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狠小道姑手撕全京城残王来递刀 第170章

作者:糖暖 标签: 古代言情

  经过前几次的教训,他更加谨慎,哪怕事情败露,也绝不能再牵扯到自己。

  直到开考前一日。

  一道科考的题目,在小部分的学子中流传开了。

  虽然做的隐秘,但还是被不少人知晓。

  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听到这试题的学子,又进行了一番恶补。

  让他们惊喜的是,次日开考后,这试题当真出现在考卷之上。

  直到九日后,三场考试结束,不少学子都满面喜色走出考场。

  他们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有心人听到,瞬间眉头狠狠皱起。

  就在不少学子们胸有成竹之时,大理寺的鼓再次被人敲响。

  这次敲鼓的,可不是一人,而是由不少学子组成。

  还口口声声的说,科考有人舞弊。

  大理寺卿江临知道后,又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事关朝廷官员,又是科考舞弊这种大案,来他这里告,也算情有可原。

  但江临想说,他真的不想管。

  他今年可谓是哪哪都不顺!

  先是太子遇刺案,后是将军府小姐被刺杀下毒案。

  眼下又来个舞弊案,江临觉得自己这乌纱帽,在这么下去,迟早要丢的节奏。

  抱怨归抱怨,江临却不能将这种大案拒之门外。

  他硬着头皮接下后。

  便开始查看,由多名学子联名写好的状纸。

  仔细看完后,江临倒吸一口冷气,今年科考泄题了?

  那岂不是要牵连穆郡王,还要牵连到宋老国公。

  他二人可是这次科考的主考官和副考官。

  试题也是由二人封存的。

  再次牵涉皇子,江临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立刻又审问了那群学子。

  学子们慷慨激昂,说的有理有据,甚至还能说出一些,一早得到试题的人名。

  大理寺卿江临,只能命人先去寻人来问话,同时给穆郡王府和国公府,都传了话。

  国公府。

  宋老国公听这了这事,眉头瞬间拧起。

  他起身就准备去一趟大理寺。

  一家人担忧的想要陪同一起。

  宋老国公却摆手道。

  “你们都好生待在家里,此事等我去查清楚再说。”

  唐朝朝听到消息,赶来时,老国公正好走出来。

  她上前,用两个人才能听到的声音道。

  “外祖父,您去了旁听就是,其他的莫要出头。”

  老国公疑惑的看了外孙女一眼。

  唐朝朝咧嘴一笑道。

  “此事明显是有人构陷,他们想对付的是穆郡王。

  而您不过是顺带的。

  穆郡王既然想借势上位,总不能什么也不做吧。”

  之前他们已经白白帮过对方一回。

  这一回,就看慕容清自己的本事了。

  唐朝朝也想借此事,看看姐姐爱慕的人,到底有什么本事。

  又或者说,这,人畜无害的外表下,城府究竟有多深。

  宋老国公一点就透,他最多就是个失察。

  这点事情在他面前屁都不算,了不起认个错被斥责几句。

  若此事真要追究下来,穆郡王要负主要责任。

  皇子间的争斗,他还是少掺和的好。

  也以免那位多心。

  老国公走了,唐朝朝也回了自己的院子。

  而宋家其他人,虽然担心,但对老国公的能耐,还是有些底气的。

  只是同样参加春闱的宋良,被多问了几句。

  宋良说,春闱前他一直在府里悬梁锥刺股,根本没出去过,自然也不知道这事情。

  大家才就此作罢。

  另一边。

  郡王府。

  慕容清也听说了这事,他讥讽一笑。

  什么也未多说,只是吩咐备车去大理寺。

  一旁的阿信挠头道。

  “这是下面的人送来的口供。”

  慕容清看都没看起身道。

  “收好,咱们去大理寺。”

第139章 早有准备

  老国公才到大理寺,慕容清后脚便来了。

  江临立刻吩咐人,给他们搬了椅子。

  却不知,这里还未正式审问,已经有人将泄题一事,捅到了都察院。

  一帮子顽固的言官,听闻此事,立刻就躁动了起来。

  纷纷开始写起了弹劾的折子,送进了宫。

  康健帝看见一堆折子,脸瞬间拉的老长。

  身为帝王,他自然知道,此事之中有猫腻。

  可动手的人,却并未亲自冒出头,而是通过了言官的口,无非是想让自己不得包庇五子。

  当真是好手段。

  不过康健帝也并未着急。

  如果慕容天是他给太子的磨刀石,那么慕容清就是太子的挡箭牌。

  若他能自己回旋,说明还有些能耐。

  若不能,康健帝也会公事公办。

  东宫那里已经传来消息,太子的腿已经在愈合,眼下已经能扶着拐杖,走上几步了。

  唐朝朝的医术,也得到了康健帝的认可。

  可惜对方突然中毒,他计划让太子与之培养感情的计划,也被破坏。

  有这等医术,唐朝朝要是能嫁给太子,太子的安全便能多一层保障。

  大理寺开审之前,皇宫来人了。

  康健帝的口谕是,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这就是公事公办的意思了,江临得了旨意,也不敢造次。

  再怎么说,那也是皇子。

  慕容清听到这话,嘴角划过一抹讽刺。

  唯一激动的,便只有那些告状的学子们。

  康健帝的圣明,让这些热血的学子们,更加激奋。

  有这样一个皇帝,乃是康国之幸。

  当然,这也不是他们说,舞弊之人就是穆郡王。

  穆郡王之前的诗词,可是传遍了大街小巷。

  有如此抱负的人,又怎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学子们来此,就是想要一个真相,而不是针对谁。

  面对大理寺卿的审问,自然一个个都是将自己所听所闻所见,统统交代了清楚。

  至于后来的学子们,皆是面面相觑。

  他们得试题是真,可一旦承认,那他们这一生就毁了。

  因此不少人,当场矢口否认。

上一篇:折芙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