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绣猫
斯年忙着和姊妹们打牌,不说话,只笑着往她房里努了努嘴。
“小英?”令年犹豫了,在房外站了一会,掀起绣帘走进去。她的房里除了卞小英,很少有外客,帐幔半掩着,里头被褥纹丝未动,是临走时的样子,使女新烧了一架熏炉,摆了盆蟹爪兰。有个人在靠窗的红木榻上打盹,脸上盖着她的课本。
卞小英和慎年的身形其实有点像,但她一眼就辨认了出来,是慎年。
旁边的小案上,是她在溪口给他结的围巾和手套。
令年心跳好像停了一瞬,又缓缓跳动起来。那点迟疑烟消云散,她放轻脚步走过去,托腮坐在案边,看着他。最近府里喜气盈盈的,下人们从房门外经过,说笑声一迭飘进来。慎年都没醒,令年百无聊赖,又不想叫他,把手套戴在手上,反复将十个指头抹掉,又套上。这时使女进来说:大小姐问二少爷醒了没有,要开饭了。
慎年动了一下,脸上的课本掉在地上,他睡意朦胧,一转头看见令年,从榻上起来,打量她几眼。她去逛庙会,穿的银红小袖袄,棉裤上还镶了几道绣边,眼睛格外亮,脸颊被熏得红扑扑。慎年睡意顿消,笑道:“乡下人,快不认得你了。”
令年这半晌早不知道把他看了多少眼。将手套悄悄摘了下来,她说:“你去京城见老泰山,怎么把最要紧的辫子给忘了?”
“要辫子有什么用?”慎年笑微微地,“邝老爷的脸色会稍微好看点吗?”
令年一怔。他看着她,大概在等她追问。她却没问,转头跟使女道:这就来。手在脸上贴了贴,站起身。慎年却有点懒,倚着榻坐了会,提不起劲似的,“你拉我一把。”
令年站在远处没动。慎年伸出手没人搭理,他有些无奈,起身把地上的课本捡起来,看了一眼,放回案上,笑道:“你在学堂,原来都学的这些?”
令年这才留意,那是卫生讲习所的课本,昨天才轮到她看,上头绘图的几页已经被别人翻得格外旧。她脸上腾的红了,一时不知道怎么撇清,脑子里顿时冒出了讲习所常听的话:“医学是造福百姓的一门科学。“
“好好学吧,看仔细点,”慎年点头,表情比她自然,“不用百姓,能造福一个人,也算你这课没白上。”
第52章
于伯父自衙门回来,知道慎年绕道南京,是特意来谢他当初慷慨解囊的二十万赎金,明天一早,还要回上海,于伯父惊讶兼欣慰:“自家人,何必客气?”正说话时,接到吕氏母女发回来的电报,说近日就要抵达南京,又是个意外之喜,众人更不肯放慎年离席了,要凑兴玩一晚上。
还有十来天就到祭灶,于府里已经堆起了纸糊的轿子和大马,外头不时炸开个爆竹。厢房里人满为患,老一点的躲在隔间抽烟听戏,年轻的则在堂屋开了几桌牌,耳旁声浪一阵阵的,斯年叫保母把儿子抱去睡觉,手在盘子里一拨,见满当当的糖瓜、糖元宝,金灿灿的晃眼,她说:“这些都是摆着好看的,端上来干什么?”叫使女拿了一捧蚕豆、栗子和山芋,埋进炭灰里,然后把火钳子交给令年,笑道:“这是你最爱干的。别又睡着了,小心蚕豆嘣脸上。”
令年便尽职尽责,拿起火钳子,不时把山芋刨出来看一看。
急性子,真像个小孩子……斯年微笑着看了她一眼,耳朵里听旁人议论,说今年要请二婶母一家从上海来南京过年,她说:“婶娘肯定要回溪口的,”二叔的祭日已过了,举丧时她不在,常觉得愧疚,便说:“我倒想回溪口,溪口家里有热水汀,比南京住的舒服。”
长龄正和慎年打听京城的近况,扭过头来,道:“去年说家里盖个汽炉房,不是你说怕动胎气的?听说宫里自天津的西门子买了几台电暖炉,比热水汀还方便,咱们也买一台试试了。”
斯年笑道:“一个月电费就要一千多两银子,你有那么阔吗?”
斯年不留情面,好在长龄忠厚,笑一笑,也就随她了。斯年又说:“婶娘来南京过年也好……小妹这里有件重要的事要她出面呢,”她递给令年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最近怎么也不见小英过来?”
长龄说:卞小英调去了江防营,又在训练新兵,不比原来在船舰上清闲了。
斯年嗔道:“就算忙得没空回自己家,咱们家总得来呀。”便要叫人去江防营请卞公子,“小妹肯定是开不了口的,我今天就替她问一问。”
令年很抗拒被别人议论自己的亲事,静静听着斯年和长龄的议论,并不作声,只低头把暖炉里的炭拨来拨去,脸上被熏得通红,别人看见,只当是羞涩。慎年也走了过来,站在令年的身侧,听了一会,他打断了斯年,“大姐,你管自己儿子不够,还要管那么多闲事?”
“这怎么算闲事?”斯年眉头一挑,“婶娘身子不好,你和康年两个做大哥二哥的都不管,我想要帮一帮小妹,也不行?”
“她说要你帮了吗?”慎年不客气地反问,“她多大的人了,自己说的不算?”
斯年在家里排行最长,还从来没被下过面子,闻言脸色都不好了,长龄忙来拉架,玩笑似的说:“我是瞧出来了,慎年这二舅哥有点没看上小英。”
斯年冷笑:“他能看上谁呀?”
慎年淡淡道:“他有什么值得我看上的?”
令年哟一声,侧身躲过嘣开的一枚滚烫的栗子,然后没事人似的笑道:“好了。”叫人拿了盘子来,把栗子上沾的炭灰吹得干干净净,剥好放在斯年手心。斯年的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便也一笑,恰好这时使女送了一盒象牙骨牌来,斯年立即来了兴致,“好久没玩这个了,咱们来推几把牌九。”
使女将牌九桌支起来了,令年和长龄等围桌而坐,斯年还余怒未消,将旁边的锦凳指给慎年,笑道:“你是上海来的大财主,请你先坐庄。”慎年只在令年身边站了一会,便走开了。斯年哼一声,“自小就这样,真讨嫌!”把牌捏在手里,撇了撇嘴。
令年本来最不爱打牌,因为慎年得罪了斯年,少不得要略微讨好她一下,便也把牌拾起来,说:“咱们赌什么呢?我身上没有许多钱。”
“天气怪冷的,输了就喝酒。”
长龄在衙门里当差,酒量很好,不怕输牌,他和斯年是夫妻,当然处处回护,没一会,轮到令年坐庄,她苦笑着讨饶,问自己能不能不坐庄,斯年当然不肯,还笑嘻嘻道:这会换个玩法,你得赢了才能下庄。令年被按在庄家的位置,一连输了三四条,面前老大一个鸡缸杯,被灌了几杯下去,额头都沁了薄汗。
斯年扑哧一声笑了,大发慈悲道:“饶了你吧。”叫使女绞了手巾给令年,她笑道:“我还不是为你好吗?你这人酒量浅,胆子也小,打牌时,但凡拿的牌差一点,脸上藏都藏不住,吓得直冒汗。小英家里姊妹妯娌那么多,你不练一练,以后连点私房钱都保不住。”
令年笑道:“你别赌喝酒,赌瓜子的话,我倒不怕。”见慎年又来了,在牌桌边观战。令年手不由停了,瞥了他一眼。她酒意上头了,眼波潋滟,晕红的脸上透着桃花般的色泽。
斯年眼皮也不抬,话头是冲着慎年的,“不是看不上咱们吗?怎么又回来了?”
“我什么时候说看不上你了?”慎年若无其事,拉了令年一把,令年顺势起了身,等他坐在她的位子,她身子便倚在他的椅背上。等斯年把牌垒起来,慎年叫人也拿了只鸡缸杯来,摆在斯年面前,长龄忙叫人取耳杯来,慎年笑道:“大姐是官太太,整天应酬,这算什么?”
斯年不耐烦,把长龄叫住了:“打牌就打牌,话那么多。”慎年的牌是自令年手里接过来的,还没来得及看,一掀开,是副最小的瘪十,斯年幸灾乐祸,嗤一声就笑开了。慎年无奈地看了令年一眼,没说什么,用她的鸡缸杯吃了一杯。轮到慎年坐庄,他将骰子随手一掷,请斯年先拿牌,斯年挽起袖子,将牌拾起来,登时笑容满面。慎年将四张骨牌在手里排了一会,翻开一张,又翻开一张。长龄咦一声,慎年笑道:“大姐你是天九,我是天杠,刚好压你的牌,通吃。”
这下连长龄也不得不陪着斯年罚了一大杯。这牌也怪,换到了慎年手里,把把都压着斯年夫妻,斯年喝了几大杯,心口砰砰直跳,也抵赖了,“你在西洋留学,整天都在打牌么?要么准是出千了。”
慎年只是摇头:“大姐,输不起就不要打。”
这下把斯年也激起来了,连长龄也劝不动,两人轮流坐庄,喝得斯年用手抚着胸口直皱眉,长龄忙把牌丢下来,扶住斯年道:“够了够了。”连鸡缸杯也叫人收了起来。斯年作势生气,把牌推倒了,瞪了慎年一笑,嗔道:“小心眼。好像我欺负了小妹似的,她在南京几个月了,我亏待过她没有?”非要慎年给她鞠躬道歉才行,“你刚才说的那些话我不爱听。”
慎年打牌时咄咄逼人,放下牌倒很恭敬,“大姐,我错了。”
斯年道:“长龄给小妹做的这个媒,你不满意?”
慎年道:“结婚的不是我,我满不满意不重要。”
斯年还带着气,转向令年,“小妹,你满不满意?”
斯年和慎年姐弟置气,引了许多人侧目,堂屋里声浪都歇了,山芋还在暖炉里散发着焦香,令年站直了,她酒意也有点上头了,晕乎乎的。府里人多眼杂,慎年这一晚上,都没怎么和她说过话,但和斯年的唇枪舌剑,却分明都是冲着她来的……令年认真地说:“大姐,小英很好,我很感激大姐夫。”
斯年这才满意,正要开口,忽然电灯一闪,眼前顿时黑了,所有的人一愣,“供电所又断电了?”因为房里到处摆着牌桌、火盆,大家也不敢乱走,忙叫下人把蜡烛点起来。令年在漆黑中屏息等了一会,转脸去看慎年。
他碰到了她的手,在她的手腕上捏了一下,很用力,令年险些痛得叫出来,但忍住了。他没怎么喝酒,但掌心很烫。指腹在她皮肤上摩挲了一下,眼前昏黄的光亮起来了,没等令年挣扎,他把她放开了。
红烛高燃,把堂屋里照得亮堂堂的,大家恢复了说笑,又埋怨供电所电力太短缺,有下人将正对庭院的两扇窗推开,见暖炉里的火星倏的散开,在夜色里漂浮,流萤似的。下人们忙去踩火星,外头爆竹一声声的,说笑声渐渐止了,夜色有些清冷。
长龄笑道:“广州人吃酒席讲究四局,雀局、响局、酒局、花局。今晚是三局缺一局了。”
斯年半真半假道:“现在就让人写局票,给你把花局也凑起来。”
长龄忙道:“我哪敢?”
于大伯戏听够了,走来堂屋,见红烛高燃、夜色澹澹,登时来了兴致,说:“今夜正合适作诗,你们却只顾着打牌,怎么不作诗?”当即点名,叫慎年先做一首洋诗来听。众人听到这话,都头皮发紧,敷衍几句,各自告辞散去。
令年回到房里,连洗漱也省了,合衣躺去床上。停电了,府里显得格外静,人人都在悄声细语。她听见外头使女跟斯年回禀,说姑爷邀二少爷出门去了,斯年轻哼一声,“肯定是去堂子里喝茶解酒了……”又叮嘱使女,姑爷回来了,一定要记得叫醒她。
令年睁着眼,望着窗纸上透着的淡淡月色。斯年就在隔壁的厢房,长龄姐夫回来,她肯定也会听到动静。
她想等他们回来的,可是没有熬得住,到夜深时睡了过去。
翌日醒来,上学已经要迟了,令年慌忙洗漱过,换了衣服,冲出门,见斯年早起了,正叫使女煮了醒酒汤,送到长龄和慎年两个人手上。慎年脸色还好,不像是一宿没合眼的样子。斯年的气早消了,留慎年多住几天,“快过年了,夫子庙、鸡鸣寺,都热闹着呢。等等小妹,一起回去也好呀。”
慎年看了令年一眼。她换了长袍子,立领遮住了下颌,裹得严严实实的,一双眼睛清亮有神。令年摇头:“二哥自己走吧。”
慎年对南京的名胜古迹没什么兴趣,听令年这么说,便也不犹豫了,“我一会就走。”
听差进来说,去学堂的轿子已经备好了,令年最后看了慎年一眼,抱着书袋急匆匆地跑出去了。
近年关了,学堂里的外地女同学已经提早离校,课室里不剩几个人了。令年昨夜没睡好,坐进课室,犯起困来。耳畔唧唧喳喳的,大家都透着点新奇和兴奋。这是一堂油画课,以前□□只肯给他们画萝卜白菜之类,可今天的模特是个大活人,而且是个留洋归来、短发西装的年轻男人。
令年懒洋洋地拿起笔,望着模特发呆。目光不时自对方脸上和身上扫过,她心里却只想着慎年,他短短的、整齐的发鬓,洁净的衣领,还有常常似笑非笑的嘴唇……课室里就零散几个人,她毫不避讳的目光看得男模特有些窘,掩嘴咳嗽了一声。
令年放下笔,悄悄溜了出去。
第53章
令年溜出学堂,雇了一辆包车,来到码头。
天气冷,码头人声鼎沸,江边停满了舢板和小渔船。冬天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江风拉扯着苍灰的帆篷,打赤膊的码头工人吼着高亢的号子,把赤脚深深扎进水岸的淤泥里。
令年下了车,拎起裙角,一级级走下台阶,来到岸边。岸边都是忙着卸货的货船,她张望了一会,去问闸口的巡警:“去上海的船已经走了吗?”
巡警摇头,往白茫茫的广阔江面上一指,“有河段上结冰了,要到晌午船才来。”
还没走。令年目光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逡巡,没有看到慎年。她不甘心,沿着江畔边走边望,她的鞋底软而薄,被石子硌着,走得一脚深一脚浅,成群的码头工人迎面撞来,她一个趔趄,险些栽进水里,半边裙子都浸湿了,冰冷地贴在腿上。一只海鸟擦着脸掠过,令年心有灵犀似的,目光追过去,竟然看见了慎年。
慎年坐在台阶上的另一头。他穿着西式的呢大衣,在长袍短袄的人群中,应当是很显眼的,只是恰好被一个背缚婴儿的妇女遮住了。妇女伛偻着身子,怀里捧着油纸包,正在卖油饼。别人只当她是乞丐,摇着手躲到远处。
慎年把她叫住了,拿出一块钱给她,接过油饼,他没有吃,在手里揉成碎屑,往空中一撒,成群的的海鸟像一片灰云,迅疾地俯冲下来,扎堆啄起饼屑。风把他的头发吹了起来,淡薄的阳光落在他脸上,好像有了温度。他一扬脸,看见了令年。
令年悄悄把裙摆扯了扯,遮住湿冷的那一片。她走过来,说:“二哥,我来送你。”
慎年有些意外,先将她一打量,“你就穿成这样来?”
令年打个哆嗦,“啊?”她一低头,才意识到自己从课室跑出来,连外头的长袍都没有套,“我忘了。”
慎年把大衣扣子解开,令年忙说不要:“我这就回去了。”
“等一会。”慎年没有脱衣服,把她拥进怀里,用大衣紧紧裹住。令年冻得轻轻跺脚,被他胸前的温度包围着,四肢的血液都舒缓过来。码头上行人的声浪忽远忽近,不时有人自身边经过,她没有太挣扎,只掩耳盗铃似的,把脸埋在他胸前。
一定有很多人侧目。令年镇定了些,抬头看他——她在课室里遐想的那张面容,很想伸手去摸一摸,但没好意思。家里人太多了,从昨晚到今早,她都没机会好好看他一眼。“你昨晚去哪了?”她声音闷闷的,有点委屈。
“跟大姐夫出去散了散心。”慎年笑道:“你昨晚在等我吗?”
令年不肯承认,她昨夜是有些失望的。她说:“这么仓促,你还不如不来这一趟,直接回上海。”
慎年明白她的心思,无奈地笑了,“在一个屋檐下,却看不见,也摸不着,不如出去散散心。”码头众目睽睽,反而不比在家里那么多顾忌。慎年贴近她的耳畔,“我特意绕道来看你的。” 他用手指抚了抚她的眉毛和眼皮。不管多冷,他的手总是热的,让令年有些羡慕。他也仔细端详着她,“有几个月没见了吧?怎么感觉过了好几年。”
他留洋也去了几年,那时也想,但不一样,不是这种牵肠挂肚、焦急烦躁的感觉。他昨夜捏她手腕那一下,真的很重,令年能感觉到,里头抑制着许多的欲望和冲动……她伸出胳膊,环住了他衬衣下精瘦结实的腰,声音里带点雀跃,“我还有半个月就放假啦。”
慎年没有说话,把她揽在怀里,起初心跳还有些急,渐渐平稳了,他在她鬓边用嘴唇碰了碰,说:“跟我走吧。”
令年不明白,看了看他,“去哪?”
“你想去哪?”慎年笑道,“天涯海角?”
意识到他只是随口一说,令年摇摇头,把他推开:“我还要回去上课。”她回头往江上看去,货轮已经驶向了江心,码头上冷清了。客船还没有到,想到刚才慎年独自对着一群海鸟的样子,她不舍得立即就走,把衣领拽紧了些,说:“我看着你上船。”
半只油饼早就冷透了,慎年把它全留给了海鸟。闸口有茶摊,还有饭铺子,令年因为没能带慎年游历南京,十分遗憾,要了一碗加了许多胡椒和辣椒的鸭血汤,坚决要求他尝一尝。慎年笑道:“怎么,你现在是南京人了?”
令年道:“吃喝精通,算半个南京人了吧。”
慎年尝了两口,还给令年,摇头道:“不怎么样,离半个还差远了。”
令年明白他的意思。接过碗,好一会没动筷,她抬起眼,问慎年:“你去京城,和邝大人提了……?”
慎年嗯一声,看不出来喜怒。
令年追问:“那他是答应不答应?”
“你想他答应还是不答应?”慎年似笑非笑。
令年瞪他一眼,暗自地替他着急。
“没那么容易,我早料到了。”慎年说,“反正话我已经当面跟邝老爷说了。”他说得轻松,眉头却不易察觉地微皱了一下。令年留意到了,忐忑的心里顿时有些憋闷。恐怕这趟慎年是把邝老爷惹怒了,所以才在京城里耽误了好几个月。起码……和邝家约好来春的婚期要往后推了吧,她猜测着。
慎年没有多提和邝家的婚事,只跟令年解释:“我不能在南京多待,有人在上海等着我……窦筱泉,少不得回去要见他一面。他借洵郡王的势,想要在上海敛财,我没有应承,”显然报纸上渲染令年在圣三一堂遇袭的事,慎年早耳闻了,他替令年添了点茶,说:“是我得罪了他,跟你没有关系。”
又是邝家,又是窦家。前有狼,后有虎,令年心里不安,“得罪了这么多人,以后怎么办?”
慎年低头,拨着茶碗里漂浮的茶叶,刚才坐在码头,他就是这幅沉思的表情……空荡荡的码头,面对着开阔的江面,阳光和风都在肆意的倾洒。他目光凝注着江面,好一会,用很平静的语气道:“这不算什么。”
令年默然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