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含胭
“我以前是不会喝,也不能喝,可我现在成年了呀,早就能喝了。”祝繁星又碰碰郭晓春,“哎,晓春,我听说下学期有个老师会教我们品鉴红酒,不如我们自己先试试?”
郭晓春也没喝过酒,见祝繁星兴致高昂,不忍扫她的兴,又想着这晚不用再出门,就说:“好啊,稍微喝点儿试试。”
陈念安:“……”
祝繁星从客厅柜子里找出两个玻璃高脚杯,又翻出一瓶老爸珍藏的红酒,说:“我爸给我留的几瓶酒都挺贵的,我一直舍不得送人。”
她也不管那酒是什么年份什么产地,直接开瓶,给自己和郭晓春各倒了一点。
两个女孩装模作样地举起杯子,学着法国电影里人们喝酒的样子,轻轻碰杯,用法语说:“porteruntoast。”
陈念安和祝满仓嘴角抽抽地看着她们。
祝繁星喝了一口红酒,眉头皱了起来:“噫……味道怪怪的。”
郭晓春也尝了尝,还咂巴了一下嘴,把杯子端到眼前,晃动酒杯,说:“这就是红酒啊,葡萄酿的?”
“对啊,这肯定是真红酒,我爸不会搞假酒。”祝繁星抱着酒瓶研究,“还真是法国进口的耶……什么波尔多,2005年,哇,这酒有八年了呀。”
“原来葡萄酿出来的酒是这么个味道。”郭晓春又尝了一口,“好像还可以哎,不难喝。”
“是吗?”祝繁星也继续尝试,“你这么一说,后味是还行。哎,我以前亲眼见过一个法国阿姨喝红酒,哇塞!她那个陶醉的样子,好像喝到了什么绝世甘露,都把我给看馋了。”
陈念安面前是一杯可乐,听她们说了半天,忍不住开口:“姐姐,我能喝一点吗?”
祝繁星瞪他:“不行!未成年不能喝酒。”
陈念安求她:“咱家又没别人,我就稍微喝一点,不会有人知道的。”
祝繁星还想拒绝,郭晓春说:“你让他喝一点么,他天天在家,你现在不让他喝,等我们明天去上班了,他自己也能倒来喝,这么大一瓶,咱俩今晚又喝不完。”
有道理啊……祝繁星妥协了:“只能喝一点点哦。”
“嗯!”
陈念安立刻给自己找来一个玻璃高脚杯,祝繁星给他倒了一丁点红酒,陈念安小小地抿了一口,眉头只皱了一下下,很快舒展开来:“这个比白酒好喝多了!姐姐,你再给我来一点,这也太少了。”
郭晓春惊讶:“你还喝过白酒啊?”
“就喝了一口,被辣得直呛。”祝繁星又给陈念安加了一点酒,举起红酒杯,说,“来来来,咱们碰一个,今天过大年!祝大家新春快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逢考必过!”
“新春快乐!”
三个红酒杯碰到一起,还有一个装着芬达的小杯子。
祝满仓也升级了,除了旺仔牛奶,姐姐还给了他可乐和芬达的选项,祝满仓毫不犹豫地选了芬达,甜甜的碳酸饮料多好喝呀,旺仔牛奶?那是小宝宝喝的,他快九岁了,已经不是小宝宝啦!
三个没喝过酒的人非要喝红酒,结果就是……有人喝醉了。
喝醉的人是郭晓春,她最能接受红酒的味道,喝得就最多,低估了酒精的威力,吃完饭后脑袋发晕,也许是酒入愁肠,令她回想起一些旧事,郭晓春难掩心中委屈,抱着祝繁星痛快地哭了一场。
祝繁星轻声细语地安慰着她,终于,郭晓春平静下来,说自己喝多了,不看春晚了,简单洗漱后回到次卧,直接上床睡觉。
祝繁星发现自己的酒量居然还不错,脑袋不晕,也不想吐,反而有些兴奋,她把房间留给郭晓春,自己坐在客厅看春晚,还跟着节目里的明星一起唱歌。
陈念安喝得最少,只是微醺,不妨碍他收拾餐桌、洗碗洗锅。把厨房弄干净后,他回到客厅,看到姐姐独自一人坐在餐桌边。
祝满仓不爱看春晚,已经回房了,在小床上玩小汽车,祝繁星手里拿着电视机遥控器,当成话筒,正扯着嗓子和电视里的CelineDion一起深情演唱:
“Nearfar
Whereveryouare
Ibelieve
Thattheheartdoesgoon……”
陈念安在她身边坐下,祝繁星顺势把脑袋靠在他的肩膀上,整个人像没骨头似的软了下来。
她对陈念安吐槽过好几次,102室哪哪儿都好,她也不嫌房子小,就是没有沙发让人头疼,每次只能坐在硬硬的餐椅上看电视,没地儿躺,又没地儿靠,坐久了会很累。
所以,每当陈念安坐在身边,祝繁星就会把他当成一个人形靠垫,至少脑袋有地方靠了,腰背也能放松不少。
她唱出一句最应景的歌词,还仰头看了陈念安一眼。喝过酒的女孩面颊酡红,眼神迷离,倒是没有被酒精影响记忆力,唱英语歌时照样流利又动听:
“You'rehere
There'snothingIfear
AndIknow
Thatmyheartwillgoon……”
在她唱得最投入时,陈念安抓住她的手,压低下巴,亲吻了她的额头。
祝繁星像是一无所知,与他十指相握,依旧沉浸在凄美动人的音乐世界里。
陈念安没有再做过分的举动,只这一下,他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是他来到钱塘的第四年,和姐姐一起过的第四个除夕夜。
陈念安感谢上苍,能让他与祝繁星相遇,不仅相遇,他们还能同住一个屋檐下,成为彼此最亲密的家人。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陈念安想,至少最近几年,姐姐是不会离开他的。将来,就算姐姐谈了恋爱,要结婚,要搬走,那也是姐姐的决定,是姐姐的人生,只要她能幸福快乐,他必定会送上最真心的祝福。
至于他自己,随便吧。
陈念安没去看医生,自己给自己做了诊断。
他的确是病了,还病得不轻。
无药可救。
第97章 第23章你手很脏,别往脸上抹。
二月下旬,学校开学,祝繁星和郭晓春双双结束辛苦的寒假打工生活,拿着工资返校报到。
郭晓春跟个铁人似的,几乎全月无休,挣了四千多块钱。祝繁星的工作时间没她长,每周还要休息一天,收入就比她少一些。
她卖了不少蚕丝被,有些还是卖给老外,每当店里走进外国人,店长都让祝繁星去接待,她的英语口语非常流利,面相又是笑容可掬,撞见投缘的老外,还真能促进成交。
最后,连底薪加提成,祝繁星一共挣了三千八,她表示:满意!爱干!下次还来!
唯一不满意的人,是陈念安。
上学时,他和姐姐每天只能短暂地见面几分钟,到了周末,姐姐又要出门做家教,因此他一直在期盼寒假,想着一个月的假期,姐姐可以天天待在家,结果却成了泡影。姐姐每天午饭后出门上班,深夜才回家,陈念安守着祝满仓待在家里,成了一块忧愁的望姐石。
他迫切地想帮姐姐分担生活压力,却想不出办法来,他还不到十六岁,打工没人要,又面临着中考,哪怕出去捡破烂也是要花时间的。
开学后,日子还像以前那样子过,陈念安每晚留校上晚自习,祝满仓独自一人在刘爷爷和俞奶奶家吃晚饭,祝繁星依旧每天傍晚骑车回家,陪满宝做作业,自己复习功课,等陈念安到家后再赶回A大。
经过一个寒假,她和郭晓春的关系迅速升温,尽管两人下课后几乎见不着面,但在课堂上,她们不再是两个陌生的女同学,每次都会坐在一起,练发音、练对话时也有个伴儿。
祝繁星没有把郭晓春家里的事透露给张思彤和申露,觉得那是郭晓春的隐私,只说她俩寒假时都在步行街打工,郭晓春还去她家借住了几天,所以才会变得要好。
张思彤和申露并未感到意外,因为祝繁星是个性格超级Nic
e的女孩,郭晓春也不算个怪咖,她俩相处多了,关系变好,正常得很。
于是,303寝室的氛围变得更加融洽,祝繁星觉得自己很幸运,高中、大学遇见的都是好室友,和谐稳定的生活能让人的心灵变得更加平和、自在,所谓的幸福感,就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滋生出来的。
三月底,严冬离去,万物复苏,祝繁星收起厚重的冬装,迎接着新一年的春暖花开季。
李清照写过: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在这样一个花红柳绿的季节,蛰伏了一个冬季的年轻人们果真蠢蠢欲动,303室的四个单身女孩中,终于有人坠入情网,官宣恋爱。
那是申露,她在学校健身俱乐部举铁半年,不仅甩掉了十斤肉肉,还收获了一个肌肉强健的男朋友。
那位男同学姓姜,念大三,来自安徽合肥,和申露算是半个老乡,据说两人眉来眼去足有半年,直到开春后,小姜才鼓足勇气对申露表白,申露羞答答地答应了。
小姜很上道,和申露在一起后没多久,就提出要请申露的室友们吃饭。可惜郭晓春要打工,只有祝繁星和张思彤能出席,吃到了第一顿“室友男朋友请的官宣饭”。
小姜是个性格木讷的男生,个头不高,长着一张老实巴交的脸,吃饭时,都是祝繁星和张思彤在活跃气氛,把小姜说得面红耳赤。申露护短地嚷嚷:“哎呀!你们别笑他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平时话很少的,你们得看看他锻炼时的样子,可有毅力了,教我的时候特别耐心。”
祝繁星看着申露和小姜相视而笑时的甜蜜脸庞,好奇地想,这就是谈恋爱吗?
回到光耀新村后,她兴冲冲地告诉陈念安,申露谈恋爱了!
陈念安没吱声,祝繁星托着下巴,说:“原来,谈恋爱后,男朋友要请女朋友的室友们吃饭的呀,她们说这是惯例,我以前都不知道的。”
陈念安看了她一眼,心里居然计算起自己有多少私房钱。
呃……太莫名其妙了,他甩甩脑袋,让自己别再胡思乱想。
祝繁星没有得到陈念安的反馈,问:“你怎么了?最近学习压力很大吗?”
“不是。”陈念安在她身边坐下,说,“姐姐,孟老师来找过我了,问我要不要保送志成中学。”
“志成中学?”祝繁星想了一下,“好像离我们家不远哎,你怎么说?”
钱塘市志成高级中学也是一所重点高中,是所有重高里距离光耀新村最近的一所,只有五六公里远。
陈念安说:“我拒绝了,说我要考二中,但孟老师说,我这个成绩考二中是有风险的,如果把二中填做第一志愿,到时候分不够,没录上,哪怕志成是第二志愿,也会录不上,可能会滑档去普高,所以她叫我再考虑一下。”
祝繁星知道,这是事实。
这些年,钱塘的重点高中招生一直采用中考+保送+特长生选拔模式,各所重点高中有40%的保送生录取名额,这个名单需要各所初中参考学生们的平时成绩向重高推送,对口重高再组织考试,通过后出最终的录取名单。
哪怕在这次考试中没发挥好,考生也可以继续参加中考,但要是被录取了,那就是一锤定音,不能再改变主意。
青芽中学教学口碑优异,数年来都是保送大户,按陈念安的班级排名,被提名保送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祝繁星当年也有保送资格,只是她放弃了,为了冲击二中,直接去拼的中考。
“志成中学……”祝繁星说,“不难考啊,它的分数线比二中低多了,孟老师说了你只能保送志成吗?”
“不是。”陈念安又说了另两所重高的校名,都在郊区,需要住宿,口碑和志成差不多。他看着祝繁星,说,“孟老师说,她觉得以我的情况,走读会更合适,所以才建议我保送志成,说是比较保险。”
近几年,市里的重点高中纷纷外迁至郊区,建起先进的新校舍,采用寄宿制,是为了方便管理、提高教学效率,而志成中学还没搬迁,依旧是走读制。
在钱塘那些重高里,它的口碑只能算一般,以陈念安的成绩,如果把它当成第一志愿去考,90%能考上,所以这个保送就有点儿鸡肋,同意吧,不甘心,放弃吧,又怕中考失利,考不上二中。
考不上二中,再考志成就难了,它好歹也是一所重高,因为校区在市里,体量就没那些搬迁过的重高大,招生人数也没别的学校多,却能吸引到一大批不想住校的学生,不是人人都想住校的呀!保送生加第一志愿的考生就能把它塞满,哪儿轮得到第二志愿的考生?
这就是一场博弈,是中考前,成绩优异的考生们需要提前面临的一项选择。
“孟老师估计也是好心,怕你考不上二中,你这个成绩也真是不上不下的,我都有点担心。”祝繁星小声说,“而且,她知道咱家还有个满宝,觉得你需要顾着家里,但这事儿你不用管,我说过了,你去住校,我可以走读,小老虎,你尽管放手去拼就行。”
陈念安点点头:“嗯,我知道了,姐姐。”
他也觉得保送志成的建议太过保守,还是想靠自己冲一下二中。
——
保送名单要四月底提交,一直到四月中旬,陈念安都没有改变主意。
吴昊浩没有被保送的资格,说第一志愿就想填志成,因为离家近。展翔被保送五中,他和爸爸妈妈商量了一下,决定接受这个安排,五月初去五中参加考试。如果通过,他就会比陈念安和吴昊浩先一步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