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沪上发家日常 第88章

作者:流烟萝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现代言情

  汤小芳有些心动,但又有些迟疑:“如果去其它区工作,我们是不是要租房子?”

  叶薇反问:“你觉得你们可以一直住在家属院吗?”

  汤小芳沉默。

  她们当然不可能一直住在家属院,现在没人管他们,是因为厂里领导没有多余的精力。

  虽然这次扫黑除恶行动中,机械厂被抓的人除了吴兴,其他人都只参与了赌博,没到犯罪的程度,但被抓人数高达两位数也太多了。

  何况这次被抓的人中有个在后勤担任职务,管的刚好是仓库,赌博欠债后,他伙同外人倒卖了不少仓库积压的废旧设备,甚至是积压的库存商品。

  他做得很隐秘,之前厂里几乎没人知道这件事,直到被抓后他在审问过程中说漏嘴,事情才曝光。

  再加上机械厂拖欠工资的问题闹大……

  种种事件凑到一起爆发,上面领导才知道机械厂竟然有这么多问题,于是成立了调查组入驻机械厂。

  调查组入驻,对他们普通职工来说没有太大影响,但厂里管理层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尤其是厂长,他几个月前就放出消息说要退休,但不知道是他舍不得屁股下面的位置,一直没能下定决心,还是上面领导不答应,几个月了也没退下去。

  如今调查组的人一来,他能不能正常退休都成了问题。

  副厂长总经理等人也不好过,之前厂长说要退休,几个副厂长斗得不可开交,现在人都蔫巴了下来,生怕被揪到错处。

  吴家这两间房牵扯到了敏感的人,归属在厂领导那里就变得棘手起来,在调查组离开,一切尘埃落定前,谁都不想碰这颗烫手山芋。

  也因为这样,不管那些老太太怎么来闹,汤小芳母女也依然能安安稳稳地住在这里。

  但调查组的人总会离开,吴家这两间房厂里也迟早会收回去。

  在汤小芳的沉默中,叶薇起身进屋,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五张百元大钞,递给汤小芳说:“这钱不多,但应该能帮你们母女熬过这段时间。”

  汤小芳没有收钱,只抬头不敢置信道:“你……”

  叶薇直接将钱塞到她手上:“在那些人做出更过激的行为前,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云云的安全,早点搬走吧。”

  每天被人堵着门辱骂,她心里怎么可能没感觉?又怎么可能没有一丝害怕?

  还住在这里,说到底都是因为没钱。

  没有钱,她连活下去都困难,何况是搬离当前唯一的住所。当那些人上门的时候,她只能用桌椅堵住门,再用手捂住女儿的耳朵,然后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不要听,不要去听。

  捏着钱,汤小芳捂脸哭出声,口中不住呢喃:“谢谢,谢谢你……”

  谢谢你愿意帮我,谢谢你在这时候,还愿意给予我一丝善意。

  ……

  三天后,汤小芳在城市另一边找到了工作。

  然后,她带着棉被、锅碗瓢盆,和女儿一起离开了生活数年的机械厂家属院。

  而在她们离开后,上面对机械厂的调查终于有了结果,厂长直接被罢免,其他领导有被带走的,也有被一撸到底的。

  等一切尘埃落定,新厂长人选确定,已经是十一月中旬。

第59章 朋友们 新厂长入职前,叶薇身边发生了……

  新厂长入职前, 叶薇身边发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大事,自然是张江明买车了。

  这年头车不鲜见,机械厂运输队就有三辆货车,厂里还停着一辆供领导们出行的吉普车。虽然这四辆车, 大院里绝大多数人都没机会坐, 但看多了就不觉得稀奇了。

  要说私家车, 八六年沪市就有了第一辆私家车。

  当初新闻刚见报, 大家确实挺激动,虽然谁也没见过那辆私家车,但就是怎么说呢, 可能有种荣誉感吧。

  因为那不仅是沪市的第一辆私家车, 更是全国的第一辆私家车。

  如今六年过去,沪市私家车早已多如牛毛, 碰上节假日, 市里某些路段还会堵车呢,大家早就对私家车见怪不怪了。

  但那些拥有私家车的人,离大院住户们都太远了, 他们也就平时出门能看到,生活中根本没有交集。

  张江明却不同。

  他可是在机械厂出生长大的,读书时候没见他成绩多好,工作后也没看出有多突出的能力。

  怎么突然,他就买车了?

  虽然,他买的是货车而非轿车。

  虽然, 这车是首都牌,而非外国货。

  但再怎么样,那也是四个轮子的私家车啊!

  这可是他们机械厂家属院的第一辆私家车!

  别说他们的机械厂,就算把周围几个国营厂都算上, 也没谁买得起私家车啊!

  于是,张江明开着新车回到家属院那天,全大院都沸腾了,从大院门口到张家楼下这一路,可以说是堵得水泄不通。

  好吧这有点夸张,因为大家给货车留了通行的宽度,但两边的人想挤进来近距离触摸大院第一辆货车,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正常情况下,伸手摸行驶中的车辆是非常危险的事,但这不是人多嘛,张江明又才刚拿到驾照,还是新手司机,根本不敢踩油门,车辆行驶速度堪比蜗牛。

  也因为这样,张江明精力全在方向盘、油门刹车和前路上,丝毫不敢分神回应路两边的人。

  副驾驶上坐着的林丽芳丝毫没有察觉到儿子的紧张,她正将胳膊搭在打开的车窗上,不停地冲外面的人挥手。

  人都有虚荣心,林丽芳是个俗人,自然不例外。

  年轻的时候,她跟人比工作,比丈夫,比家庭,到老了,就开始比儿女的工作和家庭了。

  林丽芳大儿子争气,八十年代初考上了大专,毕业后又分配到了机关单位,又经领导介绍,娶了个大学生老婆。

  这些年,林丽芳没少跟人炫耀大儿子。

  小儿子就炫耀得比较少了,又或者说没炫耀过,倒不是林丽芳偏心,实在是张江明不太出众。

  他长相当然是不差的,林丽芳年轻时不说是厂花,相貌在全场女职工中至少能排进前三。老张长得也不差,年轻时可以说得上相貌堂堂。

  张江明比他哥会长,个头也是家里最高的,有一米七七。

  这在沪市是很出众的身高了,上学时期做操排队,张江明从来都是站末尾。高中毕业进了机械厂,上千号职工,也找不出多少比他高的人。

  但除了长相和身高,其他方面,张江明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读书时他成绩倒数,工作后虽然没有偷懒耍滑,却也谈不上出挑。

  今年以前,林丽芳是真没有想过,小儿子能让她这么风光。

  回应车外热情的邻居们时,林丽芳想,她这个小儿子虽然哪哪都不出众,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的,比如他运气特别好。

  如果不是运气好,和叶薇交上了朋友,他哪会去囤什么认购证?又怎么能赚到这么多钱?

  没有钱,他怎么学驾照?怎么有胆子买车?又怎么会有今天的风光?

  突然,林丽芳看到了站在人群中的杨倩母亲。

  和日子越过越好的张家比起来,杨家近一年过得不怎么顺,而根本原因,是他们年初听李菊萍的怂恿低价卖掉了认购证。

  杨家好几个工人,如果年初愿意听杨倩的不卖认购证,一家子不说大富大贵,不愁吃喝是肯定的。

  但这世上没有如果。

  认购证价格刚涨起来的时候,杨家父母子女之间只是多了争吵,等价格涨到五千上万,他们开始互相怨恨。

  或者说,是杨倩的兄嫂怨恨她妈。

  虽然决定是他们一起做的,但找李菊萍卖认购证的是杨母,所以他们觉得责任主要在她。

  因为这种心理,这一年厂里发不出工资,但杨倩兄嫂谁都没有出去上班,而是不停地朝杨家父母伸手要钱。

  为了能满足他们的索取,杨倩父母不得不出去打零工,并打着把杨倩嫁出去换彩礼的主意,最近频繁给她安排相亲。

  但杨家夫妻只看钱不看人,相亲至今未果,杨家也争吵不断。

  而大院里和杨家一样的家庭不在少数,毕竟年初卖掉认购证的不少。

  此时此刻,他们都出来了,或羡慕,或悔恨地望着张江明开的这辆车。

  看着他们,林丽芳心中满是庆幸,还好张江明听了叶薇的话,在她和丈夫一致决定将认购证低价卖掉时,在家撒泼打滚表示反对。

  还好他们没有像杨家忽视杨倩一样,忽视张江明的撒泼打滚。

  否则就算张江明囤了一百份认购证,她和丈夫肯定也会因为错失十几万而后悔一辈子。

  ……

  第二件大事,则是第七百货一楼的服装店,终于开不下去要转租了!

  这个消息,是高鹏亲自打电话告诉叶薇的。

  因此,虽然叶薇收到消息赶到第七百货时,并没有在服装店门口看到贴出的招租广告,但她相信消息是真的。

  至于高鹏为什么会特意打电话告诉她这消息,就说来话长了。

  自从通过弹幕,得知她的第一家店(暂存疑)是开在第七百货的一楼,且叶薇来实地看过后,她就一直对一楼商铺念念不忘。

  好吧,其实她也没有那么死心眼,来第七百货看过后,这段时间她陆续去了不少商业街看过商铺。

  但一圈看下来,叶薇发现高度符合她设想的有,但基本都是商场一楼,而且数量很少,一个巴掌就能数得过来。

  数量少就算了,其中大半还租给了金店或者知名品牌,未来一两年有概率出租的只有一间,而这间商铺位于外滩。

  外滩是什么地方?

  沪市中心的中心,那里的商铺租金,用一个字形容是贵,两个字形容是很贵,三个字形容是非常贵!

  贵就算了,排队等着租的人还特别多,那些人不说腰缠万贯,资产肯定比叶薇更多,关系也比她更硬。

  总之看了一圈后,叶薇终于明白她的第一家店为什么会开在第七百货了。

  这确实是当前的她最好的选择。

  然而,她不是第七百货的第一选择。

  虽然近年第七百货生意不好,二三楼的商铺并不好租,但它毕竟位于商业街的中心地段,一楼还是不缺客流的。

  她相信,只要第七百货放出一楼临街商铺招租的消息,会有很多人挥舞着钞票排队求租。

  跟他们比,她钱未必是最多的,关系也肯定是最不硬的,第七百货为什么要选择她?

  虽然从弹幕看,她最终还是租到了第七百货一楼商铺,但她不可能因为知道最终结果,就躺在家里等着馅饼从天而降。

上一篇:溺吻娇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