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男主的死对头 第38章

作者:浔北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李延在梁泽、王森身边追随时,自然不能抢他二人的风头,这是做小弟的“智慧”。所以他下意识也会认为,自己也是这样。

  果不其然,李延受宠若惊地惊讶道:“让我去吗?”

  “当然!再不去我们就要输啦!”裴云潇推了他一把,将他推出了亭子。

  李延这才整了整衣冠,脸上扬起几分喜悦。

  “院首,学生也有一首。”

  “才识春风面,

  秋色恰正浓。

  应知勤学早,

  光阴太匆匆。”

  “中规中矩,但其意可嘉。”郑伯焉点评道:“时节如流,学海无涯,望各位都能谨记。”

  “谨遵院首教诲!”学生们纷纷起身受教。

  见李延得了赞扬,裴云潇悄悄松了口气——总算交差了!

  却不想,这边心里的石头才放下,那边宋珏的声音好巧不巧就传了过来:“逸飞,你可有什么心得?”

  裴云潇的诗赋在诸学生中并不突出,越是这样,宋珏越要时不时的考她,以激励她进步。

  裴云潇刚刚被赵希哲缠着,一个字也没想。

  如今陡然被点到名,一片空白之下,眼中只能看见蓼芳亭周围的菊花,急中能生智,连忙道:“老师,学生不才,只得了两句五绝,还未能成诗。”

  “无妨,说说看。”宋珏鼓励道。

  裴云潇顿了顿:“学生来到吴州后,听友人说起,枞山顶上的这些菊花只在秋天盛开,其余草木皆已凋零,它却能抵御冬日山上的严寒与霜雪。故而刚刚得见,便想出两句。”

  “不并百花丛,

  无名对霜风。”

  宋珏面露赞赏:“还算不错,两句便将这无名野菊的习性与风骨道出,基调已定,气韵已成。后面的两句要好好想想。”

  “其他人呢?若是能接续这两句的,也可以说出来。”

  众学子又齐齐冥思苦想起来,接续诗句可比自己做要难多了,韵律要一致,意境更要契合。

  宋珏和郑伯焉等了片刻都不见有人对出,正打算指点两句,却见唐桁走过来,作了一揖,沉声道:“院首,老师,我有两句,想请诸位先生与同窗指教。”

  “你说。”宋珏眼睛一亮。

  唐桁可是他这么多年来受过的寒门中最有天赋的学生,可以说,他对他寄予着厚望!

  “刚刚逸飞师兄的前两句为:不并百花丛,无名对霜风。学生则接

  沉睡经春夏,

  一醒遍山红。”

  诗句落地,郑伯焉和宋珏不由自主地对视一眼。

  唐桁此句,接得不可谓不妙,甚至将裴云潇原句的意境更上一层。

  诗如其人,映射心境。唐桁短短两句十个字,胸中傲然之气已显。

  裴云潇也是一脸的惊喜和激赏。

  唐桁接续的这两句,仿佛就是他自己人生的写照。寒门农家子,身世悲苦,沉寂多年,厚积薄发,一醒惊天下!

  五个组的比试正式结束,裴云潇的“北”字组毫无意外地拿到了魁首,唐桁“中”字组得了第二。

  眼看黄昏将至,郑伯焉招呼着众人下山返程。

  回程的时候,马车并没有按原路返回,而是依照着郑伯焉的意思绕道吴州城外的村庄。

  看样子,郑伯焉依旧还坚持着要在书院推行农学的观念。

  马车途径田垄旁,满目尽是干涸开裂的田地,还有枯死的麦秆。

  一众学子的脸色都不由得变了,就连平日里不怎么喜欢上农学课的人,也都愣怔地看着,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郑伯焉的声音从车外传来:“见惯了吴州城的夜夜笙歌,习惯了平日里的衣食富足,沉湎于同学间的鸡毛蒜皮……何为天下之任?何为以民为本?”

  “诸位学富五车,下笔如神,经世之训信手拈来,妙手文章一篇接着一篇。可你们会说、会写,却不会看!”

  “现在便借此好生看一看,这才是天下间最普遍、最常见的生活!也是这四海之内最多人的生活!”

  裴云潇撩着车帘,甚至不忍直视那一片残枯狼藉的景象。

  去年的冬天,就没有下雪。今年的一整年,更是几乎日日旱天,未有雨滴。

  江南还好,山间水源颇丰,但水量也已不及往年,这才有唐桁当日在唐家庄建造提水车一事,青山县今年也勉强有好收成。

  可吴州没有唐桁,没有水源。

  不对,是有水源的!

  只是早已被圈进了世族庄园,养得吴州城的豪族大户富得流油,普通的百姓只能靠天吃饭。

  老天爷若是不仁,他们就只能等死。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现下颗粒无收,那即将到来的冬天,他们怎么办?

  回到书院,裴云潇和唐桁同行。

  还来不及进屋,就遇上了等了一天,着急从屋里冲出来的锦妙。

  “小公子,蒋颐谦的事,有眉目了!”

  “别急,坐下说!”

  锦妙一向风风火火的,如今更是气喘吁吁,不知道是得了什么消息,这么着急的过来。

  唐桁也跟着坐下旁听。

  他和韩少祯都知道裴云潇在查蒋颐谦。只是他们都以为裴云潇是为了蒋颐谦差点罚她去三圣堂的事情。裴云潇也没有澄清。

  “小公子不知道,这件事要不是属下机灵,恐怕就要被锦年那个榆木脑袋漏过去了!”锦妙端起桌上的茶,缓了口气。

  “我们查了那个蒋颐谦这么久,祖宗十八代都要翻出了了,都没找到什么特别重要的消息。

  结果我突然想起之前查到蒋颐谦从前一个同窗的时候,打听到他二人是在吴州会县结识的。那里不是蒋颐谦的老家,我们都没当回事儿。可我觉得还是应该去一趟。”

  “谁曾想真叫我给说中了!”锦妙激动道。

  “我们在会县遇到了一个产婆,她说她曾给会县一户姓钟的富商家接过生。因为接生下来的男孩儿落地就夭折了,钟家仁善,还是给了她很多钱,所以她记得特别清楚。”

  “据那产婆说,钟家的姑爷,就是姓蒋。我们把蒋颐谦的画像拿给她看,她也说就是这个人!可等我们找到那个钟家,公子猜怎么着?”

  “那钟家早在三年前就因为一场大火被烧成一片废墟了!”

  “什么?”裴云潇抓住一个关键的字眼:“你说三年前?”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引用:刘禹锡《秋词》②化用:裴云潇诗句“不并百花丛”化用自宋·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②自作:李延四句诗。和“无名对霜风、沉睡经春夏、一醒遍山红”三句。水平不咋地,纯为剧情服务,看看就好~

第43章 少祯被打

  “正是。”锦妙点头:“问了左邻右舍, 听说是钟老爷刚去世没多久,家里就遭了火灾,烧死了钟家姐弟俩。钟家的姑爷出门在外, 逃过了一劫, 自那以后也没再回来过。”

  “兄长,你记不记得,那日五哥说, 蒋颐谦是在三年前娶的王氏族女,攀附上了王家!”裴云潇震惊地想要确认。

  “是, 容庆兄确实是这么说的。”唐桁也觉得这一切实在荒谬。

  蒋颐谦在吴州会县娶过妻, 还住在妻子家中!

  但不仅从来没有人知道蒋颐谦娶过妻,甚至他还在发妻死的同一年, 若无其事地新娶了一门妻室。

  这是什么无情无义的衣冠禽兽?

  “小公子, 属下知晓这个消息之后, 立刻在会县多番探查。

  听说蒋颐谦当年是饿晕在钟家门前。钟老爷宽仁, 收留了他, 供他读书科考, 还把钟家小姐嫁给了他,许是想着能拼出一个有功名的女婿。”

  “邻居说, 钟家的这位姑爷人还不错,与钟小姐感情很好, 钟老爷每每说起他都很是满意,钟家小少爷也十分敬重他。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一直未能考中进士。

  不过钟老爷曾对人说起过, 实在不行,愿意让女婿接掌钟家产业,只求一家儿女都能和和美美就好。”锦妙将在会县的探访全都说了出来。

  裴云潇打从听到这个故事,就觉得有一种大历“陈世美”的味道。

  虽说左邻右舍的议论未必可信, 但单从她对蒋颐谦此人言行举止的观察,便觉得他并非一个知恩图报,爱妻亲孝的谦谦君子,反倒像个表里不一的骗子。

  蒋颐谦见到那个簪子时的反应实在是有些奇怪。而那簪子在被蒋颐谦发现之后,也很快消失不见。裴云潇有理由怀疑,这簪子就是冲着蒋颐谦来的!

  可对方留下簪子的目的是什么呢?

  吓唬蒋颐谦?寻仇?还是别的什么?

  书院里,到底还有没有第二个女人?

  裴云潇越想越觉得头疼……

  秋游后不久,天气很快就冷了下来,夜里寒风乍起,吹得门窗“咯吱”作响。

  “吴州的冬天真是格外的冷,分明与江南不过是一山之隔,怎么差得这么多。”酒楼里,裴云潇喝下刚温好的酒,才觉得身上恢复了些暖意。

  “吴州一向如此,听说是江东最冷的地方。”谢英说道:“许是地势较高,高处不胜寒吧。”

  “江南也冷,冷得刺骨。”唐桁回想起幼时的经历。

  没有棉被,只能盖着单薄的衣服缩在没有炉火的偏房,冷风直往骨头缝里钻。每天只有烧火做饭时,才能汲取些温暖。

  “这五哥是怎么回事?是他约着在这儿小聚,怎么自己却迟了?”

  喝下一盅酒,裴云潇翘首朝窗外看去,街道上没有熟悉的身影。

  “容庆在吴州交友甚多,如今状元锁坊生意又红火,许是被谁耽搁了。”秦东襄调侃道:“一会儿等他来,先罚他三杯。”

  “最好让他再作两首诗来赔罪!”谢英出主意。

  “楚方太绝了,明知道容庆最怕这个,你呀!”秦东襄摇头失笑。

  就连一向话少的沈思齐听了这话,也忍不住翘了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