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精小地主的致富路 第272章

作者:壹木之南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姑娘,到老爷了,老爷这话说的可比族长有水平多了,就是这承诺的东西也太多了,说要给村里修路,要建学堂,还要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养老,还说以后咱作坊里收庄稼的价格都要比以往多一成,咱村的庄稼本来给的钱就比外村的高,都没什么利润了,这还要多一成,那不是要赔钱了?!”

  “什么?”宁弯弯吃了一惊,她还真没想到自己爹要做里正的心是如此的迫切。

  这还搞起了利益诱惑来了。

  修路,建学堂?还高一成的价格?日子是不打算过了,这以后他们全家都得给村里发家致富奔小康做路基石啊!

  这发家致富还是赚他们家的钱,吸他们家的血!

  她忙对刘弘文道:“你快去,在盯着些,随时回来向我汇报!”

  宁弯弯自己忙慌慌的起来就去后院找自己奶奶去了。

  “奶呀,你快去管管我爹,可不得了了,我爹要把咱家这点家底子都给散干净了,咱这日子没法过了,马上就得吃糠咽菜去了!”

  白氏自从宁匪月离家那时候跟宁弯弯吵了一架后这些年够不大爱搭理她。

  当年吵吵的倒不是太狠,但是宁匪月这个举动让她梦都碎了,所以她就连宁弯弯都一起记恨了这么些年。

  倒是三丫,年纪越来越大,懂事了很多,到跟宁弯弯越来越好了。

  见她进来忙放下手里的针线活,给她搬凳子。

  “弯弯姐,你坐这里慢慢说,我四叔又咋滴了?”

  白氏也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养了个王八,天天当宝贝似的伺候。

  闻言也斜了她一眼,问:“你爹咋了?”

  宁弯弯就开始抹眼泪。

  “今天不是村里头今天选里正吗?我爹为了当那个里正那是什么都不要了,说是要给村里头修路呢!一直要修到镇上官道,咱这离镇上那么大老远的,得多少人工?得多少钱?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才挣那么仨瓜俩枣的,光这修路的钱咱不吃不喝攒多少年才能攒出来?呜呜……”

  白氏一听登时就不乐意了。

  她是最见不得肥水流了外人田的,啪的一拍桌子。

  “修什么路?那路不是前年咱家才掏钱修了一回了吗?这是想干嘛?我就说不要做那个里正,那算是个什么官?有什么用?有这点心思还不如好好说说匪月,让他去参加明年的春闱呢!这还打算把自己挣的钱都给村里那些人花!他那脑子是晚上睡觉的时候让耗子给啃了吗?”

  宁弯弯家如今来往客商多,原先的路窄,大车都抹不开,前年就掏钱修了一回了,虽然不比官道吧,却也比原来宽敞了有一半多。

  这还要修,不是脑子有问题是什么。

  不过白氏也不傻,骂完了,气出了,一琢磨,自己家现在她虽然不知道一年能挣多少钱吧,但看那天天来往的进货的商人就知道了,可是有不老少。

  也不差这点钱,这丫头又不知道为了什么利用她呢。

  她可不上当。

  所以是骂了两句就完事了。

  宁弯弯一看效果没达到,立刻是又添了把火。

  “我爹还说了,要建学堂,还要给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养老呢,这都把外头那些上年纪的当自己亲爹亲娘了,不对,亲爹亲娘那也没有这么孝顺的,人家那儿子多的,还都是轮着给父母养老呢,他到好,全揽自己身上了!呜呜……”

  宁弯弯哭的要多假有多假,可白氏一听自己儿子要给人家养老那就更气愤了。

  “什么?还要给那些老不死的养老呢?他们是生他了还是养他了?还是他觉得我这个当娘的哪里对不住他,存心气我呢?”

  宁弯弯继续道:“还不止这些呢,我爹还要在村里建学堂,那指定也不会管人家要钱,学堂那可是最花钱的,请夫子要花钱,桌椅板凳要花钱,还得另造房子吧?那不都是钱啊?合着咱就是连爹娘带孩子都给他们养了,下一步是不是咱就得去给他们当牛做马,伺候他们吃喝拉撒呀,呜呜……奶你说这日子是不是没法过了……”

  白氏就跟着拍桌子骂:“我看他是病了,病的还不轻呢!这可不是要去给人当牛做马了,那都不止,还得跟人家掏心掏肺,恨不能肉都割下来给人家吃了!这不是日子没法过了,他这是存心的不想过了!”

  宁弯弯继续道:“我爹还说了,这以后咱作坊里收庄稼的价格还要往上在提一成,咱村里本来收的价格就高,本来就不挣什么钱,这下子倒好,还赔钱呢!咱给人家养爹娘,养儿子,还得倒贴钱给他们,咱是多厚的家底子经得起这样折腾?奶你说说咱能挺多长时间,就得穷的吃糠咽菜去?”

  正这会刘弘文换了刘大禹在那盯着,让刘大禹回来报信。

  “姑娘,姑娘,你可快去看看吧,投票一会开始了,我听着那些人议论都要投老爷呢!”

  白氏一听哪里还坐得住站起来恨恨的往外走。

  “快领我过去,快领我过去!这些家财可都是我大孙子的,我还指望着他要是死活不愿意去春闱,能给他捐个县丞出来,好歹也是个父母官,说不准做好了以后也能有大出息,可不能让这个不孝子断了我的活路了!”

  宁弯弯可不管她是为的啥,只能能阻止的了自己爹就行。

  什么修路、建学堂、村里老人的养老问题,她都可以出钱,但绝对不能是宁怀运这种给法。

  好似你求着他一样,这以后人家要不得寸进尺那才怪。

  而且她出钱也不会是白出,她更倾向于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出力,她不介意拿个大头。

  余九斤也没有想到自己这未来老丈人这么豁的出去,他想做里正的初衷是把这个小山村建设的更好,这样他在乎的人生活的会更愉快。

第381章 村子不大事不少

  他早已经想好了未来几年的规划,但是这些长远的东西在乡下人的眼里远不如眼前的利益来的实惠,顿时先前说好的人家好多又都倒戈到了宁怀运那边。

  他正跟里正使眼色,要他装病暂停选举呢,白氏就杀到了。

  一路走的气喘吁吁,脸都红了。

  举起拐棍就照着宁怀运劈头盖脸的打。

  “你这个不孝子,你给我回去!当什么里正?谁让你当的?你是缺心眼呀,还是脑子让门给挤了?做你的大老爷不好,非给人家扛长工才乐意?你是没娘要养还是没孩子要拉扯?非要去养别人家的爹娘孩子!你给我回家去!快着点!”

  宁怀运被打的抱头鼠窜,狼狈至极。

  “娘,娘,你别闹,别闹……这是正经事,别让人笑话!”

  “笑话个屁!”白氏啐了一口:“娘打儿子那还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谁笑话?”

  “快来人,三丫,弘文,快把老太太扶回去!快点!”

  三丫和刘弘文也不知道该听谁的,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不敢上前。

  白氏继续拿拐杖打着宁怀运。

  “你给我回去!给我回去!”一边还朝着村民道:“都要不要点脸?一个个的擎等着那好事呢!我呸!没门!这个家有我在一天就不能让你们占了便宜!”

  母子俩人打打闹闹的也不像个话,里正就道:“行了,行了,你们娘俩消停会吧,怀运啊,这孝顺孝顺,首先要顺才叫孝,你娘不愿意你就快跟她回去吧!要是为这事违逆你娘可不好!”

  宁怀运哪里愿意,可自己娘一拐棍一拐棍的打下来也不是个事。

  疼不说,也丢人啊。

  他还想反抗一下,说服一下自己娘。

  正这会宁弯弯来了。

  “哎呀,可不得了了,我奶要给气坏了!都上不来气了,这要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你们几个别干看着了,还不快把我爹拉回去!”

  宁弯弯喊的是在旁边看热闹的自家庄户。

  这几个庄户自然是听话,闻言忙就去把宁怀运往家里拉。

  宁怀运不愿意,白氏就拿拐杖在后头打他。

  气的他差点没有吐出口血来。

  一路惹的所见之人皆是驻足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等回到了家,白氏又让宁怀运跪在堂屋里头骂。

  “我养你这么大有什么用?自己一点本事都没有,得亏是命好生了几个好孩子,可是又连孩子都管不了!你说还有什么用?眼里就这么巴掌大的地方,有那个闲工夫你去好好管教管教你儿子,让他去参加明年的春闱,能谋个官当当光宗耀祖不比什么都强!最不济,他现在也是举人的功名,你这些家财砸出去也能捐个一方的父母官出来,咱家那也能改换门庭,怎么不比你砸出去给那些人花的好!我这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怎么生出你这么个脑子不够用的儿子来……”

  白氏骂起人来那也是深得喋喋不休之精髓的。

  尤其还是这事那还是她心头第一桩的重要事,足足骂了宁怀运大半天,满院子都是她骂人的声音。

  宁怀运没人解救自己是从他娘手底下逃脱不了的。

  让白氏给骂的脑袋都快耷拉到裤裆里头了。

  宁弯弯拿了棉球塞在自己耳朵里,屏蔽掉自己奶奶的声音,坐在大门槛上嗑瓜子。

  刘大禹跑过来,给她通报消息。

  “姑娘,姑娘,结果出来了……”

  “啥?”宁弯弯把棉球从耳朵里掏出来。

  刘大禹继续道:“我说,结果出来了,花生多呢,占了七层还多呢,那豆子只有不到三层!”

  乡下人会写字的少,就拿地里的东西投票。

  花生米是余九斤,黄豆是宁长生,大家手里头拿着投到箱子里,谁投了哪一个也不会有别人知道,防止有村民多心,怕以后生出什么嫌隙来。

  宁弯弯拍拍手站起来,得了,搞定。

  余九斤即刻上任,就对村子里大刀阔斧的开始进行改革。

  首先是修路,这年头没有柏油水泥,都是黄土路,大些的城池里头才有财力铺青石路。

  官道也都是夯实了的黄土路,反复的夯实,即便是下雨也不会成泥汤路。

  余九斤提出的修路方法却是用山上风化的红页岩铺路。

  山里多着这种红色的岩石,一层一层的很薄,拿手都可以捏的碎。

  山里的地不肥也是因为很多地里头掺杂了这种岩石。

  遍地都是,开采也容易,敲碎铺到路上地面虽然没有水泥柏油路那样硬,但也只不过勉强能压的出车辙来,下雨更不会淤泥难行。

  这会马上就到秋收了,时间不多,只能是把地里的路修了修,刚修完就到了秋收,刚开始的时候修路有很多人不愿意。

  都觉得那路也走了这么些年了,白费那些功夫干嘛。

  有那些时间还不如趁秋收前在家歇一歇。

  不过就是碍于他将军的名头,还有新官上任总要给些面子,再加上前任里正全力支持,无奈只能是跟着大家伙去干。

  等到秋收一开始,淅沥沥的下了几场小雨,那路的方便之处就显出来了,说闲话的那些人也就闭嘴了。

  余九斤还把村民编成组,每个组有组长,组长也是组内村民自己推举出来的。

  村子里有什么事情就召集这些组长商议,摒弃了原先找村里老人商量的习俗。

  老人年纪大了一来是难免糊涂,商量起来事情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二来是顽固不开化,看事情都是老一套,油盐不进,不好沟通。

  这一决断自然是遭到了村里老人的大力反对,不过余九斤我行我素他们除了在家里骂两句也没别的辙。

  这年头里正又没有工资,做里一来是图个掌权的感受,还有就是村民要办什么事就得给里正送礼,一年到头不比工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