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追妻风烟起 第248章

作者: 十一酒徒 标签: 强强 宫廷侯爵 爽文 古代言情

第151章 正文完

  上京城。

  惠帝驾崩, 梓棺停放在惠帝生前居住的乾清宫内,并在乾清宫设置灵堂,以示寿终正寝。

  乾清宫中停灵二十七日后,惠帝的棺椁转移至雍和宫永佑殿存放, 等待出殡入葬皇陵。

  在此期间, 宫中按照礼部拟定的殡天丧仪举行大丧礼、朝夕奠、奉移殡宫礼各种祭仪。

  当众人都在猜测太子究竟会如何追究梁王带兵进京之事时, 太子却命宁王、晋王和梁王回京为惠帝哭灵。

  满朝上下心中都门儿清,太子恐怕是要清算梁王一案了。

  而青州和荆州传回的消息却称,宁王封随和梁王封逸皆不知所踪,梁王正妃和侧妃也被发现死在了梁王府中。

  梁王封逸极有可能是畏罪潜逃, 但宁王这又是哪一出?

  晋王封羡曾带领豫州兵力阻挡了梁王进京的步伐, 虽说他不过只拖住了梁王短短两日,但也为太子回京争取了时间。

  晋王本就立了功, 若是拒不回京, 倒还像是心中有鬼的样子, 因而封羡便带着王妃谢箐, 夫妇俩均着一身素服,回京奔丧。

  在内阁、礼部和翰林院历时多日的讨论之后,最终提出将惠帝的徽谥号定为“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1】

  太子封湛点头应允,并令工部造办册宝。

  惠帝驾崩的第四十七日,太子封湛领文武大臣于惠帝停灵的雍和宫外行尊谥大礼, 为惠帝“上谥”,并将谥号颁示天下。

  七月十八,皇城午门外设大升舆及仪仗,并举行皇帝出殡辞奠礼。

  七月十九, 惠帝棺椁施加彩帏, 由龙轿将棺椁抬出雍和宫, 至午门外举行遣奠礼。

  送殡队伍自午门出,至皇陵的一路上由王公大臣和僧道乡绅设祭坛致祭。

  入陵园后,棺椁先行安放至享殿之中,举行安神仪。

  待下葬的时辰一到,举行迁奠礼,将棺椁抬往地宫。并于地宫门外举行赠礼,将谥册、宝印、冥器以及随葬衣饰珍玩等摆放在内,而后关上地宫宫门,最后在地宫前举行享礼。【2】

  至此,一套繁琐的皇帝葬仪完成,惠帝的时代也正式结束。

  ------

  大夏历朝历代,在新帝登极之前,朝臣们都会奏上连篇累牍的表章,对新帝以示拥戴,称为劝进。

  并且每每都会出现三劝两让的虚套。

  即大臣始劝,皇储不允;再劝,仍不允;直至三劝,储君才“勉强”从之,同意即帝位。【3】

  在惠帝入陵之后,朝臣们又陆续上表向太子劝进,但三次之后,太子依然没有应允。

  从太子府传出的消息仍是那句话,

  “太子妃回京之日,便是太子登基之时。”

  而太子妃离京也已多日,却丝毫没有要回来的迹象。

  如今天下大定,上京城的小姐夫人们又开始有了八卦的闲情,这些时日京中也出现了些许关于太子妃秦烟的半真半假的传言。

  有人说太子妃秦烟似乎畏寒,而这种体质,是极不容易受孕的。

  太子同太子妃成婚也有了些时日,但迟迟没有传出太子妃有孕的消息。

  听说益州被攻破时,太子妃还端了益州王府,这可不像是个怀着身孕的女人能干得出的事。

  难道……传言是真的?

  太子即将登上帝位,后宫不可能只有一位皇后,定还会纳别的妃嫔。不论太子有多么看重太子妃,这皇室总得要开枝散叶不是?

  于是,有些心思活络的夫人小姐们就打起了进宫的主意。

  这里面也包括御史大夫嵇崇的夫人。

  是夜,嵇夫人向御史大夫嵇崇试着道:

  “老爷,我们的女儿是不是可送进宫中,以嵇府的家世,女儿封妃也是足够的,到时候……”

  “住口!”嵇崇压着声喝止了夫人未尽的话。

  嵇崇谨慎地看了一眼紧闭的房门,而后转头向嵇夫人道:

  “妇人之浅见!”

  “送女儿进宫?这话都是你能乱说的?你是嫌我嵇崇活腻烦了?”

  “朝中的事我从未对夫人隐瞒,夫人你不知道太子殿下直到现在都没将之前太子妃被弹劾一事翻篇?”

  “太子要为太子妃算旧账,而我们御史台参与了多少夫人心中大概也有点数。”

  “这个时候,谁敢撞上去触霉头?”

  “以太子妃的手段,我们女儿就算能进宫,能斗得过太子妃?”

  “夫人打消这个主意,以后休要再提,就算今日宫中真要进新人,也让我们女儿躲远点。”

  “记住了吗?”

  最终嵇夫人僵着脸点了点头。

  她不过就是想想罢了,更何况,女儿也有这个意思。

  那就等等再看吧……

  ------

  翌日,御史大夫嵇崇携厚礼拜访了安大学士府。

  大学士安世凤的书房。

  嵇崇面色尴尬地向安世凤开口:

  “当初,御史台弹劾太子妃,是受了王相的影响,且御史台的众臣僚也是思想过于固陋守旧,觉得太子妃一女子不该在西戎有此嚣张的动作,因而才参与了弹劾。”

  “安大学士,您是太子殿下的太傅,深得太子殿下信任,殿下究竟是个什么意思,劳烦安大学士透透口风,出出主意。”

  “太子妃久不回京,太子殿下一直拒绝即位,这么拖着也不是办法。”

  “终归得让太子殿下和太子妃消了这个气才是。安大学士,您认为呢?”

  嵇崇看着茶台对面正在慢条斯理煮茶的大学士安世凤,静静地等待安大学士给他点提示。

  一盏茶之后,嵇崇从安大学士口中得到了这么一句话,

  “木有本,水有源。”

  本?源?

  嵇崇脑中不断萦绕着安大学士的话,出大学士府,去了御史台。

  何为本,何为源?

  嵇崇脑中灵光一现。

  太子是因太子妃被弹劾之事而不豫,想要太子消气登基,他们的奏疏里夸什么太子,应当夸太子妃才对!

  ------

  在之后的几日里,自御史台起,朝臣们陆续上书,而众臣僚的口径出奇的一致:

  “对此次西戎,朔北、南疆以及守卫上京的将士们应论功行赏,其中,太子妃当居首功。”

  “太子妃兵不血刃拿下西戎;控制西戎让突厥孤立无援,太子妃还带人深入突厥腹地奇袭突厥汗王,致突厥可汗重伤;太子妃拿下益州王府,结束了益州妄图分裂割据于大夏之外的乱局,太子妃对大夏之功劳数不胜数……”

  众臣的奏疏里无不对太子妃秦烟极尽溢美之词地歌功颂德。

  此等奏疏在太子的书案上垒了高高的几摞之后,太子对朝臣们的提议点头应允,而后命兵部和礼部拟定赏赐的名单和内容。

  礼部将拟定赏赐的奏折递交太子府,而折子被送回时,上面添了太子封湛的一条批复:

  “将西戎和益州赐为太子妃秦烟的封地。”

  此消息一出,满朝皆惊!

  整个西戎和益州作为太子妃的封地?

  虽说这两个地方被拿下,太子妃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这是否有些过了……

  很快,内阁和翰林院拿出了一套说辞,让这些对给太子妃定封地似有异议的臣僚们闭了嘴。

  “大夏开国之初,高祖也曾给共患难过的皇后定下封地豫州,只因多年后皇后逝世,豫州才被收回而已。”

  朝中的反对声音逐渐消失。

  但谁人不知,搬出高祖,不过是太子殿下为了能够名正言顺地给太子妃这极大的体面,而寻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高祖同其元后是公认的伉俪情深,看来,太子殿下同太子妃也不遑多让。

  想当初萧太后也只是将益州封给自己老友,这才勉强给太后自己留了个后手,没想到太子殿下却直接让益州和西戎成为太子妃的封地。

  传言中的太子殿下极宠太子妃,应是不假。

  奉天殿颁出由礼部和翰林院共同拟定封赏诏书,并昭告天下。

  而太子妃被赐予西戎和益州两处封地,这个消息,又会让多少人震动……

  ------

  太子软了口,命礼部和钦天监着手准备登极大典和立后的仪程。

  朝臣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太子府紧接着传出另一则消息,让满朝又是一惊。

  太子殿下即将巡幸西北。

  在太子殿下西巡期间,命晋王留守上京,代行监国之责。

  晋王封羡没想到自己居然还会被太子委以重任,虽说满朝都是太子的人,他这监国也只是流于虚名,并无多少实权,但太子这个举动,似乎给了他一个或许能够安稳度过后半生的信号。

  此次太子西巡规模浩大,扈从的赤峰军兵将共计五万余人,参与人员为数甚众。包括六部部分官员,随行人员里面还有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安世风和户部尚书杜贤。

  户部尚书杜贤同去,是因为太子殿下命他前去视察西戎和益州,以及同西域的商路。

  而礼部尚书安大学士的任务,却是同迎接秦烟这位即将登上后位的太子妃有关。

  太子的这场西巡,说是为公不假,但另一个原因也是真。

上一篇:怎敌她软玉温香

下一篇:宫女在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