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春闺 第120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种田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阿娇也不敢违背姑母啊,再说姑母的担忧很有道理,外面的人真是太多了。

  薛宁苦苦央求时,初锦安静地站在母亲身边,七岁的小姑娘更好奇外面的热闹,可她很会察言观色,既然薛宁小姨说服不了母亲与姑祖母,那她开口肯定也没有用。

  铺子正门紧闭,显得里面都暗了很多,初锦扫眼屋顶,小姑娘咬咬唇,悄悄朝薛宁小姨招手。

  薛宁见了,疑惑地走了过来。

  初锦叫小姨低头,凑在她耳边说了两句。

  薛宁杏眼一亮。

  阿娇问女儿“初锦,你跟小姨说了什么?”

  初锦笑笑,指着屋顶道“街上人多,咱们可以爬到屋顶上去,上面又宽敞视野又好,等姑祖父骑马过来的时候,咱们挥挥手,他就能看到咱们了。”

  阿娇一愣,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只是,重规矩的姑母能同意吗?自家孩子都小,爬爬屋顶也无伤大雅,姑母家里,表弟已经十九岁了,表妹十六岁正待嫁,屋顶那么显眼,底下百姓又那么多,传出去肯定有损表妹的闺誉。

  “就你鬼点子多。”阿娇轻轻嗔了女儿一句,然后头疼地看向姑母。

  孟氏瞥了眼紧闭的铺子门板,外面阳光明媚,隔着窗纸也能看到人头攒动。

  “不许去,姑娘家爬房上瓦成何体统。”孟氏绷着脸道。

  薛宁刚要跺脚耍赖,孟氏忽然指了指铺子上面的一层窗户,露出笑容来“不过,如果你表姐舍得这层窗户纸,咱们可以搬椅子过来,戳几个窗户洞偷窥。”

  这么一来,既不用出门抛头露脸,又能看见久别的男人,一举两得。

  阿娇岂会吝啬一点窗户纸?先戳破了,下午再让江娘子重新糊一层就是。

  大人们放了话,薛琰、薛宁就带着丫鬟们去后院搬椅子了。

  孟昭、初锦都乖乖地站在母亲身边,好像都不热衷看热闹的样子,等椅子搬过来,大人们站上去高度都很合适,初锦戳了两个窗户洞发现自己看到的仍是人头,小姑娘终于不乐意了,悄悄扯了扯薛琰的袖口“小舅,我个子矮,你帮我搬张桌子。”

  薛琰笑道“小舅抱你如何?”

  初锦摇头“抱着太累了,我想自己站着。”

  薛琰摸摸小姑娘的头,重新去后院搬了一张桌子来。

  这桌子不大,但站两个孩子没问题,薛琰将桌子放在自己身边,再安排孟昭陪初锦一起站着,让孟昭护着初锦。

  小兄妹俩试了试位置,很合适。

  第一波仪仗是太子奉旨出城迎接大军,随行的有文武大臣,也有亲王皇孙。

  太子的仪仗过来之前,有护卫高声传令百姓肃静,听到这声吆喝,薛宁就要去窗边偷看。

  孟氏皱眉道“你是来看你爹的,还是来看热闹的?”

  薛宁俏皮道“我都看不行吗?”

  说完她第一个站到了椅子上。

  薛琰没上椅子,但体贴地将孟昭、初锦抱上了桌子,他在桌子后面守着。

  孟氏朝阿娇叹道“你看看宁姐儿,这种脾气,哪家夫人看得上她?”

  阿娇脸红红的,半晌方道“姑母,我也想去看看。”

  太子是香云姑娘的丈夫,阿娇想瞧瞧太子到底长何模样。

  孟氏愣住。

  仪仗可能就要过来了,阿娇硬着头皮走到了她的椅子前,她上去的时候,薛宁笑着拉了她一把。

  孟氏只好再次朝柳氏道“你跟宴平就是太宠阿娇了,看把她宠的,都是两个孩子的娘了,还小孩子似的。”

  五十多岁的柳氏老脸也是一红,尴尬道“其实,我,我也想去看看。”

  太子可是她的女婿啊,虽然论名分她没资格叫人家女婿。

  孟氏反应过来,忙道“应该的应该的,走,咱们一起去看。”

  有些事情可能于礼不合,但人心都是肉长的,换成她是柳氏,孟氏肯定也会去看自己的女婿。

  就这样,一大家子都站到了提前摆好的椅子上。

  稍顷,太子仪仗过来了。

  最前面是一队骑马的侍卫,跟着便是太子。

  太子今年三十九岁了,正当壮年,身穿杏黄色四爪金龙锦袍,容貌俊美威严,气度雍容华贵,真是一眼就能让人感受到天家的风范。太子之后,是怀王、简王,一个因为消瘦显得刻薄,一个因为纵情享乐大腹便便,就凭这相貌,也难怪淳庆帝会选宣王做太子。

  三王之后,是六位年轻的皇孙。

  仪仗过去地快,皇孙又多,柳氏人脸都没看全就只能看背影了,急得问阿娇“有没有三爷?”

  阿娇也没看清楚,光顾着看太子了,等她意识到还有皇孙们的时候,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最后面一排,右边这个有点像。”

  婆媳俩乱猜的时候,薛宁突然道,脸还贴着窗户纸呢。

  初锦也在看,好奇地问“小姨怎么看出来的?”

  薛宁对着那少年的背影道“瞧着跟我姐夫有些相似。”

  初锦脑袋里转了个小弯,才反应过来小姨的姐夫就是她的爹,赵宴平。

  初锦踮起脚,巴巴地望着那远去的少年背影。

  既然像爹,那这位表哥应该长得很俊吧?

第148章

  太子出城的仪仗过去之后,一家人下椅子的下椅子,跳桌子的跳桌子,重新坐到了下面。

  虽然没看到疑似外孙的那个少年郎,能够看到太子,柳氏也很激动了,太子模样气度好,对女儿也宠爱有加,苍天定是有眼,目睹了女儿吃过的那些苦,所以才安排了太子给女儿,让女儿嫁人后可以彻底避开曾经的徐府。

  知道柳氏高兴,孟氏故意夸了好一阵太子。

  柳氏果然听得如沐春风,嘴角的笑容就没断过。

  休息休息,吃些茶水糕果,街上再次传来了号令,凯旋大军要进城了。

  一家人赶紧又重新回到椅子、桌子上。

  马蹄声阵阵,脚步声隆隆,仪仗靠近之后,走在最前面的仍是太子等人。

  这次阿娇直接看向那位疑似三爷萧炼的皇孙,就见少年郎剑眉星目仪表堂堂,俊朗的面容果然有一抹赵宴平的影子,但那出身皇家的气度却是小小的赵家难以培养出来的。看着看着,少年郎似乎朝这边瞥了一眼,阿娇一紧张,下意识地往后躲,等她再贴近窗户洞看过去,太子等人已经过去了。

  接下来是武将。

  三年北伐,将士们死伤数万,阿娇听姑姑说,姑父写过几次家书回来,次次都是报喜不报忧。姑父确实也有本事,早年从一个山匪头子变成了正四品的明威将军,这次去战场,姑父又立了几次功,姑母轻描淡写,但赵宴平告诉阿娇,姑父的功劳几乎全是用命拼来的。

  其中最危险的一次,姑父奉主帅之命,带了五千骑兵去夜袭鞑靼大营,没想到反中了鞑靼的埋伏,姑父的五千人马不但没能打得鞑靼措手不及,反而成了孤军深入,被鞑靼的弓箭手包围。箭如雨下,姑父率领的骑兵纷纷倒下,生死关头,姑父将带去的桐油泼洒在战马身上,同时点燃,战马带着一身的火发疯般四处乱窜,冲散了鞑靼的箭阵,也为姑父等人冲出了生机。

  那一晚,姑父趁乱换上鞑靼的战袍,潜伏鞑靼之中,最后活捉鞑靼一位亲王,这才反败为胜。

  若姑父反应慢一些,准备少一些,或是胆量小一些,甚至运气差点大营里没有能作为人质挟持的亲王,恐怕都要死在敌营。

  听了赵宴平的话,阿娇才能稍微理解战场究竟是何等危险了,犯下杀人案的凶手好歹还会躲在暗处伺机而动,战场上的敌人直接拿着大刀冲过来,而且是一群敌兵同时冲过来,光是迎敌便需要非凡的胆量。

  心绪翻腾,阿娇看到了自己的姑父。

  薛敖的位置很靠前,几乎就排在主帅与两名主将之后,今年正满五十岁的薛敖,体型本就健硕,穿上铠甲更显雄伟,看起来便力大无比,仿佛还可以再去战场奋战十几年。

  如此神勇的大将军,百姓们拍手称赞,阿娇却在看见姑父脸上脖子上的刀疤或烧疤后湿了眼眶。

  孟氏没有哭,丈夫还活着,这就足够了,几条伤疤算什么,他就是彻底毁容了,只要人回来了,她就不在乎。

  大军全部进京后,守在街上看热闹的百姓们终于散开了,两家人各回各家,分开之时,阿娇与姑母约好,后日休沐的时候她与赵宴平再去将军府探望姑父。

  孟氏笑道“不如你现在就带孩子们跟我们走好了,在将军府住两晚,后日再与宴平一起回来。”

  阿娇不好意思拖儿带女的给姑母添麻烦,而且姑父姑母一家团圆,她在场多少有些不合适。

  “还是后日再去吧。”阿娇笑着道。

  孟氏就不勉强侄女了,带着一双儿女回将军府等丈夫。

  宫里给将士们准备了庆功宴,等孟氏睡了一个不安稳的午觉起来,薛敖才一身酒气地回来了。在战场厮杀了三年的大将军,看到妻子、儿子、女儿就大笑起来,指着孟氏道“你啊你,天天给我们立一堆规矩,结果自己也是个不规矩的,竟然跑去侄女家的铺子戳窗户洞,我在马上看见那一排窗户洞,差点笑落下马!”

  薛敖当然知道阿娇的铺子在哪儿,所以骑马经过绣铺,只看一眼,薛敖就猜到那些窗户洞是干什么用的了,幸好他在京城待了这么多年比较稳重了,换成刚进京的时候,妻子敢这样,薛敖就敢冲过去把人抱下来狠狠亲一顿再说!

  孟氏脸色略红,她也没想到丈夫居然瞧见了。

  薛敖笑得就像一个挨训多年的学生终于发现了严师的把柄,孟氏索性坐到椅子上喝茶,懒得理他。

  薛宁心疼地看着父亲露在外面的疤痕,泪汪汪道“爹还有心情笑话我们,看你这身的疤,身上有没有?”

  薛敖早看见自己的宝贝女儿了,他离开京城时女儿还是小姑娘,一眨眼都长这么高了,秀美得让他想抱抱女儿都下不去手,只好重重地拍了拍儿子的肩头,笑道“我没事,都是小伤,倒是你们俩,比赛长个子呢是不是?”

  薛宁是越长越美了,薛琰则是个头直逼父亲,只是没有薛敖的健硕,父子俩站在一起,更像一把宝刀与一杆长枪,各有各的英气。

  薛敖陪儿女说了一会儿话,还是更想妻子,便借口身上脏臭回房沐浴去了。

  薛琰、薛宁识趣地退下了。

  薛敖这一洗就直接与孟氏在内室厮混到了黄昏,稀罕够妻子了,薛敖才搂着孟氏,难掩得意地道“明日朝廷论功行赏,我寻思着,我这四品将军总该升一升了,没准还能捞个爵位当当。”

  孟氏盯着他道“你那么拼命,就是为了升官捞爵位?”

  薛敖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为升官爵位,不为让你们跟着我过好日子,老子为何要拼命?京城这地方一堆的规矩,如果不是为了你们,老子何必挪窝,老家的山寨住着难道不舒服?”

  因为娶了一个仙女似的大家闺秀,因为她希望儿女有出息,薛敖才咬牙去了战场。

  他这个人就是好强,当山匪要当头头,来京城当将军了,他也要当有头有脸的大将军。武将升官只能期待打仗,他憋了十年终于等到机会,不全力以赴,都对不起他这些年的憋闷!

  “你好好说话。”孟氏先训了他一顿,不喜欢他自称“老子”。

  薛敖哼了哼。

  孟氏靠在他身上,手指无意间挪动位置,就碰到一道刀疤。

  她心疼自己的男人,但还是提前叫他做好不会太称心如意的准备“三年北伐,你立的功劳确实不小,升官大概会升升,爵位却不是那么好封的,真没封的话,你可别在外面露出痕迹来,皇家最忌讳居功自傲了。”

  薛敖懂,他想要升官,但他也不傻啊,若是皇上问他为何那么拼,他肯定会说自己深受皇恩一心报效朝廷保家卫国那些漂亮话。

  睡个好觉,第二天薛敖就带着一脸“我虽然立了功劳但我只想报效朝廷绝没有盼望升官发财”的表情进宫,去等候淳庆帝论功行赏。

  薛敖想的很美,但他也觉得自己这种山匪头子能受到淳庆帝重用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封爵。他就站在此次北伐的主帅、主将后面,只等淳庆帝赏完他马上下跪磕头领赏,但,让薛敖喜出望外的是,淳庆帝不但给他升了二品将军,还赐了他“镇北侯”的爵位!

  封侯,直接给他封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