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36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等关氏抱着孩子,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以后,方氏挥退下人,又亲自将大门掩上,这才重新走回霍世鸣身边,死死抓着霍世鸣的胳膊,强忍颤抖道:“太后不会无缘无故留阿泽在宫里。阿泽怎么惹怒太后了。你直说吧,我受得住。”

  霍世鸣下意识否认:“你在瞎说什么。”

  “对,我确实是在瞎说。”

  方氏盯着霍世鸣看了好一会儿,突然惨笑:“阿泽这一年来,每天一大清早进宫当差,下衙就回府里陪伴妻儿,偶尔出去与同僚应酬,也都会提前跟家里打好招呼。他这孩子,心还没那么大。

  “反倒是你,这一年来你都在忙些什么。我不问,不代表我没有察觉。”

  霍世鸣:“你……”

  方氏强忍着哽咽:“我只问你要一句准话。阿泽会平安回来的,对吧。”

  到底是多年夫妻,霍世鸣见她这样,也不免软和了语气:“这是自然。阿泽叫了太后这么多年姐姐,太后怎么会害他呢。

  “太后留阿泽在宫里,应该只是有一些事情要问他。你就是太爱瞎操心了。这样,你要是还不放心,我明日一早就进宫去求见太后。”

  听得霍世鸣如此保证,方氏才长长松了口气。

  只是等方氏背过身,霍世鸣方才好转的脸色又再次阴沉下去。

  翌日一大清早,在方氏的接连催促下,霍世鸣三两口用完了早膳,收拾收拾就去了皇宫。

  他没有提前跟宫里打招呼,到了宫门口就被禁卫拦了下来。

  霍世鸣将令牌递给禁卫,托禁卫去请示太后。

  如此一番辗转,霍世鸣才被带到兴泰殿。

  大燕最完整、最细致的一幅舆图,原本是摆放在天子所居住的太和殿里。

  在霍翎执政以后,为了方便随时查看,这幅舆图就从太和殿搬到了兴泰殿。

  霍世鸣被人领进殿内时,霍翎正背对着他,站在那足足有一面墙那么大的舆图前。

  霍翎没有回头:“你们都下去。”

  宫人一一退走。

  就连无墨也没有留下。

  敞开的殿门重新闭合,也带走了殿内为数不多的光源。略显昏暗的屋子里,就连流动的空气都显得沉闷。

  霍世鸣躬身行礼,霍翎没有开口让他免礼,只是伸出手,将插在舆图上的一枚枚小旗子都拔起来,放到一旁的匣子里。

  “哀家原以为承恩公忘记了来兴泰殿的路该怎么走。没想到霍泽才一个晚上没有回府,承恩公就又想起来该如何来兴泰殿求见哀家了。”

第145章 “你以为你驱逐了文盛……

  霍泽果然被太后扣在了手里。

  心中的猜测得到证实,霍世鸣也说不上是更轻松还是更紧张些。

  他不担心霍泽的安危,只怕这傻小子一个不小心被太后套了话,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霍世鸣也不愿意霍泽牵扯太深,霍家有他一个人出面行事就足够了。所以他并没有将什么机密之事告知霍泽。

  “臣惶恐。兴泰殿乃娘娘处理政务、接见朝臣之所,臣就是忘记了回府的路,也不敢忘记来兴泰殿的路。”

  霍翎在匣子里挑挑拣拣,随手拿起一枚看得顺眼的旗子,捏在指尖把玩:“既然没有忘,那就是故意不来兴泰殿打招呼了。”

  “娘娘!”

  霍世鸣猛地跪倒在地。

  这一下,他没有任何收力,膝盖磕在光滑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声响。

  霍世鸣眉头都没皱一下,身体向前一伏,急切道:“娘娘,你我父女之间,在北伐一事上存在着不少误会。还望娘娘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好好解释此事。”

  霍翎转过身,注视霍世鸣良久,轻轻一笑:“好。既然承恩公想要一个解释的机会,那哀家就给你这个机会。”

  她也很是好奇,承恩公为了糊弄住她,到底想出了什么好借口。

  光洁如镜的地面,倒影出霍世鸣的脸庞。他掩去眸中的深沉,从姿势到声音,无一不恭敬谦卑。

  “娘娘,臣斗胆断言,大燕与大穆之间,早晚会有一场举国大战。

  “大燕想要收整山河,大穆也在觊觎中原繁华。

  “臣曾经就北伐一事与安老将军展开过详谈。安老将军告诉臣,这些年里,大燕一直在囤积粮草、训练士兵,大穆也在想方设法镇压国内的反叛,侵吞那些归顺于他们的游牧部落,不断发展壮大自身……两国都在为他日开展做准备。”

  霍世鸣直接搬出安鸿羽,想用安鸿羽的支持来增加自身话语的份量。

  “永庆帝此人执政期间,有诸多不好,但有一点颇为值得人称道。他继位后,通过减免赋税、减轻徭役、稳定物价等方式来争取燕云地区汉人百姓的民心。

  “朝中有些官员总认为大燕王师一到,燕云地区的百姓就会望风而降,兴高采烈回归大燕的怀抱。但整整一百年、超过两三代人的移风易俗,燕云汉人早已没有多少南顾之心。

  “要是再这么耽搁下去,即使我们花费巨大代价收复了燕云,光是后续的治理就需要耗费无数心力。”

  霍世鸣说了很多很多。

  有昨日在朝堂上就说过的,有在折子里提及过的,也有他自己收集到的一些密报。

  比如说,永庆帝病倒后不久,二皇子的岳父冯信就前往燕云,与如今的燕云守将萧国英展开明争暗斗。

  萧国英在领兵一道实乃天纵奇才,但他年纪不大,在军中资历和威望都远不如冯信深厚。

  萧国英一面忙着争权夺势,一面又被萧家催促回京支持十皇子。

  “萧国英能不能坐稳燕云守将的位置,关键并不在他本人的领兵能力,而在于后方的十皇子能不能成功上位。

  “这个道理,萧家人看得懂,萧国英也看得懂。

  “萧国英麾下有一支精锐,我的人调查到这支精锐有暗中调动的痕迹,驻扎之处看似一切如常,实则早已人去楼空,而萧国英也开始称病不见客。”

  这条情报是霍世鸣为自己准备的杀手锏。

  就连在说服亲家安远侯,说服燕北前任守将安鸿羽时,霍世鸣都没有将这条情报透露出去,为的就是在此时此刻抛出来,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军中最忌讳两件事情——临阵换将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萧国英这一走,燕云只剩下冯信主持大局。

  “冯信与萧国英势同水火,他不会信任萧国英留下的中高层将领,即使知道萧国英的政策是对的,也未必乐意继续执行萧国英的政策。甚至很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威望,打压萧国英在军中的亲信与部将。”

  萧国英在燕云经营了好几年,他的亲信与部将,才是燕云军队的主要战力。

  后方陷入夺嫡之争,前线将领矛盾重重,霍世鸣实在不知道霍翎在犹豫些什么。

  霍世鸣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问的。

  “娘娘一向杀伐果决,臣实不知,在北伐一事上,娘娘为何当断不断。”

  霍翎笑了一声,突然道:“承恩公在燕西待了这么多年,与羌戎打过不少交道吧。”

  霍世鸣谨慎道:“这是自然。”

  霍翎问:“别人不清楚哀家对羌戎的布局,但哀家有没有告诉过你?”

  前线将领才是和羌戎打交道最多的人。

  朝廷对羌戎是什么态度,可以不告知其他人,但一定要与前线将领打好招呼,让前线将领知道自己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对待羌戎。

  所以这个问题,霍世鸣还真无法否认。

  霍翎继续问:“那哀家有没有告诉过你,对大穆的图谋,要放在吞并羌戎以后?”

  大燕的国力和大穆的国力无法拉开差距。

  只有在吞并羌戎,消化完羌戎的版图以后,大燕的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

  霍世鸣道:“此一时彼一时。吞并羌戎再开启北伐,确实会更稳妥。但现在就开启北伐,也未必不能一举收复燕云。届时,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携北伐大胜之威,威震四夷,吞并羌戎。”

  似乎是被自己所构想的前景打动了,霍世鸣抬起头,目光熠熠地看着霍翎。

  “女主临朝,想要总摄军国大事,必有大诛罚,大征讨。这一战若胜了,是娘娘统御有方;若败了,是臣贪功冒进。”

  霍世鸣想,他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他都表示自己愿意承担战败后的一切罪责了,太后总该心动了吧。

  片刻的沉默后,霍翎道:“你是兵部尚书,只要安稳待在后方调度粮草兵械,总少不了你的一份功劳。即使是战败了,也轮不到你来承担罪责,更不必说还是贪功冒进这样的罪名。承恩公此话,哀家有些听不明白。”

  霍世鸣心下狂喜,知道自己赌对了,自己苦等的机会终于要来了!

  “臣方才说过,军中最忌讳两件事情,临阵换将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臣在燕西待了几十年,又一直在研究大穆军队,熟知燕云地区的情况。若是前线有需要,臣愿亲赴前线,为娘娘分忧!”

  ……

  霍世鸣请战心切,上首却迟迟没有传来回应。

  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抬起头,想要看一看霍翎的反应。

  下一刻,他就看见了一张平静到极致的面容。

  方才还说得激情满满的霍世鸣,在这样极具压迫力的注视下,只觉心头一紧,嗓子也变得有些干巴巴的。

  “承恩公可说完了?”

  “臣说完了。”

  霍翎道:“这样的解释,承恩公拿来糊弄糊弄朝臣就算了,居然也想拿来糊弄哀家。承恩公,哀家给你最后一次机会。

  “同样的问题,哀家在金銮殿上问过一遍。现在在这兴泰殿里,哀家再单独问你一遍。你可以选择跟哀家说实话,也可以依旧坚持昨日的回答——

  “出兵燕云乃举国大事,承恩公在进言之前,真的考虑清楚后果了吗?”

  霍世鸣咽了咽口水,稳住心神:“当年先帝意外驾崩,只留下娘娘和陛下孤儿寡母。大穆永庆帝趁势发兵,欺人太甚,这一笔账,也该好好与大穆算一算了。”

  霍翎语气戏谑:“原来承恩公上书北伐,是为了给哀家和陛下讨个公道啊。”

  下一刻,她的语气骤然转冷:“就为了一个行唐关主将的位置吗?”

  就为了一个行唐关主将的位置,将两国战争视作弄权的手段,在没有知会她的前提下,联合朝臣上折请战。

  “臣是为了完成霍家先祖的遗愿,为了大燕的百年基业。”

  听着这番冠冕堂皇的话语,霍翎忍不住笑了,笑得控制不住手上的力道,将捏在指尖的旗子生生捏断。

  “好一个为了完成霍家先祖的遗愿,为了大燕的百年基业。”

  她张开手。

  断裂的旗子掉落在地,沿着台阶滚至霍世鸣脚边。

  “承恩公以为自己是谁,竟然也好意思说出这样一番可笑的话语。你以为你驱逐了文盛安,你就能成为第二个文盛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