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240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

  霍翎的生母名叫顾声雨,出生于武威侯府,是武威侯府庶出三小姐。

  因为一些陈年旧事,顾声雨在武威侯府的处境极差。

  在她的姨娘病故后,顾声雨给只有一面之缘的霍世鸣去了一封信。信里,顾声雨说,如果霍世鸣愿意的话,就上门来求娶她。她只等他一个月,一个月没见到他,就当他是婉拒了。

  再后来,顾声雨与武威侯府恩断义绝,以霍世鸣未婚妻的身份,跟随霍世鸣回到永安县。

  她在永安县守了三年母孝,孝期一过,才正式与霍世鸣完婚。

  但好景不长,生下霍翎后,顾声雨就因为难产去世了。

  霍翎刚进京的时候,武威侯府的人还因为这段过往,寻过她一些麻烦。

  不过如今的大燕已经没有武威侯府了。

  在端王和柳国公谋逆一案中,武威侯府也牵涉其中,给柳国公提供过一些便利。

  事发以后,牵涉其中的家族或抄家或流放,武威侯府也被收回爵位,举族流放至岭南,三代以内不得出仕。

  霍翎梳理清楚朝中事务后,还曾派内侍去了趟武威侯府,将她外祖母的坟重新迁至一处风水宝地。

  此外,霍翎还给时任京兆尹的邱鸿振下了一道命令,让他去查一下她外祖家还有没有其他人。

  中间相隔的年代有些久远,不过霍翎的外祖母曾经是老武威侯夫人的陪嫁丫鬟,从老武威侯夫人娘家那里一路顺藤摸瓜,稍微花了些功夫,中间线索还断了一次,才终于是将人找了出来。

  霍翎的外祖家姓桑,被老武威侯夫人娘家赶出来后,就回了老家,在老家开了一间面馆,生活不算多富贵,但也称得上衣食无忧。

  霍翎对生母的印象其实并不深刻,对于那位早已病逝的外祖母,更是没有寄托太多感情。

  她无意与桑家人相认,只是给当地官员下令,让他们在暗中照拂桑家人一二。

  这么多年过去,她从未过问桑家人的情况。所以霍翎突然召见邱鸿振,邱鸿振还以为是为了承恩公上书北伐一事。

  令邱鸿振意外的是,他刚行完礼,太后就主动问起了桑家人的情况。

  “他们近况如何?”

  邱鸿振愣了愣,才想起来桑家人是何方神圣。

  邱鸿振都忍不住给自己捏一把汗了。

  还好他对于自己素来有清醒的认知,知道自己今日的地位到底是谁给予的。

  太后吩咐他去办的事情,他从来都不敢打任何折扣,宁愿多费一些心力,也好过太后问起时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桑家那边的情况,每隔上三五月,下头都会有人汇报给他。

  所以这会儿邱鸿振略一回忆,就成竹在胸。

  霍翎听他简单介绍了一遍,问:“他们心性如何?”

  邱鸿振道:“都是本分人,靠手艺吃饭,没听说闹出过什么事情,在街坊邻居间的口碑还不错,做生意也实诚。这些年下来,那间面馆都经营成大酒楼了,在他们县里也是出了名的。”

  霍翎颔首。

  邱鸿振有些摸不着霍翎的心意:“娘娘突然问起桑家,可是有什么吩咐。”

  霍翎端起茶盏,随口道:“派些人去将他们接进京师,一路高调些。”

  这么多年都没有相认的打算,却在这个节骨眼上接回桑家人……

  邱鸿振心中念头翻涌,面上却应得极快:“臣一定会大张旗鼓将人都接回来。”

  霍翎又看向侍立在一旁的祝青云:“你也带些人跟着一起去。这一路上,该教他们什么,想来你也心中有数。”

  霍翎最信任的女官当然是无墨,但她身边诸事离不得无墨。

  像是这种外派出京的事情,交给祝青云来办更合适。

  ***

  方氏最后还是打听到了具体情况。

  不过不是从孔军师那里打听到的,而是从霍世鸣口中得知的。

  霍世鸣说得十分含糊,方氏并不能完全理解他说的话,但有一件事情是可以肯定的。

  霍世鸣的做法,一定是被太后所不喜,甚至是厌恶的。

  霍泽受了霍世鸣的牵连和太后的迁怒,这才被扣在皇宫里。

  刚刚放下心来的儿媳妇关氏,也听说了太后的口谕。这回她没有再派丫鬟过来打听消息,而是亲自抱着孩子过来了。

  “这该怎么和儿媳妇解释啊?”方氏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霍世鸣神情灰败,也懒得再多费一次口舌:“还能怎么解释。直接说吧。儿媳妇身体一向不错,哪里会那么容易倒下。”

  关氏确实没那么容易倒下。

  她甚至还反过来宽慰方氏:“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娘,你别担心,娘娘就算再迁怒阿泽也只是一时的,等娘娘气消了,阿泽就会回来的。反正在皇宫里住着,也缺不了阿泽吃的用的。”

  方氏被儿媳妇安慰得唇角泛苦,却又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昨天老爷也是这么安慰她的,结果呢?

  方氏一时间也没了办法,倒是她身边的嬷嬷给她出了个主意。

  “夫人不如生一场病。”

  方氏叹气:“这个节骨眼上,我哪里还敢生病啊。”

  嬷嬷道:“夫人生病,希望少爷回府侍疾尽孝,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方氏眼前一亮。

  方氏也不用装病,她这几日本就忧思过度,只要夜里再刻意吹吹冷风,一觉睡醒,就开始头晕脑胀。

  关氏试探着往宫里递了一本折子。

  霍翎看都没看一眼,直接让人送去给霍泽,又指派两名太医去承恩公府给方氏看病。

  ……

  霍世鸣这几日一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方氏生病的消息,还是太医来了以后他才知道的。

  等太医一走,霍世鸣去见方氏:“生病这一招,对太后没用的。阿泽在皇宫里总归没有生命危险,你急什么。”

  方氏默默垂泪:“见不到阿泽回家,我这心里就是不踏实。不管怎么样,一家人待在一起总是更好的。”

  霍世鸣正要再说些什么,外头突然传来巨大的轰鸣声。

  “外头出了什么事情?”

  有丫鬟进来禀报:“老爷,夫人,这动静不是我们府上的,而是从隔壁传来的。”

  “隔壁?”方氏用帕子掖了掖眼角,“旁边那座五进的大宅子空了有一年多了,这是要有新住户搬进去了?”

  太后的禁足令只针对承恩公本人,并不针对霍府的丫鬟仆从。当然,在这种气氛微妙的时候,丫鬟仆从也不敢高调行事,但出去打听一下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不多时,去打听消息的丫鬟就折返了。

  与丫鬟一起回来的,还有在霍家干了几十年的管家。

  八、九月的天,管家走出了一脑门的汗:“老爷,夫人,隔壁的府邸是为桑家准备的。”

  霍世鸣眉心微拧:“桑家?没听说朝中有哪位重臣姓桑。”

  管家腰背一躬:“是武威侯府的那位姨娘。她本家姓桑。”

  武威侯府的姨娘?

  饶是霍世鸣,也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管家说的是何人。

  下一刻,他的脸色,阴沉如乌云密布。

第149章 请罪与体面。

  正如皇帝需要宗室,太后也需要来自外戚的支持。

  霍世鸣嘴上不说,心里却还存着一丝妄想,觉得太后只是嘴上说得狠,等到火气消了,未必还舍得自断臂膀。

  但桑家的出现,狠狠戳破了霍世鸣的这丝妄想。

  太后确实需要外戚这股政治势力立在朝廷上。

  但一个不听话的外戚,有还不如没有。

  承恩公不知恩,太后也不介意换一个外戚家族来承恩。

  以前没有这么做,一是因为霍家还算衷心得用;二是因为文盛安还在朝堂上杵着,从头开始扶持一个家族不仅麻烦,不花个三五年功夫,根本派不上太大用场。

  三则是因为,她与桑家人只有血缘上的联系,并无任何情感上的牵扯羁绊。

  吩咐邱鸿振多照应一二,就算是全了这份血脉联系。

  但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形势变了。

  霍翎的想法也跟着变了。

  只有血缘上的联系,没有情感的羁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从头开始扶持桑家,给桑家人投喂政治资源,虽然会花费不少力气,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看到成果,但这更能让桑家人知道,他们的一切都是谁赋予的。

  她对他们,没有太多亲情。桑家人心里明白这一点,想必也不敢生出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即使真动了什么不该动的心思,要处理起来时也很容易。

  霍翎将迎接桑家人的任务交给了邱鸿振和祝青云。

  邱鸿振身为工部左侍郎,肯定不能亲自动身去迎接桑家人,他从皇宫离开后,就直接去找了自己的大儿子,让他和上司告半个月假。

  “我再给你拨一队人马,你带着他们一起南下。”

  邱鸿振耳提面命:“切记,这一路上,一切以祝女官为首。她吩咐什么,你只管照办,不需要问为什么。听明白了吗。”

  他这个儿子的资质不算十分出众,与其多做,倒不如少做。只要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将桑家人带回京师,总是少不了一份功劳的。

  桑家进京的排场,比之当年承恩公霍世鸣进京的排场还要煊赫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