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 第31章

作者:喜河山 标签: 花季雨季 单元文 群像 现代情感

很快,她们就发现,有些小孩子一看到她们就跑。

起初以为只是害怕陌生人。

但很快她们就发现有点不对劲,因为其中有一个小姑娘在说——

“警察来了,我们快点躲起来!”

三个警察第一次经历这种待遇。她们是警察,不是强盗!

难不成这里的家长天天吓唬孩子“再不听话,一会儿警察来把你抓走?”

“不对劲!真的不对劲!”佟锦忍不住说道——

“怎么会有小孩子害怕我和松姐?我这么亲切,而松姐一看就是大好人啊……”

三个人很快找到了村支书,了解村子里的情况,说起了孩子们的事情。

村干部笑着解释道:“小孩子不懂事,怕生。我们这种农村孩子,没见过世面,听说是警察,就怕被抓。没别的。”

三个人转了一圈,也没发现不对劲,好像真的只是想躲她们,这些孩子也没有被关起来。如果是拐卖,孩子们听说了警察,应该向她们跑来,而不是跑开才对。

回去的时候,路过了猫头山,正好就遇到了单独住在这里的老两口。

“警察同志!你们这是打哪儿来?快进来坐,喝点水。”

三个人也需要有个地方歇歇脚,一边道谢一边进去。

“我们去了老麻村。”云松想了想,问道:“ 你们跟那边熟不熟?”

“老麻村,这么远,你们是去查案子吗?”

“不是,就是过去看看情况。”佟锦说道:“老人家,他们那边的小孩为什么有点怕警察?我们过去了以后,好几个小孩看到我们,马不停蹄地跑。”

这个,外地人不知道,但本地人还真知道。

一般情况下都会家丑不外扬。

但老两口不一样,老两口心目中,帮了她们的云松才是自己人,老麻村都是外人。

“这些都是那些娃儿的爹妈造的孽,你们看到的都是女娃儿吧。”

“是这样!”三个人一回忆,还真是!

“为啥?”佟锦实在是不能理解。

“因为她们是黑户口。”老人家说道:“我们这边有些人重男轻女,生了女娃儿不给上户口,偷偷送到亲戚家藏着养。”

“天啊,那她们怎么上学?”

“村校不看这个。在村校读两年,能写名字会识数就够了。”

三个警察坐在火坑旁,陷入了沉默。

另一边的老麻村,同样的火坑,旁边坐着常芳,她正望着跳跃的火焰,发呆。

“都十六岁的人了,天天木着个脑袋,也不知道一天到晚脑子里在想什么,叫你多少声了,猪食的水开了,快点下包谷粉子!”

常芳听到大姨的话,赶紧去端包谷粉,然后打开了灶台上的大锅,她往沸腾的水里开始加粉搅拌。

大姨还在旁边念叨:“早晓得你是这么笨的,当初你妈妈要把你扔了,我就同意了。”

常芳并不做声,她知道,大姨现在的生气,是因为不愿意嫁给村子里的王麻子。

常芳搅拌了猪食,坐在灶台前,继续烧火。

等到再一次烧开,她便去拿了猪食桶过来,舀出猪食,妹妹欢欢赶紧去拿煤油灯,给她照路。

姐妹俩挑到猪圈,准备喂猪。

她很小心,因为母猪生小猪了,昨天她进去的时候不小心踩着了小猪,小猪叫了一声,她被母猪狠狠地拱了一下,现在还很疼。

她今天很是注意,把猪食倒进了猪槽里,今天加了很多包谷粉,猪们吃得比往常都香。

她出来的时候,妹妹问她:“姐姐,我们什么时候回家啊?我听大姨说,妈妈要生弟弟了。”

常芳说道:“我们明天就回去。”

“可是大姨不是说,明天我们要去二姨家住吗?”

“那是大姨骗我们的,我们明天就回自己家了。”

十六岁的常芳做了一个决定,她要在十七岁生日这天,回老家,看看爹妈,和她们吃一顿饭,看看邻居家那条大黑狗。

最后,她要吊死在家门口。

十六岁的姑娘,两岁开始,从大姨家到二姨家,再到三姑家,四舅舅家,无论在哪儿,都要提醒一遍她本来就应该死掉。

大姨不明白她为什么总是发呆。

哦,那是因为,她脑海里总是忍不住冒出一句话:“你怎么还没死掉!”

在她小时候跟着其他孩子读书,老师问她户口问题的时候,在她想方设法回自己家,却被妈妈说你听话一点啊,妈妈也不容易的时候。

在她奶奶说,都是因为她,她是这一代的第一个女孩,她带了头,就一堆女娃来了张家的时候。

这个时候,她就会听不到别人说话,她的脑子有点像村长家那个坏掉的留声机,只会尖锐地不断地重复:“常芳,你怎么还没死掉!”

就连二姨对她好的时候,语文老师夸她写的作文很有灵性的时候,她还没有来得及高兴,脑海的某个角落,就会出现一个很小的声音。

你怎么还没死掉?

只有发呆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所以,她喜欢发呆。

第33章

同林镇的某些人为了生男娃,会不给女儿上户口,送到亲戚家藏着,但一般生到了男娃,就会把前面的女娃接回家。

于是,老两口听说躲警察的女娃中有个十几岁的,觉得奇怪。

“这个年纪,按理说应该已经被带回家了。怎么还会在亲戚家住着?”

老两口觉得奇怪,于是,云松三个人再回老麻村,首先便是通过不怕警察的孩子们问出了那个姑娘住的地方。

三个人找到了昨天遇到的那个姑娘的大姨家,询问对方情况。

“你们问常芳两姐妹啊,她们去她二姨家了。”

于是云松三个人问下了二姨的地址,又去了另一个村子。

二姨正在挖地,听她们一说,便道:“没有来。那孩子……唉,我前段时间让她来,她不肯过来。有可能是回她自己家去了。”

云松三个人只能再去她自己家。

“警察同志,你莫乱说哦,常芳不是我女儿。”常芳的母亲肚子大概是六个月的大小,她看上去三十几岁,因为怀孕的缘故,人有些浮肿,对于两个女儿不见了这件事,她仿佛听不到一样。

云松还想说什么,对方就开始喊肚子疼。

孕妇,喊肚子疼,可大可小的一件事。

“我会看病,我帮你看看。”

“你是警察,会看病的是医生,不要骗我们小老百姓没见识。”她一边说一边抱着肚子往外走。

云松三个人不好勉强,怕她真的出事,而且现在最重要的也不是追责,而是找到失踪的姐妹俩。

于是,三个人只能先自己去找失踪的姐妹俩。

三个人走在老麻村出来的山路上,佟锦一边喊“常芳”的名字,一边感叹:“我今天算是长见识了,怎么会有对自己孩子这么漠然的人。”

云松点头:“我也不明白。”

云松之前听说过,但没有见过对这类人的分析,总不能她们一生下来,上天就在她们耳边说,你这辈子生来就是为了生儿子,你不爱你所有的女儿,你这辈子要严格遵守这一切。

云松总觉得这里面有非常复杂的形成过程。

佟锦叹了一口气:“性别真的那么重要吗?能够扛过母亲的天性?还是说产后抑郁了?可她又迫不及待继续生,产后抑郁会希望快点再生一个吗……”这件事真的涉及到盲区了。

对于母亲不爱女儿这件事,佟锦没经历过,她真的理解不了,她最早的记忆就是她四岁多,要去幼儿园,妈妈每次送她都要抹眼泪,下午从幼儿园回来,她妈妈就会把头埋在她的头发里,猛吸一口,她爸说她妈是女儿瘾犯了。

“不一定是产后抑郁,也可能夹杂着其他情绪吧。”向来话少的唐朝开口道:“我知道有一个母亲,她恨自己的女儿。”

“为什么啊?”云松和佟锦一起看了过来。

唐朝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被自己逗乐了一样,突然笑了,说道:“因为那个母亲经常被丈夫打,她的心愿就是能生个儿子出来,保护她,可她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她被打的时候,她女儿就在旁边看着,一点都不保护她,她更加坚持儿子才能保护她,所以,她恨她女儿。”

佟锦想了想,小心翼翼地问道:“她女儿……为什么不保护她啊?”

“可能是因为她女儿那个时候只有六个月大吧。”

“……”

唐朝乐了:“是不是有点好笑?”

佟锦:“……”

云松说道:“……这个不好笑。甚至是难过。”

“后来怎么样?”

“后来两个人离婚了,女人去了外省,重新找了一个人,两个人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三口过得很好,总归是个幸福的好结局。”唐朝说道。

“原本那个女儿呢?”

“哦,她努力向上,奋发图强,考上了公安大学……”

“唐朝……”佟锦眼泪都下来了,她想抱抱唐朝了,谁也没有想到这个看似高大凶狠的女人背后,还有这么惨的遭遇。

“然后成了我妈。”唐朝补上了后半段。

云松松了一口气,感叹道:“真的是个好结局。”

佟锦就没有这么好的脾气了,毫不客气地说道:“那你前面笑什么?讲你妈妈那么悲惨的过去的时候,你笑什么?害得我以为是你的经历,所以你要用笑掩饰你内心的悲伤,我还以为你长得这么高大,是因为小时候受过这种创伤,所以你不断地吃饭,不断地吃饭,告诉自己一定要长得高一些,最后还发现就算自己长高了也没用,妈妈最后选择爱另一个女儿。”

唐朝:“你这丰富的想象力,不当编剧可惜了。”

“我妈也说过我适合当编剧,不过她说我什么都适合。”

唐朝解释道:“我妈第一次跟我讲的时候,我哭了两个小时,好不容易停下来,结果楼上那一家人有个孩子在叫姥姥,然后我又哭了起来,我妈就一直给我讲笑话,挠我痒痒,我刚才讲的时候想起了这件事。”

“我妈说,也不能全怪我姥姥,她那个时候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肯定都出了大问题,那个年代离婚又不会被支持,她就自己给自己花了一个大饼,想着生儿子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就能过得舒坦,现实的痛苦打败了母性。后来,她生的还是女儿,我妈去看过,她对我小姨非常疼爱。非得恨一个人的话,就恨我姥爷吧。”

云松又想起了不知所踪的常芳,又想起不紧不慢的常芳父母,心里头很不是滋味。

上一篇:第九个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