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奖抽到一座岛 第106章

作者:方便面君 标签: 系统 爽文 基建 网游竞技

拍摄组恍然大悟。

比起关注是否有蚊虫,员工们更关心他们的办公环境。

办公楼离停车场其实并不远,穿过这条小径后,他们便看到了一座两层高的新中式风格的建筑,青灰的屋檐带着一丝古朴的气息,宽大的落地窗又让它看起来十分高端大气。

办公楼里边的装修走的是轻奢简约风,但它包含的中式元素并不少,从国画屏风,到接待室的沙发、茶几,甚至是员工的办公桌都是偏中式的。

办公区很大,光是A区的办公楼占地面积就有2000平方米,二楼的面积稍微小一些,但也有1600平方米。

一楼以多功能会议厅、招待室、安保监控室和图书室为主,水产增殖部和行舟海钓俱乐部的办公区也在这一层;二楼则是人事部、广告宣传部、质检部、招商部的办公室。

尽管如此,这里也仍有空余的办公室,而李瑶林却不打算出租,众人由此推测海神假日有限公司的业务必然还会继续扩大,这些办公室也是为业务扩大后新建的部门准备的。

看得出来,岛主李瑶林的野心很大!

……

“阿啾——”

正在办公区B区视察的李瑶林猛地打了个喷嚏。

她揉了揉鼻子,嘀咕:“岭南终于要入冬了吗?”

可看这么猛烈的太阳,不太像要入冬的样子呀!

不管是不是要入冬,仅一个寻常的喷嚏,李瑶林还不至于放在心上,她的心思很快就转到正事上去了。

办公区B区尽管跟A区一样都是不对外出租的办公场所,但它却是允许游客进来参观的半开放办公场所,因此它的格局跟A区不同。

它呈“工”字型,是由两座平行的主体建筑,中间通过一条廊道连接起来的办公楼。

前面的建筑是副楼,只有一层,是集参观、购物、体验于一体的文创展示区,属于开放区,专门售卖、展示行舟岛的文创产品,游客也可以在这里亲自制作工艺品。

它的左侧尽头是游艇帆船基地,右侧尽头则是产品部的办公室。

从中间的廊道穿过去则是两层办公楼主楼,产业园管理中心、市场经营部的销售组、后勤保障部、财务部等办公室都在这边。

员工食堂在A区和B区之间,员工若不想在食堂吃饭,也可以自行解决。

办公区的周围有一些小店,按照招商要求,这些小店只允许开没有油烟排放问题的小吃、甜品、奶茶、咖啡、便利店等。

看到已经有店铺开张,李瑶林问:“这里的店铺租出去多少了?”

负责这些店铺招租业务的招商部经理说:“这个区域一共有十二间店铺,目前已经全部租出去了,其中两家连锁品牌的24小时便利店、两家奶茶店、一家咖啡店、一家水果店,剩下的都是小吃店和甜品店。”

显然,这些入驻的商家对产业园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不然也不会在办公区还未修建装修完工、未实地勘察之前就先过来把铺子给租下来。

事实证明这个地段很不错,因为它在办公区与中心广场之间,游客去银色沙滩必然会经过这些地方,以银色沙滩的人流量,这些店铺压根就不用愁没客源。当然,前提是这些商家的产品质量得过关,要是小吃店的东西太难吃、饮料店的饮料太难喝了,谁还愿意去关顾呢!

视察完B区,李瑶林就溜达去了银色沙滩。

整个银色沙滩的面积只有29000平方米,国庆的时候,这里就跟下饺子一样,密密麻麻全是人。哪怕现在已经到了滨海旅游淡季,这儿同时段也有上千游客在玩耍。

银色沙滩的旁边也是海滩,不过那些海滩都未经开发,只有少数游客会去散步、挖贝壳和白蛤蜊,下海却是不敢的——在银色沙滩海域的映衬之下,这些海水看起来都不太干净。

李瑶林思忖:“看来平常也得像节假日一样实施客流控制了。”

至于把周围的海滩也拿下来开发?

她现在穷得很,除非白送,不然她没那么多资金去负担那高得离谱的运营成本。

正想着,就看到纪录片拍摄组的身影出现在了周围,他们先拍周围的海滩再拍银色沙滩,旁边是负责出镜的林绮桐和老黎。

前者是最早给行舟岛宣传的人,后者则是亲自经历过、看着行舟岛是怎样从一个满是海洋垃圾的无人岛屿慢慢地开发成至今这样受欢迎的海岛的。

老黎说起往事就滔滔不绝,而且越说越激动,他以前不知道,后来加入了行舟岛,看到一些年报才知道岛主为了治理污染,一年竟然投了一千多万元进去,他对岛主除了佩服就是崇敬!

老黎一脸感动地说:“岛主一直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默默地处理污染,她是行舟岛的功臣,也是油市的功臣!”

李瑶林脚趾一抠,抓起了不少细软的沙子。

作者有话说:

岛主:立马用脚趾抠出一座海洋公园!

——

谁能想到,方便面这会儿还在吹风扇呢(* ̄︶ ̄)

——

第107章 不速之客

纪录片拍摄组这一拍就是二十天。

十二月下旬的油市终于降温了,而到银色沙滩游玩、冲浪的游客较之前也少了一半,但单纯来看海景的游客也有两三千人每天。

文创产业园的园林景致也已经移栽得七七八八了,每到夜晚景观灯亮起,这里便成了碧湾区市民茶余饭后最爱待的地方。

上千平方的中心广场有正在跳广场舞的老阿姨、老大叔,也有正在谈情说爱的小情侣,还有拖家带口出来消遣的一家几口。

中心处,行舟岛模型在夜里绽放着璀璨的星光,被它吸引而来的孩童围着它看,因隔着池子,他们也没法触碰,只好眼巴巴地看着。

卖气球和荧光棒的小贩见状,溜达过去,做贼般问:“我这个也会发光,叫妈妈给你们买一个怎么样?”

小孩的母亲面无表情地把孩子给拖走了。

巡逻的保安来了,小贩见状,拖着他的东西就往反方向跑,一下子就没了踪迹。

……

这样的一幕很常见,几乎在各大公园、商业街都能看到,但拍摄组还是如实地拍了下来。

以前这里一到夜晚就漆黑一片,用油市市民的话来说,别说人影了,鬼影都没一只。谁能想到才开发半年,这里的热闹程度就堪比已经开发好几年的红树林公园了呢!

导演一声令下:“收工,明天去保护区拍最后几组视频。”

摄影师有些恍惚,要不是导演这一声提醒,他都险些忘了自己拍的纪录片主题是治污与自然环保方面的。

导演说:“这些素材可以放到隔壁脱贫致富、发展乡村旅游业主题栏目去,不会浪费的。”

摄影师:“……”

导演你是懂充分利用资源的。

众人收拾一番,第二天乘坐员工船再度回到行舟岛上。

导演原本是要去保护区的,但助理忽然提了一嘴:“行舟岛有个海洋走廊还是什么的景点今天开放了,我们要不要去拍一拍?”

导演问:“什么‘海洋走廊’?”

助理掏出手机,从上千张照片里找了许久,终于找到一张他在办公楼A区拍摄时随手拍下的行舟岛项目公示图,这上面写着行舟岛有一个“海洋生态走廊”的项目将于12月22日,冬至的这一天试运营。

导演用赞许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决定先去了解一下这条“海洋生态走廊”是什么。

在他们的设想里,这条长廊应该是相当于文化展览那种馆,他们记得当时行舟岛的东南面就有一片地方被围了起来施工,想来那是一座建在海岛边上的建筑。

然而当他们过去的时候,却并没有发现有类似走廊的建筑,倒是看到了一个类似地铁出入口的透明玻璃罩。

这个出入口建在海边,要想过去还得过前面的售票处和闸机。

此时已经有游客在售票处前停留了,他们好奇地看着路标和招牌,嘀咕道:“海洋生态走廊?”

“我怎么没看见有走廊?”

“那个是出入口吧?它通向哪里?”

有想象力丰富的游客发问:“走廊该不会在水下吧?!”

旁边的人笑说:“怎么可能!”

这游客不高兴地反驳:“怎么就不可能?行舟岛还有建在水下的酒店呢!”

众人:“……”

说的也是,对别的滨海景区而言这不太可能,可放在行舟岛上,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要怎么进去呢?”

保安见终于有自己发挥的余地,忙指着一旁的二维码说:“今天是‘海洋生态走廊’试运营,同时为了庆贺冬至,所以门票半价。扫这里购票,今天只开放五百个名额,先到先得……”

众人一扫:卧槽,原价180元,半价90元,这什么走廊这么贵的吗?

当即有人熄了去凑这个热闹的心思。

也有人不甘心地问保安:“你们总得介绍一下这里边都有什么吧?万一我们花乐一百块进去,只是看一堆照片或假的东西,这不是花冤枉钱了么?”

保安其实心里也嘀咕这票价太贵了,但上面就是这么定价的,他也没办法。

这时,林绮桐从里边走了出来,她对着众人微笑道:“大家稍安勿躁。不是我们不想告诉大家,而是我们提前告知大家,这不就没有惊喜了吗?这里边的内容只有等大家亲自进去看过了,才知道这个票价值不值。行舟岛什么时候让大家失望过呢?”

众人一听,颇觉有道理。

林绮桐话锋一转:“不过,进去里边参观需要遵守我们岛上的规则:一,不许携带任何有闪光灯效果的摄影设备进去;二,不许破坏里边的设备,还有不准乱扔垃圾、不准喧哗。

“过了今天,之后只有提前预约才能入内,而且开放预约的名额只有一千个,每个小时会放出一百个名额……”

她的这些话让大家对里边的情况越发好奇。

一部分不差钱的游客心想,上千元的酒店都住了,还在乎这九十元吗?!

他们果断地买了票,然后把手机上交锁在了售票处的储物柜里。

其余几个人见状,也犹豫地掏了这份钱,剩下的人都打算等这部分游客出来了,打听清楚里面的情况后再决定要不要进去。

拍摄组也想进去,林绮桐已经提前得到了李瑶林的嘱咐,对导演说:“里面的情况特殊,只能允许一个人进去,而且里边不允许使用闪光灯,谁来都不能例外,还请你们遵守。”

摄影组面面相觑,最后决定由导演扛着已经关闭了闪光灯的摄影机进去拍摄。

导演跟在几个游客的身后,穿过几米宽的桥。虽然看不见底下,但他知道这下边都是礁石。

眼瞧着都要走到海边了,他们才来到“玻璃罩”前。

只见一条长长的楼梯一直斜斜向下直插入海,透过透明的玻璃隧道,他们能看到拍打在玻璃上的浪花,在太阳的映照下,海面波光粼粼,海水之下的楼梯也有折射下来的光闪耀。

先前提出“海洋生态走廊”在海底的游客有些惊讶:“还真的入海了?!”

不过这些游客都是坐过地铁,也逛过海洋公园的,对此倒不算太震惊。

没有人愿意爬楼梯,所以都从扶梯下去了。

随着扶梯的运转,海水渐渐地没过了他们的头顶,他们看到了热带鱼在上边游动,也看到了被海水冲上来的细沙,还看到了吸附在玻璃上的海星……越往下,能看到的海洋生物便越多,而且种类逐渐丰富。

他们不知道自己下到了多少米的深度,但扶梯的尽头有提示,他们在水下十米深的海域。

而这仍不是这条走廊的终点,倒不如说,这是走廊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