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日绯
“如今她有了老夫人撑腰,谁又是她轻视不得的?”
其实李娇生气的源头关键在这里,以前老夫人和府中上上下下都对李莞不在意,所以李莞对李娇什么态度,李娇也不放在心上,关键是如今老夫人和府中上下对李莞的态度都发生改变,她做了那么多错事,说了那么多错话,反倒对她另眼相看了。
连以前对她客客气气的桂嬷嬷,如今都偏向了李莞,这让始终被人重视,被人捧在手心的李娇如何受得了,心中的平衡一旦歪斜,哪怕李莞什么都不做,只一个眼神,也能让李娇气愤好久。
崔氏见女儿如此小气,不禁训道:
“你也太过计较了。老夫人给谁撑腰又有什么关系?难道你还在乎这些?”崔氏安慰李娇,虽然最近发生的事情多少让她有些意外,可那又如何呢。李家这样的人家还不至于让她们崔家放在心上。
李娇没有说话,她知道自己母亲对李家是什么态度,到从心里就瞧不上李家,所以李娇此时心中的委屈母亲根本理解不了。
老夫人以前对李娇很重视,不管有什么都是向着李娇,如今有了李莞,虽然也没有对李娇如何不好,可李娇就是敏感的察觉到了差异,有些接受不了。
继续跟崔氏聊这个话题也是枉然,李娇干脆把话题转移:
“今天在王小姐家,说起父亲,她们都知道爹进京赶考去了,娘你说爹能考好吗?若是考好了的话,咱们就不用怕别人笑话了,是不是?”
崔氏敛下眸,兀自起身到窗台浇花,不冷不淡回了一句:
“你别抱太大希望,十几年耽搁下的东西,岂是他说拿就能拿起来的?”
第36章
三月初会试, 各地方的举子皆进京赶考,李贤作为国子博士,今年会试, 一共有他八名学生参加,往年如果这样的情况,李贤说什么都会待在京城里等到会试结果出来, 但是今年, 他却不敢待在京城。
纵然平时嘴上多多不在意,可是真当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 又怎么可能一点不在意呢。
小儿子是他前半生的骄傲,那时世人提起大兴李家,都知道出了个十几岁的解元,都说是文曲星下凡, 那时的荣光,纵然十多年过去了, 李贤依旧难以忘记。所以当儿子一蹶不振, 李贤这个做父亲的痛哭, 不会比他少。
原本这么多年过去, 李贤也认命了,可是谁能想到,儿子居然还有醒悟的一日, 尽管李贤嘴上说他‘异想天开’,也曾劝过李崇不要操之过急,丢下十多年的功课, 一时捡不起来也是有的,但李贤相信,只要儿子醒悟,再补三年,绝对不成问题,谁知他却不愿,坚持今年上场。
李贤拗不过他,只能随他,想着给他去试试也好,若是考不中,正好有理由拘着他再学三年,三年后再考便是。
会试当天,李贤便从国子监请了假回大兴,在家焦急的等待。
放榜当天,李贤早早便叫管家亲自带人去通京街上等着,看见有从京里来的官家都回去禀报。
一个早上,管家派人回家禀报了两回,东城吴员外家的公子中了二甲进士,北城卢先生家的公子中了二甲进士,之后便再无消息。
李贤带着一家子老小在门外守着,大房和二房都有些不耐烦,李韬上前对李贤说道:
“爹,今儿倒春寒,风大的紧,您和母亲还是回院子里吧。”
嘴上是心疼李贤和宁氏受寒,其实李韬心中很不以为然,因为他根本不相信李崇丢了十多年的学问,凭着小半年的努力就能捡起来?只是话不好说的那么明显,怕老爷子不高兴。
五老爷李光也上前劝说:“是啊爹,这儿风太大了。母亲身子本就虚弱,孩子们也冻着。”
李贤捻须回头扫了一眼门外站的人,沉声道:“让你们媳妇儿扶老夫人进屋吧,我再等等。”
李韬为难:“这……”
您老不回去,他们怎么好回去呢。只能硬着头皮继续站着。一家人眼巴巴的望着巷子口,八成的人都在腹诽,老太爷这就是再耗时间等一个根本不会来的消息,人家同进士早早就上门报了,若真进了二甲,怎么会到现在还没人来呢。
站在宁氏身后的李莞心里也很焦急,按理说要真中了的话,报录人也该上门报喜来了,李莞记得上一世好像一大早,就有报录人上门了。
就在大家心思各异之时,巷子外隐约听见了敲锣打鼓的声音,李家众人摈住呼吸,尤其是李贤,还没看见人,就急急忙忙跑下台阶,对着巷口望眼欲穿,终于皇天不负,两队穿着红绸衣的报录人,一边九人,两边十八人,自巷子口骑马而入,为首两人高举花牌,花牌上赫然写着状元二字。
李贤老远就开始揉眼睛,这样大的阵仗,一般同进士的报录喜人也就两人,四人,这可是十八人,再加上花牌上隐隐约约的字,让李贤瞬间就感觉呼吸困难,往后退了两步,像是要跌倒,李光离的最近,赶忙上前扶住李贤,李韬凑过来问李贤如何,李贤不说话,只焦急的催促李韬迎上前去看。
李韬连连点头,提起衣摆便一路小跑着迎上那十八人的报录人队伍,报录人得知李韬身份后,集体下了马车,锣鼓却未停下半分,使得巷子口里住的人家纷纷开门出来观望,都想看看外面什么动静,毕竟家里没有考生的人家,并不会特意关注这个时节的科举,所以很多人并不知情。
报录人来到李贤面前,一揖到底:
“恭喜李大人,令郎金榜题名,高中状元!我等瑾祝状元郎官运亨通,步步高升!”
李贤从李光手里站稳,已经激动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老泪纵横,抬袖子擦了两把眼泪之后,才紧紧握住了报录人的手重复说着两个字:“有劳,有劳。”
片刻后,李贤稍稍平静,对后面喊了一声:“来人,拿红封来,拿最大最大的红封来!我李家列祖列宗显灵了,列祖列宗显灵了!好啊,好啊!”
红封都是事先准备好了的,只是没想到真能用上,管家连跑带赶的回来,将报录人客客气气请进府里喝茶,李贤亲自拉着报信那人,进了主厅堂内。
李家下人开始在门外放早就准备好的鞭炮,接连千余响的鞭炮声把周围四邻皆吸引出来观望,都不知道李家是谁中了状元,一打听,居然是那成天醉醺醺的李家八老爷李崇,无一不是震惊了又震惊的。
在看到报录人的那一刻,吴氏便回头握住李莞的手,紧紧捏住,宁氏比李贤坚强一些,并没有哭,但捏着李莞手腕的手直发抖,也能很好的说明她此刻的心情。
“成了。成了。”
与李贤不同,宁氏嘴里念叨的是这两个字。她往两边的媳妇们看去,希望从她们身上找到一些高兴的共鸣,可李家的三个媳妇如今脸上全都写满了震惊,罗氏还好一些,惊讶了一小会儿就跟着跑进去看有什么要帮衬的地方,吴氏则难以置信的,无意识拥着李欣,仿佛把李欣当做她的依靠般,李欣和李悠对望一眼,两人有志一同看向李莞和李娇,李茂,只见这三人脸上都没有太高兴的表情。
李莞是早就知道,所以很淡定,李娇和李茂虽然很想高兴,但在崔氏面前似乎有点不敢,而崔氏,这个原本应该最高兴的女人,此刻脸上的表情也是一言难尽,惊愕中带着疑惑,疑惑中带着些意味不明的哀愁。
也许是高兴傻了吧。
崔氏嫁进李家的时候,便是李崇最混账的时候,崔氏从和李崇成亲开始,可能就从来不敢想过自家丈夫有一天居然能中个状元回来,这就好像一个被人认定是假古董的古董,突然摇身一变成了传世之宝,不亚于那种程度的震惊。
吴氏回过神,崔氏还愣在当场,吴氏走到崔氏身边轻轻碰了碰她,崔氏才猛然回头,眉头紧锁,目光凌厉,吓了吴氏一跳,不过崔氏很快便恢复过来,对吴氏笑了笑。
吴氏见她变脸这般快,原先想恭喜她的话,此刻竟有些说不出来了。
心情也有点复杂,怎么说呢,虽然崔氏的出身比她好,可是崔氏嫁了个窝囊废,还是续弦夫人,家世再好,出身再高又有什么用呢,不照样没有出头日嘛。
但如今可不一样了,李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从一个人人厌烦的醉鬼,摇身变成炙手可热的状元郎,那今后崔氏不就没有什么比不上她的地方了吗?
吴氏虽不是坏人,说到底就是虚荣心作祟,带着满腹哀愁,转身回府去了。
崔氏也想跟着进门,却被吴氏喊住:
“你这两日便收拾收拾行装,去京里陪着你相公,他身边没个人提点,我实在放心不下。”
崔氏俯首躬身行礼:“是,儿媳明日便动身。”
宁氏连连点头,伸手拉过崔氏的手,轻拍道:“你的苦日子就快到头了,这些年可苦了你了。”
其实李家三个媳妇里,宁氏最心疼的还是崔氏这个儿媳,她那样的出身肯下嫁不成器的儿子,已然是对李家最大的恩惠和看重,这么些年若是儿子对她好,那还罢了,偏偏这些年儿子对这个难得的好媳妇不闻不问,两人除了新婚在一起住了几日,之后便一直分院而居,一个住铭心院,一个住兰馨苑,总归没有往来。这么多年过去了,崔氏生的两个孩子都十岁了,却一直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宁氏总觉得对不起崔氏,所以打从心里希望他们两人能好一些。
以往宁氏不敢说什么,因为儿子成天醉酒,糊糊涂涂的,跟他说也白说,如今不同了,儿子戒了酒,重新做人,还一鸣惊人中了状元,宁氏这才有了点底气,想尽力撮合两人。
“母亲说的哪里话,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
崔氏对宁氏福身行礼,宁氏亲自上前扶她起来:“快快随我进去,待你去了京城,对他多关爱些,体贴些,他从前混账,别与他计较,如今清醒了,我可不容他再继续敷衍你下去。还指望你再给李家生两个胖娃娃呢。”
崔氏秀脸一红,笑的尴尬:
“母亲当着孩子们面说什么呢。我,我去看看厅里有什么要帮忙的。”崔氏说完,对李娇和李茂吩咐道:“你们两人同菀姐儿一起送老夫人回后院去吧。”
吩咐完,崔氏便转身入了门内,李府门前满地鞭炮残红,宁氏大大呼出一口气,面向大门外双手合十,双膝下跪,口中念叨:
“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我李家世代兴旺,保佑崇儿莫要再误入歧途。阿弥陀佛。”
李莞往李娇看去一眼,小姑娘嘴角忍不住扬着笑容,崔氏离开后,李娇和李茂就不用再压抑情绪,难得对李莞都笑逐颜开,李娇和李茂,一人一边,扶着老夫人宁氏进门,李莞跟随其后。
第37章
李崇高中之后第二天, 李贤便带着李韬和李光还有崔氏赶去了京城,李家上下皆受到大赏,周围邻居, 乃至整个大兴府都轰动了,大兴知府当天下午就亲自赶到李家慰问,今年大兴府总共有二十个举子参加会试, 每一个都比李崇有希望, 当初知府大人在看见名单上赫然写着李崇两个字时,就跌破眼镜, 心里和其他知道此事的人一样,从未看好过这个昔日风评太差的醉鬼,然而现实给了所有人一个响亮的巴掌。
甚至有些人已经开始在背地里议论,李家老八哪有传闻中那样不堪, 十几年的沉寂不过是韬光养晦,就等着如今一飞冲天的时刻, 学生们寒窗苦读数十年, 为的不就是这样登顶的一刻嘛, 李家八爷如此才华, 定是有人诋毁云云。
成者王侯败者寇,古往今来皆此理。历史的长河,对待胜利者向来不错。
曾经那些在心里给李崇下了最后批判, 觉得他今生今世再无出头之日的人,也尝到了打脸的滋味,提着礼品上门恭贺, 尽显媚态。
十日后,李贤回府,带回来一个重大决定——李家决定迁府入京。
李贤说完之后,整个厅里的人都愣住了,要知道当年李贤入国子监为博士,李韬和李光曾经就对李贤提出过入京,但当时被李崇拒绝,没想到如今老爷子却松口了。
李家众人面面想去,李莞心中也是惊疑,上一世即便李崇中了状元,祖父李贤也没有提出过要迁府入京。
“我原确实说过不迁,但这回老八说服了我,咱们家今后便是父子两人在朝为官,若是两地分离,岂非迂回伤本,所以我便同意老八之言。”
李韬和李光面面相觑,李韬问:
“爹,那我们大房、二房怎么办?我在族学里教书,老五在书院,总不能全都放弃吧,若放弃了,咱们去京城又能干什么呢?”
李贤放下茶杯沉吟片刻,道:
“这些事老八都替你们考虑到了,老二你去京城之后,可以到京城李家族学里继续授课,而老五的话,我会去跟应天书院院长打个招呼,应该不成问题,当然了,这些是我和老八的安排,你们若是不愿一同入京,继续留在大兴也可,祖宅在此不会变,咱们分两地,不分家。”
确实考虑到方方面面了。
李光犹豫片刻,上前道:
“若真能入应天书院,儿子愿往京城。”
李韬也有些心动,李家家学有两处,一处在大兴,一处在京城,但李家在洛阳、巴蜀、真定、保定、山东都有旁支,这些地方的子弟大多送到京城的家学去,颇有气候,而大兴家学拢共也就只有十几个学生,规模上肯定是京城家学要大,要好。
李韬往吴氏看去一眼询问,吴氏想了半天才微微点头,吴氏的娘家便在京城,著作郎府,若是举家迁入京城的话,那她今后回娘家就太方便了,况且对老爷和孩子们来说,自然是京城比大兴要好。
想到这里,吴氏忍不住看向罗氏和李绣,如果早知道八叔能中状元,兴许绣姐儿就不会定给保定王家了。如今也不知心里后悔没有,这么一想,心里原本有那么点小郁闷似乎也得以平复了,甚至开始畅想到了京城以后,得给孩子们好好挑挑未来夫家。
李贤见大家都表了态,全都愿意一同迁往京城去,那边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对宁氏说道:
“去年的时候,我瞒着你在京城燕子胡同买了一座两进院,地方还不错,我本想着平日招待招待客人用,如今竟是派上用场。”
“两进院……咱们家这么多人,如何能够?”宁氏怎么想,两进院落都不够用啊。虽说京城寸土寸金,可也不能相差太大吧。
李贤捻须一笑:“我岂会委屈了你们,老八与我说了之后,我找了京城不少同僚询问,同在燕子胡同,就我买的那所小宅院隔壁,还有一所空置宅院,辗转打听到那是一处江南盐商的房子,大四进的院子,还有东西跨院,那盐商买下来修建好之后,也就每年来住一两回,没什么大用,早想卖掉,但价格颇高,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买主,我已经让老于约了那盐商三日后见面,有市监司的尹大人相随,应该八、九不离十能拿下。”
宁氏大喜:“还是老爷考虑周到,如此便无后顾之忧。”
四进宅院,有东西跨院,再加上老太爷之前买下的两进院,都在一处,只要一打通,宅子应当不会比大兴的老宅小,全家人也不必为了上京而挤在一起,或者分家而居了。这个消息,让宁氏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一连串的喜事让宁氏整个人仿佛年轻了好几岁,精神焕发,安排起府里的事情来雷厉风行,颇有当年初进门掌家时的风范。
宁氏将迁家入京之事一手包揽,反倒没有崔氏什么事了,趁着这个功夫,崔氏带李娇和李茂回了一趟清河,宁氏十分赞同,觉得李家有这样的大喜事发生,应当要告知亲家知晓的,最主要是,这么些年,宁氏总觉得对不住崔氏,自己儿子不争气,人家不介意下嫁过来,为李家开枝散叶,打理家事,如今儿子终于改邪归正,该去告知一番亲家,让亲家知道自家女儿并非所托非人。
崔氏这一去便是一个半月,宁氏把家里一切都差不多安排好了,要出发前两日才派人去把崔氏和一双儿女接回来,然后请人算了最好的迁家之日,在四月十八那天,大兴李家正式搬迁到京城燕子胡同。
经过一个月的快速修葺,燕子胡同的李家已然颇具规模,三房都有各自的区域,中间的松鹤堂自然是主院,李贤和宁氏居住,东边住的是大房,西边住的是二房,三房则到了主院后头的那个院落,李莞分到了一处东跨院,院子没有揽月小筑大,却也不算小了。
大兴李家搬迁京城,京城李家自然要先上门来的,周氏带着两个媳妇岳氏与柳氏,还有两个孙女李青和李茹,携礼上门恭贺,宁氏开心的拉着周氏在园子里逛了一圈。
“如今刚搬过来,园子还没怎么修整过,不像样子,老太爷请了江南的匠人来打造,据说过几日便到。”
周氏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园子够大,好生修整一番定能成气象,我们那院子太小,我与老太爷说过几回,他都不愿再动,委屈了孩子们跟我们挤着,还是嫂子这里好,今后可免不了要多来打扰了。”
宁氏听了这些话,心里特别受用,越发客套:“弟妹尽管来便是,就此住下才好呢,咱们妯娌两个也有好些年没亲近亲近了,往年来京城都是住几日便走,意犹未尽,这下可好了。”
周氏和宁氏走在前边,媳妇们跟在后面,崔氏搬来京城以后,身子就有些不舒服,今日京城李家的老夫人和夫人们上门来,她也只是打了个招呼,便回院子休息去了,如今在园子里陪着的便是吴氏和罗氏。
岳氏是大儿媳,和善温和,细细的与罗氏和吴氏讲解京城哪里有什么好去处,哪家铺子的裁缝手艺好,哪家铺子的酒席上台面,罗氏和吴氏都感觉到了往年来京城时所没有的感觉,不得不说,八叔这一得状元,旁人家看她们家的眼光都不同了,真是与有荣焉。
上一篇:哎哟,我的老公没有毛
下一篇:我的老公是凶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