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霍翎与端王妃打了声招呼。
端王妃缓缓起身,隔着桌案与霍翎对视,妆容精致的脸上带着无懈可击的笑容。
“不知襄安郡君来找本王妃,所为何事。”
霍翎直白道:“从我进京第一天起,大家都在期待着我与王妃见面的场景。”
“我想着,与其一直回避,让大家胡乱猜测,不如主动满足一下大家的想法,王妃觉得呢。”
端王妃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反应好了。
应该感到难堪的人不是霍翎吗,为什么她能表现得如此坦然。
这是在挑衅吗?
“襄安郡君倒是看得开。”端王妃只能如此道。
为了扳回一城,她率先朝霍翎举起酒杯。
霍翎喝完酒,才道:“还有一件小事要拜托王妃。无论我说得多明确,武威侯府都当做没听见。如果可以的话,希望王妃能帮我跟武威侯府打声招呼,让他们不要再来打扰我,影响我的清净。”
“王妃应该也不是真心希望我喊你一声姐姐吧。”
端王妃的脸色霎时就变了,宽袖下的指尖嵌入掌心。
“姐姐”这个意有所指的词,当真是刺耳至极。
她清楚,这是霍翎的警告。霍翎已经猜到武威侯府频频闹出的小动作,是出于她的授意。
“襄安郡君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做,对自己才最有好处。”
“不要因为对武威侯府的成见,就不把武威侯夫人的劝告放在心上。”
霍翎道:“王妃的建议,我收下了,也希望王妃别忘了我的要求。”
端王的眉心一点点拧起。
他没有出声偏帮任何一方,但在霍翎离开后,端王的眉头不仅没有松开,反倒蹙得更紧。
他让侍女领走季渊晚。
“父王。”季渊晚不想走。
“乖,和弟弟一起去外面逛逛。父王有话要跟你母妃说。”
季渊晚被侍女牵着,走两步回一次头。
等他的小身影消失在视线里,端王盯着端王妃:“你让武威侯府的人做了什么?”
端王妃反问:“王爷是在审问我吗?”
端王抿了下唇:“武威侯府是你外祖家,我希望你提醒他们,不要自误。”
端王妃道:“王爷明知道武威侯府是我外祖家,却连‘不要自误’这种话都说出来了,是完全不顾及我的感受吗。”
“正因为顾及你,我才只是提醒,而非斥责。阿翎……”
看了眼端王妃,端王将下意识脱口的称呼咽了回去。
“她是功臣之女,父亲刚在边境立下大功。她要是在京中出了什么事,寒的就是各地将领的心。就算是为了给各地将领一个交代,朝廷也绝对会追究到底。”
“阿乔,不要让愤怒和嫉妒蒙蔽了你的理智。”
端王妃眼里几乎冒出怒火来,死死盯着端王。
好一个愤怒和嫉妒。
她生来就是天之骄女,也许容貌不如霍翎,却也当得一句中上之姿。
要论才情,更不输男儿。
她原本不该愤怒和嫉妒的,是端王的一再偏袒,是八年夫妻感情输给短短数月相处,才让她愤怒和嫉妒。
也不知道端王妃有没有把他的话听进去,端王既无奈又烦躁,干脆站起身来。
“殿下要去哪里。”端王妃冷声道。
“本王出去透透气。”
“透气是假,想与心肝肉私底下说说话,安抚一下心肝肉才是真吧。”
心中想法被一语道破,端王额角一跳,改口道:“我去与皇兄打声招呼总行了吧。”
景元帝所在的位置,视野太好了。
他一垂眼,就能将霍翎和端王妃的对峙,以及端王和端王妃的争执悉数纳入眼底。
景元帝指尖轻轻敲击桌面,看着转悠一圈后重新回到座位上,明显精神不少的霍翎,突然对李满道:“十三护不住她。”
李满察言观色,连声附和:“陛下说得是。郡君进京一事,当初可是您亲口同意的,她要是在京中受了什么委屈,那不就是打了您的脸面?”
“奴才斗胆说一句,陛下日理万机,但这平日里,也该抽出些时间照拂郡君一二才是。”
景元帝露出赞许之色:“确实是这个道理。”
十三护不住她,她自然没必要非他不可。
要怪,就怪十三自己吧。
“皇兄今日居然没有中途离席,真是稀罕事。”
端王的声音从下首传来。
景元帝倚着榻子,姿态闲散:“十三怎么过来了。”
端王道:“在下面坐久了,过来与皇兄、皇姐聊聊天。”
宁信长公主也不客气,直接戳穿:“得了吧,瞧见你那难看的脸色,我就没有聊天的心情。”
端王习惯了这位皇姐的毒舌,无奈道:“皇姐总要给我留几分面子。”
毕竟还有外人在,宁信长公主摇摇头,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觉得端王在感情一事上太过摇摆不定。
也许是因为从小到大都养尊处优,没栽过什么跟头吧,以至于在当断则断的时候,尽显优柔寡断。
景元帝不知在想什么,方才一直没说话,这会儿突然开口道:“行了,你们姐弟两要说什么就自己说去吧,朕回去了。”
目送着景元帝离开的身影,宁信长公主小声吐槽:“才刚夸他没有中途离席,他就不耐烦再坐下去了。”
他们兄妹的性格,在这方面真是天差地别。
一个最不耐烦应付宴会,一个却总喜欢举办宴会。
端王笑了下,走去与宁信长公主聊天:“我前两日派人送给皇姐的
燕西特产,皇姐可还喜欢?”
宁信长公主与霍翎同坐在右侧,中间只隔了一个席位。说话间,端王随意朝霍翎的位置扫了一眼,却发现那里早已空无一人。
***
宫中准备的果酒度数不高,但后劲很足。
霍翎的酒量还算可以,不至于因为几杯酒就醉倒,但也有些醉意上脸。
她摇了摇手里的团扇,没有朝着人多热闹的地方走去,而是走到了附近的月漾湖透气。
月漾湖是宫中最大的人造湖,相隔一段距离,零零散散站着不少人。因为光线不足,远看只能看到人影,分不清具体身份。
霍翎吹着微凉的夜风,惬意眯起眼眸。
耳边传来一道脚步声,浅淡的熏香钻入鼻尖,正是上午近距离闻过的气息。
“陛下来得比我预期要快。”
微风将远处的丝竹管乐和觥筹交错声送来,周遭一片静谧。
天边明月与湖边烛火一同坠入湖水,微风吹过,身后一派波光粼粼,正应了“月漾”之名。
霍翎扶着栏杆,回头一笑,仿佛仙人乘月涉水而来。
景元帝右手抬起,在她右边鬓角重新别上一朵垂丝海棠。
“这花很衬你。”
第34章 “只有想给和不想给。”……
刚摘下的垂丝海棠娇嫩欲滴,霍翎轻抚鬓边花。
“才刚还了陛下一朵,陛下又重新为我簪上一朵。这样下去,怕是要还不清了。”
“朕送出去的东西,本就不需要还。”
“陛下一向如此慷慨吗?”
景元帝走到栏杆边,与霍翎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闻言微微侧头:“朕在你心目中,是这样一个形象吗?”
“封我为郡君,送我两套京师府邸,这还不够慷慨吗。”
景元帝并未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所以也没有居功:“这些封赏,都是你应得的。”
“这世间,哪里有什么应该不应该。”霍翎望着月下波光粼粼的湖水,将手伸出栏杆,仿佛是要捞起水中的月亮,“只有想给和不想给。”
景元帝心中一动:“这话听着通透。”
想给了,哪怕不应该,也能给;不想给,哪怕再应该,也能找出千万般推拒拖延的理由。
霍翎肯定道:“所以陛下在朝中,一定很受臣子爱戴。”
景元帝问:“这又是为何?”
霍翎道:“我这是以己度人。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我若是陛下的臣子,定然是要感谢陛下的知遇之恩,为陛下肝脑涂地。”
景元帝笑了一下:“当初朕为你拟了襄安二字作为封号,真是再合适不过。”
“这是陛下拟定的吗?”霍翎有些意外,“我还以为是礼部拟定的。”
“按照章程,一般都是由礼部来拟定。但朕看过折子后,脑海里第一时间冒出了这两个字,就没有再假他人之手。”
不远处,李满举着灯笼来回晃了几下。
景元帝接收到他的提醒,对霍翎说:“湖边风大,不如去凉亭坐会儿吧。”
八角凉亭距离月漾湖不远,石桌上摆着精致的茶水点心。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