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洛春水
承恩侯蹙眉道:“时机还不成熟。”
“眼下就是最好的时机,”骆容楷道,“他根基未稳,不好大开杀戒,等他站稳脚跟,就没我们活路了。”
承恩侯犹豫了一会,叹了口气:“那便着手准备吧。”
骆容楷立刻安排下去。
深夜,一个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进外城区一个小酒肆,拍了五个铜板在柜台上。
掌柜收起铜板,从一旁的酒桶里盛出一碗酒,递给男子。
男子端着酒,走到光线最暗的角落坐下,小口小口地抿着酒。
“怎么光喝酒,不吃菜?”
一个看着像是大户人家小厮的青年男子放下一个托盘,坐到他对面。
托盘里有一壶酒,两个酒杯,四碟下酒菜:油炸花生米、凉拌猪头肉、炸小鱼、拍黄瓜。
中年男子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被兵器司罢官之前,他吃酒最爱点的,就是这四样小菜。
可惜……
养伤把银子都花光了,又没有进账,囊中羞涩,哪里还吃得起下酒菜。
他冷冷道:“没胃口。”
青年男子笑道:“那倒是可惜了,我特意点了马大哥爱吃的几样,想和马大哥喝两杯来着。”
马三火吃了一惊,抬头认真打量男子,“你是何人?”他一点印象都没有。
青年男子道:“马大哥贵人事忙,自是记不得我,我们以前在酒肆遇见过几次,我还给你敬过酒呢。”
马三火还是记不起来,不过他以前在酒肆爱显摆自己的匠官身份,确实有不少人给他敬酒。
于是信了青年男子所言。
两人很快熟络起来。
青年男子点的酒比他买的要好得多,他就着下酒菜,不知不觉喝了大半壶。
微醺之际,听见青年男子问道:“马大哥今后有什么打算?”
马三火自嘲道:“我还能有什么打算?自然是混吃等死。”
他只会制火药,但兵器司如今不要他,他也无法申办烟花作坊,卸货跑腿之类的活他又干不来。
青年男子摇头:“马大哥这身本事,若就此埋没,未免太过可惜。”
他探身过来,低声道:“我这里有个去处,不知马大哥感不感兴趣……”
马三火听完,冷笑道:“你们好大胆子,这可是掉脑袋的事。”
青年男子笑了笑:“富贵险中求,难道马大哥甘心下半辈子做个废人?”
马三火定定地看着他。
片刻后,道:“要我加入可以,不过我有个条件。”
随即提了自己的条件。
青年男子拧眉:“这事怕是不好办,她毕竟是朝廷命官……”
马三火嗤笑:“区区一个匠官你们都不敢动,好意思说自己是做大事的?”
青年男子一噎。
“好吧,那便依你。”
马三火举杯:“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翌日,冯清岁刚回到宗府,正要出门遛狗,戚玉真突然找上门来。
“夫人,您有没有空?我想请您帮忙救个人。”
冯清岁立刻吩咐五花回院取药箱赶车。
而后问戚玉真:“谁受了伤?”
“闻既明。”
戚玉真回道。
随即将事情经过告诉她。
“闻既明就住在我隔壁,我们同一时间回到各自院门口,他下车后往我这边走,打算看孩子。”
“我刚下车就有个乞丐端着碗走来,但我在琢磨火铳弹丸的火药配比,一时没有留意,直到耳边传来闻既明的呼喊声,才扭头看了眼。”
“那乞丐揣着刀朝我刺来,我来不及闪躲,闻既明推开我,挡了那一刀。”
她一脸忧色。
“那把刀刺进了他的腹部,他院里的护卫闻声而出,把扮成乞丐的刺客打跑了,我立刻就来找您了。”
她刚说完,五花就将驴车赶了出来。
冯清岁招呼道:“带路吧。”
戚玉真点头,随后上了自己坐过来的马车。
到了闻既明的居处,已有大夫候在那,踟蹰道:“这刀身有点宽,我不敢拔……”
怕拔刀后加速失血,反倒要了闻既明性命。
闻既明闻言,把自己的后事都想好了。
正要吩咐小厮,戚玉真领着冯清岁走进来。
他忍着痛道:“玉真,你来得正好,我有不少东西要留给你和俩孩子,首先是现银,我大概有……”
戚玉真打断他的话:“等你快歇气了再说,先让冯司丞看看。”
闻既明:“……”
京中最擅治刀伤的大夫都没辙,冯司丞看了又有什么办法?
但他知戚玉真迷信冯司丞,唯有把遗嘱咽回去。
“麻烦冯司丞了。”
冯清岁观察了一下他伤口处渗出的鲜血,见血量不多,血色也很鲜亮,估计不曾伤及肝脾。
又伸手触摸了一下他的腹部,没有膨胀迹象。
便先用棉布按压止血,而后拔了匕首,快速清创缝合,敷上金疮药,绑上腹带。
而后开了个方子给闻既明的小厮。
“按上面写的煎药服药。”
又叮嘱闻既明:“卧床休息十二个时辰后才能起来活动,刀口不能沾水,不要吃辛辣刺激或者寒凉的吃食……”
闻既明神色恍惚。
这就……完事了?
冯清岁笑道:“你运气好,没伤到肝脏、肠道和大动脉,不然就悬了。”
闻既明反应过来,感激道:“是冯司丞医术好,帮我捡回了一条命。”
说完看了眼尚未离去的大夫。
大夫:“……”
他跟冯司丞能比吗?
刀身那么宽,就算只刺伤腹壁,拔出来也可能止不住血,他又没有冯司丞这手缝合本事,当然要慎之又慎。
他厚着脸皮上前请教:“请问冯司丞缝合用的什么线和手法?”
冯清岁详细和他说了。
他感激不已:“多谢冯司丞赐教,草民行医十年,不如冯司丞一番点拨。”
冯清岁笑道:“你若想精进,可以看看太后出的医书,我的医术,是跟太后学的。”
大夫如获至宝。
拜谢道:“草民这便去书坊买书。”
说完躬身告辞。
闻既明讶异道:“冯司丞的医术,是跟太后娘娘学的?”
冯清岁点头。
闻既明震撼不已。
谁说高手在民间?
高手明明在宫里。
难怪先帝不遗余力地寻找太后,又力排众议立太后为后。
他可得好好谢谢冯司丞才行。
冯清岁离开后,他让人备了百两金和一斛龙眼大的南珠送去宗府。
又对戚玉真道:“我跟身边人说了,那刺客是奔着我来的,你别说漏嘴。”
戚玉真奇道:“这有什么好瞒人的?”
闻既明当然是怕他母亲知道了,怪到戚玉真头上,但他知道戚玉真不在意他,也不在意他母亲会怎么想,便扯了个借口。
“这样我好动用闻家的人去找人。”
“你安心养伤便好,衙门自会缉凶,”戚玉真道,“若是劳心费力,回头落下病根,我可不认账。”
闻既明:“……”
“我不会仗着救命之恩赖上你的。”
刺客是谁派来都还不知道,万一和他有关呢?
戚玉真看着他因为失血而有几分苍白的脸色,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