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种田奋斗史 第48章

作者:方瑜 标签: 科举 励志人生 古代言情

  “等过几日,咱们安定下来,我就回去拉粮食,咱们的粮食都还在老家地窖,照着米糕每日消耗,带来的几包粮食也撑不了多久了。”

  “你记得跟二哥说好,粮食别卖给粮铺,咱们收了,一样的价钱还不会嫌弃晒得不干,比粮铺好说话。”杨稔不确定这事自家男人跟二房说了没有,这些时日脑子里都惦记着搬家的事,一时没想这个。

  “你放心,早在跟二哥说咱们要搬到县城那日就跟他说了的。”陈如松如今就一直在卖米糕,这粮食的问题自然比媳妇更关注。

第72章 帮忙

  上午陈如松去街市卖米糕, 杨稔在家打理家务。

  如今正是萝卜白菜芫荽和大蒜播种的时候,买下这大房子,杨稔就是想在院子里种菜, 不用去外面买菜吃。

  这会自然不会错过, 杂事忙完后,杨稔就开始给院子松土。

  之前的房主是耕读人家,院子里种的是花花草草,都是些普通品种, 稀稀落落的, 或许好一些的被移栽走了吧。

  杨稔狠下心将它们都铲除,翻了土地, 准备将几个蔬菜的种子种下去。

  这院子分成了四块地, 中间是两条交叉成十字的路,水井在正房的左边, 那块地比其余三块小一些,就种一些蒜,蒜叶调味,不用种很多,另外三块地各种一样菜。

  将四块地都翻好,才刚刚种好一块地,小景就一脸兴奋的回来了, 第一次中午也能回来吃饭, 他心里是很激动的, 日后都能跟同窗一起走路回家吃饭了。

  看到儿子回来,杨稔赶紧收起锄头,“已到了饭点了吗?小景先坐会,娘马上做饭。”

  “我来帮娘。”小景脱下外面的长衫, 厨房容易弄脏衣裳,这长衫得注意着,里面的衣裳不用担心。

  “好,小景帮忙烧火。”

  小景应声去点火,杨稔先去瞧了瞧两个孩子,发现他们熟睡着,就来到厨房淘米煮饭。

  淘好了米,小景将火点上了,杨稔接手,并且给儿子分派任务,“小景去看着弟弟妹妹吧,他们要是醒了就来跟娘说。”

  “好。”弟弟妹妹小景也是很喜欢的。

  “小景要轻手轻脚的,弟弟妹妹还小,动静大了容易被吵醒。”杨稔柔声提醒道。

  小景听了直点头,“嗯嗯,小景会注意的。”

  煮饭的时候,杨稔就一边洗菜,时不时往灶里添根柴,等饭熟了,就能炒菜了。

  很快午饭就做好了,这会陈如松还没回来,杨稔给他留了饭菜,母子两就开吃了,小景过些时候就要去私塾了,等不了。

  杨稔也不能饿久了,得保证每餐吃得饱饱的才能喂饱两个孩子。

  今日米糕不如昨日好卖,陈如松一直待到小景快要放学那时候,还有小半篓没卖出去,晚点还要磨粉,是以陈如松没再留着,直接回来了。

  “今日不好卖了,剩半篓呢。”虽没亏,可卖不完陈如松心里还是不大爽利的。

  “就送给邻里吧,咱们昨日没送,如今补上,这米糕也是多数人用来送礼的。”来了省城住,总要跟邻居打好交道,远亲不如近邻。

  昨日来,是手忙脚乱,修整一番,第二日送礼也是很能说得过去的,大多数人应当也是第二日送吧,当日就送,哪里忙得过来。

  陈如松听着笑了,“我原还想要送什么,这米糕正好。”

  瞧着自家男人马上开始数米糕,杨稔摇头,“你午饭还未吃呢,先吃饭吧,马上就能给你热好了。”

  “午饭吃了米糕,这会还不饿,等晚饭多吃些吧。”陈如松打算趁着这会还早,给邻居送去,还能跟他们说上话,聊一聊。

  “午饭光吃米糕怎么能行。”杨稔嘀咕道,心里想着晚上做点好的让自家男人补一下。

  听出媳妇暗含的担忧,陈如松劝慰道:“从前不都一日两顿吗,村里多数人家也还是一日两顿,没事的。”

  “也是我如今脑子不机灵,叫小景给你送个饭不就好了。”杨稔懊恼不已,白白让自家男人光吃米糕填肚子了。

  甜食也就当个零嘴,早上吃还勉强,午饭还是要吃咸味的。

  “媳妇你不说,我还没想到呢,我这脑子更不机灵,这个法子好,日后午饭时我还未回,就叫小景给我送来。”有热饭吃,谁稀罕米糕啊。

  “好。”杨稔笑着应下。

  “对了,媳妇,你带着两个孩子,总是不方便,不如咱请个人帮忙吧。”一边分米糕,陈如松一边将昨日的想法说出。

  “请人?花钱雇短工吗?没必要呀。”杨稔不解,自家虽说存银不少,可供着一个读书人,也是得精打细算过日子的。

  陈如松解释道:“我有两个想法,一个就是花钱雇人,一个就是家里面找谁帮忙。”

  “我跟爹娘说咱们要搬到县城那日,娘还说要来帮咱们带孩子,只是爹没同意,娘的年纪也确实大了,该歇着才是,我就拒绝了。”

  陈如松虽拒绝了,可他看着他娘是很乐意来带帮着孩子的,这会说出来,也是想听听媳妇的意思。

  杨稔一听之前婆婆差点跟来,心里稍稍紧张,自由自在惯了,婆婆来了就多了一重山,怎么也不自在,便是知道是来帮衬的,她也松快不了啊。

  “爹娘是得颐养天年了,况且他们是跟着大哥大嫂一块住的,咱们还是少麻烦他们为妙。”

  媳妇也拒绝了,陈如松从话里听明白了意思。

  “那媳妇你的意思呢?是雇人还是请个亲人,这会两个孩子还不太好动,过几个月,两个孩子你很难带得住的。”这会晚上也不好睡,等过些日子,晚上不会总是醒,可白日那是好动的很的,媳妇一个人是真不好带。

  “雇人要花不少银钱吧,请人却不知能请谁。”杨稔不太想。

  “不如叫小草来帮忙?”岳母要带小舅子的孩子,偶尔来看一看还好,帮着带是不能的。

  “小草是好,只是咱们这是在县城,若是要小草帮忙,她就得住在这,跟二哥二嫂相处的就少了。”

  小草是个不错的人选,她弟弟也是她带大的,只是过两年就要出嫁的年纪了,总要让她多跟她爹娘相处,陈二哥陈二嫂也不会愿意自己的孩子去帮别带孩子吧。

  “那就雇个人?”家里也就小草合适,若是不行就只能雇人了。

  杨稔摇头拒绝,“别,我不放心外人跟咱们住一块,先别急吧,咱们慢慢想想该怎么解决。”

  日后两个孩子能翻身会爬了的话,是不好带,特别是会走的那会,杨稔想想都有些担忧,确实要找个人分担,自家男人要忙着挣钱,就只能另外请个人了,只是这人选还得斟酌一番才行。

  思来想去,夫妻俩都觉得小草是不错的人选,陈如松忍不住道:“我回去探探二哥二嫂的口风,兴许他们愿意呢。”

  “小草如今十四岁了,过两年就到了成亲的年纪。”杨稔提醒道。

  “刚好就练练怎么带孩子,我回去问问。”陈如松不死心。

  杨稔也就没拦,她心里当然也是希望有人能帮着照顾一下孩子的,小草懂事细心,做事认真,若是能来帮她,她能松快不少。

  陈如松回去一趟,顺便拖了一车粮食来。

  卸了粮食后,杨稔询问结果,“怎么样?二哥二嫂怎么说?”

  没看到小草跟来,杨稔猜想是没答应。

  “二嫂一听我的意思,就直接说让小草来帮忙了。”陈如松笑着说出这话。

  “真的?”这样容易就答应了。

  想起二嫂的话,陈如松也是一脸意外,“你不知道,我刚刚说两个孩子不好带,只怕过俩月就手忙脚乱,什么事也干不成,整日就只能盯着孩子了,然后说了句要是有个人帮忙就好了,二嫂就马上接话说可以让小草来帮忙。”

  “二嫂说咱们一家是有福气的,让小草来帮着带两个孩子,也好沾沾福气。”

  “福气。”杨稔忍俊不禁,“二嫂总说咱们受老天爷眷顾。”

  “这次回去,我听到一个消息,大哥打算把罗翠儿说给铁蛋当媳妇。”

  “什么?大嫂怎么样?”这消息,听着就不好,不知陈大嫂是如何的心情。

  “大嫂不同意,但是大哥坚持,要让铁蛋跟罗翠儿定亲的事情传得许多人都知道了,若是不成,罗翠儿怕是不好说亲了。”陈如松不明白他大哥是怎么想的,这种事怎么能传开来,既然怜惜罗翠儿,就更该小心行事。

  “罗翠儿要比铁蛋大上两三岁吧?”杨稔记得当初领回来时,七八岁的样子,铁蛋那时是刚满六岁。

  “女大三抱金砖,大哥说的。”平日寡言的大哥在罗翠儿这事上倒是能说会道的。

  “罗翠儿都十五六岁了,不好等吧,铁蛋这会才十四。”若是陈大嫂这会假装同意,等过两年再拒绝,罗翠儿可真就难嫁了。

  “所以大哥想今年就让他们成亲。”陈如松脸色不太好,他觉得自家大哥一碰上罗家的事,脑子就不清醒。

  “铁蛋到底是长子长孙,让罗翠儿当长孙媳妇,爹娘那关怕是都过不了吧。”杨稔记得公公婆婆最是讲究这个,给几个儿子娶妻找的都是家里人丁兴旺,父母俱在,家里和睦的。

  到了长孙,要求自然也差不多,而罗家,这三样都没占到。

  “爹娘自然也是不答应的,是以这会僵持着。”当初养罗翠儿,大哥没养成,如今这事,不知能否行得通。

  “真是奇怪,罗翠儿她家里又没有有恩于大哥,只不过是少时爱慕,怎么到了如今还忘不了。”杨稔很不喜,成家立业的人了,还这样随心所欲。

  陈如松也摇头,想不明白他大哥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算了,咱们也管不了,小草什么时候来?我给她铺床,西厢房就给她住,如今两个孩子还小,用不着另外的房间住。”杨稔盘算着给西厢房布置一下。

  陈如松也只是把消息告知给媳妇,免得她半点不知,听着问话,他回道:“过半个月,二哥家里还有事要做,半月后忙完了就过来。”

  “那行,小草来帮忙,咱们要怎么答谢?”这忙可不是百帮的。

  “二哥二嫂没要求,咱们待小草好些就是,日后她出嫁,添妆给的重一些就是最好的。”女子出嫁,嫁妆是很重要的。

  “也好,添妆给了就是她自己的。”这样的话得的实惠就是小草本人。

第73章 注意

  半月很快过去, 小草被陈如松接了过来。

  有小草的帮忙,杨稔轻松很多,平日里孩子睡着, 只要让小草看顾着, 她就能安心做事,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能游刃有余,整个家打理的井井有条。

  陈如松很快感受到了,从前他回家, 还需要做些事情, 如今却是到家就能歇着,或是磨粉, 做米糕, 基本不用操心别的事,看来这有个人帮忙是真的好。

  因着卖米糕占了大半日, 夫妻俩就没再想别的挣钱的法子,米糕每月挣得不少,如今因为搬到县城,每日卖得更多,挣的银钱也比往日多,便是日后粮食不够要买了,也不会少挣太多, 与其想别的法子不如就稳住卖米糕这个生意。

  多了个人帮忙, 夫妻俩都轻松许多, 每日过得都挺好,很快一个半月过去,两个孩子满了六个月,杨稔开始想两个孩子的名字。

  取名自然的当爹娘的一起, 是以夫妻俩在一块商量。

  陈如松道:“儿子是知字辈,咱们只用想一个字就好,女儿就得想两个字。”

  “爹当初是请了先生帮忙取的,咱们不如也请秀才先生帮忙取?”杨稔只是识字,没有什么学识,怕自己取不出什么好名字,自家男人也是只识字,只比她强上些许。

  陈如松有不同想法,“好不好的,都是咱们当爹娘的心意,叫先生取名,多没意思。”

  “那,咱们取的不好听呢。”杨稔也想给两个孩子取名,但她希望两个孩子的名字别人一听就觉得好,可她没这个本事。

  “那有什么,咱们多想想便是,孩子周岁之前取好名字不就好了。”陈如松反正要亲自给两个孩子取名,不想假手于人。

  既然自家男人都如此自信,杨稔也就跟着有了底气,不就是给两个孩子取名嘛,她还不信他们夫妻俩取不出两个好名字了。

  片刻后,陈如松提议:“不如儿子的名字叫知行吧,就当初爹给的那张纸上第二个名,当初我两个都瞧上了,只是觉得知景这名在第一,咱们儿子是第一个孩子,才在两个中选了前面这个。”

  说是自己取,陈如松一时半会确实想不出多好的,在思来想去之际,记起了当初给大儿子取名的纠结,虽不是自己想的,可也是自己选,也差不离。

  “知行,陈知行,好听,就这个名字了。”这名是秀才取的,想必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