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娘娘荣宠不衰 第216章

作者:鹊上心头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宫斗 爽文 升级流 古代言情

  景华琰眼尾显而易见柔和了下来,唇角勾起一抹笑意:“免礼,过来。”

  姜云冉掀开珠帘,她踏步而入,顿时感受到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景华琰很自然对姜云冉伸出手,牵着她在自己身边落座。

  此刻姜云冉才看到了妇人的面容。

  那是一名消瘦干练的年长妇人,瞧着已过花甲之年,两鬓斑白,风霜停驻在她深长的眼尾上。

  那一身金银绣褙子看似十分华丽,但姜云冉一眼就能看出是陈年旧物,大约已经穿了七八年景,衣摆都有了磨损的痕迹。

  就连她头上那一支凤钗,也并非新作的奢华之物,仔细看去都是早年间的造景。

  不用介绍,姜云冉便福至心灵,一下便猜出眼前妇人的身份。

  “见过大长公主,公主金安。”

  朝阳大长公主不由笑了起来,眼尾的纹路越发清晰,却多了几分慈祥。

  “好孩子,难怪琰儿经常夸你,可真是聪慧,”大长公主道,“坐下说话吧。”

  姜云冉这才落座。

  她眼里有活,见两人面前茶盏都有些空了,便立即给三人都斟满茶水。

  景华琰对姜云冉道:“你的提议解了燃眉之急,朕同姑婆商议之后,姑婆也认为此举甚佳,不费时间口舌,不需要兴师动众,简单便成事。”

  “除了要劳动姑婆,旁的事情都不牵扯。”

  姜云冉眨了一下眼睛,悄悄睨了景华琰一眼。

  怎么像是兴师问罪?

  对面的大长公主看到两人互动,不由低笑一声。

  “我是要夸奖你,”大长公主道,“能想到这样的上上之策,可非凡人。”

  “若是在军营里,必是能安邦定国的能臣,我都想把你要去护国军了。”

  老太太话音刚落,景华琰便立即否决:“这可不成。”

  这话一出口,两人都愣住了。

  老太太意味深长看了景华琰一眼,敷衍地说:“依你。”

第111章 若是再胡闹,澡就白洗了。

  朝阳大长公主早就已经致仕。

  如今的护国军有长乐大长公主统帅,多年来一直驻守在礼泉,同九黎的定国军一起守护边疆,防卫西狄。

  长乐大长公主是景华琰的姑母,也是朝阳大长公主的侄女,同样是能文能武的猛将。

  朝阳大长公主致仕之后,一直在大楚各地游历,前些年,甚至年节都不回京,今年也是意外,她年终时身体抱恙,公主府长史心中担忧,这才督促她回京。

  一回来,就沾染了是非。

  这样一想,也的确是因姜云冉,难怪景华琰会玩笑一句。

  姜云冉心中也有些抱歉,她起身道:“此番事由,皆因臣妾而起,还望公主宽宥。”

  朝阳大长公主挑了一下眉,她那双纹路清晰的眼眸认真凝望在姜云冉身上,很快就笑了起来。

  “如何说是宽宥?你为国忧思,是国朝之幸,天家政事从无对错,也不分个人,只有家国。”

  “我还要感谢你,愿意冒风险建议,”朝阳大长公主道,“你的忠义之心,无论是我还是陛下,都能看得到。”

  这已经是对于姜云冉的赞誉了。

  姜云冉抬起眼眸,回望朝阳大长公主。

  公主依旧是那副干练模样,然眼眸中却多了慈爱,她笑道:“坐下说话吧,你也不用那般生份,唤我姑婆便好。”

  姜云冉坐下后看向景华琰。

  景华琰给三人又添了一杯茶:“姑婆既然开口,作为晚辈自当恭敬不如从命。”

  姜云冉这才乖顺道:“姑婆。”

  “哎呦呦,”大长公主夸张地道,“还是姑娘好,这软软的小嗓音,听的人心都化了。”

  姜云冉:“……”

  景华琰无奈:“姑婆。”

  朝阳大长公主轻咳一声,才收起了玩味:“如今司务局裁撤,兹事体大,宫中定很忙乱,仁慧可头疼?”

  景华琰道:“太后这几日都未歇息,皇贵太妃及贵太妃也被唤去寿康宫,帮忙理顺宫务。”

  “她是一贯谨慎。”

  朝阳大长公主顿了顿,才道:“没有唤贵妃去吗?”

  “未曾,所有后宫妃嫔,皆未被召唤。”

  朝阳大长公主看了一眼安静吃茶的姜云冉,忽然道:“你宫中能管事的人太少了。”

  如今徐德妃病重,自己都自顾不暇,无法处事,甚至还要贵妃和贤妃等关照,才能安稳度日。

  周宜妃因周氏大案一直闭门不出,隐居在后,不说这等大事,就连普通宫事都完全不沾手,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

  另外慕容昭仪虽也能搭把手,但她出身异族,又是个雷厉风行的性子,不耐烦宫中这些俗事,也不好勉强。

  余下崔宁嫔一看就不能担事,吴端嫔又即将临盆,打眼看去,一个得用的都没有。

  看来看去,只剩姚贵妃和梅贤妃得用。

  眼前这姜美人倒是很得陛下信任,奈何她份位低,资历浅,想要让她插手也时机不足。

  景华琰抿了一口茶,同朝阳大长公主四目相对,两人皆看懂了对方的深意。

  朝阳挑眉,不由笑了一下。

  “琰儿自己有成算,姑婆就不多言了,”她道,“今日事了,我就回府养病,冬至节庆便不入宫了。”

  景华琰带着姜云冉一起起身,亲自送她踏出乾元宫。

  风雪犹如泼洒的鹅毛,飘落在地。

  元徽五年的冬日,冷得让人心惊胆战。

  朝阳站在月台之上,凝望浸润在漫天风雪中的玉京。

  自她出生伊始,玉京便矗立在此,一甲子呼啸而过,岁月无痕,不知不觉间,她已垂垂老矣。

  不能再驰骋沙场,甚至无法游历山河。

  岁月无情,腐朽身躯,却未曾斑驳矗立数百年的玉京。

  “人可死去,玉京不能倒。”

  朝阳在风雪里感叹。

  喷薄而出的白烟徐徐而起,随着雪花消弭在风中。

  “玉京不会倒。”

  景华琰站在她身边,扶着她的手臂。

  一如年少之时,他失去母亲,恰逢姑婆回京,也给了他坚实的依靠。

  他能顺利登基,也仰赖朝阳大长公主的坚持。

  朝阳回头看向身后的两名年轻人。

  两人都生了一顶一的好面相,加之心思敏捷,沉稳内敛,让两人的气度竟惊人一致。

  站在一起,犹如一对成婚多年的伉俪,彼此之间皆是和谐。

  朝阳笑了一下。

  她唯一担心的事情,看来不会发生了。

  老太太挥了挥手,自顾自上了软轿:“不用送了,要是想我,就去公主府找我玩。”

  她的目光落在姜云冉身上:“记得了,云冉。”

  姜云冉愣了一下,随即便福了福:“是。”

  送走老太太,两人就回到乾元宫。

  姜云冉搓了搓手,觉得有些冷。

  “冷吗?”景华琰伸手握住她的手,放在手心里暖着,“你的病症还未好吗?”

  姜云冉摇摇头,她笑着回握景华琰,道:“好了许多,钱医正妙手回春,这一次的月事就没有那么疼了。”

  景华琰颔首,两人安静坐了一会儿,景华琰才说:“当年是姑婆坚持要立我为太子的。”

  此事不用宣之于口,姜云冉也能猜测些许。

  朝阳大长公主可是握有重兵的宗室,她声名在外,威风赫赫,她的意见能影响皇帝。

  姜云冉道:“公主倒是对陛下极好。”

  景华琰却淡淡笑了一声。

  他眉宇浅淡,并未因自己即将说的话而浮现郁色。

  “不,你知她为何选择我?”

  景华琰的手心炙热,语气却凉薄:“因为这满宫的皇嗣,只有我是孤家寡人。”

  这一次,姜云冉的确有些惊愕。

  她没想到理由竟然这么简单,又这么无情。

  景华琰见她目瞪口呆,竟还笑了一下,听起来有些愉快。

  “母后早亡,我与太后也不算亲厚,父皇常年不管后宫事,父子之间也只有表面情分。”

  “母后代表的沈氏一族早就不复存在,如今的定国公是皇贵太妃一系,与我虽然也有母族情分,却到底只占了个名头。”

  “一番看下来,只有我能全心全意为百姓,为天下,为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