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皇帝的小公主 第22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情有独钟 甜文 爽文 轻松 日常 古代言情

崇文阁里的几位先生闻讯而来,厉声喝道。

秦炳这才罢手,而袁崇礼弯着腰跪撑在地上,嘴角都被打出血了,又疼又怒又耻,控制不住地哭出声来。

庆阳被哥哥护在怀里,脑袋也按着不许她看,这时才有机会转过来,看到的就是袁崇礼孤零零跪在那哭的模样。

刚知道平凉侯贪污田地之事时,庆阳也很生气,连带着都不想跟袁崇礼玩了,可父皇叫她假装不知道,庆阳都听父皇的。

现在见袁崇礼被二哥打成这样,庆阳有些不忍心,而且平凉侯远在天边,袁崇礼一年到头几乎都住在皇宫,怎么会知道平凉侯做了什么?

庆阳推开哥哥,小心翼翼地走到袁崇礼身边,蹲下看他。

袁崇礼扭过头,不想让别人看自己鼻青脸肿的窝囊样。

庆阳:“你别哭了,我叫御医来给你治病。”

袁崇礼抬起袖子抹把脸,梗着脖子道:“不用。”

秦仁怕他迁怒妹妹,再次把妹妹拉开了。

几位先生问过事情缘由,让太子、三皇子、小公主回各自的讲堂上课,再单独带二皇子、袁崇礼去一处批评,顺便派人将此事报给皇上。

庆阳的课间休息比哥哥们长,不肯提前回讲堂,固执地跟在教导二哥的杜先生身边,想看看杜先生怎么处置此事。

杜先生拿小公主没办法,好在小公主很乖地坐在椅子上,并没有胡乱插嘴。

牵扯到平凉侯尚未定罪的贪污一案,杜先生不敢多说,语重心长地给秦炳、袁崇礼讲了一通同窗之礼,劝道他们遇到分歧要心平气和地讨论、有理有据地分析,而不是动手打架。

这一通讲下来,没有打架的小公主记得很认真,歪着脑袋不看对方的秦炳、袁崇礼压根没往心里去。

没多久,乾元殿派了公公来,传秦炳、袁崇礼去乾元殿面圣。

庆阳继续跟着。

提前在讲堂等候的郭先生见了,走到门口询问道:“殿下不上算术课了?”

庆阳分得清轻重,毫不犹豫地道:“今日的先免了吧。”

她本来就是提前读书的,今天没上的课下次可以继续上,但二哥打架的事却不会天天有。

乾元殿。

兴武帝并不意外女儿居然也跟了过来,离开龙椅,绕过来检查袁崇礼一身的伤。帝王虽然还没开口,眼神却是关心的,落在少年身上的手也很轻柔,袁崇礼满腹的委屈就这么被勾了出来,化成一滴滴豆大的泪珠。

御医也到了,兴武帝让御医先给袁崇礼检查、敷药,他抱着女儿旁观,自始至终没怎么去管跪在地上的秦炳,哪怕秦炳脸上也挂了一点彩。

袁崇礼这边收拾好了,兴武帝让御医退下。

庆阳关心二哥,道:“父皇,让御医也给二哥涂点药。”

御医停下脚步。

兴武帝哼了一声:“不用管他。”

御医偷偷瞄眼二皇子,低头告退。

冷静下来的袁崇礼主动跪回到秦炳身边,保持一臂左右的距离,磕头道:“皇上,微臣不该朝二殿下还手,微臣伤了二殿下,您责罚我吧。”

他跟二皇子共处了三四年,有时候可以忘了尊卑玩闹说笑,但在皇上面前,袁崇礼不敢僭越。

兴武帝:“凭什么不还手?朕视你父亲为手足,便也把你当自家子侄看待,让你进宫陪二皇子读书,是为了你们俩好,盼着你们互相督促勉励,一起学好本事将来为朕分忧,不是让你进宫给他当奴仆的。奴仆忤逆主子是犯法,伴读本就对皇子有劝谏之责,他说错了你要纠正,他无故出手,你也可以躲避反抗,不能惯着他的臭毛病。”

皇上如此公正,袁崇礼心里很舒坦,余光投向二皇子。

秦炳认可父皇对伴读的解释,可父皇说他无故出手,他不服,昂起头道:“他爹贪污,我……”

兴武帝目光一冷:“是有人告发平凉侯贪污,朕都没查清楚,谁敢定平凉侯的罪?”

秦炳:“……他真没贪的话,那么多人,御史台为什么单单参他?”

兴武帝:“树大招风、三人成虎,朕器重平凉侯,自然有人嫉妒平凉侯,因为嫉妒而诬陷一个人难道很稀奇吗?如果因为有人告发朕的功臣朕就直接给他定罪,那将来有人跟朕说你有偷盗之举,朕也要仅凭几句空话就信了对方?”

秦炳:“……”

他没话了,兴武帝的脾气却上来了,瞪着儿子道:“你个蠢货,听风就是雨,你怀疑别人也就罢了,平凉侯是朕的左膀右臂,崇礼更是陪伴你三年多的好兄弟,兄弟啊,同患难共富贵的情分,有人欺负你的兄弟,你不替兄弟撑腰,不去找兄弟问个清楚澄清误会,竟然直接对自家兄弟动手,如此偏听寡义,谁还敢跟你做兄弟?”

少年郎们最喜欢讲兄弟义气,被父皇这么一骂,秦炳终于意识到自己做了蠢事,看袁崇礼的时候也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袁崇礼见他知错了,有愧对自己的意思,忽然也没那么生气了。

兴武帝直接让老二向袁崇礼赔罪。

秦炳别别扭扭地赔了,袁崇礼摸摸嘴角,略带埋怨地道:“殿下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我不怪你,只希望再有下次,殿下能信我,再不济也得给我一个辩解的机会。”

秦炳讪着脸嗯了声。

兴武帝:“和好归和好,你打人就是不对,就罚你闭门思过三日,过两天朕带你大哥他们去黄河,你也不用去了。”

秦炳顿时发出一声哀嚎。

兴武帝嫌弃地摆摆手:“走吧。崇礼回家养伤,休沐结束再进宫。”另赐了伤药与赔礼给袁崇礼。

两个少年离开后,兴武帝叹了口气。

庆阳仰头:“父皇真的相信平凉侯没贪污吗?”

兴武帝亲亲女儿的脑袋瓜,低声道:“父皇不信,但父皇要让身边的人信,让袁崇礼信,再通过袁崇礼的话让袁家人信,父皇对他们这么好,他们还好意思违背忤逆父皇,百姓们都会替父皇骂他们忘恩负义,以后朕惩罚他们,百姓也会夸父皇罚得对。”

小公主若有所思,接着问:“那父皇骂二哥的话,也是装给袁崇礼看的吗?”

兴武帝:“……是说给袁崇礼听的,但不是假话,你二哥是真的蠢,无论亲兄弟姐妹还是异姓,情分都是你对我好、我对你好一点点处出来的,哪能不分青红皂白就动辄打骂?父皇怀疑平凉侯,是因为父皇知道平凉侯喜欢贪便宜,且御史台拿出了部分证据,你二哥懂个……”

庆阳:“二哥懂屁。”

兴武帝:“……”

第20章

因为在乾元殿待的时间不长, 庆阳又回崇文阁上算术课了,并且赶上了跟大哥、三哥同时下课。

秦炳不在, 秦仁成了话最多的那个,问妹妹:“二哥呢?”

庆阳:“父皇罚二哥闭门思过。”

秦仁:“袁崇礼?”

庆阳:“他回家养伤了,养好了再回来。”

秦梁:“皇上有提到平凉侯的案子吗?”

庆阳:“这是朝廷大事,我不能告诉你们,谁想知道谁就去问父皇。”

秦梁:“……”

秦弘:“好了,朝堂的事咱们都别瞎打听,回去吃饭吧。”

崇文阁不管几位殿下的午饭,三位皇子都是回各自的宫殿吃小厨房,吃完歇会儿晌再去演武堂上武课。

以前庆阳下课早,都去父皇母妃那边吃, 今天既然凑到一起,她就跟着三哥走了。

秦仁:“妹妹不去找母妃了?”

庆阳:“吃完再去,我想看看二哥是怎么闭门思过的。”

秦弘、秦仁:“……”

秦炳的景和宫就在秦弘的重元宫东边, 秦仁肯定要满足妹妹的好奇心, 靠近重元宫时, 秦仁看向大哥:“大哥要去吗?”

已经十四岁自认该稳重懂事的太子秦弘虽然也有些好奇,但还是克制住了答应的念头,并摆出兄长的姿态劝道:“悄悄看一眼就行了,别逗留太久。”

秦仁:“嗯, 我们就看一眼。”

辞别大哥, 秦仁牵着妹妹走在前头,张肃落后三步跟着。

秦弘原地站了一会儿,转身进了自己的重元宫,秦梁跟在他身边,低声道:“都打成那样了, 我还以为皇上会给二殿下换个伴读。”

秦弘没搭话,秦梁刚给他当伴读的时候他也真心亲近过堂兄弟一段时间,两人可谓形影不离无话不谈,但经历过几次秦梁不小心透露他的话给父皇、父皇又为此批评他的事件后,无需大姐提醒,秦弘都知道防着秦梁了。

“饿了,赶紧吃饭去吧。”秦弘加快脚步朝里走道,格外珍惜每日不用跟秦梁面对面的时间。

景和宫。

无所事事的秦炳提前吃过午饭了,因为大太监常吉谨遵父皇的口谕将他锁在了内室,逃不出去的秦炳只能躺在床上睡觉。可是身上挨了袁崇礼几脚,敷了药也疼,再加上被禁足的憋屈,秦炳根本睡不着,不断回想着上午的事,最终将所有怒火都记在了那两个多嘴的小太监身上。

院子里传来人语,是三弟跟妹妹来了,秦炳翻身下床,跑到窗边推开了一扇窗。

正招呼两位殿下的大太监常吉:“……”

他心惊肉跳地跑过去,想从外面合上窗户,免得三皇子、小公主无意在皇上面前说漏嘴,皇上责怪自家殿下思过得不诚心。

秦炳推开他的手,瞪着眼睛道:“父皇只让我闭门思过,没说不能开窗户,让开!”

常吉朝三皇子兄妹那边使眼色。

秦仁:“……二哥放心,我跟妹妹只是过来看看你,不会说出去的。”

秦炳招手让弟弟妹妹走近些,哼道:“常吉瞎担心,我还信不过你们?妹妹,这两天就算了,十九晚上你去父皇面前替我求求情,如果你能哄父皇答应带我一起去看黄河,二哥给你当两百步的大马。”

庆阳:“我不喜欢二哥打人,你都把袁崇礼打哭了。”

二哥刚动手的时候庆阳瞧见了,气汹汹的样子她很害怕。

秦炳:“……好,二哥答应你,以后不轻易打人,那你记得替我求情。”

庆阳:“不行,父皇是皇帝,皇帝一言九鼎,他罚二哥闭门思过三天,就必须是三天。”

秦炳:“那得分什么事,对外人要一言九鼎,咱们是自家人,不用那么较真,之前我惹妹妹生气,你还说再也不要跟我说话了呢,可二哥对你好,你就原谅了二哥,对不对?”

庆阳:“可你跟袁崇礼打架,袁崇礼是外人,他听见父皇罚你三天了。”

秦炳讲不过妹妹,急得瞪眼睛威胁:“你不替我求情,那我也不要理你了,以后再也不给你当大马。”

庆阳并不在乎,二哥不陪她玩,还有三哥、张肃、解玉陪她,有时候父皇也会给她当大马。

秦炳:“……不帮是吧?走吧,我不想看见你们!”

凶巴巴的二哥一点都不讨人喜欢,庆阳很是痛快地牵着三哥走了,张肃还在外面等着呢。

秦炳:“……”

转眼就到了二十的早上,兴武帝叫了二妃与三个孩子来乾元殿共用早饭,唯独没叫闭门思过的老二。

丽妃有些惭愧地瞥向贵妃,知道这事后,她替二皇子求过情,吃饭的时候求皇上淡淡地让她别管,她就趁折腾完皇上心情好的时候再求一遍,结果皇上拍拍她的肩膀,还是让她别管。

贵妃回了丽妃一个浅笑,又哪里需要求情呢,她十分赞同皇上惩罚儿子的决定,老二动手打人不对,小孩子搀和进国事更不对,当罚!

上一篇:困春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