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白牙牙牙
霍世鸣点头:“之前事情还没彻底敲定,我就没急着跟你们说。”
方氏喜道:“那我们什么时候进京啊。”
霍世鸣想了想,道:“五日后吧。我们这回进京,要待的时间不短,我得先把手头的公务交接一下。”
几人说话间,门房突然过来禀报,说外面有几位大人过来给国丈爷道喜。
霍世鸣哈哈一笑:“看来我们霍家出了皇后娘娘的消息,已经传遍整个常乐县了。”
目送着霍世鸣大步流星离去,霍泽突然一拍脑门:“按照话本里说的,我爹是国丈爷,那我不就成国舅爷了吗?嘿!我是国舅爷了!”
就连方氏,整个人也都是晕晕乎乎的。
不久前她还在为自己“四品恭人”的诰命而激动,眼下,她就成了皇后娘娘的母亲。
那得是什么品阶啊?
霍翎封后的消息迅速在燕西传扬开,短短一天时间内,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
周嘉慕得知这一消息的时间,其实比霍世鸣还要早上几天。
因为霍翎的书信走的是驿站。周嘉慕收到的消息,却是由端王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
他靠着座椅,闭目沉思。
许是周嘉慕沉思的时间有些久了,心腹幕僚不得不出声提醒:“将军……”
周嘉慕睁开眼睛,缓缓吐出一口浊气:“我没事,我只是太意外了。”
“也许当初,在察觉到霍姑娘的才能时,我就该劝王爷,尽早将她纳入王府。”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又生得花容月貌的女子,王爷应该稍加约束,而不是坐视她随心所欲,让她有足够多的机会与陛下私下接触。
一步错,终至步步错。
燕西这一盘好棋,转眼间就变成死局了。
“以后我们的人要是和霍世鸣的人发生了冲突,只要他们那边的要求不算太过分,该退一步,就退一步吧。”
当初何泰在的时候,每次都是他们退却。好不容易踹走了何泰,自家将军也成为了行唐关主将,这还没意气风发多久呢,又得退让了。
幕僚心下憋屈,却也无法。
……
方建白支起木窗,透过外面的炎炎烈日,眺望远处在云层间若隐若现的山林。
以前这个时候,他都会和阿翎一起去山林打猎。
去年他忙着剿灭山匪,错过了和阿翎打猎的时间,就再也没有了陪同在她身侧的机会。
“成为端王侧妃,上面压着个地位稳固的王妃。”
“成为皇后,你未来的日子应该能顺遂许多吧。”
不过宫闱重重,即使贵为皇后,也未必能事事顺心如意。
但转念一想,方建白就笑了。
这是他会担忧的事情,却不是阿翎会担忧的事情。
她那样的性子,应是不会畏惧的,甚至还有可能会反过来劝他宽心。
这就是他为阿翎动心的地方吧。
看似清冷疏离,实则拥有澎湃的生命力,永远能够一往无前。
她是注定高飞的雁,途径了燕西荒漠,但只有京师,才是她命定的征程。
……
这些天里,为了能尽快笼络羌戎各部落,李宜春都是住在王庭里。
所以他是最晚收到消息的一个。
李宜春坐在一张铺着虎皮的座椅上,右手支着额头,安静听他的汉文老师念着封后圣旨的内容。
许久,他轻轻一笑,身体往后一倒,两条腿架在座椅扶手上。
“居然当上了皇后吗。”
说实话,对于霍翎没有选端王这件事,李宜春是一点儿也不意外。
切,瞧不上羌戎首领夫人的位置,难道端王侧妃的位置就能好到哪里去吗。
但是——
想想自己花了三个月,才勉强梳理清楚羌戎的事务,再看看霍翎,进京三个月,就成为了大燕的国母……
李宜春是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坏了。这下她更有理由劝我进京朝贡觐见了。”
李宜春头疼,都能想象得到霍翎下一封信会对他说些什么。
……
觉得天上掉了大馅饼的人,不只是霍世鸣,还要再加一个永安县令邱鸿振。
自从去年雪灾,霍翎为邱鸿振指明了一个方向后,邱鸿振一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完全按照霍翎给的建议行事。
在他和张师爷的努力下,永安县的赈灾工作完成得极好。
大雪过后,那五千灾民里,足有三千人都在永安县安了家。
这三千人的数目看着不多,但永安县常驻人口不过六万,所以这多出来的三千已经十分可观。
办好了这两件事情,邱鸿振就知道自己今年的升官是稳了。
也不知道他这回能升几级?
升到正六品应该没问题。
要是运气好,再想办法运作一下,说不定还有机会升到从五品。
当然,官阶重要,差事更重要。
他得想办法多打点一下,争取去一个好一点的州县,混一个好一点的差事。
没有了霍姑娘指点迷津,他以后的升迁怕是也没什么希望了,必须得趁着现在最后搏一把。
邱鸿振已经做好了搏一把的心理准备了,也与邱夫人商量好了要拿出多少银两来打点上官,结果——结果——
结果一道调令,他要去京师当京兆尹啦!
虽说京兆尹前面还有个“权”字,代表着他这个职务只是暂代,要是上任以后表现不好就有可能被替换掉,但京兆尹可是正四品!
可是京官!
“我不会在做梦吧。”
邱鸿振捧着一纸公文,向一旁的张师爷求证,显然已经被这个大馅饼砸晕了。
张师爷也是晕晕乎乎的,暗道他家老爷是走了什么运。
原本仕途多坎坷啊,混了十来年才混成了永安县这种偏远小县城的县令,结果突然就时来运转,官运亨通了。
“难道说,是大人在燕西的表现入了端王殿下的眼?”张师爷只能这么猜测。
邱鸿振捏了捏长须,脑海里想起一位贵人。
“会不会是……”
“郡君她老人家?”
张师爷嘴角微抽,被“老人家”这个词震得不轻。
“我们在这里猜来猜去也没用,等老爷进了京,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不过这个问题的答案,实在不需要等邱鸿振进了京才知道。
当立后诏书传到永安县,邱鸿振怔愣在原地,已然想明白了一切。
这一回,霍姑娘……
皇后娘娘又为他递来了青云梯。
他这辈子的运道,估计都应在了粥棚那一礼上。
“我们要尽快进京。”
邱鸿振扭头催促张师爷:“我们得赶紧去给皇后娘娘请安啊。”
他可是在皇后娘娘未发迹的时候,就抱上了皇后娘娘的大腿。必须抓紧时间进京表忠心,绝对不能让其他狗腿子有后来居上的可能。
***
当燕西的故人们因一道册后圣旨而震惊时,霍翎正在看钦天监呈上来的折子。
她立后之事彻底敲定后,钦天监监正亲自登门,要走了她的生辰八字。
经过一番测算,钦天监算出了三个册后吉日,都在今年。
一个是九月底,一个是十一月,还有一个是十二月。
霍翎直接指着九月那个日期问:“只剩两个月了,礼部和内务府忙得过来吗?”
景元帝道:“钦天监应该提前和礼部、内务府那边通过气了。他们将这个日期呈上来,就是赶得及。”
霍翎立刻道:“那就这个。这个离得最近。”
景元帝失笑:“朕也觉得这个日子最好。”
帝后都说这个日子好,册后大典自然就定在了这个日子。
霍翎靠在景元帝身上,把玩着他绣有金丝龙纹的袖子:“我还想跟陛下讨个恩赏。”
景元帝往旁边挪了挪,让她靠得更舒服些:“什么恩赏?”
“是关于我生母的。”霍翎道,“我希望封后大典结束后,陛下能下旨追封我的生母。”
景元帝:“这是应有之义。就算你不提,礼部那边也会提的。”
霍翎道:“就是多提一嘴的事情。这也是我这个做女儿的孝心。”
“陛下想知道我家和武威侯府为何关系不睦吗。”
上一篇:打掉孩子后这将军夫人谁爱当谁当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