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39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季安澜一边听着,一边翻匣子里的银票,心情愉悦。

  恨不得窦邑那厮再考一次。

  留了曲禄说话,问了一番陪都及各处生意上的事……

  曲禄回话完,又说了一句,“姑娘,窦夫人也进京了。”

  季安澜愣了愣,“窦邑要成亲,她是该上京操办。只她一人来了,还是窦老夫人也来了?”

  “窦老夫人还在陪都。”

  季安澜点头表示知道了。

  若是窦老夫人上京,她可能还要去拜见一二。当年外祖家夺爵,陪都各世家,还有原来的通家之好都恨不得落井下石,多亏暗地里窦家关照。

  外曾祖母是记着窦家这份情的。

  所以才会在窦老夫人上门求亲时,

  答应她和窦邑的婚事。

  安冉在下值后,得知自己竟赚了一万两,高兴不己。要曲禄没来,这笔钱他差点都忘了。

  忽然得了这么大一笔钱,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隔日休息时便去找了顾少晏,说要回请几位哥哥。

  这正中陆显下怀。

  拖着不情不愿的顾少晏,又把费益等人叫上,一起去了会仙楼。

  如此你来我往,安冉和陆显越发亲近。

  顾少晏只把苦闷咽在心里。陆显极力在“小舅子”面前表现时,他只当隐形人。

  结果当得知季侯府竟想把季姑娘配给赵鸬时,坐不住了。

  “不行!赵鸬房里通房侍妾不少,那人还惯会装。在他父祖面前装孝顺听话,却在外玩得花,他不是良人。”

  关于赵鸬的底细,季安澜也了解了一些。

  但哪有对他知根知底的顾少晏等人了解得仔细。

  陆显一听也急了,“对,那人不是良配。在外见着稍有点颜色的,眼珠子都挪不开。”

  这样的人哪里配得上季大姑娘。

  “就是,我们对他了解着呢,务必跟你姐姐说清楚,这人真不堪匹配。”许熹也跟着附和。

  要不是姓顾的先偏了陆显,他堂堂一个靖海伯世子,不比那赵鸬强?

  说是皇子皇孙都可以请封,但谁知道皇上批不批呢。

  一没点功劳,二是临安王府子孙可不少。个个都封,国库得往外掏多少银子。

  见一众哥哥爱乌及乌,连姐姐的婚事也跟着操心,安冉感动得无以复加。

  “好,我回去就跟姐姐说。”

  陆显与安冉现在也熟了,自认为已培养了深厚的感情。悄摸摸递给安冉一张帖子,“过几日我们府上设宴,让你姐姐,和其他姐妹一起来。”

  安冉没多想,接过来郑重揣进怀里,“好啊,我让我姐姐和其他姐妹一定登门拜访。”

  陆显松了一口气,脸上都笑出花来,可算是往前进一步了。

  想跟顾少晏表达一番兴奋之情,就见那厮一脸恨不得吃了自己的样子。

  “你这怎么了?想到什么糟心事了?”

  顾少晏收了脸上表情,瞪他,“怎么不给我一张?”

  陆显笑了起来,“家中为女眷设的宴,你去合适吗?”

  不再理他,继续向安冉套话。

  顾少晏又闷头干了一杯酒。

  他也说不清心中的情绪由何而来。说他对季姑娘情根深种,又不然。每每想起那日她在自家府上,对自己一副嫌恶不喜的样子,心头就闷疼。

  就算如此,一提起她,心头还是会起异样。

  也许越得不到,越不甘越要放在心上吧。

  他也无法否认,一想起季姑娘,心头就会犯起层层涟漪。

  从未有一个女子让他生出这么多情绪。

  见陆显对着安冉频献殷勤,只觉这个兄弟不能要了。

  转眼窦府大喜之日就要到。

  因两家是通家之好,退亲之事也不好往外道,大喜之日必要阖府登门的。刘氏和蓝氏还特特叫了外头的裁缝来给大伙做春裳。

  给女眷的头面首饰也添了不少。

  季安澜几个丫环很生气,说府上没顾忌自家姑娘的感受。

  蓝氏生怕美莹美丽等人骂得不够狠,送首饰来的时候还特地说,这是为了不让人小瞧了她。生怕她不去,连春裳都多做了两身。

  衣裳首饰季安澜照收不误,但心里想什么,却不往外透。

  结果衣裳才做好,窦夫人命人送礼来了。

第52章 段氏送嫁妆

  窦邑之母段氏派人上门,倒不是给季安澜送帖子,而是送来了厚礼。

  与凤阳县主不同,段氏自觉无颜见季安澜,并不想在儿子的升学宴上见到她。不知面对,两厢见了都尴尬,倒不如各呆各家。

  段氏派人上门送礼,凤阳县主的丫环明月正从蓝氏院里出来。

  由蓝玉瑛送着离开,二人有说有笑。

  “那是谁送东西来?”

  蓝玉瑛见几个男仆抬着几个大箱子,一看就很沉的样子,往内院方向走,好奇问了句。

  前两日听说温家老仆从陪都来,才抬了几个箱子送到怀恩院,今日又是谁送?

  她也想有人这么大喇喇地往她屋里送礼。

  让人眼红。

  蓝玉瑛丫环打探了一番,来报:“是窦夫人给大姑娘送礼。”

  明月一愣,凤阳县主的未来婆母给季大姑娘送礼?

  蓝玉瑛也有些微愣,意识到明月在旁,对丫环说道:“莫不是送错了,怎不往荣寿堂送?”

  “有禀过荣寿堂那边,是侯夫人让抬去大姑娘院里的。”

  见明月若有所思,蓝玉瑛眼珠子转了转。

  “听说窦夫人上京了,我姑母还说要带我们去拜见。又想着窦府好事将近,倒不好特地跑一趟,只等着吉日登门。倒不想窦夫人倒先派人来,也不知因了何事。”

  “窦夫人,对你家大姑娘很好?”

  蓝玉瑛点头,“我听说在陪都时安澜表妹经常上门。之前她一直养在陪都,多亏窦家两位夫人照看。”

  明月眉头一皱,若窦家两位夫人一直对季大姑娘念念不忘,把窦公子改聘一事记在县主头上,那将来婆媳还能处得好?

  倒不好让这二人走得近了。

  往怀恩院方向又看了一眼,这才出了季府。

  怀恩院,季安澜接待了来送礼的段氏心腹张嬷嬷。

  “我们夫人说,这些年一直当姑娘是自家人,如今姑娘上京备嫁,窦家做为通家之好,特地给姑娘备了一份嫁妆,盼姑娘莫嫌弃。”

  如今公子与县主大婚在即,又被点中状元,夫人和家里都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传出些不好听的。

  “我们姑娘不缺嫁妆。”

  贺嬷嬷记恨窦家毁约背信,害小姐如今要被挑拣,恨不得把这几箱东西砸到对方脸上。

  “奴婢知道侯府不会亏了姑娘。姑娘也是奴婢看着长大的,咱家先前如何对你,姑娘心中有知。如今这般只说造化弄人。盼姑娘大人大量,谅解一二。将来若有为难之事,但求到门上,咱家无有不应的。”

  季安澜拿帕子在眼角不停地按,双目通红。

  “邑哥哥如今中状元满城风光,又大婚在即,满京城都在传他和县主的佳话,我一想到这些,心里如刀绞一般。”

  “姑娘!”贺嬷嬷等人纷纷去劝。

  又痛诉窦家无情无义。

  张嬷嬷见季大姑娘眼睛哭得通红,心里也不好受。

  那凤阳县主她不认识,也没见过。但季大姑娘算是她看着长大的。

  自从两家订亲,逢年过节,季姑娘礼数周全,还时常上门陪老夫人和夫人说话,或是一同外出赏景,或相约出门上香。

  季姑娘待人和气大方,家里没人不喜欢她。

  公子得中状元,本来她该是最风光的那个。谁料会出这事。

  这都是命。

  张嬷嬷按了按眼角,温声劝道:“季姑娘切莫哭坏了身子。如今事己成定局,还需往前看。”

  又说起带来的几箱子东西,“姑娘切莫跟这些死物置气,咱女人家,若不能过上顺心的日子,多搂些傍身的银子也是好的。”

  季安澜哭得止不住,转身进屋了。

  贺嬷嬷等人骂了几句,便赶张嬷嬷出门。赶得急,倒像是忘了叫她把东西带回去。

  等人走后,季安澜净了面,又如无事人一般。

  “都送了些什么东西来?”

  张嬷嬷有一句话说得没错,何苦跟这些死物过不去。男人傍不上,多搂些银钱也是好的。

  而且要不是窦家退婚,她不会上京重新择婿,安冉也不会改走武途。

  家里虽是武将出身,但她和祖母刘氏当初执意让父亲改走文途之心是一样的,只希望安冉平安,过得轻松些。

  “姑娘,送来两对大箱子。头面首饰一箱,衣料绣品一箱,各色摆件一箱,妆奁及各色用具一箱。还有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