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筱二
周时亦始终记得她那句‘意见不合不是针对你个人,更不是公报私仇。’,他承诺道:“最迟下个月,所有问题都会给你答复。”
线上会议结束。
坤辰会议室里瞬间寂静。
没人知晓自家老板与钟忆的关系,刚才钟忆不留情面直击坤辰的痛点,周时亦却未置一词,众人拿不准老板会作何决定。
事关企业的未来,半点马虎不得。
他们在这行多年,见过有些车企就因为管理层一个错误决策,自此万劫不复,将品牌拖垮。
品牌一旦垮掉,被市场边缘化,想要东山再起,太难。
杜总先开口:“模型肯定有不足,但没她说的那样一无是处。谁又能保证她们团队开发的模型领先业内?”
他承认,钟忆是这方面的专家,可光凭她一面之词,缺乏说服力。
推翻这两年的心血,这不是几个亿几十亿的小数额,别说坤辰董事会不同意,周董事长这关也过不去。
极端场景泛化能力不足,可以优化,又不是无法补救。
杜总嘬了口茶,人也冷静下来:“技术上我虽然不专业,但也略懂,钟总那句‘算法与硬件跨领域合作’,不就是要跟芯片研发团队合作?她这不是借此推销京和的芯片是什么?”
周时亦:“不至于。”
众人不动声色瞥向老板。
杜总委婉道:“周总,我不是针对京和或是钟总,防人之心不可无。您也在生意场这么多年了,乙方故意夸大问题严重性,借机牟利的案例比比皆是。”怎么就不至于了?
周时亦:“她是我老婆,所以不至于。”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错愕不已。
第三十一章
钟忆竟是周时亦的联姻对象?
杜总懵了。
他只知周时亦按家里要求领了证, 婚礼定在坤辰汽车发布会前三天。
至于和谁联姻,他曾侧面问过詹良,詹良只说江家。
但凡詹良模棱两可的时候, 肯定是不方便详说, 他识趣没再追问。
他不是周时亦那个圈子的人,何况权贵圈不止一家姓江, 猜不准是哪个江家, 而钟忆又不姓江, 谁能想到这一层。
杜总花了半分钟才理出头绪, 难怪周时亦在会上用眼神制止他。
不仅不许他反驳,自己在会上也不吱声。
没想到钟忆是周时亦老婆,一切变得棘手起来。
老婆提出的方案,是采纳还是不采纳?
周时亦发话:“京和的意见,大家回去好好想想,下周我们再开一次讨论会。今天先到这,散会。”
杜总没动,等其他人离开,他有话要跟老板说。
周时亦拿起瓶水拧开,待会议室只剩他们两人, 门合上,他示意杜总可以说了。
杜总:“之前是我判断错了,不该阴谋论,我的错。”
该承认的承认。
道过歉, 进入正题。
即便钟忆是坤辰汽车的老板娘, 一切出发点都是为坤辰考虑,但有些话他必须说。
杜总开门见山:“如果你拍板采用钟忆的方案,万一新的智驾模型并不尽如人意, 周总,你想过要面临什么吗?”
他提醒老板:“这可不是投放全平台开屏广告,可以任凭自己的喜好来。”
周时亦微微仰头,不疾不徐地喝着苏打水。
杜总:“先不说端到端是否可行。退一万步,就算端到端在十年之后,最终成为主流方案,但目前,现实条件允不允许我们这么做?”
他摆出现实让老板冷静,“他们搞技术的只从技术层面出发,想过量产的可能吗?想过成本控制吗?想过利润空间会因此被压缩到什么程度吗?想过企业的资金链吗?”
接连反问后,他抿口茶,缓了缓情绪。
“我能不知道,想要坐稳龙头得抢占先机?可是凡事总得一步步来。”杜总见周时亦始终不语,心里开始不踏实,“周总,你该不会真想跟京和合作研发芯片吧?”
周时亦旋上瓶盖,看向他,终于开口:“您不是说要帮我几年,一起打个漂亮的翻身仗?现在机会来了。”
“……”
还真被他说中了。
“那不是机会!是火坑!”杜总一摆手,“周总,要跳你自己跳,别拉我!”
周时亦疯了,可他没疯。
芯片研发,几百亿上千亿投进去都听不见响。
无论是重新架构大模型,还是合作研发芯片,都得从长计议。
周时亦起身:“帮不帮不要紧,董事会上您别投反对票就行。”
从会议室出来,周时亦没回办公室,直接去了董事长楼层。
周董正在健身房锻炼,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不锻炼根本吃不消。
自从放权给小辈,他每天工作不超过六小时,多一分钟都不干。
健身房的门开着,周时亦叩了两下,径直进去。
周董抬眸瞥了一眼,没搭理。
周时亦瞧着正在做脊背拉伸的大伯:“姿势不标准,练了白练。”
“……”
周董本来想一鼓作气练完,突然被气得力气顿失。
缓了缓,他觑着来人:“你们这些大忙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又想干什么?”
随即又冷声警告:“周时亦你最好别说要辞职!”
“正相反,我可能会长期留下。”周时亦在哑铃凳坐下。
周董打量着这个最不听话的侄子,深知他的德性,不会平白无故突然这么好心:“说吧,什么条件。”
周时亦三言两句将下午会议情况转达。
只陈述事实,没发表任何自己的想法。
周董从健身器材上起身,拿毛巾擦擦汗。
原以为侄子是来跟自己讲条件,没想到是来求助。
他竟然还有求人的时候,不容易。
周董趁机拿捏侄子:“想干自己的事,得看自己的能耐,找我没用。”
周时亦:“有用,我需要您那一票。”
周董终于占了一次上风,他怎么会放过这个拿捏的机会:“想要那一票也不是没可能。把你爸找回来,让他接替我,不需要多,五年就行。”
他从来没想过,有天接班成了最大的难题。
目前正在培养最大的侄子接班,五年时间足够历练到完全掌舵。
坤辰商业版图太大,以大侄子现在的阅历,接不了这么大的摊子。
原本他看好二侄子周肃晋,这些年以接班人的标准尽心培养。可谁料,周肃晋为了妻子孩子,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了江城,如今只愿负责坤辰的半导体板块。
二侄子不愿接手,他只能把希望又寄于大侄子身上。
大侄子起初也不愿意。
这些小辈不像他这个创始人,对集团有感情,将权势看得那么重。他们这辈年轻人看得很开,并不愿意为了集团利益而牺牲个人的私生活。
凡事以自己为中心。
或许从小的条件太优越,他们对权势似乎不感冒。
他只能苦口婆心劝大侄子:你再不接,坤辰难不成交给外人?
大侄子:那你怎么不找周时亦?
他叹口气:周时亦不是东西,你又不是不知道?
周时亦在小辈里排行老四,是他最小的侄子,也是最混账的。
让他来公司帮忙,像欠了他似的,还得求着来。
这几年周时亦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做得风生水起,又在国外生活久了,天高皇帝远不受管束,想让他再回集团来,比登天还难。
当初他劝周时亦接手坤辰汽车,好话说了一箩筐,结果人家一句不考虑,就把他打发了。
侄子们不听话,他自己儿子更甚,平时连人影都看不见。
想到这些,周董气就不打一处来。
稍冷静,他转而道:“你爸最近在瞎忙什么呢?”
周时亦:“不清楚,可能在跟赛。”
“呵,他倒是会享受!”
他这三弟,成天不务正业,跟朋友投资了车队,F1大奖赛哪能少了他呀!
“你看你爸交的都是些什么朋友,一丘之貉!只顾自己,对家庭一点不负责!对公司更是不管不顾!”
周时亦:“您骂给我听没用,下回当着他面骂。”
周董不是没骂过三弟,让三弟给小辈们做个表率,然而对方置若罔闻。
小辈们一看三叔都这么潇洒,谁还想再回集团承受这么大压力?于是振振有词,让他先管好三叔再管他们。
上梁不正下梁歪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