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兰花炒蛋
第20章
裴琰让易焦拿了他的名帖去催促永清县令尽快办案。
卢青桑怀疑易焦除了拿名帖,还有没有拿别的东西一道去。
比如说黄白之物?
从社会地位来说,人情债难还,但是钱债还有还清的可能。
卢青桑不能厚着脸皮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她直接问裴琰:“大人,您打点永清县令一共花了多少银子?”
她抿着嘴巴,紧张地望着裴琰。
裴琰看她一脸紧张的样子,道:“不多,三五千两。”
卢青桑呆:“呵呵,不多,不多,我肯定能还清的,您放心……”
真是一只小呆鹿!
裴琰在她头上揉了揉,笑道:“刚才哄你的,别担心,永清县令不敢收我的银子。”
“真的?”
裴琰:“你觉得有谁敢敲诈锦衣卫么?”
卢青桑不自觉地就说出来了,“也是,锦衣卫忒黑了,只有他们敲别人竹杠的份!”
糟糕,口快一不小心说了大实话,虽然说黑吃黑很爽,但裴大人是锦衣卫呀。
卢青桑赶紧改口,“当然,大人您跟他们是不同的,您是个大好人,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花,白的很。”
裴琰脸色变得阴霾,沉声说:“没什么不同,你说得对,都是黑的,而且连根子都烂透了!”
他,这是在说他自己,还是永清县令、锦衣卫,亦或者朝廷?
卢青桑没有问。
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她也知道一些,当今圣上酷爱寻仙问道,朝廷事务由严太师一手把持,上梁不正下梁歪,贪官污吏横行。
同流合污才是生存之道,就拿原身的父亲卢简来说,做官清明,落到别人眼里,那就是傻子,是呆子,最终妨碍了别人的路,也就活不下去了。
裴琰身处锦衣卫的重要职位,看着整个朝廷都掌握在严太师的手中,却也无能为力吧。
两人俱是沉默下来。
裴琰忽然问:“你有没有想念自己的家人?”
家人?
卢青桑愣住了,这个家人应该是指父母至亲吧?
她想了想,这样回答道:“没怎么想,其实想也没用,我现在努力让自己过得好一点,他们在天有灵,知道了也会宽慰。”
“你能这么样想很好。”
待裴琰离开,卢青桑才发觉她刚才竟然在跟他谈心。
对,由谈“事”,转变为谈“心”。
这可不是个好兆头,男女之间极容易由谈心转变为交心。
卢青桑脸上发烫,赶紧舀了一瓢清水往脸上浇了浇。
冰凉的井水洒在脸上,她冷静了许多。
“裴大人是债主、债主、债主!而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挣钱还给他,其他的事情不要胡思乱想。”
卢青桑给自己做好了心里建设。
然后开始算这段日子挣了多少银子,大概什么时候能搬出去住,在这里住天天都能遇到裴琰,对她冲击力太大了。
心里越让自己不去想裴琰,越忍不住去想。
裴琰笑起来很好看,很温暖,绝不仅仅是一位严酷冷漠的锦衣卫。
锦衣卫、锦衣卫?
卢青桑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一件事。
当初卢简被锦衣卫押解进京,关在锦衣卫诏狱里,裴琰在锦衣卫的职位并不低,有没有可能他当时也知道卢简的案子,认识卢简,甚至原主?
可是,再仔细想想,又不太可能。
卢青桑有原主的记忆在,印象中并没有见过裴琰,而且卢简的案子当时是由北镇抚司管,裴琰不是北镇抚司的人。
看来她还是多想了。
卢青桑自嘲地笑了笑,系上围裙干活了。
天气转热,卖粥已经不是个好选择,卢青桑一直在想开发新品的事情。
首先,夏天必备的酸梅汤不能少。
当然这里称之为乌梅汤。
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
她已经在集市买了一个白瓷大瓮,打算每天熬一瓮酸梅汤去卖。
再就是由卖粥改为卖饭团寿司,既可以饱腹,又方便携带。
饭团准备两种:酱油烤饭团、肉松蔬菜饭团。
饭团稍大,寿司则以精巧为主。
寿司肯定不能再叫寿司了,得重新起个名字:福寿卷。
这个只要肯花心思,绝对能做的小巧精致,堪比造型精美的糕点。
卢青桑准备了三种:紫菜青瓜福寿卷、火腿鸡蛋福寿卷、虾仁福寿卷。
余妈等人看了直夸精巧,卢青桑心思巧妙。
卢青桑不敢居功,含糊道:“这是以前很父母住在应天时,跟着家里的厨子学的。”
她现在对外说的身世就是父母双亡,寄居在舅家,被无良舅舅舅妈卖掉的小可怜。
……
永清县令被裴琰这么一催促,顿时也急了,让人召了董贤与马氏来公堂。
董贤的秀才身份让他可以先不挨板子,还能站着跟县令说话。但是马氏就没这等好待遇了,先是吃了十下杀威棒,然后跪着跟县令说话。
马氏疼得哎呦哎呦直叫唤,县令身边的师爷喝道:“肃静,保持公堂肃静!”
马氏立刻不敢吭声了。
董贤看了一圈,问道:“大人,我那外甥女卢氏呢?”
县令清清嗓子:“咳咳,卢氏一介女流,已提交口供、证据,不必上堂。”
董贤虽然是个秀才,但是对官场的规矩还是懂一些。
所谓千里当官只为财,这些官员要想升迁,须得讨好上司,上司再讨好上司,最大的上司便是严太师。
这永清县令要的不过就是钱而已。
董贤拱手道:“大人,请容学生筹措一二。”
就是去凑银子的意思。
县令看向师爷,师爷摇摇头。
“啪!”
县令拿起惊堂木使劲一怕。
“大胆董贤,你身为本县秀才,熟读儒家经典,却做下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将自己外甥女拐卖,这简直就是禽兽才能做出来的事情。本官要将你的事情报给上官,虢夺尔的秀才之名。”
董贤吓得腿软了,连连求饶:“冤枉,请大人开恩!”
他没钱打通关系,也没后台,且拐卖外甥女一事铁证如山,没什么冤枉,更没啥好开恩的。
县令昨晚上被小妾纠缠没睡好觉,此刻困乏得很,又拍了一下惊堂木,“着令董贤与马氏三日内退还卢氏卖身的六百两银子,至于董贤虢夺秀才之名的事情,待上官回复后再论,先就这样,退堂!”
董贤与马氏失魂落魄出了衙门,董文昌与董静娴迎上去。
马氏的屁股都被打肿了,走路也走不稳,董文昌将她背回家。
家里愁云惨淡。
马氏哭:“咱们去哪里筹这六百两银子啊!”
利钱现在暂时拿不回来,只能去借。
董家的亲戚最有钱的就是马氏娘家。
马氏的嫂子掌家,深得“节俭”之精髓,一文钱也借不出来。
董贤去找朋友借,但董家卖外甥女的事情,经过村里人的传播,在本地传的是沸沸扬扬,如此忘恩负义,声名狼藉的人,别人怎么肯借银子给他?
无奈之下,只能变卖家中的六十亩地。
这六十亩地本是良田,倒也不愁卖。
只是买家知道董家现在需要用银子,故意压价,本来八两银子一亩,硬是压倒七两。
县令要求三日凑齐银子,没奈何,只能贱价卖了四百二十两。
还差的一百八十两银子的缺口,则把马氏这些年攒的首饰都给卖了,连秦夫人给董静娴的见面礼小金钗也拿去换银子。
如此东拼西凑,总算在三日内凑齐了六百两。
董家已经家徒四壁,一贫如洗。
马氏苦中作乐,道:“没事,我还放了八百两的利钱在外面,等年底收回来,咱们家的日子又会宽裕起来。”
银子是凑够了,但董贤为他的秀才的名头担忧,免不了埋怨买马氏。
董文昌担心爹娘再次吵起来,忙道:“爹,您放心,明年我一定给家里挣个举人回来。”
他对自己很有信心。
有儿子撑腰,马氏自是不怕的,“文昌考秀才时,在咱们县里可是排名前十,考个举人还不是手到擒来。你考了二十年举人都没考中,也不准备烤了,有没有秀才的名头算的了什么!”
然而,事情没这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