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丫
柳明丽把最后一个碗擦了,放进消毒柜:“我去陪爸看新闻了。”
-
出了高铁站,杨金海正等在路边。他接过柳明丽手中的一大袋东西,忙不迭打开看:“咱妈又带什么好吃的了?”
柳明丽拉开车门:“地里新摘的蔬菜、自己做的香肠,还有你最爱的红烧肉。”
“我真是爱死她了!”杨金海把东西放进车的后座,坐上驾驶室第一件事不是启动汽车,而是给吴菲发了个条语音:“吴阿姨,收到您的红烧肉了,我真是太开心了,爱您!”
柳明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受不了你。”
“咱就是说,咱妈还缺女儿不。”杨金海嬉皮笑脸。
“你去问她啊,看她不打死你。”
话音刚落,吴菲一条60秒的语音过来。
杨金海正要点开,柳明丽阻止他:“开车吧,她说起来会没完没了的。”
-
杨金海很喜欢柳明丽的家庭氛围——标准的小康家庭,原生家庭完整、父母关系健康。吴菲精明能干,家里里里外外都会管;柳忠德老实做事,话不多,一般都听从吴菲的安排。两边也各自有兄弟姊妹,大部分都分布在邵明市或者是周边城市,平日里开枝散叶,过年过节就聚在一起,有什么事情互相帮衬。家族里祖上三代都没出过什么显赫人士,但关系和美融洽、平安顺德。
这是杨金海很羡慕的。他父母分开得很早,他不知道父母双全的感觉。命运给了他富裕的出身,但没有给他完整的家庭。爷爷奶奶很疼他,他也仗着这份爱在少年时期没少惹事,但现在想来都是一种缺失,是内心希望引起亲密的人重视的外化。
那个时候他的妈妈金娜已经从国外回来,母子多年未见,十分生疏。专家说小孩1-3岁的时候是培养亲子关系的最佳时候,过了这个年龄段就很难弥补。也许学医的金娜早就明白,所以没有刻意弥补,把和杨金海的关系处成了有血缘关系的朋友。
缺失的永远就缺失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儿。所以杨金海喜欢柳明丽的家庭,跟着柳明丽见过她爸妈,吃过她妈拿手的红烧绕,每次去都很开心。柳明丽知道他的事情后就不带他回家了,他想去,柳明丽拒绝,他也就算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已经亏欠她很多了,不能再得寸进尺。
第14章 想想,又算了
早上,陈东拿着资料到人力资源部说事情。走进大办公室瞄了一眼,柳明丽的位子空着,转弯到部长门前,门虚掩着,有人说话,似乎带着哭腔。
“李部长,我不知道工作要怎么开展了,我这边的收集工作实在是太重了,手里活多,人也少,天天都是十二点才回家,我这么大年纪了,男朋友也没有一个,我爸妈也着急得很,我个人压力也很大……”
“我希望您再给我配几个人手,我知道现在大家都忙,但是我这边真的很急,很需要人员……”
“实在不行,你把柳老师的小张派给我也行,我暂时借用两个月……”
陈东立在门口,身旁有人和他打招呼:“陈工,来找李部长吗?”
说话的是人力一位年轻的同事,他认识,叫黄潇。
黄潇的声音一起,办公室里面的声音立刻灭了。很快,李芳从里面出来,陈东装作正好到来的样子,和李芳点了点头:“李老师好。”又对李部长扬了扬手:“李部长,有空吗?”
李芳看了他一眼,敷衍了个笑,匆匆走了。
李隆说:“进来吧。”
-
陈东是来提需求的。他想招两个实习生,和策划部门的部长聊过后,部长让他再来人力打个招呼。李隆今天也正好有事要找他。公司现在想成立一个健身兴趣小组,听说陈东健身很多年,还是个业余教练,想让他牵头此事。这事陈东没有一口答应,他现在适应了新环境,工作量也上来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时间弄这件事,说回去再想想。
李隆说好。
出了办公室,黄潇就坐门口,又笑着和他聊天:“说完啦?”
陈东点头:“说完了。”
“欢迎常来。”
陈东只笑,余光一扫,柳明丽的位置还空着的。他双手搁在格子间的隔板上,俯身低声问:“柳老师不在”
“她外出考察场地了。”
“考察场地?”
“是的,公司三年一次的社招人员专题培训要开始了,今年部长说换个地方封闭式培训,她看场地去了。”
“哦——”陈东应道,他也是社招人员。
“怎么,你找她有事?”黄潇问。
“上次培训她说要录入什么外部专家库。”他随便说了个理由。
“那估计得明天了,要是急的话,你打她手机。”
“行,我知道了。”陈东直起身,李芳的位置就在柳明丽后面。她对着电脑,面无表情。
-
陈东和李芳没有什么接触,听说她爸是公司退休的二把手,上次在档案馆见她整理干部资料,底下三个年轻小伙子由她使唤,领导范儿十足。他不知道柳明丽手下有几人,上次培训就看见张升在打下手。
出了办公室,他又回头看了眼那个空荡的位置。
他拿出手机,调出对话框,看到那条“在哪儿”,想想,又算了。
-
今天暴雨。
柳明丽打着伞,和张升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草地里。
下下周举行公司三年一次滚动的社招人员培训。以前都是在公司上课,为期一周,昨天李隆跟她说,在公司上课的效果太差,要到外面封闭式培训。
柳明丽稍微意外,听见李隆又说:“办得好一点,课表也更新一下,公司领导邀请一些。需要资源跟我说。”
听到这话,柳明丽不禁多看了李隆一眼,应道:“好。”
回到工位柳明丽便梳理了近三年的社招人员,总计62人,最大年纪38岁,最小24岁。她联系了几家经常对接的培训机构,约好今年上午去看场地。
上午第一家是车程50分钟的近郊酒店,有大型报告厅,也有户外活动场地。刚看完室内的场地,孕育了一上午的雷阵雨便轰轰隆隆地下下来了。接待的李经理说外面的草原还紧邻着一家游乐园,晚上可以租借来做篝火晚会。柳明丽瞧了瞧天色,说,走,还是去看看。
她今天穿的短裤和运动鞋,走完这一圈回来,运动鞋已经完全打湿。李经理留她们吃饭,柳明丽看了看时间,说下午还有一个酒店要看,要赶紧走了。
说罢,她带着张升便上了车。
-
下午马不停蹄又看了两家酒店,回程路上柳明丽问张升对这三家看法如何。
张升说:“我比较喜欢上午那一家。酒店装修过,报告厅很大,还有大宽屏,餐厅和住宿也不错。我最喜欢他们紧挨着的游乐园,晚上我们不是还有团建吗?我觉得在那里开展特别合适,什么篝火晚会啊,游戏啊,舞蹈啊什么的,都很不错。”
柳明丽笑道:“你知道上午那个大报告厅多少钱吗?”
“多少?”
“半天5000。而下午酒店的报告厅,整个活动租下来才一万二。”
“差别这么大?”张升咋舌。
“你以为人家希尔顿吃素的?”
“那你呢,师父,你喜欢哪个?”
柳明丽抿了抿嘴,只说:“上午的希尔顿有点超预算了。”
正说着,张升的电话响了。
“喂,东哥。”他接起来。
柳明丽余光看了他一眼。
“——没啊,今天没在公司。”
“——啊,我给忘了,晚上打篮球!”张升拍大腿,“我跟我师父出来调研了,还没回来呢。”
“——是啊,今天下超级大雨,我和我师父鞋子都湿透了,我裤子也湿了……没办法啊,牛马就这样啊……”
柳明丽转头看了他。
张升识相,结束电话:“等我回来再说吧,我估计——”张升查看导航,“还有20多分钟到公司,到时候我直接来篮球馆。”
等电话挂了,张升老实交代:“刚才是东……陈工。今晚我们约好打篮球的,我给忘了。”
柳明丽问:“几点训练?”
“六点半。”
“哦,”柳明丽打了右转的转向灯,“你们经常一起打篮球吗?”
“我们定了周二和周四晚上的场子,6点30-8点30。师父,你要来看我打球吗?你好像从来没有来看过。我们下个月要打比赛。”
“我——”柳明丽本想说“我来看你打球做啥”,但想到作为师父这么对徒儿说话有点太冷漠了,改了口说,“你也没邀请我啊,我都不知道你啥时候打球。”
“那你现在知道了吧?”张升笑嘻嘻地说,“今晚要不就来?公司很多同事都来的,好多人都会来看陈工。”
“今晚不行。”她立刻拒绝。
“你刚说来的。”
“你去打球了,那资料谁来整理?”柳明丽装作严肃。
“啊……”张升不知道是不是要推掉今晚的练习。
“你去吧,我来弄就行。”柳明丽松了口。
“谢谢师父!”张升眉开眼笑,“我给你点奶茶!”
-
张升在篮球馆门口下了,柳明丽将公车开到公司地库,然后乘坐电梯上楼。李隆办公室黑了,副部长方蓉还在。
“方老师,您还没走?”柳明丽有些意外。
方蓉从老花镜里抬起头:“明丽回来了?看场地看得如何?”
“和预期差不多,拍了视频和照片,明天给部长汇报下。”
“来给我也看看。”
“稍等啊,方老师,”柳明丽打开手机,从一堆照片和视频中选了两个最平平无奇的,发过去,“我手机里就这两张,小张拍得多。您先看看。”
-
张升一路小跑到篮球馆三楼,正逢中场休息。
陈东走过来:“回来了,吃饭了吗?”
“没呢,”张升在场馆放了一套衣服和鞋子,他一边换装备一边说,“我师父把我放下我就上来了。”
“你师父也没吃?”陈东看着张升换下来的鞋子和袜子,湿润的,还带着人体的热气,臭烘烘的。
“诶,我给忘了!”张升说,“我师父让我来打篮球她自己回去干活,我得给她点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