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蔺巫林
江巡小时候跟着外公外婆偶尔来这边小住,如今两位老人都不在了。
十点半左右,江巡上床睡觉。听着窗外的风声,没睡着,不知过了多久,拥着被子坐起来,想起赵商商的话。
“教你一招,治疗失眠有奇效,我每次晚上睡不着就看历史书,看几分钟就打哈欠。”
想到她说话时认真的样子,江巡去隔壁房间的书架上找了本《国史全鉴》。
-
第二天赵商商去博物馆,搭公交经过白水街附近,跟江巡联系。找过去才发现,老洋房离商业广场不远,是个闹中取静的好去处。
街边连片的梧桐,冬天掉光了叶子,枝桠指直天空。
江巡咬着盒牛奶,坐在长椅上。
今天天气晴,早晨薄雾未散,将他的头发浸染了寒冷的潮意。
赵商商下了公交跑过来,她穿得笨重,像只企鹅。江巡看见她就笑,不由自主觉得开心。
他从兜里掏出另一盒牛奶递过去,赵商商接过来,还是热的。
她吸了一口牛奶,问:“你是不是没睡好?脸色不太好。”看着惨白惨白的,没一点血色。
江巡点头。
“昨晚干嘛去了?”
“看书。”
赵商商表情复杂,心说你一个不上学的怎么比我一个上学的还用功,倒也不必这么卷。
江巡看了看她,“你说的,失眠看书管用。”
赵商商没想到居然是她的锅,“不管用?”
结果显而易见。
她尴尬地笑笑,“可能这个事吧,因人而异。”
“以后你失眠就打电话给我,我给你说相声,保管催眠。”
赵商商今天去博物馆当志愿者,赚个寒假社会实践的学分。叶春琳的办公室在四楼,她拿着表轻车熟路就进去了。
“妈,给我盖个章。”
叶春琳发现江巡也来了,亲自倒茶招待。赵商商问:“我没有茶吗?”
叶春琳只好给她也倒了一杯,“喝完赶紧去站岗,站一个上午,别想偷懒。”
回头又跟江巡说,“刚好你来了,难得的机会,要不要去见见我们文创部的几个同事?他们都是你的粉丝,特别喜欢你的画,一直说想找你要签名……”
赵商商眼睁睁看着她妈把江巡带走了。
她换上件红马甲,双手举牌,牌上写着“请保持安静。”
如果遇到馆内有大声喧哗的参观者,她就要默默举起牌子提示人家。
江巡签完名出来,从四楼往下走,逛到二楼,才找到她。
赵商商刚拿木牌无声规劝了两个大声议论的小男孩,正靠墙站着。她腰有点泛酸,木牌算不上重,但一直举牌站着就是累。
已经快四十分钟了,还有两小时。
江巡一走过来,她在人前绷着的情绪就散漫了。
肩膀都塌了。
看着江巡说:“累。”
亲昵的、带着点抱怨的语气,自己都没发现。
“要不我替你一会儿?”江巡说。
“还是不要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学分自己赚。”
赵商商砸了下嘴,听见江巡问:“要吃糖吗?”
“你有?”
江巡口袋里还真有,掏出好几颗,各种味道的,唯独没有芒果味。
她只说过一遍自己不喜欢芒果味,他就记住了。
江巡撕开包装,见她两手举着木牌,直接送到了她嘴边。
赵商商见周围没人在,抓不到她站岗开小差,迅速张口含住糖,跟做贼似的。
忽然,她发现了楼梯上叶春琳的身影,朝江巡使眼色,匆忙且小声道:“你快走快走,不要影响我工作。”
典型的渣女行为,用完就丢。
第23章
江巡在绊江待了几天, 赵商商把白水街那栋小洋房从里到外摸了个遍,下结论道:“像座古堡, 合适拍密逃。”
等赵商商走了, 傍晚有快递员送货上门,纸箱子里装着许多串星星小彩灯。
江巡把它们挂在墙壁上,一闪一闪地亮着, 烘托出一片明暗交错的昏黄光影。平常走街头看见这种灯,并不会多留意,现在挂屋里, 意外发现还不错。
江巡拍图发给赵商商, 赵商商说:“屋里变热闹了。”
“你在看什么?”
江巡听见电视机里忽远忽近的观众发出的笑声。
“相声。”
“你今晚失眠吗?”赵商商忽而来了兴致,“我给你讲一段。”
江巡洗漱完躺在床上, 点开手机外放,不假思索地说:“失眠。”
“听好了, 先给您来一段报菜名。”
赵商商开始报了,“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炉鸭、酱鸡、腊肉……”①
赵商商说:“怎么样, 困了吗?”
江巡说:“饿了。”
“这个不行, 得换一段, 《学叫卖》。”
江巡听她用不同方言吆喝叫卖, 觉得逗, 笑完之后更加睡不着。
相声是否催眠, 有待商榷。
赵商商说得口干, 爬起来喝了口水, 外面响起叶春琳的敲门提醒:“商商,你还没睡?”
“马上就睡!”
赵商商关了灯, 整个人缩进被子里, 鼓起一座小山丘。她的呼吸打在手机屏幕上, 很快起了一层薄薄的水汽。
过了一会儿,江巡说:“你困了吗?”
赵商商的声音变得模糊,音色也低了,勉强说:“有一点点。”
“你睡觉吧,晚安。”
“好哦。”
“谢谢你的相声。”
赵商商笑了两下,很快坠入梦乡。无声的通话持续进行着,等了几分钟才挂断。
江巡依旧毫无睡意,不过他将通话录了音,手机放在枕边,把那段《报菜名》和《学叫卖》听了一遍又一遍。
-
过了两天,赵爸爸送家里两个小孩回青山铺,看望家中老母亲。郑女士的感冒好了大半,鼻子还时不时堵着,说话带鼻音。
赵商商学中医给她把脉,煞有其事地说:“马上就能好,以后会长命百岁。”
郑女士拍开她的手,“离远点,流行性感冒,人传人。”
“最近感冒的人一大堆,你也少也串门。”
赵商商:“我身强体壮。”
郑女士想起她小时候喜欢把玩具听诊器???挂脖子上,扮医生给人看病,赵熠时不堪其扰,总是被迫当她的病人。
赵熠时坐在椅子上,说:“医生医生,好了吗?”
赵商商给他强行按回去,说:“还没好,我给你打的是吊针,水没吊完,你可不能走。”
赵熠时垮着脸不情愿,赵商商塞给他一根棒棒糖,他只好勉为其难地配合。
郑女士现在想想当时的情形还想笑。
抽油烟机的声响停了,老赵喊他们吃饭。赵商商去厨房拿碗筷,老赵问她小江什么时候来家里吃饭。
老赵从儿媳口中知道江巡一个人住后,总想着多照应照应,跟他们家商商一样大,还是个小孩呢。
赵商商想着反正江巡也回七芽山了,“要不现在就叫他来?”
老赵:“行啊。”
赵商商打电话一问,江巡还没吃,答应会过来。
正好游珉也来找赵熠时,再添一副碗筷。
老赵说:“我去加两个菜。”
“爷太客气了,”游珉说,“常来不算客,用不着招待。”
老赵说:“我怕待会儿你们不够吃。”
寒冬风大,天边雾蒙蒙的。马路上行人不多,田野空旷,空中飘浮着微尘。
江巡伴随着一串叮叮的铃声到来,自行车顺着惯性溜进了院里,靠墙停好。
屋檐下的游珉率先发现他之前那辆山地自行车不见了,换成了外形最普通的那种,后面带个座,能载人。
“兄弟,你怎么换车了?”游珉走过去看。
江巡憋不出借口,只好说:“想换就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