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后 第15章

作者:鸦瞳 标签: 天作之合 宅斗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第13章

  祝嬷嬷觉着事情不对头。

  姑娘打从灯市上回来,就呲着牙花儿笑得像是捡了银子一样。漱玉、咬金两个丫头憋着笑,那表情似也不对头。最重要的是,姑娘吃的玩的买了一堆,可一连几日下来她只抱着个针脚丑陋的脂粉囊打量。

  她悄悄凑上去瞧过,那水鸭子绣的……叫她一张老脸都快蹙成裹脚布了。

  这么个丑东西,姑娘却宝贝似的随身带着,只怕是夏节上被人送了礼。

  祝嬷嬷有心跟三太太通个气儿,却担心会弄巧成拙,坏了一桩好姻缘。

  毕竟,姑娘长这么大,还没见对哪个男子起过一丁点少女心思,若能就此开开窍也是好的。

  就这么相安无事过了小半月,迈入小暑那日,终于迎来些不一样的消息。

  三老爷虞青柏刚下值,抱着官帽才进二门,就忍不住与三太太周氏提起今儿朝中的奇事:

  “甘州之战大胜,骠骑将军檀宗霆昨日才班师回朝,陛下今日就论功行赏,给封了广平侯。没能如愿得封大将军,檀宗霆这面儿上可不太高兴。陛下只作不知,提起几位皇子也到了年纪,趁这个机会一并封了王。”

  虞青柏将官帽递到严妈妈手中,自个儿除了官服,换上一身舒适的常服,再从屏风后头绕出来,坐在周氏身边,压低了声音继续道:“可你猜怎么着,七殿下得封东海王之后,竟跪地请旨,要以明泽为妻。”

  周氏正喝茶,险些烫到了嘴皮子。

  她是瞧出来七皇子对明泽有意,可也没料到,竟能藏着这般深的情意?

  周氏搁下茶碗:“此事当真?陛下是如何回的,老爷可打听清楚了?”

  虞青柏眼风扫过,严妈妈早已悄然退出去守在门外。

  他这才耳语:“陛下沉默许久,虽未当场应下,可也没驳斥。七殿下是杨淑妃独子,淑妃又走在盛宠之时,陛下对殿下总归要上心许多。我估摸着过不了几日,宫里就会派人传召明泽了。”

  夫妻二人又商议几句,琢磨着暂且将这件事压下,装作不知。

  毕竟,大老爷只在宗正卿手底下做个打理文书的文吏,二老爷未曾在朝中领职,四老爷虽混的最得脸,却是将作寺令丞,分管着都城宫室修缮、太庙营建与离宫别馆修造事宜。

  御前的事要传到他们耳朵里,且得费些时候。

  ……

  虞明泽倒是很坐得住。

  萧珩那其实无需担心。前世,直到陛下离世前,都还犹豫着想将皇位传给这个最爱的儿子,又怎么舍得在婚事上过分苛责。最多就是嫌弃太傅府没落,帮不上儿子的忙罢了。

  前世,萧珩未曾娶妻,似乎并没有夺嫡的心思。

  也不知重来一次,为何又改了主意。

  她在府中沉心静气,等候宫中传召。却不想,先迎来的是太子殿下也请旨赐婚的消息。

  萧仁光不知用何手段,说服了陛下将骠骑将军檀宗霆之女——檀兮许配给他做太子妃。

  本朝并无三公级别的大将军。

  除过宁国公之外,骠骑将军已至高位,兵权在握。

  太子这是要等不及露出狐狸尾巴了?也不知,陛下那里作何猜想。

  用不着臣子们瞎猜风向,赐婚太子第二日,陛下便叫停了给宁国公世子相看世子妃的差事,只把人叫进殿中,私下不知说些什么。

  出宫后,谢西楼却是满面春风。

  宫里头成千上百双眼睛盯着,消息不胫而走,在都城百官家中流传。

  虞府落后一步,到底也收到了消息。

  大房夫妻俩都快高兴的合不拢嘴了。

  大太太原以为明泽马失前蹄,丢了女官之位,又被算计着失去了进东宫的机会,这辈子怕是帮不上明瑾了。没成想,峰回路转,竟还能做皇帝爱子的王妃。

  大老爷也难得欢喜,多喝了两杯。

  “咱们虞家世代簪缨,门第配得上他七皇子。陛下又一向迁就这个儿子,此事八成稳了。只……嗝,只可惜七皇子身子弱了些,不过也不算事,你过门之后,早些诞下嫡子便是……”

  明泽不知为何,忽的冒起一股火。

  她打断两人谈话,冷声道:“老爷太太还是警醒着些吧。若被有心人传话到御前,虞家列祖列宗只怕都要气活过来。”

  大太太还想发难,却被大老爷笑着拦住。

  往后要用女儿的时候还多,怎好这时候起了龃龉,往外推呢?

  有人欢喜,自有人忧愁。

  二房得知太子妃已定,关起门来吵吵嚷嚷,却惧于骠骑将军的威势,不敢闹得太大声。

  二太太这会子瞧着夫婿要官职没官职,要钱财没钱财的,是哪哪儿都不顺眼,就连那张脸如今都只觉油头粉面,也不知当初为何猪油蒙了心,非他不嫁。

  二姑娘顺着墙根儿慢慢退出去,悄悄松了一口气。

  真好,母亲今日没迁怒于她。

  她又忍不住蹙起眉,低低叹了口气。

  太子妃是能与大姐姐媲美的才女檀兮,她进去了,真能如母亲说的那般,讨好殿下吗?

  ……

  落日西斜,群鸟还巢时候。

  三槐堂便亮起了灯。

  相比大房二房明面上的喜忧,四房这里总算没有闹出什么动静。

  四太太正坐在稍间榻上,由着两个丫鬟一人打扇,一人坐在脚踏前给她捶腿,差点儿都要睡过去。

  嬷嬷从外头进来,小心立在耳边唤到:“太太,太太,春生回来了。”

  四太太骤然从梦中惊醒,满面欢喜笑道:“快去将人叫进来。”

  她抚了抚鬓角,理平衣衫,顺着稍间往正厅走:“别看大房二房如今得意,可一个嫁了病病殃殃的皇子,能不能留后还两说;另外两个则是去虎狼窝做妾,软包子一般,能成什么事?虞家要想起复,还是得靠我们璋哥儿在前头立住。”

  两个丫鬟已经习惯了四太太对儿子的吹嘘夸耀,跟在身后连连应是。

  很快,春生就被嬷嬷带进来。

  他是先明璋一步,快马从书院回来报信儿的。因而这一路没敢休憩,嘴唇子都起了一层干皮。

  四太太使唤丫头给春生倒了杯凉茶,笑问:“如何了?璋哥儿此去岳麓书院选考,瞧着是准备妥帖了的。也不知那里的先生可有夸赞他?”

  他学问向来比三房那个要好。

  先前程氏书塾的老学究没见过什么世面,才会错把朽木当明珠,如今去了岳麓书院这样的顶级学府,也该是明璋大放异彩的时候了。

  春生越听头埋得越低,捧着茶水颤颤巍巍的,没敢喝一口,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

  “太太,三爷、三爷他……没考上。”

  四太太蓦地惊起,嗓音都劈了叉:“你说什么?明璋怎么可能没中?三房那个呢?”

  春生像是蚊子嗡嗡一般:“二爷以总榜第六的成绩,拜入蔺先生门下了。”

第14章

  今日有喜事,存厚堂关起门来,一家四口热热闹闹吃了顿饭。

  酒菜都是家宴的规格,没往大厨房那头去讨嫌,只唤了祝嬷嬷过来这边院子,和李娘子一道掌勺。

  明月嚷嚷着要吃烧烤,祝嬷嬷便特意备了奶房签(羊肉串)、羊舌签、肫掌签三种,另外又有花炊鸭子、鲜虾蹄子脍、鸳鸯炸肚儿等下酒菜。

  二爷虞明澈今晨才打马回来,风尘仆仆的,精神头儿倒是不错。

  才一进门,他便将手里的油纸包丢给明月:“湘州地界有许多特色吃食,这回来去匆忙,只给你带了些灯芯糕、茶果子和擂茶料。同窗倒是推荐了湘州的酸笋、米粉之流,哥哥也不知你爱不爱吃——”

  嗯?

  酸笋,米粉,这不就是古代版螺蛳粉?

  明月连忙接茬:“要的要的,只要是哥哥买的,我都爱吃。”

  周氏和虞青柏被这副贪吃模样逗笑了,两人先后入座,调侃道:“你就宠着她吧,赶明儿问你要湘州地界刚出锅的糖油粑粑,看你怎么飞得回来。”

  这回,明澈能考中岳麓书院,一家人都替他高兴。

  岳麓书院乃是四大书院之首。

  他又得了机缘,拜入蔺先生门下,那位可是与当今陛下有半师之谊的大家,请辞回乡三次才得陛下恩准,妥善安置去了书院。明澈能跟着蔺先生,往后仕途便能好走许多。

  一家人说说笑笑,慢慢享用了这喜悦的一顿饭。

  餐后,丫头们又送来甜咸各异的细垒四卓。

  明月不爱用这些蜜煎、果脯之类的,要了一碗杨梅渴水,才想起来问:“哥哥这回考中了,能在家里呆多久?”

  虞明澈想了想:“原本是九月入学,蔺先生说叫师兄带我提前熟悉熟悉藏书阁的书目摆放,到时候好轮换着帮先生收录札记。我琢磨着……八月就赶过去为宜。”

  如今已是五月末。

  满打满算,二哥哥也就在家中再呆上两个月。

  想到原著中,虞明澈游学之后就了无踪迹的剧情线,明月不禁有些担心起来。

  还是得尽快想个法子,给二哥哥寻两个身手好的人护送。

  ……

  虞明璋下了马,阴沉着脸往芝兰院去。

  他比明澈晚回来两天,原是多跑了一趟临安。先前程氏书塾的郭学究给写过一封引荐信,只叫他们兄弟当个保底。

  如今,他却凭了这书信,才能有书读。

  虞明璋想到这儿羞愤不已,气急败坏摔了门,将追在后头的春生砸了个正着。

  不过片刻,他那脑袋上就鼓起个大包,红肿一片。

  有苦说不出的书童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只捂着头,弱弱道:“三爷,太太唤您过去问话呢。”

  虞明璋回头,恶狠狠盯着春生,上前逼近一步:“告诉太太,我乏了,有什么事儿改日再说。”

  “还有,从前你往三槐堂递消息的时候,可曾想过,你的主子究竟是谁?”

  春生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连连告饶。

上一篇:汴京市井日常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