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糖暖
你唐朝朝本出生便贵,怎会懂这门户之见。
下人,骨子里难道就卑贱?
好在我忍辱负重,偷了自己的卖身契,化名陶禄重新做人。”
往昔回忆上心头,陶禄眼眶微红,尽管他背主,却没觉得自己做错了任何事。
他幼时便被发卖,这世间有多冰冷,于他来说,未曾有过半点温暖。
唐朝朝其父无双将军,其母是宋国公之女,生来便高人一等。
化名为陶禄后,他将银钱都给了户吏,身无长物就算乞讨,也再未动过卖身为仆的打算。
后辗转到了孟县才被人家收留。
年仅十五岁的陶禄凭借原先的积累,在读书上颇有造诣。
那人家不过是寻常百姓,根本供养不起陶禄读书。
最后是借遍了所有人,才让陶禄入了书院。
他也非常争气,在十六岁成为童生,十七岁便是秀才。
那些冷眼看不起陶禄的人,也逐渐开始恭维起来。
在二十一岁,更是中了举人,名声逐渐传扬出去,他却自视甚高。
顿感世间天道酬勤,以后等做了官员,不说留人在京,晚年官居一品,亦可去别处造福一方独留清名在地方。
一滴眼泪从陶禄眼角落下,他放肆笑道。
“可笑我当时不自量,不知这官途宦海,岂是我一介白身能够溅起波澜!
自那之后,我陶禄,至四十二岁,七次入京皆名落孙山。
只因囊中羞涩有无人引荐!
此为何解?
这康国于我有何恩德?
至于现在三年过去我以四十五岁,终是顿悟了。
你们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有你们在一日,我等白身永无出头之日!
条条框框,皇法皇法,那是你们的法!
康健帝自诩唯才是举,但他真要看看那满朝文武,有几人白身侥幸得存!”
字字掷地有声,陶禄环顾四周高声道。
“我有何错!!”
他指着唐朝朝继续道。
“就是你们这种人,手握权柄,我等皆为牲畜,忍任尔等鱼肉!
康国三百四十七年国祚,早就该到了尽头。
却出了个康健帝!
有道是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你们就是那通通该死之人!
不破不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们还要开战!不过是为了保住你们的富贵罢了!”
全场鸦雀无声,慕容龙一迈步上前抽出刀。
“死!!”
叮!~
火花迸溅,金铁交鸣,唐朝朝蹙眉道。
“本公主恕他无罪,说的好!
康国人才济济,却投效无门,既如此你来做这孟县县首如何?”
一语落地,全场皆惊。
荒谬,疑惑,惊疑不定,如此大声驳斥诽谤朝堂,应当场斩杀才对。
“公主万万不可!”
慕容龙一单膝跪地,此人挑衅皇权,罪该万死,一旦事情流传出去,后果不堪设想。
“有何不可,父皇每年恩科,皆在挑选寒门子弟。
这位陶举人,言之凿凿胸怀天下。
实话实说而已,又何罪之有,退下!”
若唐朝朝现在杀了陶禄,才会中了西戎的计谋,人皆有私心,这是没办法避免的。
天下不得志者何其多,若得知今日之事。
但凡有几个妖孽兴风作浪,造成的损失简直不可估量。
从康国三杰,到宋家表兄,再到林峰,自己也全是任人唯亲。
唐朝朝认同了陶禄的话,但其勾结西戎,罪不容恕,便来个折中的法子道。
“陶禄,你勾结西戎无非是不得一展所长。
有冤有愤,本公主皆可替你做主,但你勾结西戎罪不容恕。
至明日起,你接手孟县一应事务,若做的好,本公主会亲自在父皇面前为你作保。
你可愿肩担此任?!”
第463章 言之凿凿
陶禄苦笑着摇头,眼中没有一点喜悦,已是蒙了死志。
天下英雄多少蹉跎,若自己答应此事,便开了先例。
“不说话,你可是怕了?
本公主只问一句,若将孟县交于你手中,可能担当此任!
言之凿凿,激昂澎湃,难不成只是个借口。
你陶禄连死都不怕,还怕这些?”
好一个朝安公主,此言真乃阳谋之典范。
陶禄哪怕知道其中厉害恐怖,却也不得不接下。
他若不接,便是否定刚才之言,天下怀才不遇怨怼者再跳出来,便是自视甚高,不堪一用。
他接了,这树大根深铁板一块的朝堂都将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公主敢用陶某?”
唐朝朝高声道。
“有何不敢,在场人数不少,皆可作证。
同样本公主也再说一遍,父皇乃当世明君,唯才是举!
盛阳之耻犹未雪,尔为康人,应知荣辱!
若你为了财帛入了那西胜堂,早已是一具尸体了。”
陶禄忍着疼,努力跪地道。
“罪人陶禄,愿一展生平所学,造福一方,若今日父老在此信我。
陶某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
在外面胆大围观的百姓,互相对视,陶举人近三年经商才发迹,早些年没少被他们暗地里嘲讽。
称其为陶七落。
穷地白身者,还妄想做朝廷命官,活该次次落榜。
但将心比心,都是白身百姓,自然也希望有人能代表他们。
说来也是命,在慕容清今年监考的时候,这位陶举人已经不考了,完美错过。
“要不让他试试?”
“多是寒门子弟又如何,咱们白身怎得就不能当官?”
“对啊,此先例一开可是大好事。”
所谓的寒门并不是普通百姓,那最次的都是有田在种,全家供养。
其中束脩,笔墨纸砚与书籍,便不是寻常百姓能够负担的起。
再加上同为学子,隔三差五出去小聚,拜访名流。
钱从何来。
靠一两亩的薄田,无异于痴人说梦。
唐朝朝来了孟县,便知这淮北百姓过的有多苦。
大战固然重要,但民心若失,康国依旧是迟暮之国无法焕发生机。
那战场上鲜血染地,皆为百姓。
陶禄说的极好,忠言逆耳,但唐朝朝听的却很顺溜。
她本就散漫惯了,又比较向往逍遥自在快意恩仇,要问她站哪边,自然是康国百姓。
康健帝为了康国殚精竭虑,唐朝朝都看在眼里,所以也在为其正名。
“民心所向,陶举人自现在起,你便是孟县县首。”
“下官叩谢公主!若下官无能,您便取了我的脑袋,将它剁碎了喂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