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过年,过年……本来就应该是专属于自家人的时间。
最关键的是你还要为了这一个个临时起意的视频喝酒,去耽误家里人早就定好的行程。
她就不明白了,以前没有视频电话的时候,大家不都也还是能好好的拜年吗?
何况每家每户吃饭的时间又不一样,既然你们没有提前约好喝酒的时间,又为什么非得在人家打来视频电话的时候,特意把酒瓶酒杯翻出来。
就和别人说家里人年夜饭吃得早不行吗?你说你要是和领导有约也就罢了,但大多数情况下会打视频喝酒的人就是平日里三五天一聚的酒友。
你们有什么话是平日里不够说的吗?怎么科技越进步反而变得越来越麻烦了。
那一刻因为找不到车位而异常焦虑的苏柠在心底里不停地吐槽着。
她不想大过年的坏了家里人的好心情,但当她早就订好的行程,被一大堆没有意义的琐事牵扯时,她是真的难以压制住那股无名火。
她非常迫切的想要转换一下自己的心情。
然而还不等她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她的目光便被远处那近一公里长的灯笼长街所吸引。
不是往年过年时路灯上挂着的那一两个灯笼,而是覆盖了一整条街灯笼“天蓬”。
明明没有了烟花伴奏的春节已经不复当年,但当那灯笼长街带着浓厚的中华文化莅临时,人们是不自觉的被那仿佛刻在DNA里的年味儿感知给彻底定格。
一排排火红色的灯笼将周边的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暖色。
苏柠已经好久没有看到过这么有新年气息的场景,而且这些灯笼还不仅仅只是单纯的装饰这么简单。
在那近一公里左右的灯笼步行街内,每一个灯笼上都映衬着一件又一件的东煌历史文物。
从建筑类的万里长城,天坛,紫禁城,到文物类的兵马俑和青铜鼎,就连东煌特色的烤鸭,肉夹馍等都有属于自己的专属。
一路上她都能够看到各种与对应灯笼合影的行人。
这不禁让苏柠对永安博物馆这一次的跨年活动多了一分期待。
她实在无法想象说如果永安博物馆连周边的通道都这么用心的话,届时真正重头戏的压轴活动又会如何。
她就抱着这样的期待与父母一起朝着永安博物馆前进着。
夜色愈来愈深,汇聚在博物馆门前的游客已经开始熙熙攘攘讨论着接下来的活动。
永安博物馆的场景布置远比他们所想象的还要更加豪华。
明明这里平时只不过是一座位于郊区的大型停车场。可是在这一刻当永安博物馆将计划中的活动陈设全部拉满之时。
整个停车场俨然变成了一个只有在仙侠剧里的名门正派才会出现的超大型神坛。
那一刻苏柠的目光第一时间便被神坛中央的景云钟所吸引。
作为一个仙安本地人,苏柠早已在学校所安排的各种实践或低哦你观众,见识过好几次景云钟这天下第一钟的尊荣。
但眼下的景云钟却与她印象中的景云钟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中最为明显的特点,便是这口景云钟那灿金色的钟体。
一开始她还以为是受到了周边这些节日氛围灯的影响,但后来随着人们讨论得愈发深入。
她开始意识到,说这哪里是被灯光影响,而是当年的青铜器在被岁月所腐蚀之前,本就是这样充满威仪与奢华的金色。
一想到这她的视线就不自觉的看向自己的手机,果不其然就在她从家里赶来的这段时间,网上的各大平台浏览器,已经遍布了各种有关“金色大钟”的讨论。
灿金色的大钟配上周边宛如神坛一般的装置,瞬间便让看过了仙侠剧各种纯白色绿幕制景的网友一阵感叹。
【就是吗,不是只有白色才能表现神圣。】
【仙界只有一片纯白,究竟是花神死了,还是仙界买不起染料。】
苏柠默默点开了永安博物馆的直播间,果不其然此时此刻的直播间里,已经聚集了大量因为一边看春晚一边摸鱼的网友。
【活动什么时候开始啊?】
【是一定要等到零点吗?不会只有一个敲钟吧?】
【虽然这个金色的景云钟很气派,但大晚上就来看一场敲钟会不会太简单了一点。】
【加一,何况这个布置一看就是花了大价钱的如果只是敲个钟,会不会太小题大做了一点儿。】
弹幕里的网友一句又一句的刷屏着他们的不解。
而此时此刻距离新一年的到来已经只剩下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苏柠带着好奇与交集不停地用手机上的摄像头看着远处,然而也就是在这一刻,不知道是谁在人群里突然喊了一声“贾馆长”。
那仿佛触发了某种机制的关键字,一瞬间便将整个现场的嘈杂与混乱全部指向了神台前身着一身红色吉服的女子所吸引。
“那是贾馆长吧……”
“应该是,她身上穿的这个扮相是什么,好漂亮。”
“汉服,不对,好像不仅仅是汉服,还有很多唐装还有旗袍上的元素。”
“她头上的带的是什么……我去,她不会把永安博物馆里的那件十二龙九凤冠带出来了吧。”
“等等她手上抱着的是什么?焦尾琴?不会吧难不成贾馆长要在现场演奏《顽石记》里的那首《潭石梦》?”
“等等好像还不仅仅是贾馆长,她身后好像还跟着一大帮人……”
“二胡,软,三弦,琵琶,扬琴,古筝,笛子,箫,笙,鼓,板,碰铃。”
“这是一整个民乐团?等等我看到了什么?编钟?永安博物馆竟然搞来了一整套编钟?”
“贾馆长从哪里搞来的?不是说这玩意儿不外借的吗?难不成这也是贾馆长复刻出来的?”
人群中不断有各种各样好奇的叫喊声出现,然而这一回还不等人们反应,整个现场便被跨年时分的钟声给彻底“惊醒”。
第52章 召回(下)归途
悠扬的钟声将现场所有的嘈杂彻底掩盖。
那与记忆中重合却又有些许不同的音色,在现场还有直播间每一个人的耳畔回荡着。
“这就是千百年前景云钟真正奏响时的样子吗?”
类似的想法在现场还有直播间里的每一个心头回荡。
那种几乎本能式的聆听让整个现场瞬间陷入了一片宁静。
人们回味那钟声的余韵,那低沉厚重的声音只是几次回响,便将他们的脑海中不停涌现的杂念荡去。
他们的注意力在那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集中。
无数的念力在那一刻从现场乃至全国各地直播间观众的脑海中释放,并一点点的四面八方朝着神坛中心的景云钟汇聚。
那一刻在岁月金瞳加持下亲眼见证点点金光汇聚的贾文嫣,也在钟景云(景云钟器灵)将那在文化认同中诞生的念力融合转换的同时,轻轻抚上了身前的“焦尾”。
悦耳的琴声在那一刻将所有人的目光从景云钟上剥离。
“我去……真现场演奏啊。”
“之前《顽石记》的BGM说是她录的我还以为是吹的呢。”
“她不是主攻文物修复的吗?为什么会弹古琴?”
“兄弟,你都说是古琴了,古琴不也算文物吗?而且那个仙安大学的民乐老师不是已经在直播间里说了吗?贾馆长手上有一把在东煌能排进前三的顶级焦尾。”
……
各种各样的讨论声在人群当中响起,毕竟在大多数人眼里,琴艺的存在确实与她文物修复师的身份不是那么的搭噶。
人们可以理解贾文嫣在自己业余之外有一些自己的好爱好,但当她的爱好强到可以与职业抗衡甚至吊打时,人们的第一反应绝对是不敢相信的质疑。
毕竟没有人会想到眼前这个女生,已经在焦尾琴的器灵空间内与真正的“名师指导”一起练了好几年的琴。
更何况此时此刻在神坛前方演奏的也不仅仅只有贾文嫣一个,在她拨动琴弦的同时,一贯喜欢在东煌各大焦尾琴“仿品”间游走的玄音,第一次在贾文嫣面前亮出了自己的器灵本体。
她将自己的力量加持在了贾文嫣的身上。
那一刻器灵空间内多年的苦练与器灵带来的神韵加成完美的组合在了一
起。
那是贾文嫣从未有过的顶级演奏,人们开始随着琴音婉转将注意力在她的身上汇聚。
然而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在贾文嫣沉浸于演奏中的同时,神坛甬道两侧的“灯柱”也在音乐的奏响下渐渐改变了颜色。
原来那灯柱真正用途并不是照明,而是一个又一个特殊展台。
人们好奇地看着展台内空荡荡的一切,他们想要看看贾文嫣是在搞什么名堂。
四周的灯光随着琴音的波动而发生这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在清亮且充满生机的曲乐下,一件又一件青铜制的复刻品从展台型等著的内部升起。
“康侯簋,双羊尊,镀金青铜曼荼罗……”
一件又一件的复刻展品在展台灯柱的下方升起。
【那个是……双羊尊?】
【还有那些青铜剑和铜镜……这些好像都是日不落博物馆里面的藏品。】
【没错,其他的可能不太辨认得出来,但看到那双羊尊后,我断定这一系列作品绝对与日不落博物馆有关。】
【贾老师这一整个系列全部都是日不落博物馆收藏的东煌文物?】
【不过为什么这些青铜器看起来全部都灰扑扑的。】
【加一,不是说贾馆长在复刻的时候,会尽可能还原它们当初刚刚问世时的样子吗?】
【为什么这些青铜器没有像前面看到的景云钟一样拥有专属的金色质地。】
【是啊,不是说所谓的青铜色实际上是金色的铜器氧化后的结果吗?】
直播间还有现场的观众在察觉到这一反差后都是感受到了满满的好奇。
他们不解贾文嫣为什么会只给景云钟再现它当初的模样。但此时此刻在贾文嫣随着灯柱切换而逐渐变奏的演奏下。
弹指间原本宁静柔和的曲调突然变成了宛若横尸遍野的凄凉。
现场和直播间内的每一名观众,都能从展品们的“侵蚀”严重的外表,来感受到所谓岁月的流逝。观众们以为这是一种对现存和遗失文物的对比。
然而这一回还不等现场观众将自己从直播间里了解到的消息传递给周边的人,贾文嫣的琴声便开始新一次的变奏。
刹那间,在贾文嫣前方,也就是舞台正中央前的地面上突然升起了一个全新的展台。
“三王壶,三王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