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64章

作者:芭蕉夜喜雨 标签: 古代言情

  自己以蓝氏搪塞于他,但当初又为何要记下他的名字呢?也许她从不认为蓝氏是障碍。只是为何不答应他呢?

  季安澜翻着小册子,久久未抚平情绪。

  直到下人来传她,说是蓝氏叫她去一趟。

  季安澜直接拒绝。

  她这才从平阳王府回来,蓝氏就让人找她,想也知道她找自己是何事。季安澜觉得没有与她交待的必要。

  下人无奈回去复命。

  季安澜以为就此了了,结果下人又来说刘氏找她,要她去一趟荣寿院。

  这就不能不去了。

  等季安澜到时,季明堂也下衙了。三人齐齐坐在堂上,目视着她进来。

  季安澜行过礼,选了下首一个位置坐了。

  刘氏面色和蔼,“今日去平阳王府了?”

  见她点头,又问:“平阳王妃可说了什么?”

  季安澜也不瞒她,“平阳王妃似乎想结这门亲,我看她对我挺满意的。”

  蓝氏一听,坐不住了。看向她的目光能吃人。

  “你不能嫁给魁儿!”

  今日她派人去找赵魁,明明下人看到他就在戏苑,也说了是自己派人去找的他,结果他竟视而不见。

  让蓝氏倍感失落。

  而且后来季安澜从平阳王府出来,玉瑛也上门求见他,他也不见。连让玉瑛登门的机会都没有。

  蓝氏只觉气愤难填。

  自己到底生养他一场,如此这般忤逆自己。

  蓝氏话落,季安澜看向她,“婚姻大事,自然不是我和他相中就能定下。该由家中长辈做主。但你以何立场做我的主?”

  “我自然做不得你的主,我也不屑做你的主。但赵魁是我生是我养,我不让他娶你,你便嫁不得。”

  刘氏听了眉头皱了皱。

  季明堂见母亲皱眉,眼神示意蓝氏,“母亲还在呢。且听听母亲如何说。”

  按他和母亲的意思,是想做成这门亲的。

  平阳王府又不是异性王,那可是太祖亲子,皇上的亲皇叔!

  且皇上对他家还颇为照顾,平阳王府仙逝的世子,还是皇上的伴读,又为皇子办差离世。有这层关系在,将来做为姻亲的自家,能不被皇上照抚?

  刘氏当然也是这么想。

  侯爷不在京,儿孙们在外头交际应酬都矮人一截。若这些孙女们都能嫁得高门,于家于族自是有大大益处。

  “你怎知平阳王妃对你有意?莫不是你看她邀你上门,就认为她看准你了?”再惹了笑话出来。

  刘氏不敢确定平阳王妃的意思。真要这么笃定,认准安澜,那,自然是欢喜的。

  看了蓝氏一眼。

  蓝氏的意见不重要。她才是侯夫人。

  “我与平阳王妃相谈甚欢,她与我聊家常,留我用午膳,不肯歇晌,让我陪着打叶子牌,又让人去叫赵魁回来作陪。我听着看着,自能感受一二。”

  又不是木头人。

  刘氏一听,很是高兴。面上便也露出几分。

  “那她可有说后续如何安排?”

  “母亲!”蓝氏急忙出声。

  “这桩婚事,我这个做母亲的还没点头呢,母亲倒像两家已说定一样。”目光冷冷看向季安澜。

  若这死丫头成了自个儿媳,她呕都要呕死。

  小时候刺头一样,处处顶撞自己,长大回京,又处处给自己添堵。蓝氏都有些后悔,心软没早些料理了她。

  季安澜若嫁进平阳王府,魁儿以后岂不是都要听她的?

  那昕儿还有什么以后?

  自己这些年都给别人做了嫁衣?

  “赵魁说他的婚事由平阳王妃做主。”季安澜出声。

  那意思是蓝氏这个生母的意见并不重要。

  蓝氏听懂了,差点焚了五内。

  “不管你如何蛊惑他,我不同意,你就嫁不成。再如何说我也是他的生母,于孝道上,他不能忤逆我的意思。不然,传扬出去,以后别想袭爵。”

  忤逆生母长辈,不孝不悌,平阳王府那些争爵的,可不用放过他这样的污点不利用。

  刘氏听她这话便有些恼。

  “他到底是你生的,虽未长在你的膝下,你难道不想他好?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于你又有何好处?”

  季明堂也帮着劝,“你不是经常惦记他,生怕他过得不好?”

  哪有母亲要传扬自个孩子恶名的。

  蓝氏一副油盐不进的样子,“他若不听话,我自然也不想遂他的愿。”

  看季安澜的目光,一副已被她稳稳拿捏的样子。

  季安澜却懒得理会她。

  真要做这门亲,自有两家长辈操心。依她看,平阳王妃可不是蓝氏能拿捏的。

  蓝氏反抗太过,刘氏和季明堂也没了主意,总不能越过她去平阳王府应下这门亲。只打算什么时候悄悄与平阳王妃通通气。

  蓝氏自然看出他二人的意思,虽心里堵得慌,但自以为有拿捏人的手段,倒也平静下来。

  事没谈妥,很快就散了。

  而另一边也有人在烦恼自己的亲事。

  顾少晏拎着食盒下了值,正要往白家走。半路想了想,又调头回去了。

  只吩咐小厮阿吉:“去把食盒还给白家,跟月华姑娘说,以后不必再送饭。”

  “是。”阿吉接过食盒。

  又不解地看他,“公子,你不是老抱怨,说侍卫营的伙食不好吗,真不让白家送了?”

  顾少宴白他一眼,“送了你吃!”

  那倒是不敢。“那要不,以后奴才给公子送饭?”

  “不必!”

  他才被调到侧宫门,结果就吃不惯营房的饭食,传到都指挥使和皇上耳朵里,如何看他!

  他又不是内阁那几位老大人。

  他找什么理由?他牙口也不好?要吃软化的食物?

  想到白月华和白家的意图,心里又莫名的烦躁。

  结果回到府里,看到几个族人在校场上斗鸡,那心火一下子就燃了,炸了。

第83章 棒子与甜枣

  顾氏几位年轻出息的族人被族老们送来,以家族同兴同旺之名,让曹国公收留他们在府中。

  因是打着让传胪调,教的名义送来,曹国公便把人推给顾少晏。

  顾少晏这些时日被婚事搅得满脑子浆糊,也没怎么管他们。

  结果,几个族人离了家里就如鸟归丛林,自进了京到了国公府,吃得好住的好被下人伺候处处体贴周到,还哪里记得当初进京的初衷。

  乐得没人管,在校场上斗起鸡来。

  顾少晏回来一看,立刻就炸了。

  “给他们收拾行礼,送他们回老家!即刻!”

  几个族人见他发火,先是吓得不轻。但也不认为他真能把他们赶出去。结果等各自的行李被丢到脚下,这才慌了神。

  “三族兄,我们知错了。”

  “是啊少晏,是我们不对,请你饶过我们这一回。”

  几人就差上去抱他大腿了。

  顾少晏不为所动,就要让人去拖他们离开。

  动作闹得太大,把老夫人和国公夫人都惊动了,一边安抚,一边让人去喊国公爷。

  曹国公一听三公子才回府,就命人赶几个族人出门。一边骂逆子让他操不完的心,一边把人都叫到大堂。

  很快,家里的主子们都到了。

  待了解完情况,曹国公沉默了。

  逆子也不骂了,他也瞧不上年轻一辈只知斗鸡走狗,不干正事。

  世子顾少扬见几个族人磕头认错,心软,帮着劝了起来。

  “三弟,且饶过他们这一回吧,他们应该是知错了。”到底是族老送来的人,家族兴旺也不能只看他们一门。

  顾少遥一向与他不对付,听完反驳:“有一就有二,世子你这是在纵容他们。”

  虽然他也看不惯顾少晏,但他和老三是一家兄弟,这几个族人,凭什么在自家白吃白住?还领一份月银?

  看向曹国公的眼神里都是埋怨,“都是父亲助长了他们的劣根。”

  “这怎么怪我!”曹国公一脸懵。

  “当然要怪父亲。若不是父亲好吃好喝让人伺候他们,又给他们发月银,才让他们不思上进,天天只想着斗鸡走狗。”

上一篇:上京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