热闹闹的开始准备盖房。

  宁家这个庄子时间太长,房屋都破烂的不行了,不过是有人住的常常修缮,随着地越来越少庄户也越来越少,空出来的宅子没人住就破败的很了。

  买地还得要花钱,宁怀运就少收了些银钱把他们现在住的宅子卖给了他们,写了契书到衙门里头备了案那块宅基地就属于他们自己了。

  除了有一些分家的另买了宅基地,大部分都还是在一起过日子。

  房子挂在谁名下也不耽误一家子人住,房契不经官的话也不属姓名,在谁手里就是谁的,有些家里改户籍的是小孩子也不碍事,反正也只能是他的。

  这年头大部分人家都这样,讲究一大家子和和美美。

  直到家里父母去世后兄弟几个才会分家另过。

  老房子当然是大儿子的,其他的儿子父母也许会留些钱,也许在世的时候会给把房子盖了,也许就分几亩糊口的薄田完事了。

  不过乡下人没那么些讲究,虽说大邙朝历来是长子继承制,真偏心特别多的父母并不多。

  也没什么好继承的,不过就是几亩薄田,片瓦遮身,总不能看着亲儿子,亲兄弟冻死饿死。

  这件事宁怀运可是收割了一波忠心,拿到改好的户籍后这些当家的都领着自己孩子来给宁怀运磕头,痛哭流涕,那真是宁怀运这时候要是让他们去上刀山下火海他们都愿意。

  这事的后遗症就是来了好多投奔他家的庄户。

  都托了关系来跟宁怀运说和。

  宁怀运还蛮开心的,这意味着自己成功啊。

  不过最后都拒绝了,自己家这还往外处理庄户呢,肯定就更不会增加。

  不过别的庄子上的好拒绝,自己村的却不好弄。

  像原来的老王头都来跟宁怀运说,宁怀运就更不愿意了。

  “说句难听的,这老王头一家要是做了咱的庄户,等几年他死了,剩下孤儿寡母生活又不能自理的,咱要怎么办?咱支应他们一辈子?”

  这个真是无解,这一家子可怜是可怜,可谁愿意接手啊。

  原本宁怀运说的这些也不存在,庄户老了,不能动了,自己儿子养,没人养也不该地主养,但要让宁怀运看着这么一家人不管不问他实在做不到,现在庄户里头那些老的走不动的宁怀运也没少人家一口口粮和福利,所以一开始不收最好。

  大家还是乡里乡亲的,想帮帮下,不想帮也没那个义务,内心不会有什么煎熬。

  宁怀运拒绝了人家就给脸子,搞的在碰面都不好看,村里也是说什么的都有。

  为此宁怀运又郁闷了好几天。

  最后余九斤出了主意,联合里正,宁怀运跟宁弯弯开了个小会。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村里头有人家愿意,可以种你们家指定的农作物,等收了后由你们家进行加工和销售,当然,这里头你们家当然也要有的赚才行,再者,这样一来作坊的规模势必是要扩大的,那就需要更多的工人,这些人在从村里招,这样一来咱们村致富就有希望了。”

  宁弯弯自然是理解的快,里正和宁怀运却是琢磨了半天才明白过来。

  宁怀运摸着下巴,咂摸着:“哎呦,那可是个大事情啊。”

  以前就是自己家的地,自己家的事,做成做不成心里也没有什么压力。

  这一下子把全村的人扛肩上,这要是回头出什么状况可怎么整?

  而且村里那么些人,那么些地,就比如都种红薯,这加工销售那可真是大事了!

  里正沉吟着:“倒是个好法子,不过这个要提前说好,完全自愿,可不能回头出了问题就怪到老四身上,旁的还好说,这要有个天灾什么的,就抱怨上了可要不得!”

  宁弯弯对此是没什么意见的,企业要发展嘛,肯定规模就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大。

  宁怀运见自己闺女不说什么他也就不反对,这事就这么说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