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夫子红颜
所以他才会有推举沈玉入阁的打算。他只会去用听话的刀。
西北,青城县
褐衣铁甲的洪流攻打下了这座城池,这是这两个月以来,唐王残部唯一的胜利。
当初唐王的封地上面有盐池,唐王又最会盘剥克扣,因此他富得流油。要不然他也扯不起反旗,发不下来军饷也买不起军备。
因此沈王对唐王的遗孀和儿子那么热情,也和唐王那藏起来的宝藏不无关系。
现在所有人都认为唐王的宝藏一定就在他最宠爱的女人和最疼爱的儿子手里,但是没人知道,唐王三子根本对这宝藏的去处一无所知。
他也不敢让人知道,这份宝藏就是唐王军最后的保障和底气。若是宝藏根本就不知在何方的消息传了出去,唐王残部的军心肯定会大败。
这些日子唐王三子又征了不少的兵,出去和明军打仗意图收复自己的失地,却损失惨重。胜少败多已是常态,今日攻打下来青城县城,已经是少有的胜利。
这些士兵是新招来的兵,唐王三子也是没治过军的毛头小子。此时整支军队军纪松弛散漫,治军不严。到了青城县城之内,就如同蝗虫过境般。青城县的百姓们不敢反抗这些如同流匪一般的反军,只能在心头默念着大明的官府军队快点派人来平复叛乱,还他们一个清明。
到了青城县,这些反军在搜刮完了之后便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说是要找唐王府里走失的两个下人。这理由谁人都不信的,但也没人敢问,只得默默地忍受。
唐王三子找的自然是那私下里被他骂做老不死的的唐王妃和他讨厌的那个世子大哥。唐王死后,他本来是要把这两人杀了斩草除根,却根本没见到人,让他们跑了。后来找不到他们,唐王三子也就撂开手不管了。
但是现在唐王三子急着要找宝藏,他和他娘不知道在哪里。他自然是把怀疑的视线落到了他厌恶的那对母子身上。
此时唐王三子虽然不能搜查整个西北,却也是放出了无数的探子。而在他的领地上,他更是挨家挨户的搜查。
如今青城县被他打了下来,自然也是要挨家挨户地好好检查一番。以期寻找到唐王妃与唐王世子,从而去拷问宝藏的下落。
唐王三子能够打下青城县,还有闲去搜查他嫡母嫡兄的下落。无非是西北的几支军队都忙着,才被他钻子空子。
仇钺盯着玉门关和沈王的动向,文北词和谢棠两人一边儿要和鞑靼谈判,另一边儿又要和打算背水一战的瓦剌军队作战。因此疏忽了防守,偏生这青城县城的县尉又本事不大,是个败絮其中的绣花枕头,因此才让唐王三子得了个便宜。
而此时的谢棠和文北词,正在指挥军队与瓦剌残部作战。
这些人已经被瓦剌放弃了,他们自从自己的求救信送出去一月有余后还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的时候,就心知肚明自己已经成为了瓦剌的弃子。
但是人,总归是想活下去的。
他们在瓦剌王庭放弃了他们,而玉门关又被明军把持,彻底堵上了的情况下,心中有绝望也有愤怒。但是战斗力却是提高了许多。
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总是会有奇迹发生的,但是谢棠并不是十分担心这里的情况。
玉门关被堵上,鞑靼占领的城池多,能和他们僵持许久,但是瓦剌不同。
当初打败伯颜的时候,大明就抢回了不少被瓦剌占领的失地。此时明军补给充足,但是瓦剌不但兵器磨损,甚至连食物也不够吃。就算他们现在有战斗力,那么三天、五天甚至是十天之后呢?
结果显而易见。
这些瓦剌心中的背水一战,在谢棠与文北词看来,不过是困兽之斗罢了。
第197章
瓦剌残部被放弃, 并不让人惊讶。就连同为盟友的达延汗都不为之惊讶。同时,也正是因为瓦剌王帐对这些前线士兵的放弃,才让达延汗下定了撒手不管的决心。
毕竟, 他们瓦剌人自己都放弃了他们自己的士兵。那么他们又何必前去相助。既不会得到瓦剌的友谊,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谁会去做这种事情损耗自己的兵力?
瓦剌王庭得到求救的消息后, 右贤王根本就当做没有这件事,反而是对信中鞑靼大汗达延汗被困在玉门城之内的消息兴致勃勃。他开始派出斥候, 并且开始动用自己的细作打探消息。同时开始练兵。看向东面的草原, 他眼中露出了兴奋的光。
同为草原儿郎, 谁人不向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功绩。
右贤王自己也想当整个长生天下最厉害的头狼, 成为整个草原的首领。至于瓦剌王庭里面的大汗, 右贤王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不过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 能把他怎样?
而左贤王不但没有救他们的心思, 反而是恨不得他们全都死了才好!
虽然这前线的兵是他所辖的部落出去的勇士, 但是现在出去救他们根本就是得不偿失。此时明军把守着玉门关,兵强马壮,去救这些残部的话说不定又要死很多人。
甚至说句凉薄的话,就是说不定死的比救的还多。还会让他付出很多的军备,军饷, 粮食, 物资。
他们的命值这个价钱吗?!
而且现在瓦剌王庭里面右贤王势大,他要出兵花费很多钱,右贤王的人说不定根本都不会同意。就算同意了,他也不想去的。
他走了,王帐空虚,岂不是就是让右贤王趁虚而出,占据大局?
而且......
他们那么多人, 都守不住一个孩子吗?伯颜年纪轻轻就死了,他们倒是好好地活着。这让他怎么能够不恨。
去死吧,灵魂到了长生天那里,也算是为伯颜偿命!
青城县的搜查很快就搜到了底下的乡镇,大宛乡也在搜查之列。
那位新搬到大宛乡的杜娘子今天刚刚为人绣完衣裳之后,就独自一人往家里走。却远远见到了一队甲兵。看到了那些甲兵身上的服饰盔甲之后。杜娘子愣了愣,立刻低了头问身边儿的老伯:“大伯,这是怎么了?”
那老伯见到是她,压低嗓子道:“反军占了我们这儿,他们说是奉上头的命令,来寻他们家的家仆。”
家仆?
杜娘子一边儿应答大伯并冷静地和大伯告辞,一边儿在心中冷笑。
一脱离人的视线之后,杜娘子就往学堂里跑。学堂里这时正在讲论语,前些日子搬到大宛乡的那位小杜先生正在讲着《论语》,却见他娘亲“吱呀”一声地推开了门。这开门声打断了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杜娘子却是什么都不管,直接拉了小杜先生就跑。余下一屋子人面面相觑。
“那个女人和那个狼崽子找来了。”杜娘子出了房门,直接对小杜先生说道。“什么别的也不管了,我们现在就走!”
小杜先生眼中闪过一点寒芒,然后他当机立断地握住了他娘的手道:“走吧。”
唐王三子派出的这支搜查队在大宛乡搜查了许多人家都没找到人。直到到了一家紧闭门户的人家,那为首的小头目问里长道:“这是谁家?”
那里长担心自己被反军杀死,立刻点头哈腰地道:“回军爷,这是乡里新来的杜寡妇和她儿子。他们两个就是一对儿孤儿寡母,身子还不好。绝对是良民!”
那小头目却是眼睛一眯:“那他们人呢?”
里长望向了几个跟着的乡党,问道:“你们谁知道杜寡妇哪儿去了?”
乡党中有一人道:“杜寡妇去镇里卖绣品,须臾就回来了。”
那小头目让里长说一说杜寡妇母子的情况,听了之后却是除了年龄以外大多条件都对不上的。但出于谨慎的缘故,他还是等了一会儿,却没见到杜寡妇的身影。
直到后来小头目等得不耐烦了,才问里长道:“既然杜寡妇不在,那杜寡妇她儿子呢?不会也不见了?”
有人答道:“怎么会?小杜先生在学堂里面教孩子们读书呢!”
那小头目听了之后立刻道:“走吧,来一半的人跟着我们过去看看这位杜先生是不是我们要找的人。剩下的一半人留在这里,继续搜查剩下的人家里面有没有小王爷要的人。”
其余的甲兵齐声应是,一半的人跟着小头目走了,剩下的人还在那里继续搜查其他的人家。
京城
皇帝终于同意了任芳成为首辅的任命,而这付出的代价就是,以任芳为首的杨廷和的门人居然推举沈玉入阁。
杨一清厌恶沈玉的为人,见到任芳这么做气得恨不得指着他鼻子骂上两声。平允安虽然惊讶,但是也能够理解。
毕竟首辅的权力的确大到能够让人心生贪念,而且平允安自诩自己也不是个好人。
有不少其他党派的人因此对任芳很有意见,他们又不是杨廷和的拥蹵,是为了朝局稳定才推举任芳的。看重的就是他的中平老实。谁能想到他会来这一手。
按照他们背后的靠山那里传来的话就是,任芳的行为根本就没有和谢棠、杨一清和平允安他们通气。要是这样的话,他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是任芳他们背信忘义?
任芳也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地道,但是也是别无他法。
他被皇帝压得心浮气躁,也惶惶不安。而且皇帝要推举沈玉的决心那么大,甚至在早朝拍了无数次的桌子。要是逼急了皇帝,他中旨召沈玉入阁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自己的首辅之位岂不是要鸡飞蛋打?
不过是做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但是这结果却万万超出任芳所料,现在在文人中任芳的名声扫地。而且杨一清每次看到他就像看到仇人一般。就是传说中和杨一清关系极为恶劣的谢棠也没杨一清这样甩过脸色。
平允安和徐青词几个人见了他就是一副极其公式化的笑,也从不和他不多说话。倒是沈玉想要拜见他,可是他也给推辞了。
岂不知,现在他的这种境地的罪魁祸首不就是这个突然钻出来的沈玉吗?
任芳为了缓解彼此之间剑拔弩张的关系,立刻提名谢棠任次辅,完成之前与谢门的约定。然后和众人说要重新排列内阁辅臣的位置。这就是要把杨一清提到前面还人情并且卖好了。
内阁众人都看得清楚。但是沈玉却因为入阁冲昏了头脑。自以为任芳推举他入阁,便是看中了他受陛下的信重,要和他结盟的。施施然去堵任芳,让任芳不得不答应他的邀请。
任芳到了沈玉的宴会上之后,才发觉这宴无好宴。沈玉居然让任芳把他自己提到内阁辅臣第三的位置上。任芳听了之后脸色发青,拂袖而去。
这沈玉居然还真的把自己当成什么人物了?且不说那个位置是他留给杨一清用来缓和关系与还人情的。就算不是给杨廷和留住的,又凭什么给沈玉?
一个差点中旨入阁的,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算什么东西?!居然敢对他吆三喝四?
第198章
沈玉的要求任芳自然是没有答应。宁得罪君子, 不得罪小人。任芳这次不但没答应沈玉的请求,还在沈玉举办的宴会上拂袖而去,给了他好大一个没脸。沈玉自然是衔恨于任芳。
任命谢棠为次辅的圣旨被送往了西北, 而杨一清则是被排到了内阁第三的位置。
据说杨廷和的门人中还有人想要让杨一清成为次辅的,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他们的地位能够像老师还在朝中一样煊赫。毕竟谢家和两湖的势力加在一起, 谢棠这个魁首的力量太大,实在是让人忌惮。
结果他们刚商讨这种可能没过两天, 就开始有人弹劾杨廷和的这些门人。
从任芳到底下的五品员外郎, 凡是杨廷和门下的, 不管是支持哪种观点的。一个不落地全都被弹劾了个遍。
平允安露出了一个讥讽的笑。想要过河拆桥, 做梦!也不看看他们是做什么的。
平允安, 徐青词等人一起请假, 连理由都不好好编, 只说自己身体不好, 头痛心闷。被气出病来了。
气病了?
这话就有意思极了,是被什么气着了,答案不言而喻。
谁都知道这里面到底隐含着什么意思。
很快,任命谢棠为次辅的调令被送到了西北。而平允安等人也是纷纷“病愈”了。
知情人都露出了一抹会心的笑。
也是这一次的行动,才让朝中诸君看到谢棠到底有多么大的力量。
平时谢棠一副君子模样, 虽然文武双全, 才干优长。众人也知道他势力庞大,但是也没人能够猜到他举手投足之间,就能影响朝局运转。
也是他太年轻,也太隐忍。平时不显山漏水的,但是现在一露出自己的力量,竟颇有触目惊心之感。
杨一清也很惊讶,但是他最叹服的事情还是平允安对谢棠的马首是瞻。
他平素会识人, 一看平允安就觉得他不是一个纯然君子。果然,几次观察之后他就发现这位平素面上慵懒,实际上是个心狠的人物。
这样的人都是黑暗之中行走的孤狼,应是不会向人低头的。但是他却见到此次谢棠虽在西北,但是这次党争之间处处可见谢棠的影子。平允安后来一直是在按照谢棠的方式行事。
——要知道,一开始平允安是非要给谢棠抢到内阁首辅的模样的。
后面突然改了主意,他就不信里面没有谢伯安的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