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宫里打秋风的日子 第18章

作者:妙鱼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励志人生 甜文 朝堂之上 先婚后爱 古代言情

  她这一扎进来,陈太后举着手僵在那里,放也不是抬也不是。

  崔兰愔哼唧着又拱了拱,“您听到外面传我是不好生养的病秧子了吧,姚家四房单传了两代,姚六公子又是四房顶门立户的长子,家里必定盼着他多开枝散叶,我这样的嫁进去不是给人家里添堵么。”她缓了下,说到了重点,“反正不试个十年八年的,我不想有庶子,姚家等不得那么久,我不想表叔难做,却也不想违了自己心意。”

  “嫁到别家,人家也允了,十年八年后你还是不成呢?”

  “那我没道理拦着人不生,只庶子不能养在我跟前,有那心力,哪如我给自已养好了实惠。”

  先还在吩咐小内侍做事的高姑姑收了声,殿里出奇安静下来,只闻陈太后有些重的呼吸声。

  崔兰愔揪着陈太后的衣角,打定主意陈太后就是推她也不松开,不磨到陈太后消了气,她是不起来了。

  沉默中,却迟迟没等来陈太后的发作,崔兰愔偷偷抬头去看。

  陈太后冷哼,“你倒什么都敢说。”伸手要给她拉扯开。

  见崔兰愔还巴着不放,她气笑了:“你哪还有一点大家小姐的矜持,跟个猴一样儿,叫我说你就好好的也不敢给你嫁姚家去,不然你那表叔就等着跟你丢人吧。”

  “嘿嘿嘿……您咋这么知道呢。”崔兰愔笑着坐起来,又讨好地给陈太后捶着腿,“那您帮我同表叔说清楚呀?”

  陈太后板着脸,“我再不想做出力不讨好的事。”

  “瞧我给您捶的这样好,帮我说说吧。”崔兰愔撒娇着,“先说我可不是后找补啊,我是小门小户人家出来的,就算巴心巴肺待庶子也换不来好,那样还不如只管自己自在呢,换了高门小姐哪有我这样的顾虑,您就更不必说了,是不是?”

  “你不用安慰我,当年我要有你的坚决就好了。”陈太后不愿再提,转而问道,“你家里是什么意思,你家里小兄弟不是读书的么,要是你嫁到姚家,你小兄弟就能进姚家族学,私下里还能得姚家那些进士老爷指点,这是多少人求不来的,你家人舍得么?”

  崔兰愔粲然笑道:“我家里从不指着我嫁高门帮扶家里,是我自己放不下,就前儿,我爹还说要同小弟一起读书科考,我爹再一年就四十了,他又最受不得无趣的,让他天天守书房里读书,他都能憋闷出魔怔来,可还是为着给我撑腰,想着考个功名出来,还有我大弟,竟说要去投军。”

  陈太后不知怎么就激动起来,啪地一把拍到炕桌上,“这才是家里人该做的。”

  她正色看着崔兰愔道:“我问你,如果有人靠你富贵了,转头为了保住富贵,又帮着外人背后插来一刀,这样的人事后知道错了再来找你,你会如何?”

  崔兰愔跟着想到卫王找刘黑皮堵着骂定国公世子的事来,就有些不知该怎么开口。

  陈太后语气严厉道:“甭想别个,就说换了你要如何?”

  崔兰愔知道这个答案对陈太后很重要,而她也不想骗陈太后,她收了笑,认真回道:“当然是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了。”

  “若是至亲骨肉呢!”

  “至亲骨肉的背叛堪比扒皮抽筋,就更不能接受了。”

  “好!好!好!”陈太后一连三声好,笑出了眼泪,“这么些年,独你这个小姑娘说的话深得我心,至亲骨肉的背叛堪比扒皮抽筋,我真的痛彻心扉啊!”

  她抬手在崔兰愔头上摸了下,断然道:“就听你的,跟他们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

  崔兰愔对着手指,总觉着有事要发生了!

第24章 被拦住越想越不安

  陈太后一刻都不能等,将齐安和钱和叫进来,“把我的嫁妆都点出来,还有那家历年送进来的东西,东西没了就折成银子,一针一线都不要同他们沾上边儿,都给清出来吧。”

  见陈太后不同以往的容光焕发,都是服侍陈太后几十年的,就知道她这是要放下那些过往了。

  “哎,我们这就去,保准一丝儿都不漏。”两人脆声应了,嗓音里透着欢喜。

  待两人去了,高姑姑同夏姑姑一起抹着眼角,“天爷,您这是走出来了吧?”

  崔兰愔整个凌乱了,陈太后是要退嫁妆吗?她长这么大还从来没听说有谁往娘家退嫁妆的,如今还是一国太后,要是去的时候掩着点还好,不然到时候一城的人都要跟着看这场天大下热闹了吧?到时会有多轰动,崔兰愔都不敢想。

  她默念着那句“帮着外人背后□□一刀”,会是什么样的过往呢,让陈太后至今对陈家不能释然,要这样绝决地切割了,才能放下心结。

  皇家的事就没有简单的。

  崔兰愔怕她们再说些自己不宜知道的,瞅着到晌午了,崔兰愔起来告辞,陈太后和蔼地看着她:“这个点回去你家里也错了膳点了,留下来陪我用吧。”

  不待崔兰愔应了,夏姑姑就吩咐边上的小内侍道:“赶紧去膳房添几样姑娘家喜欢吃的。”

  小内侍忙应了小跑着奔出去,夏姑姑转头拉住崔兰愔道,“今儿晚了,你先凑合用点儿,等下回随你点菜。”

  “那我岂不是吃完这顿就要盼下顿了。”

  几个都被她说笑了,殿里的气氛一下轻松起来。

  等小内侍抬了膳过来,除了陈太后用的软和好克化的,又有四样寻常小姑娘爱吃的煎炸爆炒的菜式,崔兰愔吃着很合她的口味。

  从下马桥往福宁宫走那一段也累了,就着菜一碗米很快见了底,她又吃了两个蒸饺,候在陈太后后头放下了银箸。

  陈太后笑指着崔兰愔道:“都说秀色可餐,我今日是信了,对着她我竟吃撑了。”

  高姑姑递上湿帕子:“多好啊,您有日子没这样好胃口了,看来以后得多请二小姐来陪你用膳呢。”

  陈太后也不看崔兰愔:“就不知人小姑娘愿不愿意。”

  陈太后这样子像极了谭氏那会儿,经了这么会儿,她发现陈太后就是嘴硬心软的,也不怕了。

  加之她刚才说的不要庶子不养庶子的话,等于戳在陈太后的伤疤上,虽然她后面又拿话找补了,陈太后也并没怪罪,崔兰愔还是想为陈太后做点什么才下的去。

  她挨过去道:“太后,咱这屋不如给窗纱去了,安上琉璃窗吧,有了琉璃窗,我天天都惦记来。多晒日头心情可好了,要我说,最不该为着别人的错气自个儿,太后您要天天高乐看别人堵心才好。”

  “对!对!二小姐说的太对了。”高姑姑同夏姑姑懊恼地跺脚,“我们真个是榆木脑子,怎就想不出这样的话开解太后。”

  陈太后爽快大笑着:“换,不但这屋换了,整个福宁宫里都换了,我要天天乐呵着看别人不高兴。”

  “难得咱老少两个性情相投,闲了就来陪我说话吧。”陈太后看向崔兰愔的眼神柔软起来,她转向高姑姑,“趁着那俩正收拾库房,去挑些合适小姑娘的给她家去用。”

  崔兰愔哪好意思再拿了,“您已经赏我那么些了,别了吧?”

  看出她是真不好意思,夏姑姑过来说:“今儿忙叨叨的也不好找,不如等找好了再给她,往后二小姐要时时来,也不差这一日半日了。”

  陈太后这才允了,让送崔兰愔出宫。

  崔兰愔忙说不用,有不言呢。

  高姑姑同夏姑姑到底一起给她送出了福宁宫门,不知什么时候,两人同卫王府的人一样,开口闭口都是“

  二小姐”如何了。

  出了福宁宫前的巷道,才要往南走,却被两个内侍喊住。

  其中一个堆着笑上来:“是崔家二小姐吧,我们是丽景宫里的,因为我们宫里的说嘴,给崔二小姐带来了烦忧,我们娘娘很过意不去,想请崔二小姐过去说说话。”

  却是顺嫔宫里的,只因一个太监多嘴,顺嫔就特地找她去说话,就算她搭上了卫王和陈太后,在贵人眼里也上不了牌面,崔兰愔觉着不太对。

  因着生了宣宁帝的长子康王,顺嫔虽不得宣宁帝的意,位份也不如后进宫的安王之母宁妃,却没人能轻忽她。

  崔兰愔都听说过,顺嫔是个好掐尖比较的,最容不得人拿她不当回事,戳了她的肺管子,不管是找康王还是自己闹开来,她都会千方百计找补回来。

  且贵人叫不得推辞,崔兰愔怎么都得走这一趟。

  不言小声挨过来道,“二小姐不怕,青爷告诉过我宫里遇上紧急事该怎么找人,都不用往陈太后宫里去。”

  崔兰愔心里安定了不少,“多亏你同我来了。”遂跟在那两个内侍后面往丽景宫去了。

  到了丽景宫,那两位太监拦下不言,只请崔兰愔进了顺嫔平日起坐的偏殿。

  好在不言就守在廊下,她又不是宫里的太监宫女能由着顺嫔打杀,崔兰愔缓步走了进去。

  顺嫔看着比她本来的年纪还显老,相由心生,原本秀丽的面容就显了些尖刻。

  这会儿她却很热络,崔兰愔福礼后,她立时拉着坐到了自己榻边的椅子上。

  顺嫔从头到脚细细端详着崔兰愔,赞道:“好一个倾城佳人,怪道呢。”

  怪道什么?崔兰愔有种不好的感觉。

  “娘娘谬赞了。”

  “我当你是自家孩子一样,有话就直说了。”顺嫔亲昵地拉着崔兰愔的手,“是我没管好宫里,叫那起子浑人往外传你有头疾,一想到会误了你的婚事,这几日我是坐卧都不安呢。”

  “娘娘别往心里去,影响不到什么。”

  “你这孩子厚道,这会儿了还这样说。我问你,你家里是怎么打算的,我去找太医院问了,你的头疾不好去根儿,又有你祖母的前例,你兴许……如此你更要好好为自己打算了。”

  崔兰愔只嗯嗯应和着,看她还有什么下文。

  “要我说,既不能有亲生的,那就别想着寻常夫妻的日子了,到头来都是给他人做嫁衣裳。”顺嫔也不用她回话,自顾往下说道,“以你的才貌倒不如谋一场泼天富贵,做了谁都要巴结的人上人,生不生的又有什么当紧的。”

  憋了口气,崔兰愔让自己脸上红涨起来,羞窘地站起来,“娘娘……若无事,我……我得家去了。”

  “好好,知道你们小姑娘家家的听不得这些,我不说了。”顺嫔呵呵笑着,到底提点了一句,“端王是个大方的,等等你就知道了。”

  崔兰愔知道这会儿必须给话说清楚了,她压下惊惧,一字一句清晰回道:“好叫娘娘知晓,小时候家里请高人算过,说我二十岁前不宜嫁,不然克夫又克婆家,所以家里才一直没着急我的婚事,叫娘娘白费心了。”

  崔兰愔抑制住夺路而出的冲动,给顺嫔福礼后才缓缓退了出来。

  话已带到了,丽景宫里还住着别个,顺嫔也怕叫人看了去背后说嘴,她是不怕,康王却丢不起这个人,顺嫔也就没拦着,还喊了才那两个内侍送了崔兰愔出去。

  直到上了马车,崔兰愔脑子还是一片空白,她根本没有见过端王的印象,怎么会呢?

  越想越不安,端王不可能自己找顺嫔帮忙,中间必有康王。

  谁说康王是少心计的,只这份心思就深重得很。

  这事儿她要求着卫王帮她推了,端王登基后卫王必得不了好,康王则会因着贴心更进一步。

  就算卫王不管由着她进了端王府,这事儿在端王这里也是康王和顺嫔促成的,端王只会记他们的好,卫王还是要靠后。

  不管怎样康王都会得利。

  崔兰愔很难不怀疑这是康王利用她来针对卫王,毕竟这阵子因着宣宁帝看重卫王,康王这个长子越来越显不出来了。

  崔兰愔心里气苦不已,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倒霉事,没完了是吧!

第25章 五尾凤簪就到此为止吧

  一夜没睡好,崔兰愔早上起来头又隐隐做痛。

  太将亮的时候,她让桑枝煎了缓痛的药汤喝了,等早膳的时候,那股子疼被慢慢压下去,没有发作出来。

  才用了早膳,就见孙婆子一脸喜色地跑来禀,“老爷,夫人,二小姐,亲家夫人带着大小姐大姑爷来了。”

  一家人忙忙地往东边门处迎去,就见洪大夫人、崔兰芝、洪佶三人除了身上的衣裳都皱了,瞧着都还好。

  两边好一通见礼问候后,姜氏拉着洪大夫人往里走。

  崔兰芝嫁了一年多,平时只通信,却是一直未见,家里早想的不行,崔兰愔挽住她的手,“姐,这回多住些时候。”

  崔兰芝悄悄给她说:“要住到秋闱呢。”

  崔兰愔小声欢呼道:“那可太好了,我觉着姐夫必定高中,那样就可以在家里住到明年会试了。”

上一篇:菩提修不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