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露馅的包子
这种高热度而且注定会引起关注的角色被抢占,对哪个专业而言都是一件必须要严阵以待的大事。
但眼下他们已经没时间再去纠结这些已经发生的现实。
因为按照永安学院在院内公开的竞争机制。
所有《西游记》角色虽然会对所有专业放开竞争,但却并不是每一个方案只要通过就会彻底锁死。
因为在这一次竞标的过程中,无论各专业的作品如何,只要有别的专业能在人物的出场剧集制作,甚至正式播出前更新出更为优秀的设计。
永安学院就可以根据内部的评判对角色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修改。
也因此对于各专业而言,广撒网多捞鱼的方式虽然可以在前期争取到一定的优势,却也有可能因为一时失足而落得一个满盘皆输的下场。
以至于除了前几集就会出场的人物以外,大多数专业都还没有对后期角色进行多么深层次的刨析。
这是一场决定永安学院“家庭地位”的战争。
不过凡事总有特例。永安学院内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参与到了这场竞争当中。
其间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永安学院的“古建筑研究”专业。
这是当初永安学院策划时,由徐奶奶单独强调并设立的专业。
与其他主要以“工艺品”为核的学院不同,古建筑研究专业的存在不仅仅是研究这么简单。
他们同时还兼具着包括木匠,瓦匠等专业工种在内。
该学院的学生大多由国内各大高校土木专业毕业的学生为主。
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永安主题乐园建设的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真正将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建筑方式结合在一起的专业人士。
虽然仙安市政府已经在项目成立后的第一时间召集了全省,甚至周边省份待业的工程团队。
但对于大多数习惯了商品楼的现代施工队而言,他们大多数人都没有这种“传统古建筑”的修经验。
而这个古建筑研究专业的存在,就是为了避免一些“习惯性”上的错误。
古建筑研究专业的学生虽然经验尚浅,但土木专业出身的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些下工地的经验。
他们会在专业负责人楼霄楼老的带领下,去设身处地地在第一现场进行真正的“实践式教学。”
这是这些刚刚入学的新生在报名前完全没有设想过的情况。
作为土木专业的学生,他们是都有过在工地实习的相关经验,可在他们的概念里,几乎所有人都下意识地以为这种实习性质的现场教学,应该是等到他们进行过一段时间的“课本教学”之后的事情。
却未曾想他们第一天到校,连行李都没来得
及搬到“住院部”,便直接被负责他们专业的楼霄给直接带到了工地现场。
别家专业卷归卷但好歹是在“教室”或者“工作间”内正常上课。
而到了他们古建筑这边,竟然一上来就直接下了工地。
更夸张的是系里竟然干脆就没给他们分配教室。
一开始的时候他们还以为这只是楼霄给新生开的一个小玩笑。
可谁料这就是楼霄楼主任最初的打算。
理论知识是很重要的没错,但古建筑研究专业招收的学生,本身就都是土木工程出身。
能进到这里的都有着非常扎实的基础。
对于这种学生而言相比于书本上的图片,现实中的实地教学反而更适合他们。
实践的记忆永远比课本的死记硬背要理解得更加深刻。何况永安主题乐园的建设,光是已经确定的就有足足四期的工程。
这么临时这么赶,上哪找比专业大学生更合适又物美价廉的“监工”。
而这些刚刚入学就下工地的学生,也无疑成了永安学院校史上最为艰难的一届。
虽然下工地这三个字是学土木的必然。他们也愿意吃这个苦,但偏偏永安学院这一次的项目实在太过特殊。
在西游记主题的宣传下,永安学院直接将各专业的主题制作过程,以局部直播的形式对外公开。
观众看的可能是个“笑话”,但对于他们这些在校生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历练。
而且不出意外这样的生活,极有可能要贯穿他们在永安学院的一整个学生生涯。
是的,虽然永安学院,以及永安主题乐园的一期项目,都预计会在明年年初正式营业。
可一期之后还有二期,二期之后还有三期。
可对于他们这一批学生而言,他们在永安学院的校园生活,几乎会全程与工地绑定。
他们可以说是永安学院最不像学生的一批学生。
虽然未来过不了多久,便会有其他木工,或是雕刻专业的学生参与到工地的建设当中。
但相比于那些真正来永安学院学技术的工艺生,他们这些土木生是真的很像永安学院招来的“临时工”。
他们有时候甚至会想,说等到永安学院和永安主题乐园完全建成后,永安学院内还不会不会有他们这个专业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学院会招几届,甚至有没有可能他们几个,就是永安学院唯一一批的“古建筑研究生”。
不要觉得他们杞人忧天,其他专业能够延续,是因为他们所掌握的技术,能够与主题乐园落成后的内部建设相联动。
可他们专业呢?即便永安乐园未来发展得再好,也不可能真的像那些手工艺者烧盘子那样整天造房子玩。
他们专业的价值是真的会随着永安主题乐园的完善而渐渐消失。
国风建筑虽好,可到了外面,真的不会有多少像永安学院这样以大型“国风”为题的建筑项目。
他们所学的东西很难,去在这个追求商品化和利润率的市场进行竞争。
但或许是源于自身民族基因的那份感召,相较于土木专业平日里司空见惯的商品楼。
东煌传统建筑复杂多变的样式种类,显然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旁人怎么想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此时此刻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热爱。
虽然他们对古建筑的了解还相对较为浅薄,但他们也确实很想看看,这个永安主题乐园内的传统建筑,究竟能够扩展到哪一步。
别家专业是为了各自的未来,而对于这些古建筑研究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所期待的仅仅只是永安主题乐园能够一直扩建下去。
因为那不仅仅代表着他们的工作,同时也是身为一个东煌人,对自家文化建筑传承的一份热忱。
然而此时此刻的他们还不知道的是,永安主题乐园的企划,并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永安主题乐园这么简单。
因为早在主题乐园企划之初,徐咏和就已经和仙安市政府达成了共识。
古建筑研究专业的成立所肩负的,从来不仅仅只是学院和主题乐园的建设这么简单。
他们准备在园区以外的一段距离内,也采取画风上类似的现代化传统建筑。
不是圈地的割裂,而是真正做到古今联动,传统与新兴相融合的和谐景象。
他们要用这样的方式,在永安学院与城市之间打造一个变相的城市过渡区。
去尽可能的避免永安主题类元与城市之间的割裂感。
不过当然这还仅仅只是他们对未来的一个过于理想化的构想,但无论是线上监工的网友,还是已经初见雏形的工地,都在告诉他们一件事。
所谓的白日梦……似乎并不是没有实现的可能。
第73章 人才学院和乐园的意义
“这里……就是永安学院吧。”
永安学院大门外,一名身穿藏蓝色运动服,长相极为端庄的女孩儿本能地用手遮挡着刺眼的阳光。
然而还不等她将车后备箱的行李取出,她的视线便被远处的学院招牌所吸引。
“仙安精神病院……”
“她们真的没把这精神病院的招牌换掉?”
小助理:“是的董姐,听说是校方觉得用不了几年就会搬走,所以就没让人做太大的整改。”
“而且听人说她们这么做的原因,也是想要告诉学生,他们用不了多久就会搬到正式的学校。”
“这个我理解,但精神病院的名头终究……”
被唤作董姐的女孩儿始终还是不敢相信眼前的一些。
作为央视科教频道的主持人。
常年主持历史文化类节目的董乐乐自然已经对永安学院这个办学不到三个月,就已经多次霸榜热搜话题的“技术学院”做了不少的功课。
但由于一直身在央视总台的关系,身为外地人的董乐乐总是会默认说所谓的在“精神病院”办学,仅仅只是网友在得知永安学院校址前身是精神病院后,凑热闹的调侃。
她是真的没有想过永安学院竟然还会在门前留着这样一个过于显眼的招牌。
虽然眼下已经没有人会真的把面对“精神病院”这四个字的偏见,去和永安学院联系在一起。
但这四个字的存在显然不是那么好听,既然精神病院已经搬走,那么永安学院哪怕不准备对外部环境进行整改,也完全没有必要留着这个容易引起误会的“门面”。
何况眼下的永安学院……应该是整个仙安市最不缺工匠和工具的单位吧。
以永安学院的老师,只要他们想就连那些刚刚入学不久的学生,也应该能随手处理好这个问题。
而且如果她收集到的情况没错的话,永安学院不久前就应该已经进行过一次针对隔音材料以及工艺设备的引进升级。
照常理来讲,他们应该有很多次机会能够把这块招牌随手处理掉。
还是说他们就真的只是为了“精神病院”这点儿玩梗的热度。
董乐乐实在搞不懂永安学院运营的想法。
然而很快没过多久当她通过出示工作证件进入到永安学院后,便直接被大楼内嘈杂的讨论声给引去了注意力。
“这里不应该这样,我们设计的是金蟾不是**!”
“所以它的造型一定要看起来贵气,多金一点儿。”
“你这个也不行,我们是要求要在妖怪的人形上展现出类似动物原形的特点,但我们看到它的第一反应,一定要是一个人。”
“妖怪的兽性我们会在后续的战斗中,通过主角团与其兽型原身的对战进行表现。”
“所以人形的阶段状态,我们只要能够让观众察觉到其与兽形之间的联系就好。”
“不要真的把它设计成半人半妖,那是那些小妖修行没到家的表现。”
“知道了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