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欢颜 第141章

作者:寻找失落的爱情 标签: 重生 青梅竹马 古代言情

  ……

  这一封奏折,在朝堂里掀起了不小的风波。

  武将们对杀俘一事司空见惯。文官们反应就激烈多了,有几个胆子大的,写了奏折弹劾太子举止残暴。胆子小一些的,私底下也少不得唏嘘。

  太子殿下平日看着温和得很,怎么杀心这般重?

  土匪杀了不可惜,不过,既然已经投降了,充作军奴也行啊!就这么都杀了,是不是太血腥了。

  一定是有小人对着太子殿下进言。不然,太子殿下这般仁厚,怎么会大肆杀戮?

  肯定是慕容将军!他想和定国公世子和忠勇侯争功,所以在太子殿下耳边进献谗言。

  千错万错都是慕容尧的错!和太子殿下无关。

  也不知这传言从何而来。总之,短短几日,就传得铺天盖地人尽皆知。就连街头巷尾的百姓,提起慕容氏,也要呸一声骂上几句。

  慕容慎敏锐地察觉出不对劲,私下令人查探,却查不清流言是谁传出来的。

  就连信重慕容氏的永明帝,也有些不满,下了一道圣旨,怒斥慕容大将军。

  太子仁厚好脾气,肯定没有错。错的人一定是慕容尧!

  去冀州传旨的,正是孟御史。

  孟御史去年挨了一顿廷杖,在家中足足养了小半年才痊愈。回朝堂还没半个月。

  永明帝丝毫没有自省己过的意思,看孟御史左看右看都不顺眼。索性打发孟御史跑一趟苦差。

  对孟御史来说,宁可跑去冀州见太子,也不想留在京城。

  孟夫人忙着为孟御史打点行李。孟御史去了一趟赵府,然后皱着眉头回来了。

  “你没见过赵六姑娘?”孟夫人有些惊讶:“赵六姑娘没在赵府吗?”

  孟御史皱着眉头说道:“赵侍郎说,赵六姑娘染病,去了庄子里静养,已经一个多月了。”

  赵夕颜平日极少出门。眼下大晋战乱纷纷,除了亲友,也没人会刻意去关注一个闺阁少女的行踪。

  所以,赵夕颜“养病”一事,并未传开。孟御史也是今日才知道。

  孟夫人叹了一声:“老天真是不开眼。这么好的姑娘,怎么偏偏就病了。”

  “幸亏是在这时候生的病,早些将病养好了,不会耽搁婚期。之前就延迟半年,再延期可就不太吉利了。”

  孟夫人口中絮叨着:“等到了冀州,见了北海王世子,你少提这些。免得世子心里牵挂不宁。”

  孟御史随意应了一声。

  隔日,孟御史就启程去往冀州,沿途辛苦不提。

  令孟御史心情沉重的,是沿途所经郡县,有许多百姓抛家舍业地去逃荒。饿殍遍野,尸骨累累。

  冀州是勉强安定了,还有其他十二州数百郡千余县,万千黎民百姓在受苦。连口饭都没了,哪有不反的道理!

  大军每日行军六十里,一个月才能到冀州。孟御史只带了几个家丁,赶路就快多了。每日早起晚睡,骨头都要被马车颠散架了。一行人短短十几天就赶到冀州。

  太子殿下率众武将相迎。

  徐靖见孟御史憔悴清瘦得厉害,忍不住啧啧一声:“孟御史是不是在路上又烂好心,将粮食都散出去,自己也不留口吃的?”

  孟御史充耳不闻,先向太子殿下行礼聊:“臣孟溪知,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立刻亲手扶起孟御史:“孟御史这一路辛苦了。”又以目光冲徐靖示意。

  别撩拨孟御史生气啦!

  徐靖这才笑嘻嘻地住嘴。

  孟御史目光一掠,落在慕容大将军的脸上:“皇上有旨,请慕容将军接旨。”

  慕容尧立刻上前一步,跪下听旨。

第213章 第二百一十三章 黑锅

  永明帝自然不会亲自写圣旨。平日下旨,永明帝动动嘴,由翰林学士们商议拟定书写,再由永明帝过目,盖上御印。

  今日这一道圣旨,出自翰林苏掌院之手。

  苏掌院唯恐众人非议太子,将杀俘这一口黑锅牢牢扣在了慕容大将军头上。圣旨措辞严厉,几乎是指着慕容大将军的鼻子痛骂。

  擅自妄为屠杀俘虏手段残忍!

  目无君主毫无人性!

  这一道圣旨,集合了数位翰林学士的“心血”,骂得引经据典文采斐然酣畅淋漓。

  忠勇侯高鹏是个粗人,没读过几天书,定国公世子也没好到哪儿去。两人竖着耳朵,也只听懂了一小半。

  就这一小半,也够他们两个幸灾乐祸的了。

  同样是武将,他们时常领兵打仗,生里来死里去地挣些军功。打仗没有不死人的,自家子侄后辈折损在战场上,不知有多少。

  而慕容家的儿郎,一旦成年就进禁卫军。禁卫军多好啊,每天在皇宫里巡视当差,在天子身边最显赫最风光。真正动手的时候少之又少,偏偏军饷还是最高的。你说可气不可气!

  他们早就瞧慕容父子牛气哄哄的德性不顺眼了。现在慕容尧被天子下旨怒斥,他们瞧着热闹,心里别提多解气了。

  慕容大将军满面羞惭,长跪不起。

  太子长叹一声,亲手扶起慕容大将军,温声安慰:“父皇定是误会了。杀俘是孤的意思,慕容将军是奉孤之命前去杀人。此事要怪,也该怪孤擅作主张。慕容将军代孤受过,孤心中实在难安。”

  慕容大将军感激涕零,四十多岁的大男人了,竟还有目中泛水光的能耐:“殿下这么说,真是折煞末将了。末将愿为殿下分忧,殿下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末将也敢去。”

  太子十分感动,好生宽慰慕容大将军一番,慕容大将军才捧着圣旨退下。

  徐靖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畅快。

  定国公世子和忠勇侯对视一眼,各自拱手告退。

  待出了中军大帐,忠勇侯忽地压低声音道:“以前我一直担心太子殿下性情温软不堪大用。现在看来,太子比皇上强得多。”

  定国公世子瞥忠勇侯一眼,淡淡道:“隔墙有耳,侯爷说话还是小心些,别落入有心人耳中,惹来是非。”

  忠勇侯嘿嘿一声,不再多说,略一拱手,便先离去。

  定国公世子看着大步离去的忠勇侯,目光闪了一闪。又转头看了一眼军帐,嘴角扬了一扬。

  太子殿下以前深居皇宫,上朝听政也很少说话,存在感稀薄。这几个月来,先是坚持领兵来冀州平乱,再以雷霆手段整顿冀州官场,以春风化雨的耐心安抚百姓。

  冀州能在短短时日里平定,有一半要归功于太子。另一半,该归功于北海王世子徐靖。

  太子殿下确实好手段,一出手,就是石破天惊。杀俘的恶名,将会牢牢扣在慕容尧的身上。

  ……

  慕容大将军捧着圣旨回了军帐。

  身旁的几个心腹亲兵,各自憋了一肚子邪火闷气。进了军帐后,各自愤愤不平:“将军明明是奉太子殿下之命去杀俘,怎么传进朝堂就成了擅自妄为?”

  “就是。这一定是有人故意在皇上面前煽风点火。皇上才会下旨叱责将军。”

  “好在太子殿下知道将军的忠心。不然,将军就生生背了黑锅,吃了闷亏。”

  慕容大将军缓缓吐出一口闷气,目光掠过一众亲兵,沉声下令:“都给我闭嘴!朝堂之事,还轮不到你们几个指手画脚。皇上也好,太子殿下也罢,都是我的主子。别说为殿下背一个恶名,就是舍出这条命,我也绝无二话。”

  “我要一个人静静,你们都出去。”

  亲兵们只得领命退下。

  宽大的军帐里只剩慕容大将军一个人。

  慕容大将军面色变幻不定,紧紧盯着手中圣旨,手掌蓦然用力。仿佛在虚空中掐住了谁的脖颈。

  过了许久,慕容大将军眼里的火焰才被按捺下去。

  “启禀将军,”军帐外响起亲兵急促的声音:“大公子二公子派人送信来了。”

  慕容大将军眉头动了一动,略一点头。

  他有六个儿子,嫡出的只有长子慕容慎和次子慕容恪。

  慕容慎不必说,是千里无一的习武天才,也是慕容氏这一辈最出众的儿郎。他选慕容慎为继承人,绝不仅仅因为慕容慎是长子的缘故。

  只是,这一年多来,慕容慎愈发桀骜难驯。为了一个赵六姑娘,拒绝和忠勇侯府结亲联姻,而且,私下里做了不少自作主张的事,令他十分恼怒不快。父子两人关系紧张,疏远了许多。

  慕容恪就孝顺老实多了。人的心都是偏的,和野心勃勃连亲爹都不放在眼里的长子一比,次子体贴又听话,慕容大将军自然更喜欢慕容恪。

  两封信送进来,慕容大将军很自然地先拿了次子那一封。

  慕容恪在信中为亲爹忧心忡忡,反覆安慰亲爹不要介怀。

  慕容大将军紧皱的眉头稍稍舒展,又拆了慕容慎的信。还没看完,眼底就掠过怒气。

  慕容慎竟写信来责怪他行事不慎,授人话柄,恶名传遍朝野。

  呸!老子做事,还要向儿子请示不成!

  再者,他随行保护太子,本来就是太子手中的一把刀。太子要杀谁,他这把利刃就要出鞘。要是往后退缩,推托不去,还有什么脸做禁卫将军?

  慕容大将军越看越恼怒,唰地将手中的信撕成两截,扔到地上。

  送信来的亲兵噤若寒蝉,跪在地上不敢吭声。

  慕容大将军冷冷道:“除了这封信,慕容慎可有什么口信?”

  真正要紧的事,一般不写在信上。

  那个亲兵没敢抬头,张口答道:“大公子令小的和将军说,以后再有这等事,请将军不要再沾手,免得落下恶名,让慕容家声名受损……”

  慕容大将军一声怒喝:“滚!”

  “滚回去告诉慕容慎,老子的事,轮不到他来指手画脚!”

第214章 第二百一十四章 埋汰

  徐十一悄悄过来,在徐靖耳边低语数句。

  徐靖一直令人暗中盯着慕容大将军的一举一动。慕容慎兄弟两个送信进军营的事,自然瞒不过徐靖耳目。

  徐靖略一点头,目中光芒闪动。

上一篇:合喜

下一篇:春色欺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