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不可以 第51章

作者:丁丫 标签: 都市情缘 天作之合 轻松 现代言情

  初九,张鹏在楼道里碰到柳明丽,两人一同去开会,张鹏低语问柳明丽李隆的事。

  柳明丽起初还是装傻,张鹏应该是得到确切消息了,有些不满地说:“我就差看到红头文件了,你还装什么。”

  柳明丽面带猪像心头嘹亮,面上微微笑了笑,算是默认。

  张鹏说:“走之前你得和李隆好好聊聊。”

  柳明丽看了一眼他:“我不知道怎么聊。”

  张鹏说:“该怎么聊就怎么聊,他走前得把你安排好。”

  柳明丽不语。

  张鹏道:“要不要我做局,请你们吃饭。”

  柳明丽笑着乜他一眼:“你这说的,我和我们部门领导关系好像很差?”

  “那不就得了,你就谈你的利益,副部长这事儿,到嘴边的鸭子飞了,怎么说?你别不好意思,你不去,有的是人去。”

  柳明丽又不语了。

  张鹏说:“怎么,你有些别的想法?”

  柳明丽“嗯”了声。

  张鹏来了劲:“啥想法,说说看?”

  柳明丽看了他一眼,推开会议室的门:“先开会。”

  -

  柳明丽不确定是否要和张鹏分享这个八字还没一撇的想法,但张鹏似乎对她这是

  事很上心,硬是约了晚上和她一起吃饭。

  柳明丽脑子转了转,觉得也无妨。一来张鹏和她私人关系很好,他会站在她的立场上帮她分析;二来张鹏所在的党工部也是消息中心,他在党工部也是重点培养对象,说不定聊聊会有收获。

  晚上,柳明丽大致和他说了想去业务部门的念头,张鹏看她的眼神一下变得幽深起来。

  柳明丽知道他是有话要说,不慌不忙地给他夹菜,等他开口。

  张鹏吃了口菜,第一句说了句场面话:“你倒还挺会紧跟公司发展方向的。”

  柳明丽说:“那当然了。”

  张鹏又说:“人力真不想干了?就算领导空降,他也需要自己人,你是很合适的人选。如果那天他走了,你不正好上去了?”

  柳明丽抿了抿唇,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也很难。不全是因为晋升的空间。我做人力工作7年了,每天坐在工位上,一眼就能看到我十年、二十年、退休时候的样子。我好像不是很期待这样的场景。”

  张鹏颔首道:“我最怕听到你口中说出,你是因为逃避所以才想换职业方向。这里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换一个方向同样会遇到。我下午还在猜想是不是因为去年发票的问题让你寒了心——”

  “当然不是,”柳明丽说,“那不足为提,不过它是一个引导线。我今年33,其实在我30岁的时候,我就有类似疲惫的感觉,但那时候不强烈。去年发票的发生后,我意识到我可能真的需要一些调节。我现在还不算老,还有很大的自由和空间,过两年再换,估计就有些迟了。”

  张鹏道:“你走了,培训的事儿谁来负责?没有合适的人选你走不了。”

  柳明丽道:“这确实是个问题。本来张升跟着我也有两年,可去年他被外派到团区委,现在是叶思思在跟着我……”

  张鹏摇头道:“那不行,他俩都太年轻,不管有没有被借调,都不可能。”

  柳明丽道:“那么就李芳了。”

  张鹏笑道:“你愿意?你舍得?”

  柳明丽知道他笑里的意思,倒也无所谓地承认:“我都走了,还管这些?”

  张鹏说:“我觉得你还得看得再长远一点。人力是整个公司的人力,你无论做什么工种都是归公司人力管的……”

  张鹏话只说了一半,柳明丽明白他隐藏的意思:你走了,如果李芳大权在握,针对你,你当如何?

  柳明丽不语,张鹏的提醒她当然清楚。在她的考虑中,职场的恶意多半是来自竞争和利益。如果她调离了人力,李芳和她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她愿意花精力针对她吗?

  但话也两讲。比如林薇,林薇和李芳本就不是一个部门,她们之间是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纯属有些儿女情长的陈年旧事,但这些年也一直不对盘。

  张鹏见她陷入沉思,给她倒了杯果汁:“即将就任的高楠你认识吗?”

  柳明丽道:“不认识。听说之前在盛辉做人力副部长,然后借调到集团党群部,34岁,很年轻。”说道这里,柳明丽停了一下,若有所思地看着张鹏,“你们都是党群这条线的,你是不是认识他?”

  张鹏抿嘴笑了下:“认识。在集团一起培训过,我和他还是室友。”

  柳明丽顿时一副捡到宝的样子,心想这顿晚饭吃得值得,忙问:“说来听听”

  张鹏却道:“挺帅的。单身。”

  柳明丽一听便笑:“你什么意思。正经点行不,说点工作的。其他的先放放。”

  张鹏说:“其他的也挺正经的。你要拿下他,那可以在建投作威作福了。”

  “哈哈哈,”柳明丽佯装生气地笑昵他一眼,不接话。

  张鹏说:“高楠这人是实干派,情商也高,对人对事分寸拿捏头不错,天生就是干人力的料。不过,他比较拼,说好听点是事业心很重;难听点,就是工作狂。”

  柳明丽吐了吐舌头,问:“有多工作狂?”

  “当时我们培训住一屋,每天晚上我12点睡觉,他都还在伏案工作。他管集团的党群,事情是多一些。他说他平均都是晚上2点睡觉,早上和我一起起床,中午不午休。每天精力都很好。”

  “救命,”柳明丽听闻这评价,差点喷饭,“我得赶紧跑了。上级这么鸡血,底下的人肯定不会轻松。”

  张鹏被她的表情逗笑:“培训期间肯定会累一些,平日里应该也还好吧。再说他刚来建投,人生地不熟,不会这么夸张的。”

  柳明丽还是摇头:“可怕可怕。怪不得这么年轻升这么快。”

  张鹏把话题回转过来:“如果你真的想去业务部门,就得在他来之前走。他来了,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你就不好走了。”

  柳明丽颔首:“是的。”

  “你和李部长聊过这事儿吗?”

  “还没有,”柳明丽思忖道,“我想如果有合适的去处,大概率他会答应的——走之前送我一程,就当兑换了这些年又辛苦又背锅的苦头。只是有两点不太好解决:一是刚才你说的,培训的接班人还空着;二是如果转到业务条线,去哪里好呢?这需要契机的。”

  张鹏说:“是的,”他想了想,说,“大一点的项目都有临时党支部,你有没有想过先去过渡一下?一方面是可以先从人力抽离出来,一方面可以熟悉业务。”

  柳明丽觉得有戏:“你分管这个的,有推荐吗?”

  张鹏吃了几口饭:“你让我想一想。”片刻后,他说,“城西有个收尾的项目,是策划部门伍峰南底下的,现在有个同事怀孕了,下周就要请假,你或许可以试试——人事调动,不就是你们人力干的么。”

  一听这话,柳明丽心里有了底。

  有可去的地方,再去和李隆谈,这样就好操作多了。

第46章 这是一个永远难以平衡的天平。这是一……

  柳明丽对伍峰南是熟悉的。作为策划部门的老大,伍峰南和人力少不了打交道。每年柳明丽都会邀请伍峰南代表策划部门对内或者对外做讲座;外面有好的讲座论坛,她也会帮伍峰南报名张罗。

  在她的印象中,伍峰南是一个很有想法和干劲的领导。当初他从零开始成立建投的策划部门,手下只带了五个人,短短十年间部门就发展到了八十余人,而且成为公司越来越受重视的前驱部门。

  平日里伍部长总是亲切可鞠,毫无架子,对于人力的事情十分配合。柳明丽想,要不要提前和伍部长打个招呼,表达自己想去城西项目部的意愿。

  琢磨两下,她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公对公地说比较好,毕竟她还在人事部门,有什么人事调动,也是正常不过的。

  私下打招呼,反而显得有些私情了。

  -

  周二,李隆带着柳明丽去参加一个人事论坛,结束后正是晚高峰。柳明丽说要不先就近吃了饭再回公司,李隆说好。

  两人找了个川菜馆,柳明丽利索地点了几个菜。话题从下午的论坛开始,两人讨论了一会儿人工智能的话题,目前建投大力发展这项改革,后面柳明丽可以请老师到公司做培训。说到这里柳明

  丽抿嘴笑了一下,李隆看到,说:“我走了,对你的工作又没有影响。”

  柳明丽抬起头,李隆一边给自己添茶,一边自然地说道:“我要调任集团,你肯定知道。”

  柳明丽眨了眨眼,没说话。

  李隆笑了笑:“怎么不说话?”

  柳明丽这才说:“听到了一点点。恭喜李部长。”

  李隆说:“听到了哪一点点?”

  柳明丽道:“就是调任集团这一点点。再多一点点,就是很快就要走。”

  李隆说:“说没落实的事情,我不应该和你讲;但凡没文件下来,事情都有变数。但无论我走不走,我都希望你能继续把工作做好。后面我想把招聘的事情也交给你。”

  柳明丽微微一愣,招聘之前一直是方蓉在主管,退休后,柳明丽正好遇到发票风波,招聘的事儿是李芳在接手。正当柳明丽愣神,李隆继续说:“招聘的事儿会辛苦一些,我会再拨几个人手给你。六月张升回来,你要把他用起来,把培训的事儿交给他和叶思思。招聘的这一块还需要体制建设,你来牵头这件事。”

  李隆的话听上去有点像临了嘱托:“如果我调离建投,我会和新来的领导交代好你的工作,这点你放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新领导肯定也会第一时间开调研会,了解公司和部门的情况,你把工作落实干好,一样会受到器重……”

  说到这里,李隆停了下来,他说话期间柳明丽一直没反应,偶尔和他对视的眼神里带着复杂和欲言又止,于是他问:“怎么了。”

  似乎就等着这一句话,柳明丽道:“李部长,我有点想法。”

  “什么想法?”

  柳明丽说:“我想去业务部门。”

  隔了两秒,李隆微微皱眉,似乎没听清,问:“什么业务部门?”

  柳明丽慢慢说道:“现在公司大力提倡业务融合,但是我从入职到现在都在职能管理岗位任职,说实话,我对公司好多业务都不太了解,甚至是压根不懂。不懂业务,其实就无法真正理解一线同事的需求,也没法做好服务工作,更别谈管理工作。我想去业务部门锻炼一下,深入基层,了解他们。”

  听完这话,李隆看向柳明丽的目光变得幽深起来。显然,他没料到柳明丽会萌生离开人力资源部的念头。

  这时服务员前来上菜,打破了两人之间微妙的尴尬。上菜间隙,两人都没说话,各怀心思地看着鱼香肉丝、番茄炒蛋、回锅肉这三份菜一一被端上来。柳明丽等待着李隆的反应,李隆琢磨着柳明丽的真实想法。

  等到服务员下去,李隆用热水烫碗筷,声音平稳:“先吃菜,我们一边吃一边聊。”

  柳明丽也拿茶水熨烫碗筷,听得李隆说:“为什么想去业务部门?”

  柳明丽手微微一顿,正要开口,李隆先一步打断她:“想去补业务短板,早几年怎么没发现这回事。我一走,你也走,别人怎么看这回事。”

  柳明丽垂眸说道:“去业务部门锻炼确实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没有别的原因。我在人力七年……”

  “明丽,”李隆把废弃茶水倒入一边的小桶中,“这或许是你一部分的真实想法,更多的是,你觉得在人力没有升职空间了?”

  柳明丽不言。沉默也是一种回答。李隆本身就是做人事工作的,他很容易猜到。既然他已经猜到,柳明丽再找借口无异于掩耳盗铃。

  柳明丽缓缓说道:“李部长,我确实到了瓶颈地带,这一两年我感到困惑。我好像一直处于上不上下不下的状态。这个困境困扰我很久了,我也想有一些突破,但是好像我很难找到出口。在人力每天都是事务性的工作,我好像也没什么核心竞争力,说不定那一天我就被取代了。我说去业务部门确实是出于真心,我想试试别的岗位。”

  李隆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但仍没松口:“业务部门是需要技术能力的,你去做什么呢”

  柳明丽给李隆夹了一片肉:“我们现在都有借调培训,技术并不是最大的壁垒。你看方超飞当年做技术的,来人力干过一年,后来又借调过去担任党支部副书记,专研玉米种植,现在又回来跑经营,工作不是只能做一个岗位的。”

  李隆说:“方超飞那时才多少岁?二十六七,正是培养的好时机。”

  柳明丽不紧不慢地说:“我现在虽然没那么年轻,但是我有工作经验啊。在人力这几年还是很锻炼人的,我的抗压能力、应变能力、接待能力、统筹能力和组织能力都很不错。我相信业务部门也会欢迎这样的人才。”

上一篇:春风眷我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