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遁后他疯了 第34章

作者:陈年烈酒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甜文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她是女子,与一群大男人喝酒用膳确实不便。

  萧陆不好强留,只能客客气气地将人送出院门。

  叶晋跟着一同出了门,将锦月扶上他来时骑的马,嘱咐道:“路上慢些,莫摔了自己。”

  锦月和锦盘幼时皆随殿下习过马,可她不擅此道,只将将学会跑马便没有再学。

  她看着叶晋咬了咬唇,欲言又止,但终究还是没敢示弱,而是咬紧牙关道:“表公子不用担心,锦月知晓的。”

  偏叶晋在感情上是个心粗的,此时心神全被“盯着高二齐荣莫让他们酒后失言说漏了表妹身份”绊住,并未注意到锦月神色间流露出来的脆弱,竟径直松开马绳,目光鼓励道:“好,走吧。”

  锦月:“……”

  她再不看叶晋,握紧缰绳,夹紧马腹,莫名有些气恼地低喝了一声“驾”。

  幸好叶晋的马要比叶晋懂事,闻声发出一声粗喘,马蹄轻动,不紧不慢地驮着锦月离开了。

  叶晋目送锦月骑马离去,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收回视线。

  萧陆无声围观,那双精明的眼珠子不禁转了转。

  **

  顾氏医馆,后院书房。

  姜幼安近日读完了《六韬》,可读完之后她却愈发迷茫了。

  她有诸多不懂之处,想找舅公求教,然而舅公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她这般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唉。姜幼安沉沉叹息,抱着书卷仰头望向窗外芭蕉。

  早知如此,当初舅公教导授课的时候她就该好好珍惜,不该总是气舅公,更不该将舅公在弘文馆授课殿里气晕过去,也不知他老人家如今身子怎么样?

  离家一年多,她竟真有些想回长安……

  锦月便是这时腿脚发颤地拐进回廊,闯入姜幼安眼帘。

  她见状凤眸微眯,放下书卷,起身将半边身子探出窗外:“阿盘,快去扶着阿月。”

  姜幼安扬声,锦盘这会儿正盘坐在书房对面的屋顶上观察四周,听见吩咐一个飞身跳下来,这才看见自家姐姐这般腿脚不伶俐的样子。

  她吓一跳,急忙三步并作两步飞跳至廊下,搀住锦月双臂道:“姐姐出了何事?表公子他们呢?没跟姐姐一起回来吗?”

  不提叶晋还好,提起叶晋,锦月面色愈发羞愤,他那马儿起初确实听话,撩着马蹄不疾不徐地驮着她往医馆走。

  可半路上却叫突然从巷子里闯出来的小孩惊了马蹄,自此一路狂奔,无论她如何勒缰绳那马都不肯停。

  她只能死死夹着马腹,这才有惊无险地回到府中。那会儿叶晋的马也乖觉起来,刚到府门口她还什么都没做,它就乖乖停下了马蹄,仿佛先前撩着蹄子疯跑的马不是它一样。

  不过眼下要紧的是将萧家兄弟的事禀报给殿下,锦月轻轻吸了口气忍住了,只道:“无事,表公子他们在萧公子家中用膳,我便先回府了。”

  锦盘还不懂,一边扶着锦月往书房走一边追着问:“姐姐路上真没遇见什么事吗?”

  姜幼安却笑了笑,打趣锦月:“表兄竟让你自己骑马回府?”

  虽是问句,但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锦月抿了抿唇,略显羞恼地点了点头,又道:“姑娘,咱们不提他了,奴回府是来向您禀报萧公子和他弟弟的事。”

  姜幼安敛了敛笑:“嗯,进来说。”

  她和表兄其实都相信萧伍,今日这遭,更重要的是想探探他那收养的弟弟到底是何品性,虽有过几面之缘,但此人心思太过玲珑,她所见之貌未必便是他的真实品貌。

  若他在悠悠之口面前仍能表现得八面玲珑,那么即便是伪装,也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锦月应是,在锦盘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走进书房。

  姜幼安赐锦月座,而后才听她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一番今日在萧宅发生的事,果然与她所料相差无几。

  但在得知萧伍竟问表兄能否将婚期提前到腊月时,她却是忍不住蹙了蹙眉。

  这厮分明就是忍不住了,为何偏偏在她面前矜持?

  她要帮他,他还不让。

  不过这念头在姜幼安脑中只是一闪而过,她很快便将心神放在正事上,问锦月道:“近来柔然可有挑衅镇远军?”

  去岁八月,刚刚秋收柔然军便屡次进犯,今年若刑罗还想用同样的战术偷粮,眼下也该出手了。

  锦月轻轻摇头:“姑娘,萧公子他们不曾提及此事。”

  姜幼安闻言凝了凝眉:“我知道了。”而后又看向锦盘道:“扶阿月回房中歇息。”

  锦盘点点头应是,锦月坐下缓了缓,这会儿双腿其实已经不打颤,只是还有些发软,短时间内确实不宜在殿下跟前伺候,她便也起身福礼道:“谢姑娘,锦月先告退了。”

  姜幼安弯眸,目送两人离开书房。

  而刚刚出门,锦盘便忽然莽撞又直白地看着锦月道:“姐姐,改日我教你骑马如何?其实马儿很听话的,你不用怕它,与它多相处相处就好了。”

  锦月:“……”

  冷不丁被戳心窝,她面子多少有些抹不开,好一会儿才嘴硬着拒绝:“我、我会骑,只是近几年骑得太少,改日我抽空自己练练就是……”

  两人闲话的声音从窗棂传入书房,姜幼安听着不由轻笑,重新拿起书案上的《六韬》从头读了起来。

  五月端午之战,镇远侯率军灭了刑罗半数大军,柔然那位老可汗或许是怕了不敢再起纷端。

  如此,苍鹤或许能安稳一段时日。

  然而一日不收甘州、不灭柔然,这样的安稳便如镜中月水中花,一碰即碎。

  姜幼安以为,镇远军如今应当乘胜追击。

  但她大约也明白镇远侯萧无衍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四年前收复云州之时伤亡太重、镇远军需要时日修养生息、新兵也需操练乃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东兴侯与西梁一战几乎耗尽国库,即便有裴家帮衬,如今国库中的银子、户部的存粮却都不足以支撑二十万大军了无后顾之忧的挥师北上。

  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存钱存粮。

  只要钱跟粮都存够了,灭柔然便指日可待。

  可姜幼安即便没上过战场,却也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

  大燕要何时才能存够钱粮?届时,柔然还会像如今这般好对付吗?

  毕竟柔然大军也曾像虎狼般南下攻城,势无可挡地夺走大燕三座城池,后来父皇登基,仅是收复定、云两州便耗费十三年之久,如今柔然势弱,若不趁机取其“性命”,他日势长,再想攻下可就没那么容易。

  姜幼安过去从不曾想这些问题,在长安,天塌下来都有父皇和舅舅顶着,她只要听他们的话便足够了,根本无需操心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事。

  但这趟苍鹤之行,却让她重新审视自己。

  她是太子,是东宫之主,是大燕的储君,所以大燕将士的性命、大燕百姓的生存本就是她应该承担的责任。

  她不能离开父皇和舅舅便什么都做不了。

  日暮时分,叶晋、高二和齐荣等人终于回了府。

  姜幼安听到通传后本想召三人来书房问话,却从顾三娘口中得知三人都喝醉了酒,眼下即便来了恐怕也说不出什么像样的谏议,这才作罢,让三娘转告他们明日辰时再来书房见他。

  不想话音落下,三娘正要福身离去,那厢萧伍却穿过回廊径直朝书房而来。

  姜幼安瞬间收敛神色,看着顾三娘淡声道:“既收拾好了,便退下罢。”

  顾三娘垂着眸不敢抬头,恭恭敬敬地“欸”了声,继而转头往廊外走,遇见萧伍,又忙顿住脚步,老实本分地朝萧伍福了福礼:“萧姑爷。”

  萧无衍一愣。

  算起来,他与幺幺的亲事已定下四十七天,但时至今日,顾家还是第一次有人唤他姑爷。

  不可否认,这让他的心情有些愉悦。

  但他面上并未显出端倪,只是朝顾三娘微微颔首,又淡淡“嗯”一声。

  书房门前,姜幼安静静看着他,故作淡然道:“你怎么来了?刚刚门房分明说只有萧陆来送表兄他们。”

  若非如此,她方才也不会动将表兄他们召来书房的心思。

  没想到萧无衍见四下无人,竟走到她身旁直白道:“想见你,幺幺,我夜里便要回军中当值,只能在此待上半刻,为了不被秦兄他们绊住脚步,这才出此下策,让萧陆将人送进府后才下马车。”

  姜幼安闻言垂眸,思及表兄醉后那黏人缠酒的性子,止不住点点下巴:“也是,你若送表兄回房,他定要拖着你再喝上两坛。”

  话落,她抬眸重新看向萧伍,便见他那双黑眸几乎快要黏在她身上,目光在她脸颊脖颈间来回巡视,双耳泛起可疑的红,不知是想到了什么不该想的。

  “咳。”姜幼安轻咳一声,率先走回书房道:“锦盘去药房帮裴大夫了。”

  言下之意便是此刻她身边“无人看守”。

  萧无衍眸光倏暗,长腿一迈便从背后将她箍进怀中,低头寻香,迫不及待但又温柔克制地探寻她的甜美。

  姜幼安喜欢他情难自抑地靠近。

  “关门,落窗。”

  不知过了多久 ,待他略得慰藉终于舍得放她喘息时,姜幼安才轻声提醒他。

  她当然不担心被府中的人发现,可萧伍介意,始终矜持着不尝禁果,那她便要为他想想,以免让他的“清誉”受损。

  萧无衍微喘了口气,闻言并未松开她,而且一手箍着顾幺幺的肩,一手向后伸去,精准地摸到房门关上。

  至于“落窗”就更无需走动。

  他垂眸从书案上捡起支毛笔,随手一扔便将竹帘落下,完完全全遮挡住窗外光景。

  书案上那本《六韬》却猝不及防地落入眼帘。

  萧无衍回眸,大手箍着顾幺幺转身,继而低头看向她情欲尚未消散的眼,哑声:“幺幺,你近来不喜欢看医书了么?”

第37章

  “速滚”vs“保重”……

  姜幼安雾蒙蒙的眼闪过一丝清明。

  她轻抬凤眸,看了看萧伍漆晦暗不明的黑眸,又微微扭头看向摆在书案上的《六韬》。

  “你才发现么,这书我早就开始看了。”

  萧无衍低头巡视,不肯放过她脸上任何一丝表情,可听着顾幺幺这般似是而非的回答,他一时竟真有些辨不清她慵懒神色间的真伪。

  “是该早些发现……”

  他自嘲轻笑,忽地闭上双眸,薄唇顺着顾幺幺的耳垂滑到她的侧颈,温柔地辗转流连,没一会儿便如愿听见顾幺幺轻声溢出唇口的嘤咛。

  萧无衍攻城略地的动作倏然凶猛,大手摩挲着她的腰肢就要向裙摆探去。

  姜幼安却忽然攥住萧伍的手,让他无法再进攻。

上一篇:媚妾为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