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179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周嘉慕的心放下了一半。而没放下的另一半,是他担心那些人反对不成,又会弄出什么幺蛾子。

  果然,那些人还是不肯消停。

  在报名的时间截止以后,周嘉慕匆匆进宫。

  “娘娘,他们派了他们族中未出仕的子弟来报名参加武试。如今报名参加武试的一千多人里,光是明面上的,就有上百个都是他们的人。”

  霍翎近来心情不错,她站在一个盆栽前,手里握着把剪子,似乎是在琢磨该修去哪一部分的枝杈:“你在担心什么?”

  周嘉慕抿了抿唇:“我担心任由他们报名参加武试,很有可能我们遴选出来的人,有一大半都是他们的人。到时……到时武试就成了一个笑话。”

  普通出身的百姓,学到点儿好拳脚不难,但很难接触到高深的兵法、行兵布阵、沙盘推演。

  而出身名门的子弟,却坐拥这些良好的资源。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对比,普通百姓哪里敢敞开了吃肉,但人不吃肉,不锤炼筋骨,又怎么能练出一副好体魄。

  霍翎终于找准了地方,手下一用力,将一根枝条剪去:“你想岔了。”

  周嘉慕茫然。

  霍翎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些出身将门、勋贵的人,就算没有这次武试,他们也能在家族的帮助下,谋得一个好差事。他们报名参加武试,反倒会挤占普通百姓为数不多的机会。

  “但我要筛选掉的,只是那些滥竽充数之辈,而非这种确实有才能的人。

  “等到了以后,从武试出来的人,会比那些没有考过武试的人,拥有更好的机会。”

  周嘉慕自愧弗如:“确实是臣想岔了。”

  霍翎道:“欲先取之,必先予之。我们这一回遴选出来的人,极有可能会有一大半出身武将家族,只有一小半,甚至只有寥寥数人是普通出身。

  “但这种情况,会慢慢改变的。

  “我问你,是武将勋贵家族的子弟更多,还是普通百姓的数量更多?人多了,总有拔尖的能冒头。”

  周嘉慕眉宇渐渐舒展。

  霍翎剪得手累了,将剪子递给周嘉慕。

  身边的宫女适时递来湿热的帕子,霍翎擦了擦掌心,指着一根手指粗的枝条示意周嘉慕剪断。

  “这世间很难有真正的公平。不要只着眼于这一场比试,也不要只着眼于一时的得失。让他们得意一回又如何,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让武试形成惯例。”

  就算每一次武试都只能选拔出几个普通出身的百姓,但只要开了一道口子,就能积少成多。

  等这些人慢慢出头,慢慢爬上来,形势就会有所不同。

  一事不烦二主,武试依旧是由周嘉慕来主持。

  霍翎和季衔山不可能亲临每一场比试,她只打算见一见那些从中脱颖而出的人。

  不过在思虑过后,霍翎找来了两位长公主,询问她们有没有兴趣代她出面看一看比赛。

  有热闹可瞧,两位长公主自是十分乐意。

  两位长公主回宫之后都是满脸激动。

  因为武试最少不了的就是擂台打斗。而拳拳带风的打斗,往往能看得人热血沸腾。

  连着考核了七天,武试终于结束,周嘉慕本着宁缺毋滥的想法,综合各项考核,最后只从中挑出了二十人。

  虽说比试不限年龄,但他们的年龄都不算大。

  最年长的一人,也就只有三十出头。

  而这二十人里,有十七人出身勋贵武将家族,只有三人出身平平。

  比试结束后的第三天,霍翎在宫中设宴,宴请这些人。

  所有收到请柬的人都万分荣幸。

  霍翎带着季衔山一起赴宴。

  宴会上,每个端着酒杯过来敬她酒的人,她都给面子地喝了口酒。

  出身名门的,霍翎会跟他们聊一聊族中长辈或是祖上辉煌。

  出身平平的,就问是哪里人,家里是做什么谋生的。

  一圈敬酒下来,别说那些没什么见识的考生了,就连坐在一旁陪酒的周嘉慕、安鸿羽等人,都觉得太后娘娘这一番姿态,当真是礼贤下士、求才若渴。

  酒过三巡,霍翎朝身后的崔弘益使了个眼色。

  崔弘益上前一步,从袖中取出圣旨,朗声念出朝廷对这些考生的封赏——

  武试头名赐正六品校尉的官职,第二至五名赐从六品,第六至二十名赐正七品。

  一口气封了这么多武将,霍翎并不打算将这些人留在京中,而是打算将他们都派去地方历练。

  不过以她的地位,设宴款待这些考生就行了,后续的职位安排没必要再亲自出手,吩咐吏部一句就是。

  等着二十人陆陆续续动身离开京师,京师也被茫茫大雪所覆盖。

  霍翎撑着

  油纸伞,踩过一地白雪,独自走上摘星台远眺,仿佛穿透茫茫雪色,看见了这二十人散去各地的身影。

  如同当年,她做主将一批官员送去燕西。

  霍翎有两个长处,一是长于布局,二是长于狩猎。

  一名出色的猎手,想要捕获到猎物,没有足够的耐心是不行的。

  恰好,她有足够的耐心,也有足够的时间。

第109章 四年。

  冬去春来,时间流逝。

  从天狩二年朝廷第一次开武试起,到如今,已经整整过去了四个年头。

  这四年里,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都发生了不少事情。

  长公主府修建好后,两位长公主一前一后搬离了皇宫。

  她们都到了适婚的年龄,因为她们生母健在,霍翎这个做母后的,并未插手她们的婚事,而是交由她们的母妃亲自去操持。

  贵太妃和淑太妃在后宫待久了,对于京中名门子弟是两眼一抹黑,征得霍翎同意后,她们在西郊别院办了好几场赏花宴。

  说是赏花宴,但大家对此都心中有数。

  本朝并不禁止驸马出仕做官,所以无论是世家、将门、勋贵、清流,都很乐意与皇室结亲。

  如果家中子弟能尚得一位长公主,那对于整个家族来说,都是天大的荣耀。

  乐平长公主肖似其母,性情温婉娴静,对于母妃的安排并不抗拒,在参加了几次赏花宴后,与朱雀卫白大统领之子定下婚事,成亲一年多后有了身孕。

  与乐平长公主不同的,就是阳安长公主了。

  阳安长公主比长姐小了两岁,性情较长姐也更活跃叛逆。

  每次参加赏花宴都很积极,但每次参加完赏花宴,淑太妃问她看上了哪家公子,她要么摇头说都没看上,要么点头一口气说了好几个人名。

  把淑太妃气得跟贵太妃抱怨了几次。

  甚至有一次,淑太妃实在是气狠了,还抱怨到了霍翎跟前。

  霍翎原本没太放在心上,但在淑太妃抱怨完的第二天,阳安正好进宫请安,还给她送了南边的一些特产。

  霍翎自然是不缺好东西的,不过也喜欢阳安的这份心意。

  她与阳安闲聊时,随口问了几句阳安的婚事。

  阳安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面对霍翎的询问,她只说自己不急,甚至还主动问霍翎能不能给她安排一些事情做,她也想要为母后分忧。

  听到阳安的询问,霍翎微微一笑。

  说实话,在更早之前,霍翎就在等着乐平和阳安向她开口要权力了。

  有很多事情,霍翎不便亲自露面,都是让两位长公主代她出面。

  但也就到此为止了。

  她让她们短暂感受了一下走到前朝的滋味,然后就再无下文。

  权力,她可以给她们。

  但如果她们不主动开口要,她不会主动给。

  连开口为自己争取的勇气都没有,给了她们权力,就算她们有运用权力的能力,也没有驾驭权力的觉悟。

  从那天以后,再遇到一些需要代她出面的场合,霍翎基本都只安排阳安去。

  等乐平从筹备婚事的忙碌和喜悦中分出心神时,她才察觉到这一点。

  她心里升腾起一股莫名的失落,隐约间意识到自己好像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机会。

  可当她看到摆在自己眼前的那套崭新喜服时,她又摇了摇头,压下心底莫名的失落。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

  她想要的,和阳安想要的不同。

  她注定成为不了父皇和母后那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

  平淡富贵绵延一生,于她而言,未必是坏事。

  除了乐平长公主外,霍泽也成亲了。

  他的妻子是安远侯之女。

  和武威侯府这样的没落侯府不同,安远侯府在勋贵里是排得上号的。

  关娘子是安远侯最小的孩子,又是膝下唯一的女儿,自小就很受父兄疼爱。

  说来也是凑巧,霍泽行了加冠礼以后,霍世鸣给霍翎写了一封信,希望霍翎能帮忙留意一下霍泽的婚事。

  正好那时候贵太妃和淑太妃在举办赏花宴。

  这种赏花宴,当然不可能只邀请男子。

  京中各家贵女也都在邀请之列。

  霍翎直接把霍泽丢了过去,让霍泽自己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