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吨萝卜
看到了不弄清楚,总觉得心里有点痒痒的。
“是关家人,关娜娜的亲爸叔伯都来了,我一大早起来也被吓了一跳。
一窝子光头,长得又凶,我还以为是来砸场子的。”
张大嘴又蹭了几口糖蒜,呼啦呼啦喝完一碗粥。
“对了秀兰,你等会儿拎几个鸡蛋过去?”
“十个够不?家里也剩的不多了,要不你再匀我几个,改明儿我再还回去。”
对于家里的鸡蛋,高秀兰还是有数的。
现在夏天热,鸡蛋放不住,一般都是放冰箱,单门冰箱也不能一股脑塞一堆。
基本上是隔几天就要买一次鸡蛋。
“十个啊?那我家里送过去家里也空了,到时候去对门看看,再买点啊?”
关腊梅都搬来大院好多年了,和大院人都处的不错。
“也成。”
胡同里也有专门卖鸡蛋的人家,最近的要数对门院子里小慧她妈了。
“爸,妈,婶子,我先出门上班了。”
几人吃完,林筱彤擦擦桌子,谢羿顺手洗了碗筷。
高秀兰空出嘴附和一声:“哎,行。”
谢大脚擦擦嘴,从芝麻屁股下面夺走他的凉鞋,匆匆拿着包也出门了。
临出门前,林筱彤洗了番茄和香瓜给人带走,袋子挂在车把手上,一晃一晃的。
额外附送一杯提神醒脑菊花茶,谢羿推着自行车走到前院。
叹气,打工人是没有暑假的。
回头扬扬手:“媳妇儿,我走了啊。”
二能子抱着胳膊出来了,撇撇嘴开始了阴阳怪气。
“我说谢羿你都说两遍了,到底还走不走了?”
谢羿扬扬眉毛,看向了身后同样准备出门的何翠翠。
果不其然听到了何翠翠的骂声:“你不也是要上班?
比我早出来三分钟,咋屁股还没出门外?”
“媳妇儿,我错了,我马上走,今天坐挎子不?我保证车速稳妥。”
“一边儿去。”
今天有晚班的何翠翠浑身都是怨气,看二能子很不顺眼。
三人单位不同,相同的是都拥有大夏天在岗在职的“好运气”。
林筱彤站在院门口,三大爷已经带小白逛街回来了。
小白去年的伤早就好了,现在一身白毛被养得油光水滑的。
现在在胡同里的名声比以前还好。
再也没人议论三大爷把猫当儿子养了,至少猫儿子比三孬子好多了。
“三大爷,早啊。”
“哎!”
“喵~”
小白摇摇尾巴也跟着应了一声。
刁玉莲挎着篮子出来了,脸上带着笑。
看见他们还点头笑了笑,敲敲门去了对门院子。
三大爷抬头看了眼天:“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筱彤没忍住笑出声。
没想到三大爷也这么幽默。
跨进院里,吴家门口站了好几个光头,吴家宝站在里面显得格外娇小。
清楚地看见一个铁手掌压在吴家宝肩膀上,这人腿都跟着颤了颤。
高秀兰挎着篮子出来了:“筱彤,走,去吴家瞧瞧。”
“来了。”
婆媳俩和张大嘴一起带着鸡蛋去了西屋。
只是去了堂屋,没进里面。
吴胜利瞧见人来了,咧着嘴,搓搓手。
看见送上门的鸡蛋,一脸不好意思。
“咋还送鸡蛋了?家里都有,也用不着。”
“你这男人,会不会说话啊?来了啊,放这个筐里就成。”
刁玉莲刚买了一篮子鸡蛋回来,听到这话,差点气到吐血。
好不容易送上门的东西还往外推,这男人是昏了头了。
高秀兰几人也没想着再把鸡蛋拿回去,顺势放进垫了稻草软布的筐里。
刁玉莲数了数个头大的鸡蛋,眼睛都快笑眯了。
“坐都坐啊,老吴还不快去倒杯茶水,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张大嘴笑了笑:“这当了奶奶就是不一样,瞧瞧这嘴角到现在都没弯下去。”
刁玉莲听完摸摸嘴角,发现还真是,一下子闹了个大红脸。
吴家宝工作调回来后就在家里住,她喊一声儿子人马上就到。
两口子已经暗地里做好了最坏打算,昨个儿等孩子一出生,她和吴胜利瞅了好几眼。
她亲亲大孙女眼角处赫然有一颗小小的红痣!
即使颜色稍淡,她可以肯定这孩子确确实实就是老吴家的。
压抑了一个月的心情就像是坐过山车,以为尽头是悬崖。
没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蹦跶了一圈还是完美落地了。
她当时差点就趴地上给医生护士磕几个响头了。
至于孩子的性别,虽然不是她最最最期盼的大孙子。
相比较外姓人的大孙子,她还是喜欢自家的大孙女。
照她家家宝说的那样:不完美的完美也是一种完美。
又不是老天爷的亲儿子,哪能事事如意。
里屋的关腊梅听到动静出来了,手上拎着尿布。
“快别聊了,快给你大孙女洗尿布去。”
“老吴,老吴,来活了——”
第401章 南下暑期旅行
娜娜刚生完孩子,人靠躺在床上,看着床边抱着孩子哄的吴家宝,脸上不自觉带上一丝浅笑。
之前和阿明在一起时,两人经常坐在海鲜排档店里一边吃着虾,头挨在一起幻想着未来的日子。
造化弄人,再多的甜言蜜语还是让这段感情走向了分手。
身边一直给她剥虾的人,一朝放手也不见了踪影。
吴家宝作为新手奶爸总有些手足无措,生怕把孩子弄摔了,只敢抱一会儿就放下了。
“娜娜,你饿不饿?我等下去给你打几个红糖水鸡蛋。”
刚等她点头,吴家宝人就冲出去了。
看了看旁边换上新尿布蜷缩在她身边的闺女,心里发软。
她现在的日子也不赖。
门外听见她婆婆有些破音的大嗓门,一声高过一声。
暗道,她姑说的没错。
这世上女人家的日子是要难过一些,不管嫁没嫁人,自己总得要立起来。
她闺女未来在家里的日子过得如何,她的态度也很重要。
收拾男人就像是放风筝,手里的线要时松时紧,该收线要收线。
飞远的次数多了,心也就收不回来了。
有了孩子,男人更要回归家庭,她也不准备一直都在家里锅灶旁打转。
她爸都说了,到时候给她在王府井弄一个门面,卖卖好看的衣服,人待在屋子里也不晒。
敢有人闹事,一家子兄弟叔伯姑嫂往那一站,不消片刻人就消停了。
她妈临走前塞给她一个鼓鼓的红包,她悄悄拆开看了,里面还有一块金条。
这笔钱她谁也没告诉。
她妈抱了抱孩子,对她说要是以后日子过不下去了,家里人会接她回去。
娘俩老关家还是养得起的。
她今天才知道当初她那个二椅子的前姑丈出事之后,她姑能这么快换房子,还有冬瓜的工作都是家里人出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