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亲后我成了亲姐姐的对照组 第36章

作者:云一一 标签: 布衣生活 古代言情

  “对,没错!我家锦言本来就很厉害,连夫子都夸赞他学的好。他即便只是靠自己也能考过府试,哪里还需要大费周章的跑去镇上拜什么新夫子?”轻哼一声,王大娘扬起嘴角,渐渐恢复往日的自信和冷静。

  锦言说的对。他那般的优秀,又哪里需要像隔壁于书楷那般到处求新的夫子对其教学?哪怕不去镇上,她家锦言也能轻而易举的考过府试,根本不需要浪费更多的银钱。

  王大娘还真会装好人!明明刚刚王锦言没有回来的时候,王大娘并不是这样说的。然而当着王锦言的面,抿抿嘴,许如心只能低下头,故作愧疚的开始道歉:“娘说的对,是我想的不对。夫君对不起,我下次不会这样了。”

  “没事。为夫知道,你也是担心为夫,一心为了为夫好。”在这件事上,王锦言倒是没有过多的责怪许如心。

  即便是他自己,也没办法否认去镇上读书更好。只不过他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也绝不准许自己低头罢了。

  其实整个上米村最生气的人并不是许如心,也不是王大娘和王锦言,而是那位故意将于大宝赶出私塾的夫子本人。

  夫子是真的不想教于大宝吗?并不是。他只不过是想要借由此事逼于家人低头,以挽回自己在上米村积攒多年的声誉。

  没成想于家人会这般的刚,宁愿多花银钱将于大宝送去镇上重新拜夫子,也不上门找他道歉,直让夫子气的不行。

  而且于家这一送还是送了四个孩子,丁点后路都没为自己留,自然也没有给夫子留下台阶,反倒将夫子逼/得上不上、下不下,硬生生被架在了那里。

  早知如此,他就不一股脑将所有的怒气都发泄在于大宝这么一个孩子的身上了。冤有头、债有主,惹他不满的是于书楷,他理该将账算在于书楷头上才是。

  不过事已至此,已然没有夫子回转的余地。哪怕再不高兴、再不乐意,他也只能扛着。否则,一旦他倒下,面对的就是满村的闲言碎语了。

  于家确实没打算跟夫子和解。或者说,于大娘这人向来都是不吃亏的。

  在确定以及肯定于大宝他们在镇上顺利拜了新的夫子之后,于大娘立马就找上了夫子家,不是为了道歉,而是为了讨回于大宝之前教的束脩。

  初始听闻于大娘找来家里,夫子还当于大娘是来认错道歉的,摆足了架子就等着于大娘多说几句软话,他便高抬贵手,此事作罢。

  然而,夫子万万没有料到,于大娘竟然是为了讨回于大宝的束脩。

  “我家大宝只在夫子这儿学了两个月,却交了足足一年的束脩。这多出来的十个月,是不是该退给咱们于家?”于大娘有话说话,开门见山的说道。

  夫子脸色铁青的看着于大娘,忍了又忍还是没能忍住:“这是于书楷的意思?”

  “我家老四?这跟我家老四有什么关系?我要的是我家大宝的束脩,夫子扯我家老四做什么?”神色古怪的看着夫子,于大娘诧异道。

  在于大娘心里,虽然眼前这位夫子确实不怎么喜欢他们家老四,还在背地里说了他们家老四的坏话,可他们家老四并未记仇,在考过县试之后还特意毕恭毕敬的送了很多谢礼来给夫子,面子功夫做足。

  而之后于书楷直接去了镇上新拜了其他夫子,跟眼前这位夫子自然就再无更多的交集,两人绝对可以称得上好聚好散。

  此刻她明明说的是于大宝的事,跟于书楷毫无半点关系才对啊!

  夫子却并不这般认为。在他心里,于大宝会被送去镇上另拜夫子,肯定不是于大娘的主意,而是于书楷的决定。

  换而言之,于书楷摆明了就是成心跟他作对,他又岂能不气?

  “也罢,既然你们于家执意如此,老夫便也不强求了。”摆摆手,夫子冷着脸交代家人将于大宝多出十个月的束脩还给了于大娘。

  于大娘自然看得出来,夫子并不高兴,但她并未放在心上。反正银钱她已经讨要回来,自家也没吃亏。

  不过从第二日开始,上米村便又一次热闹了起来。乡亲们言语间提及的,正是于大娘找夫子讨回于大宝束脩的事情。

  “听说昨个夜里夫子直接被气病了呢!这于家人也真是的,简直忘恩负义,过河拆桥么!”

  “夫子真的病了?好歹于家老四也是跟着夫子学了这么多年,才得以考过县试的。他们于家人怎么这样啊,未免太过分了吧!”

  “哎,说来说去最可怜的还是咱们家孩子。考过县试的是于家老四,又不是咱们家孩子。夫子这一病,于家老四自己不受影响,咱们家孩子却是没法去私塾了。”

  “私塾今日临时放了假,也没通知什么时候才能接着上课。于家可真是害人不浅,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咱们才是无辜被牵连,倒霉透顶了。”

  ……

  有人叽叽喳喳的指责于家人,自然也有人提出反对的意见:

  “于大宝本来就只在夫子这儿上了两个月,凭什么不能要回剩下十个月的束脩?换了你们,你们乐意?”

  “于大宝又不是自己不愿意在咱们村的私塾读书,明明是夫子把他赶回家的。怎么,难不成于大宝以后都不能拜其他夫子读书识字了?”

  “就是、就是。好端端的,夫子为什么要把大宝那孩子赶出私塾?还不是因为于家四小子考过县试就没再继续跟着他读书,而是去了镇上?照我看啊,夫子才是真的小肚鸡肠。”

  “大人的事情,大人之间解决就行了,怎么还牵扯到孩子的身上了?直接把孩子赶出私塾,这不是成心耽误孩子的前程么!”

  “这也就是咱家没那么多的银钱,要不然我也愿意把我家孩子送去镇上读书识字。要知道这次县试的头名就是于家四小子现如今的同窗呢!那位周夫子的才学才是真的好,旁人求都求不来的。”

  “真的假的?于家老四的新夫子这么厉害?县试头名都是那位新夫子教出来的?那于家老四不是捡了大便宜,于大宝他们几个小的日后也不需要发愁了?”

  ……

  不得不说,因为于书楷考过县试,他在村里的威信无形间就上升了。又因着之前传出的“夫子亲口说于书楷考不过县试”的谣/言,村里原本对夫子尤为信任且推崇的乡亲们渐渐就心下起了微词。

  到了现下,乡亲们的风向不再一面倒,有人继续支持夫子,也有人对夫子生出了不满。

  更甚至如果细究就会发现,对夫子不满的声音竟然占了大多数,已然不容小觑。

  这般事态发展,倒是夫子不曾预料到的。

  不可否认他这些年在上米村、乃至十里八乡都颇具威信,风评一向极好。加之他是私塾唯一的夫子,毋庸置疑他在乡亲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很高。向来只有他说别人不好的时候,却嫌少有人会私下里议论他的不是。

  比如上次他说只有王锦言才能考过县试,其他四位学子都没戏。说实话,他这样说话肯定是不妥的。但彼时除了于家人,没有一位乡亲站出来说夫子半句不好。

  本能的,所有乡亲都认可了夫子的话。哪怕是于家人,也无从反驳,只能默默咬牙认了。

  哪里像这次,他都被气病了,乡亲们非但不齐力指责于家人,反倒转而非议起了他这位夫子?

  很清楚如今这般情势的转折点就出在于书楷的身上,夫子也没有立马就村里乡亲们的非议发声,而是直接给私塾学子放了半个月的假,集中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王锦言一个人的身上。

  听闻夫子病了,王锦言本是极其着急。没成想他带着担忧而来,却是带着满满的惊喜而归。

  “怎么样?夫子病的严重吗?”王大娘性子高傲,惯常跟村里的乡亲们并无太多/深/交。对于乡亲们四下里的闲言碎语,她更是不屑理睬。

  是以此次村里蔓延极为迅速的那些流言蜚语,王大娘尽数都不知道。此刻她更关心的,还是夫子能不能继续教导王锦言。其他学子无需参加府试,当然不担心放半个月的假。

  可王锦言不一样。眼下正是王锦言备考府试的关键时刻,不容许有丁点的闪失,直让王大娘心急如焚。

  “无碍。”王锦言摇摇头,如实回答,“夫子叮嘱我从明日开始,直接去夫子家里报道。接下来的半个月,夫子会紧盯我的功课,提防我自己一个人温习的时候出现纰漏和疏忽。”

  “真的呀?那可太好了。看来夫子对锦言你是真心器重,对你参加此次府试也尤为上心。”有了夫子的明确态度,王大娘顿时放下心来,笑了。

  许如心也很高兴。只要王锦言的功课不受影响,夫子和于家人怎么斗她都不管。至于村里乡亲的闲言碎语,等王锦言考过府试,成为正儿八经的童生,哪里还需要在意那些人的喜恶?

  而且夫子一心只教导王锦言,势必会更加的上心,王锦言此次府试就更有保障了。

  相比之下,隔壁于书楷那般吊儿郎当的姿态,一看就是不可能考过府试的,指不定哪日就求到她和王锦言的头上来了呢!

  届时,她倒要看看许如心还有于家人还怎么在她面前摆谱端架子,哼!

  同住一个村子,夫子闹出的这些动静,于家人肯定也都知晓。

  最起初听说夫子病了,于大娘皱起眉头,虽然有些不情愿,但还是准备上门去看看。再怎么说夫子也是在她登门之后才病的,而今外面说什么的都有,骂她倒是无所谓,可牵扯到于书楷的名声,于大娘就不答应了。

  “娘,不用去。”拦下于大娘,王锦言很是漫不经心的摇了摇头。

  以他这些年以来对这位夫子的了解,所谓的“气病”不过就是一种说辞罢了。夫子真正想要警告的,无外乎是他这位“不懂尊师重道”的学生。

  “真的不用?可外面肯定会说咱家的不是。我们其他人都没关系,你马上就要参加府试……”于大娘最担忧的,自然是于书楷的府试了。

  “我今日回来正准备说这事儿。此次府试在即,周夫子安排我随同一干同窗提前去往五水县。明日直接出发,等到府试结果张贴出来,我才会归家。满打满算,我此次出门怕是有月余。”于书楷说到这里,转头看向于大哥三兄弟,“大哥,明日开始,你和二哥、三哥轮流送大宝他们去学堂。”

  “好。”送家里几个孩子去镇上是小事,于大哥立马就点了头。不过于书楷要提前去五水县备考府试,于大哥不禁开口,“小四,要不要我和你二哥陪你一起去五水县?”

  “对,让你大哥和二哥陪你去五水县。再不然,让你们爹跟着去也行。”单单只是于书楷出门,还走的这般匆忙,于大娘再也顾不上向私塾夫子道歉的事情,整颗心都扑在了于书楷的身上。

  “不必这般麻烦。我们好几位同窗一起呢!其中还有一位是此次县试的头名,周夫子的得意门生。有他这个活招牌在,我不管走到哪儿都不会吃亏。”于书楷边说边用眼光扫向许小芽,确定许小芽面色如常,他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安抚于大娘他们。

  许小芽不是不担心,她只是对于书楷极为信任。于书楷说可以,那肯定是可以的。如若她一直在旁边絮絮叨叨,反倒会给于书楷更大的压力。

  如此想着,许小芽默默转身,准备先回屋去帮于书楷收拾衣物。还有银子也得带上,绝对不能少了。

  瞥见许小芽离开,于书楷没有立刻追上去,而是神色严肃的看向于大宝:“大宝,四叔不在家里,你要带着三个弟弟好好读书识字,不准偷懒。四叔会叮嘱你们四婶每日督促你们的功课,四叔考完府试回来会逐一检查,还会亲自向小周夫子核实。记住了?”

第56章 更新

  于书楷此话一出, 不单单是于大宝点头,于大嫂她们也都跟着应了声。

  几个孩子能被送去镇上读书都是花了大价钱的,可不能偷懒。不过这事上她们确实看顾不了, 无疑就得继续麻烦许小芽了。

  此般想着, 于三嫂当即就朝着于书楷陪笑道:“真是辛苦四弟和四弟妹了。”

  “对对对, 辛苦四弟和四弟妹了。”于大嫂反应过来, 连连点头,“咱家大宝他们还真是好命。他们四叔不在家里,还有四婶帮忙督促功课。这以后啊, 几个孩子长大了都得好好孝顺四弟和四弟妹才行。”

  “大嫂,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而今咱们可得把该干的事情都干了, 不能太累着四弟妹了。”于书楷护着许小芽的心思, 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来。于三嫂这么精明的人, 一次两次还能慢半拍,时间长了可不就很会看眼色了。

  “对对对。咱们四弟妹真是太辛苦了,每日都要盯着大宝他们几个小的读书识字。娘,咱们今晚能做肉不?我给四弟妹熬个肉汤喝?”于大嫂这话问的有些突兀, 却也很是诚心。

  换了其他儿媳妇要喝肉汤,于大娘不一定会答应。但是做给许小芽喝,于大娘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成啊!老四媳妇确实辛苦,该好好补补身子。”

  “那我马上去做。”于大嫂说到做到, 说着话的功夫就冲进厨房忙活起来了。

  “娘, 我也去帮忙。”该表现得时候,绝对少不了于三嫂。

  眼看于大嫂和于三嫂都跑了,于二嫂再想要跟进去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不过这一次,于二嫂没有心生怨言, 而是认真思考起了她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以表示对许小芽的感激。事关于小四的学业,她的用心丝毫不比于大嫂和于三嫂少,半点也不敢大意。

  于书楷回到房间的时候,许小芽正在往包袱里面塞银子。

  见到于书楷进来,许小芽轻声细语的开始跟于书楷解释她都装了些什么东西。

  “银子不用这么多。”衣物之类的,于书楷没有反对。不过银子,他摇摇头,拿了一半出来,还给许小芽。

  “穷家富路。出门在外,多带些银子总归没错的。”极为少有的,许小芽坚持道。

  眼见许小芽又将银子塞回包袱,于书楷忍俊不禁,却也没再拒绝。得,大不了用不完他再带回来。倒也不费什么事。再者,他确实琢磨着要给家里人买些礼物。

  特别是许小芽,他一直都想给许小芽买些什么,但在镇上始终没有碰到合适的。这次出门前往五水县,正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次日,于书楷带着包袱离开了家。每日接送于大宝四兄弟的人,自然就变成了于大哥他们。

  一开始上米村的乡亲们没有发现不对劲。等接连好几日都没再看到于书楷,渐渐有人疑惑了起来。

  于大宝几个孩子不是都跟着于书楷来回镇上和家里的?怎么突然变成于大哥他们了?于书楷人呢?

  再瞅瞅依旧在上米村的王锦言,乡亲们着实费解。这也还没到考府试的时间啊,于书楷咋就不见人影了呢?

  “哦,我家老四啊,他夫子安排他们一众同窗提前前往五水县备考了。”于大娘如是回答道。

  说起府试,乡亲们还是很有讨论/欲的:

  “呀,还要提前去五水县的吗?王家那小子好像还没动静?这是准备等到府试时间到了再出门?”

  “没听到于家四小子是因为他夫子的安排?他而今的夫子跟王锦言又不是同一位,肯定有差别的。”

  “其实提前去五水县备考才是对的吧!不然人生地不熟的突然赶过去,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怎么考试?”

  “是去考试,又不是去逛街买东西,干嘛非要分得清东南西北?知道考场在哪里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