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陈宇:“羡慕人家的关门徒弟呗,咱刘馆长和仙安的甄院长当年是同一批的历史工作者。但那个时候甄院长选择去到了第一线,而刘馆长则是留在了燕京。”
“当时那个年代,正值秦皇陵第一轮的发掘。当时馆长的老师是想带着刘馆长一起去陕北考古。但在那个年代任谁都知道在离开首都去西北代表着什么。”
“刘馆长放弃机会选择留在燕京,而甄院长则是选择和他们的老师去到陕北一线。而这也导致了刘馆长整体发展线路的偏移。”
“本来呢咱们刘馆长是那一代的技术扛把子,而当时的甄院长还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理工男。”
“原本他们的老师是准备把刘馆长作为亲传弟子培养,但也正是这一遭让这对师徒彻底错过。”
“后来刘馆长虽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国博的馆长但看着甄院长陪着师傅一起,一点点的在一线打拼,并一路成为国内文物修复领域的翘楚,刘馆长就算同样事业有成,也难免会有所触动。”
“本来呢这么多年作为国博的馆长,刘馆长应该算是同辈儿中的佼佼者。但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抉择,他放下自己原本从事的一线修复,并彻底转向了管理岗位的方向。”
“虽然后来他国博馆长的身份也证明了他的成功,但他毕竟也是放弃了自己曾经热爱的事业。”
“然后现在人家甄院长又收了这么一个明显超模的徒弟,就算刘馆长早已看开,也还是会思考说如果自己当年选择和师傅一起。”
刘馆长:“一起什么?”
“那还用说那当然是一起去……馆长……”
“小陈啊,上周的论文……”
“馆长……我马上就去改。”
蛐蛐顶头上司的众人敢让如受惊的鸟兽般逃窜。
刘青阳也没有想到自己以前这点儿陈芝麻烂谷子的八卦,竟然会一路流传到这一代的学生口中。
不过有一点那些孩子说对了,对于自己是师弟收的这个关门徒他是真的羡慕。
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毕竟对于当时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优异的他而言,留在燕京就意味着更好更稳定的发展空间。
他当然知道秦皇陵对考古工作者的意义,但在那个年代从首都去到西北地区所要面对的风险和落差实在太大。平心而论就是重来一次他也未必会有勇气改变自己曾经的选择。
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那个平日里吊儿郎当的小师弟,竟然真的一路陪着师傅一起实现了当初那个过于梦幻的理想。
他说不羡慕那肯定是假的,而现在他的
这个小徒弟,又直接一上来就展现出了一副未来必定超越老师的技术天赋。
平心而论有的时候他也不得不感叹自家师弟这近乎逆天的运气。
他也必须承认当他看到贾文嫣手拿把掐的复刻文物时,眼神里满是自己当初若是选择坚持下去的幻想。
但幻想终归是幻想,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人终究还是不能太过贪心,不过师弟教出高徒对他而言也不是什么坏事。
几天后,等到贾文嫣的十二龙九凤冠渐渐成型时,刘馆长得空趁着午饭时间主动找上了自己这个让无数老友津津乐道的小师侄。
“小贾啊,我这有件事想请你帮忙?”
“不是……老师您这是……”
贾文嫣下意识地想要询问是什么事,然而她刚一回头,便看到了刘馆长身后推车上的巨大木箱。
“刘馆长……这是……”
“哦,这就是我想找你帮的忙,同时也算是我这个做师伯的给师弟的关门弟子准备的见面礼。”
“不是,馆长不用……”
“先不要着急拒绝,因为这东西放在我这也未必有什么意义。”
刘馆长说完便示意身后的学生将推车推上前来,拗不过对方的贾文嫣只得在刘馆长的示意下打开了那桐木制的箱子。
虽然此时此刻的她还不知道这里面装的是什么,但国博馆长的礼物,又是用得这么大一个桐木箱子,这怎么看都不会是一件凡品。
然而即便是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她真的打开箱子时,也还是不禁为木箱内的东西感到不敢相信。
“这是……焦尾琴?而且还是正经传承至少百年以上的焦尾?”
“刘馆长这是……”
“我母亲的嫁妆,也是她娘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传家宝。”
“虽然这只是一把焦尾的复制品,但这确实是实实在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老物件。”
“不过到了我这一代,我们家已经没有人懂得使用它,甚至这把琴本身也随着老化而渐渐失真。”
“我当年本想着把它当作我作为文物修复师的职业目标,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不等我将其修复我就因为职业方向的转变而彻底丧失了修复它的信心。”
“我本想找其他老师傅修复,但或许是碍于自己曾经也曾以这个专业技术自豪的自尊心,我始终无法做好毫不在意地将这把琴交给其他师傅的修复。久而久之甚至连我自己都时常忽略掉自己家里还有着这样一把传承数百年之久的古乐器。”
“如今你被我师弟收入门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虽然我也不认为他那个家伙还有多少东西可以教你,但对我来说把它交给自己师侄也总好过交给外人。”
“可师伯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把焦尾琴虽是复制品,但论年头除了在国博收藏的飞泉以外,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同类能够与之媲美。”
“这样的东西……师伯如果你只是担心这把琴的修复问题,那我可以替您接下,但这琴……”
“你拿着吧,不然的话你来我这要是空手回去,我都不知道你师傅那个嘴碎的会怎么调侃我。”
“那不至于师伯,本来这一次十二龙九凤冠的材料费就是您这边支付的,再加上后来翠鸟模型的加工费,我这一趟已经不少赚了,何况我在木工的领域……”
贾文嫣想要拒绝,然而还不等她把“不擅长木工”的话说出口,贾文嫣的耳畔便传来一阵叮叮咚咚的琴音。
“这是……”
贾文嫣心神微动,然后便顺着琴音的指引进入到一片一望无际的梧桐林海。
“这里是……焦尾琴的器灵空间?那把焦尾琴内竟也有器灵存在?”
贾文嫣仔细地打量着周围的桐木。
焦尾琴是东煌四大名琴之一,它诞生于汉代末年,是东煌著名音乐家蔡邕为女儿打造的七弦古琴。
同时这也是东煌四大古琴中最具草根主角光环一把。
在被蔡邕发现以前,这把焦尾琴的前身不过是一块农妇烧火时残存的梧桐木。
是蔡邕在听到它于烈火中燃烧的异响才灵机一动地想要将其制成琴木。
其琴身上甚至还残存着被烈火焚烧的痕迹,这便是焦尾的起源,而或许也正是应了那句凤栖梧桐的传说,这把从烈火中浴火重生的焦尾,也一举逆天改命地完成了草根的逆袭。
而它的这段经历,也被很多文人认定为比喻历经磨难的良才,赋有才华却未被赏识的宝器。
贾文嫣很清楚这样富有传奇色彩的名琴必定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器灵,但问题是器灵的存在具有唯一性。
尤其是像这种被单独命名的存在,哪怕后世出现了再多同样的仿品,也无法再在这个领域诞生第二个焦尾器灵。
仿品焦尾唯一拥有器灵寄宿的可能性,便是像贾文嫣当初为天性和红玉重塑躯体那样重塑身躯。
哦,不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初的焦尾也曾像翠羽殇那样,在自己的仿制品上寄宿了自己的一丝灵识。
但灵识毕竟不像真身,普通器灵用尽全力都无法抵抗真身损坏后的消逝,然后又何况是这一把已经损坏很长一段“岁月”的复制品呢?
难不成是因为焦尾琴的传奇经历,让它有了浴火重生的能力?
这么想也对,毕竟和其他琴木不同,焦尾打从一开始就存在一定的“瑕疵”。
这么想来焦尾的器灵确实有可能拥有着堪比小强一般顽强的生命力。
贾文嫣这样想到,然而她这样的念头刚一出现,她面前的梧桐树便像是有了生命一样,突然用自己的枝条轻敲了两下贾文嫣的脑袋。
【小姑娘,说什么呢,你怎可把我和那恶心的臭虫相提并论。】
第29章 洛神赋图欠大家一章
“臭……臭虫?”
“您是焦尾琴的器灵?”
【不然呢,除了本尊,你觉得还有谁。】
贾文嫣抬头看向了刚刚抽过自己的始作俑者,而那棵梧桐树也在她将注意力集中的同时,渐渐凝聚出了一个透明质的虚影。
【你好啊,年轻的守护者。我是焦尾琴器灵,玄音。】
贾文嫣抬起头,与面前身着红底黑纹长袍的女子琴女对视。
“所以你现在就寄宿在这把焦尾琴内,你的身形也是因为焦尾琴的破损才透明化的?”
【当然不是。你所看到的这一切只不过是因为我选择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罢了。】
贾文嫣:“不同的道路?”
【是的,一个器灵一个本体,这是大多数器灵的生存现状,但我的情况不同,我最初的本体早已在岁月的时光中消逝。】
【照理来讲我本应该和我的本体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但或许这就是你们口中的主角光环吧,焦尾琴在问世后的多年里,由于各种文人墨客的追捧而产生了数不清的复制品。】
【明明我在东煌四大名琴中排名末尾,但我的知名度却是四把琴中当之无愧的榜首。】
【这些复制品的存在虽然可能比不上本尊,但也正因为有它们的存在每当有人有焦尾琴演奏,作曲并逐步展现出好的作品时,我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反馈。】
【我就是靠着这些反馈存活了下来。对我而言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足够数量的人在用焦尾琴演奏,我就能够继续存在。至于你为什么能看见过,是因为这把焦尾琴曾经的主人有过用它演奏出顶尖乐曲的经历,】
【毕竟琴……是要用来弹的不是吗?】
“所以您现在带我来到您器灵空间的意思,是希望我在将这把琴修复过后,再转交给一个能够妥善利用它的人手上吗?”
【那多麻烦,既然这把琴的主人把琴传给了你,你又能通过灵力进行器灵所在的器灵空间。你直接自己学完自己弹不就好了。】
“自己弹?抱歉我没有这个兴趣。也应该没什么
这方面的天赋。“
贾文嫣闻言赶忙拒绝,她并不认为自己是那块学音乐的料。但玄音却不这么认为。
因为贾文嫣所拥有的“灵根”本质上就是指人类和器物之间的共感能力。
她或许可能没有什么演唱上的天赋,但她绝对对器物有着比常人更深的理解。
何况有作为焦尾琴器灵的玄音和这个时间封冻的器灵空间在,贾文嫣有充足的时间和教育资源。
贾文嫣想要拒绝,然而面前这位一身黑红两色长袍的琴女,却像是突然黑化了一样,一把将贾文嫣定住道:
【你可以不学,那我想你应该也不介意和本尊一起在这器灵空间内长眠吧。】
“不,不是……”
贾文嫣还没搞清楚什么情况,但玄音却已然发动灵力,在她的面前召唤出了一块焦木道:
【来,我们从最基础的制琴开始,相信我等到你真正踏入琴音的世界后,你会爱上这一切的。】
“可问题是我已经二十岁了,现在学琴会不会太晚了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