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仪天下,从冒充丞相寡嫂开始 第162章

作者:洛春水 标签: 复仇 虐渣打脸 轻松 甜宠 古装迷情

“百福。”他轻咳了一声,“把炭火撤了,屋里有点闷。”

冯清岁:(_)ノ

脸上的红温原来是被炭火熏的吗?

天儿本来就热,房里又燃了炭火,闷红脸确实不足为奇。

纪长卿将视线移到画匣上,免得自己又胡思乱想。

“你有什么想法吗?”

他若无其事道。

冯清岁微微一笑:“二爷可知皇后打算送何寿礼给陛下?”

纪长卿已在凤仪宫埋下暗桩,自然知晓,回道:“一座双凤朝阳绣屏。”

“可会在寿宴展示?”

“会,皇后所献寿礼若是屏风书画等大件的话,通常会陈列于宴殿,供陛下和百官及其家眷观瞻,以彰中宫之德。”

冯清岁眼波流转:“我这有个主意……”

纪长卿听她说完,笑道:“这事不难,我会命人安排,你等着看戏便是。”

冯清岁事毕,便要告辞。

“你不看画了?”

纪长卿叫住她。

“我的画已经裱好。”

冯清岁眼眸微亮:“在哪?”

片刻后,看到纪长卿拿出来的正品画作,她啧啧赞叹:“这幅果然更胜一筹,裱工也远胜汤氏手艺。”

纪长卿唇角微微勾起。

刚要许她一幅画,便听到:“拿去拍卖的话,想必能卖两三万两银子。”

纪长卿:( ̄ー ̄)

许什么画。

画作到了她手上,怕是不出三天,就被她送去当铺死当。

他面无表情地将画卷起。

“这是寿礼。”

冯清岁微叹:“做皇帝真好,能坐拥天下至宝。”

纪长卿:“……”

开口银子,闭口至宝,整一个钻钱眼里去的财迷,想让她多看他两眼,估计得把头上玉冠换成金冠才行。

但也只能想想而已。

——金冠非常人所能戴,按大熙律法,除皇帝特赐外,私自戴金冠乃大罪。

“陛下坐拥的可不止天下至宝。”

他沉声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

“二爷这话不对。”

冯清岁眯眼轻笑。

“这天下有一样东西,未必是陛下的。”

“你指的是?”

“人心。”

冯清岁捂着自己胸口道。

“起码我这颗心就不是陛下的。”

纪长卿:“……”

他沉默了好几息方艰难张口:“你的心是谁的?”

冯清岁嗔了他一眼:“这还用问,当然是你大哥……”

纪长卿:“…………”

明知这是胡言,他的心还是狠狠抽动了一下。

却又听眼前人继续道:“还有墨宝、卷毛、三黄、盐焗鸡、香辣鱼块、鳝鱼米线……的。”

纪长卿:(;一_一)

冯清岁说完,脚步轻快地走出书房。

徒留纪长卿扶额叹气。

人不如宠。

人不如菜啊。

眨眼便是千秋节。

普天同庆,天下大赦。

后宫妃嫔,皇室宗亲,百官及其家眷,华服加身,齐聚太和殿,参加皇帝寿宴。

皇后率领后宫诸妃,率先献上寿礼。

皇帝命人将大件寿礼置于殿内展示,小件寿礼则命人收到一旁。

皇后所送双凤朝阳绣屏,被摆在御座右侧,女眷席位右前方,左右各放了一盏落地宫灯。

屏上凤凰栩栩如生,仿佛下一刻便要腾空而起。

女眷们交口赞叹。

“皇后娘娘这幅绣屏当真是‘凤仪万千’。”

“想必是大家所绣。”

“看着像是失传已久的顾氏绣艺,娘娘竟能寻着顾绣后人!”

……

皇后将这些赞叹收在耳中,只微微一笑。

她的心神都在正向皇帝献礼的纪长卿身上,见他呈上的果然是一个画匣,心中大石落了一半。

待内侍将画匣打开,取出轴画,展于人前,心中大石彻底落下。

是暗卫报给她的那幅画。

第177章 起火

纪长卿那幅集恢弘气势与细腻笔触于一身的山水巨作徐徐铺开,映入皇帝眼帘时,他心神为之一震,脱口而出:“真神笔也!”

“朕观丹青五十载,未见如此巧夺天工,能纳乾坤于尺素,藏须弥于毫端者!”

“纪卿真乃画圣在世!”

这瑰丽色彩绘就的山水长卷,完美契合了他对丰亨豫大之盛世气象的想象。

又暗含着“江山永固”的祥瑞之兆。

如何不让他龙颜大悦?

他当即命人将龙椅后高悬的《万载同春》撤下,换上纪长卿这幅《千里江山》。

群臣,哪怕是日日参纪长卿的言官,也被这幅青绿山水震撼得不轻。

“没想到纪大人不光文采出众,丹青也神乎其神,真是才华横溢。”

“此画有气吞山河之势,村舍人物又纤毫毕现,堪称造化之笔。”

“如此才华,难怪陛下对纪相厚爱有加。”

……

纪长卿一脸淡然地走回自己席位,将“宠辱不惊”四字诠释得淋漓尽致。

群臣钦羡之余,心生惆怅。

有纪长卿珠玉在前,他们献的如意、盆景、漆器、织绣……怕是入不了陛下的眼。

纪长卿这人,分明是金鱼池里的一尾鲶鱼,被皇帝塞进朝堂卷他们的。

可怜他们卷生卷死,别说政绩官声,就是揣摩圣意,也被这厮远远甩在身后。

直叫人恨得牙痒痒的。

偏又无可奈何。

如他们所料,随后除了友邦献上的几只珍禽异兽,让陛下略微惊叹,其余寿礼不曾掀起一丝波澜。

以至于那林林总总,加起来足有一百零八品的宫廷盛宴也让他们食不知味,如嚼冰炭。

皇后比他们更食不下咽。

她频频抬头看悬挂在殿堂正中的那幅《千里江山》,每道菜都只动了一筷子便搁著。

今日气温颇高,眼下又是未时,正值一天里热量最足,气温最高的时刻。

殿内虽放了冰鉴,但人多菜多,宫灯也不少,依然热得让人出汗。

那幅《千里江山》周围有好几盏宫灯,照理说温度不低,在宴前就该浮现出足以让纪长卿被抄家流放的大字。

然而画心没有任何变化。

到底哪里出了差错?

她拧着眉头,回首示意内侍弯腰,耳语吩咐了几句,内侍领命而去。

上一篇:临渊而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