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奇案 第183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古代言情

  没有了可以逼问的对象,并且你同哥哥在,他自是知晓我们就等在门口,随时都会闯入进来,他为什么还要现身?

  倘若当时哥哥在查看长阳公主尸体,那么他背对着门口,并没有看见凶手的脸,凶手有什么理由杀死他?”

  周晏在没有看到凶手的情况之下,应该就是个无辜路人而已,凶手若是为了长阳公主来的,又为何要特地杀死他?

  “就算哥哥恰好撞见了第二个凶手进来,那么为什么他不立即在一楼杀了他,而是又挟持了哥哥重新返回地库?

  除非他要找到秘密,准确说他要找的东西,他知道在地库里,但是他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个,不然的话,他应该不用现身,只要半夜悄悄潜入来偷取就好了。

  他不知道,但是长阳知道……”

  周昭说着,顿了顿,她对上了苏长缨的眼睛,二人异口同声道,“哥哥(周晏)也知道。”

  周昭见自己的猜想得到了肯定,一下子兴奋了起来。

  苏长缨见状,将喝汤的勺子放到了周昭手中,“昭昭,先喝汤,你还没有用晚食。不吃饱没有办法喝药。”

  周昭撇了撇嘴,拿勺子舀了一口鱼汤,尽管这汤无比鲜美,但是她的心思这会儿全在案子上。

  脑袋像是脱缰的野马,根本就没有办法停下来。

  “若是这样,方才可以解释,第二个凶手为何在明知道已经出事,官府很快便会封锁山鸣别院的时候,还非要跳进来搅和这场浑水。他想要浑水摸鱼,带走秘密不说,还可以将我哥哥的死,推在杀死长阳公主的凶手头上。

  他很成功,直到李淮山开口之前,廷尉寺都没有想过还有第二个凶手的存在。

  哥哥若是知晓秘密所在,只要他肯开口,立即便可以拿到东西离开。

  但是哥哥没有开口,而我们久等不见人归,眼见着电闪雷鸣的,便重新回去迎你同哥哥。

  我记得很清楚,樊黎深当时隔得老远,便开始呼唤你们,他性子一向如此,嗓门也很大,凶手发现我们要来了,哥哥又不肯透露半句消息,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能杀人灭口,然后离开了。”

  苏长缨认真地听着,点了点头,“很合理。”

  他想了想又道,“那么,那个秘密究竟是什么,周晏又为什么会知道呢?他同长阳公主有很多往来?”

  周昭想了想,摇了摇头,“明面上没有多少往来。不过长阳公主是阿晃的亲姑母,我们又同黎深相交……我们顺着这个思路查下去,说不定会知道更多的线索。”

  苏长缨见周昭又不动勺子了,无奈地唤了声,“昭昭,喝汤同你想案子并不冲突。”

  周昭再一次被提醒,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她端起鱼汤碗,直接咕噜了几大口。

  苏长缨见着,又给她端了一小碟开胃的小菜过来。

  “昭昭,倘若你哥哥知晓那个秘密,以他的聪明与冷静,不可能没有给你留下线索。即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也一定留下了遗言。”

  周昭的视线落在了那空白的竹简上,她想很有可能这就是周晏留给她的遗言。

第310章 不能说的秘密

  周昭想着,手指在那带着暗红色血迹的竹简上轻轻摩挲着。

  “哥哥的尸体被发现的时候,他的手挨着这个竹简。当时廷尉寺的人,也把这个竹简当成了他留下的线索。”

  周晏当年有多惊艳绝伦呢?

  就连陛下,都认为他会是下一任廷尉。

  与周昭从来就带着血雨腥风不同,周晏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就算是他的政敌,也难以寻到他值得诟病的地方。

  当年他身上最大的污点,大约就是“纵妹行凶”。

  可他们也不大好意思大声说,因为任谁都能看出来,周昭就是个脱缰的野马,周不害天天跳脚也拴不住她。

  是以,不光是苏长缨。

  “当时廷尉寺所有人,都认为我哥哥不会悄无声息的死去,他一定留下了线索。譬如留下了关于凶手身份的谜题,亦或者是悄悄藏起了凶手的身份令牌。

  总之,他应该是那种不管天道怎么阻止,都能大声的说完某某杀我,然后再死的人。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唯一有的只是这一张空白竹简。当时书架上的竹简散落了一地,那一层有很多都是空白竹简,是长阳公主为了有人看书看到兴头时,想要摘录或者抄书准备的。

  廷尉寺的人拿着看了好几年,也没有看出个所以然来,后来李淮山决定不再查山鸣长阳案,闵藏枝便将这竹简作为哥哥的遗物交给了我。”

  周晏的神话,随着这张空白竹简,渐渐地褪色,成了一片空白。

  周昭想了想,如今李淮山即将上刑场,她的生死危机已经解除,大可以同苏长缨说《告亡妻书》的事情。

  可那话到了嘴边,却是怎么都说不出来。

  明明《告亡妻书》她已经背诵得烂熟于心,可话到了嘴边,却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周昭心神一凛,看来玄而玄之的东西,不能透露给旁人。

  她第一次看到《告亡妻书》是在廷尉寺,当时常左平从她手中拿走了竹简,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竹简上的字,只有她一个人能看到,就像是以命换命,选定了她一人一般。

  周昭想着,看着苏长缨的眼神有些发颤。

  对,就是以命换命。

  “昭昭,怎么了?”

  苏长缨有些担忧伸出手来,探了探周昭的额头,“若是想不明白,就先不要想了,等你全好了之后,再想也不迟。而且,按照樊驸马的话,此案最后很有可能查到不可说之人的身上。

  我知晓以你的本事,一定会真相大白。但你要做好准备,这不是一日之功。”

  长阳公主因为那个秘密丧命了,陛下都不肯对樊驸马透露半句。

  这说明了什么?

  这个案子背后一定非常的复杂,说不定涉及到了动摇国之根本之事,不然的话,他不明白陛下为何绝口不提。

  从他与陛下的接触来看,陛下是一个非常有魄力的明君。

  “陛下重感情讲义气,章然不就跟着陛下鸡犬升天。可是长阳公主、章然很有可能都是因为这个秘密而死的,此事背后牵连甚大,不是你我在此一夜功夫就能想明白的。

  来日方长,你莫要着急。

  樊驸马没有足够的分量,可是咱们还年轻,等日后我手握重兵,你做了廷尉。正所谓权衡利弊,等你我足够有分量了,原先不能说的,自然也就能说了。”

  周昭看着苏长缨的眼睛,轻轻地“嗯”了一声。

  她在心中斟酌了片刻,试探着将竹简递给了苏长缨,“你且看看,这个竹简有什么特别之处?”

  苏长缨听话的接过竹简,他翻来覆去地仔细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并未看出来有甚特别的,上面一个字都没有。”

  周昭想了想,又试着说道:

  “我总有一种直觉,这竹简就是那个秘密,譬如它才是真正的《六道天书》,而龟甲是假的。”

  看来只要不透露《告亡妻书》的内容,旁的事情是可以说的。

  苏长缨显然没有想到周昭突然跳到了《六道天书》上,他蹙了蹙眉头,良久方才开了口。

  “我不知道。但是我在天英城的时候,李淮山从未对我下达过夺走《六道天书》的命令。

  要么他对《六道天书》不感兴趣,要么他知道那些龟甲不是《六道天书》。

  不然的话,我们带回长安的那些龟甲,他完全可以勒令我拿回去交给他,而不是让他们轻而易举的送进宫去。”

  苏长缨说着,看了看周昭的脸色,见她听得无比认真,显然在思考他说的话。

  他顿了顿,“如果这个竹简就是秘密就是《六道天书》。

  樊驸马说,秘密是陛下交给长阳公主的。

  那么也就是说,陛下将《六道天书》交给了长阳公主,那么他应该比谁都清楚《六道天书》是什么样子的。为何他又要命令章然同樊驸马到处搜寻《六道天书》?

  是混淆视听,还是为了试探这二人?

  更重要的是,周昭,《六道天书》并不是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这东西有心人一去查探,多少能听到不少神奇的传闻,光是在天英城中,就不止秦天英一个人知晓《六道天书》的存在。樊驸马质问陛下的时候,陛下根本没有必要缄默。

  他大可以直言不讳地哭着说:呜呜呜,朕不该将《天书》给了公主,害她丢了性命。

  他既然不开口,那说明此事不可言说。

  周昭哑然,她想了想,被苏长缨最后一句话说服了,“你说得对,《六道天书》并非是什么不可言说的秘密。樊驸马本身就知道这个东西。”

  虽然不能细说,但是周昭觉得,这竹简就是天书。

  那么多空白竹简,周晏的手恰好搭上了它,绝非巧合。

  天书可能是相关的重要之物,但并非是樊驸马口中的那个秘密。

  周昭整理了自己有些混乱的思绪,她想了想又道,“章然约长阳公主在山鸣别院见面做什么?为什么这件事李淮山知晓,第二个凶手也知晓呢?连去的时辰都掐得那么准,大家都是前后脚到。

  章然身边是个大筛子,消息全走漏了,还是他故意约了公主,给了她一个死局?

  所以我们查到他身上的时候,他立即就死了。

  我们可以再查查章然,同时查查我哥哥同长阳公主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联系。这个联系,一定是有迹可循的,不然第二个凶手,又是如何知晓,并为此而杀了哥哥呢?”

  周昭说着,看向了苏长缨。

  “你说得对,这个案子背后一定隐藏着巨大的秘密,我不能操之过急。”

第311章 重返廷尉寺

  周昭说着,心中也安定了下来。

  她想了想,又补充道:

  “方才说的,也只是我们的推测。在没有找到证据,或者是你恢复记忆作为证人之前,也未必全都是准确的。”

  查案有时候同郎中给人诊病一样,若没有望闻问切的结果作为依据,那是不能随意的揣测病情并且治疗的。

  没有证据,一切的推测都是空中楼阁。

  “北军要巡夜,我来给你送鱼汤,还要回军中去。你明日可是要回廷尉寺?”

  周昭听着苏长缨的话,冲着他乖巧地眨了眨眼睛,心中有些发虚,“要去的。”

  苏长缨见她难得露出这般听话的模样,心头一动,忍不住伸出手来揉了揉周昭的发顶,“猜到你不乐意在家中养病,恨不得立即插上翅膀回廷尉寺了。去罢,我会来监督小周大人喝药的。”

  周昭今日都去廷尉寺破了一桩杀人案,明日岂有不去的道理?

  苏长缨再明白不过,小周大人根本就没有休沐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