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是女人最好的医美 第44章

作者:大白牙牙牙 标签: 爽文 朝堂之上 成长 正剧 古代言情

  方氏叹道:“上回前线打了大胜仗,你爹却重伤昏迷了。我现在没收到你爹的确切消息,这颗心是七上八下的,根本静不下来,只能来佛堂坐会儿了。”

  霍泽真是哭笑不得:“娘,你放心吧,咱们家已经今非昔比,爹爹现在可是行唐关副将,身边多的是人保护。我估计啊,再过几天,我们就能去前线和爹爹、阿姐团聚了。”

  道理是这个道理,方氏还是免不了担心,又拉着霍泽给佛祖上了柱香,这才在霍泽的劝说下离开佛堂。

  他们前脚刚回到厅堂,后脚就收到了霍世鸣派人快马送回来的家书。

  信有两封,分别出自霍世鸣和霍翎之手。

  霍泽将霍世鸣的信递给方氏,自己则拆开了霍翎的信。

  霍翎的信很简单,就是拜托家里人帮她收拾东西。

  她在信中详细罗列了物品清单。

  此外,霍翎还特意在信的末尾提了一笔,让霍泽将家里的医书全部整理出来。

  只要不是孤本的,都给回春堂陈大夫送去。

  是孤本的,就请人誊抄一份,再将誊抄本送给陈大夫。

  霍泽抓抓脸,琢磨着誊抄医书的事情。

  他有一个同窗,家境贫寒,学业出众,平日里就靠着给书肆抄书,赚钱补贴读书的灯油钱。

  要是同窗不介意的话,倒是可以请对方帮这个忙。

  就在这时,旁边的方氏突然一掌拍在桌案上。

  这一掌的力度,连自幼习武的霍泽都吓到了。

  “娘,你、你怎么了?”

  爹在信里面说了什么,竟然让娘如此生气。

  “我怎么了?”方氏捏着信纸,死死咬住牙关,“你应该问问你爹怎么了,好啊,都瞒着我,全部都瞒着我。”

  “好一出《清燕西》,好一出英雄救美,原来竟然=是这么一回事。”

  霍泽心下一紧,犹豫着伸手去拿方氏手里的信纸。

  他低下头,飞快扫掠信上的内容。

  霍世鸣这封信写得非常长,在信的开头,他先照例报了平安,又说了让方氏和霍泽动身去常乐县与他团聚的事情。

  直到此时,信的内容都是正常的。

  但紧接着下一行,霍世鸣就开始说起端王对霍家的照拂,说起方建白在此战中立下大功,为救他还中了一刀,好在没什么大碍,这会儿已经痊愈得差不多了。

  霍世鸣说来说去,说去说来,为的就只是铺垫最后一个消息——

  霍翎要去京师。

  和端王一起。

  霍泽“啊”了一声,脑子开始嗡鸣作响。

  阿姐要跟着端王殿下去京师?

  这是不是意味着……

  端王殿下会成为他的姐夫?

  霍泽顿时欢喜起来,扭头去看方氏,却见方氏正枯坐在凳子上默默拭泪。

  他疑惑又茫然:“娘,你哭什么?”

  “我哭什么?”方氏震惊地看着他,一时间都忘了哭了,“你没看到吗,你爹说你阿姐要去京师了。”

  “我知道啊,但这对阿姐,对我们家来说不是好事吗。回京师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目标啊,我还羡慕阿姐能先我一步去京师看看呢。”

  霍泽挠头:“再说了,那可是端王啊。”

  “当初要不是端王帮忙,我们家早就被何泰整垮了,娘你之前不是也一直在感激端王吗。”

  方氏被霍泽气得不轻,抬起手狠狠在他胳膊上锤了几下:“你这没良心的东西,你表哥平日里对你多好,每次来家里都没忘记给你带礼物。这会儿瞧着端王有权有势,你就高高兴兴,上赶着喊人姐夫了是吧。”

  霍泽又“啊”了一声:“这和表哥有什么关系,这不是阿姐的婚姻大事吗。”

  嗡鸣作响的脑子终于重新恢复了运转。

  想到方氏平日里偶尔说起的,要撮合方建白和霍翎之类的话语,霍泽总算没有迟钝到极点。

  “阿姐和表哥要是能成,他们早就成了。要我说,你就别瞎操心了。”

  他满不在乎道:“爹不是在信里说了吗,大丈夫何患无妻,等过段时间他闲下来,一定会为表哥物色一名合适的妻子。”

  方氏指着霍泽,似乎想要狠狠骂一

  骂他,话到嘴边又恨恨放下手来。

  “你真是你爹的亲儿子啊,你爹说什么你就信什么。”

  “我担心的是什么,我担心的不就是你表哥死脑筋,不肯放下阿翎,不肯娶妻生子吗。方家这一代可就他一个男丁。”

  霍泽这个年纪压根就没有开窍,更没到考虑婚姻的时候,所以听着他娘的话,只觉他娘想得也太严重了。

  “应该不会吧。娘你要是担心这个,等到了常乐县后,就好好劝劝表哥。”

  方氏来回绞着帕子,却也没有别的办法。

  不管霍世鸣在信里写了什么,有一句话是对的。

  端王要是真看上了阿翎,想纳阿翎为侧妃。别说建白和阿翎还没定亲,就算定了亲……他们家也没有反抗的余地。

  “也只能这样了。”

  方氏叹气,只希望事情真如霍世鸣和霍泽想的那般简单吧。

  霍泽问:“那娘,我们何时动身去常乐县?”

  “后日吧。”方氏起身,“你要收拾东西就去收拾,我先回屋睡一觉。”

  霍泽估计他娘一时半会儿是没法接受这个现实,也没有打扰他娘,拿着霍翎写的信往外走,打算让他的婢女去帮霍翎收拾行礼,他自己则忙着把医书整理出来。

  两日后,霍泽和方氏在无锋等侍卫的护送下,从永安县前往常乐县。

  春风习习,千山葱翠,此时正是出远门的好时节。

  等霍泽和方氏抵达常乐县时,常乐县已经从胜利的狂欢中走了出来,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祥和。

  在县城门口接他们的人是方建白。

  远远看到霍家的车队,方建白立刻骑马迎上前来:“姑母,阿泽,你们终于到了。这一路没出什么意外吧。”

  看着明显瘦削许多的侄子,方氏心下顿时一酸。

  霍泽连忙挥手与方建白打招呼:“表哥,我爹和阿姐呢,他们怎么没来?”

  方建白笑容温和:“姑父这会儿还在军营里走不开,阿翎在忙着收拾院子。”

  听到霍翎的名字,方氏嘴角往下一沉,也没吭声,坐在旁边听他们闲聊。

  方建白口中所说的院子,是霍世鸣新置办的,就为了妻儿过来住的时候能舒坦自在些。

  院子距离城门不算远,绕过一个拐角,方建白指着门口种有柿子树的院子道:“我们到了。”

  里面的人应该是听到了动静,不等方建白上前敲门,大门先一步被人从里面打开。

  霍翎穿着款式简单的绿色长裙,站在柿子树下。

  阳光透过浓密的枝叶,洋洋洒洒落在她身上,像是谱写了一曲春日华章。

  霍泽激动上前,抓着霍翎的胳膊喊:“阿姐,我好想你啊。”

  霍翎拍了拍霍泽的头:“几个月不见,你又长高了不少。”

  霍泽被她夸得心里美滋滋的,连忙把霍翎要他坐的事情汇报了一遍。

  “你在信里让我给陈大夫送医书,我已经送了,陈大夫托我向你表达感谢。”

  “那些孤本,我也请了人来誊抄。”

  “不过一时半会儿抄不完,我和陈大夫说了,等我回常乐县了再给他送过去。”

  霍翎含笑点头,这才看向一直站在马车边没动的方氏,主动过去行礼。

  看着款步走到自己面前的继女,方氏心情复杂。

  几月未见,继女出落得是愈发好了。

  理智告诉方氏,她不应该迁怒霍翎。可这世间之事,又怎么能全然用理智来衡量对错呢。

  “我已命人备好了食物和热水,母亲一路舟车劳顿,快些进屋休息吧。爹爹迟些也该从军营回来了,我就先不打扰母亲,等晚上再过来与你们吃饭。”

  方氏一愣,也顾不上心底那些复杂情绪:“你不住这儿?”

  霍泽也急了:“阿姐,你要去哪儿?”

  霍翎如实答道:“我这段时间都住在县衙里,已是住习惯了。还有几日就离开常乐县,也不必再折腾来折腾去。”

  “县衙?”霍泽有些懵。

  霍翎问霍泽:“你想去看看吗。要是不觉得累的话,就随我去一趟县衙,傍晚再一起过来。”

  霍泽正是精力充沛的年纪,这种正常的赶路节奏怎么可能会累到他,连忙道:“那我跟阿姐过去。我还有好多事情想跟阿姐说呢。”

  霍翎朝方建白点了下头,带着霍泽离开。

  方建白指挥着无锋他们,将马车停进院子里,这才看向方氏,轻笑着问:“我看刚刚一路上,姑母都没有说话,是在为我担心吗。”

  方氏强忍的眼泪瞬间就落了下来:“建白,你变了许多。”

  方建白摸了摸自己的脸:“是瘦了些黑了些,但打仗嘛,都是这样。姑母心疼我的话,就多为我炖几只老母鸡,让我补补身体。”

  方氏知道他是在故意插科打诨,想让她高兴。

  但她说的变化,并非是外貌上的变化。

  还没来常乐县的时候,方建白笑起来时,温和又热烈,仿佛不带丝毫世事的阴霾。

  可现在,他的笑容里,却多了很多东西,看得人心里也沉甸甸的。

  方建白心下一叹,扶着方氏的肩膀:“姑母,我们进屋里聊吧。”

  等到下人上了一壶茶,方氏的情绪也终于稳定下来。

  她捧着温热的茶盏,轻声道:“建白,你到底是怎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